谎言

来源 :民间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l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到了每周带父亲去见母亲的时间了,每到此时,父亲都显得特兴奋,催促儿子晓晓快点儿出门,恨不得一步就到。
  但晓晓不急,总是先提个要求:“看完母亲后,我们得去公园里多溜达会儿,呼吸些新鲜空气。”
  父亲不怎么外出,晓晓想趁机带老人家在外多走走。
  “好,只要见到你妈,干啥都行!”父亲爽快地应道。
  半小时后,父亲见到了正在医院里晒太阳的母亲,母亲坐在轮椅上,神态安详得有些木讷。
  “云芳,我来看你了!”父亲伏下身子,蹲在母亲的面前,深情地说道。
  可母亲没什么反应,眼睛直直地盯着花坛里的花。
  “看,你最爱吃的糖葫芦。”父亲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一串糖葫芦,“我喂你!”然后朝母亲嘴里送。
  母亲勉强张开嘴,吃了一口,脸上显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难色。
  “这就对了嘛。”父亲高兴不已,“你这个病呀,没啥大不了的,就是忘性大了点儿,总记不得人,连我都忘了。”
  父亲继续说:“你呀,上大学时总爱吃糖葫芦,嚷着让我买,其实我知道,你是故意给我台阶下,我是一个穷学生,请不起你吃更好的东西。”
  “爸,别说太多了,省点气力吧。”晓晓插话道,“妈这情况,您说再多,她转眼也都忘了。”
  “那也得说,至少她现在记得!”父亲扭过头,有些不高兴地反驳儿子,“现在医疗技术这么发达,你妈一定会好起来的。等她一好,我就接她回家。老来伴,老来伴,我要一直陪伴在她身边!”
  “好,好!”晓晓苦笑道,有些无奈地连连点头。
  “云芳,虽然你现在认不得我,但没事,我能一直认得你呀!你是当年我们学校的校花,总喜欢穿一条白裙子,就是现在这个样子,又好看,又显年轻呀……”
  “差不多了,爸!”晓晓看了看时间,再次插话道,“我们得走了,医生叮嘱过,要让妈多静养,您说太多,会影响她休息的。”
  “那……好吧。”父亲恋恋不舍地点了点头,抹掉眼角的泪,与母亲道别:“云芳,你好好在这儿养病,听医生的话。下周,我再带糖葫芦来看你!”
  看完母亲后,父亲在附近的一个公园里玩得很开心,像个孩子,回去后饭也吃了不少,觉也睡得很甜、很沉,没有再失眠……
  第二天,晓晓又来到家政公司,将雇佣费交给了昨天的那個“妈妈”,结清了上个月的费用,对方有糖尿病,不能吃糖葫芦,所以不愿再继续扮演他妈了。没办法,晓晓只得为下月的四次会面,预订了一个新“妈”。
  他告诉新“妈”,不用紧张,也不用说话,到时只要穿上他给的白色连衣裙,然后假装什么反应也没有,吃一口他爸递过去的糖葫芦就行了。
  看着新“妈”一脸迷惑,晓晓解释道:“两年前,我妈去世了,父亲悲伤过度,患上了失忆症。他忘了母亲去世这事儿,觉得她还在,天天嚷着要见她,见不到,就烦躁不已。只要是穿白裙子、爱吃糖葫芦的成年女性,他就认定是我妈。”
  为了哄父亲,晓晓将计就计,顺水推舟编了一个谎言,母亲得了失忆症,谁也不认识了,正在医院里接受治疗,每周只能探望一次。“所以才请您来客串假扮一下我妈,我爸只要见了您,就会乖乖地待在家里,不会走丢,而且能吃能睡……”
  一周后,晓晓又带父亲来看“母亲”了。
  “云芳,我来看你了。你看,有糖葫芦……”
其他文献
这天上午,孙大槐开着拖拉机去县城赶大集,刚驶入一条山间小路,冷不防,两个女人急急忙忙冲到路中间,挡住了去路。孙大槐慌忙来了个急刹车,一看,竟是村里的胖嫂和七婶!孙大槐惊疑地问她俩,慌慌张张逃命似的,出了什么事?胖嫂哈哈一笑说:“俺寻思去前边大山上采蘑菇,路太远了又难走,想让你这小铁牛拖拉机送我俩过去,一急眼就连蹦带跳地跑了来。”  没料到,热脸贴上了冷屁股,孙大槐摇头摆手,婉言拒载。胖嫂呢,像抓住
期刊
大虎和小虎是亲兄弟,一个住乡下,一个住城里,都已成家立业生子。  父母身体好的时候,长住在乡下大儿子大虎家里,小虎每月给父母一千元钱。小虎夫妻觉得乡下空气好,养人,有利于老人健康长寿。  大虎夫妻俩见父母不仅不用照顾,还能帮衬自己,又能月月进一笔账,就乐呵呵地答应了。  可是,最近父母的身体突然出了问题,父亲是心脏病加风湿性关节炎,母亲有轻度老年痴呆症。有一次,母亲突然犯病,一个人跑出去,父亲又腿
期刊
东方红星歌舞团是国字号歌舞团,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谭文波是团里的一位男高音歌唱家,艺术成就颇为不凡。  在外人看来他功成名就,其实他却有一个巨大的隐痛深藏多年。无论他唱得有多好,却总被人戏称为“千年老二”。这是为啥?原来团里还有一位男高音,名叫武志扬。因为形象比谭文波好,所以每到重要演出都由武志扬登台。时间一久,武志扬就成了男高音中的大哥,所有的好处都让他包圆了,谭文波只有干羡慕。  这年秋天,东方
期刊
福州府官董平宣接到老家来信,说老宅前的一株槐木,今年被雷电击倒,烧成了黑炭,乡人挖掉槐桩,竟然在桩底下挖到一个木匣。  打开木匣,突然蹿出一团乌影,一下子不见了。老家的乡人特派一个名叫阿牛的汉子,即刻起程,将此怪匣送至福州府。  阿牛护匣上路,一路走去,来到江口。待上了船,他才看清,船上坐着十来个戴斗笠的竹竿客。  竹竿客乃是登山轿夫,是专替人抬轿至山顶的苦力,但因竹竿客中良莠不齐,某些不法之徒替
期刊
王云开了一家儿童百货店,这天,店里来了一个抱着小男孩的大爷,说要给孙子豆豆买奶粉。现在的孩子都娇贵,王云就把一种进口的奶粉推荐给了大爷。谁知,一听到价格,大爷就愣住了,嗫嚅着问有没有便宜点的。于是,她把一款售价一百三十多元的奶粉推荐给了他。  大爷把口袋里的钱翻出来,可数了数却不够,他不好意思地说:“我这里只有九十八元,孩子没奶粉喝了,能不能先让我把奶粉拿回家,我给你写一张欠条明天过来还?”  看
期刊
年初,新来的工程师小唐到甘孜州“开顶滑坡治理工程部”报到。刚报到完毕,工程部徐经理就让他马上随车出发。  中巴车顺大渡河上游走了十多里才停下,眼前的水泥路百米外,一段崖壁滑坡了。徐經理对小唐说,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处理这个大滑坡。小唐问:“看来这条水泥路规格不高,路通哪里?”徐经理说:“滑坡后面山上有十几户藏民,别小看这条路,它叫‘安红路’。”  大家跳下车,徐经理吩咐小唐去后备厢里拿些冥纸香蜡,就在
期刊
牧雨勤是康明医院的教授,也是市里重点学科的带头人。这天,来了一位农民模样打扮的老头,指名道姓要找牧雨勤看病。  导医方芳不容分说地把老头拦住,不为别的,现在已经过了门诊时间,牧教授正在给最后一名患者看病,看完病就要赶往省里开会。  老头嘟囔道:“有病人来了不给看病,这算是什么医生,还好意思说是教授呢!”  方芳嗅出了话里的火药味,她微笑着给老头解释。老头听完后,迅速从导医台上撕下一张纸,用笔在纸上
期刊
怪病难医  明朝嘉靖年间,江南泾县城里有位木材商人叫吕家宗。  这年开春,他花了两个月时间去外地贩卖木材,赚了不少银两。一天,他风尘仆仆地回到泾县城,叩响了自家院门的门环,不料,院内却迟迟没有动静。  这是怎么啦?吕家宗正在心里嘀咕着,吱呀一声,门忽然开了,只是开得很缓慢。他抬眼一看开门的人,禁不住叫出声来:“桂枝,你咋成了这副模样?”  吕家宗的夫人名叫许桂枝,只见她面容消瘦、面色发黄、双目无神
期刊
冉小童金融专业毕业,正遇上家乡税务部门招人,她过五关斩六将,闯入最后关键的面试关。面试这一天她更乐了,最正中的主考官,竟是看着她长大的长辈,虽然问题回答得有些结结巴巴,但她料想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几天后录取名单公布,没有冉小童。冉小童不服气,回家质问父亲,是不是当年得罪过那个主考官?  没想到这里面还真有故事,故事得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说起。冉小童的父亲冉波,和发小李志一起长大。高中毕业这年,
期刊
八十多岁的张好婆子女都不在身边,她一个人闲得慌,整天提不起精神,人也越发显得苍老。  有一天,她突然心血来潮,做了盆酒酿,两天后打开盖子尝了几口,有点酸,但她觉得很有“成就感”,随后就喜滋滋地端给邻居王海明夫妇品尝。  王海明尝了一口,酸得他差一点吐出来。他老婆也尝了一口,立即皱起眉头,刚想说“怎么这么难吃”,王海明立即使劲朝她眨眼、努嘴,然后转身笑着对张好婆夸赞道:“真好吃!好婆这么大年纪了,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