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世纪南海公司舞弊财务报告案致使股份公司被禁100年之久,让英国经济陷入停顿;20世纪二、三十年代盛行的公司舞弊财务报告风暴则导致纽约股市崩溃,使整个世界经济倒退几十年。其史可鉴。近年来,安然公司、世界通信公司和施乐公司等知名大公司的舞弊财务报告案被相继披露,使整个世界资本市场都笼罩在了财务报告舞弊的浓重阴影之中。最近几年,我们也目睹了我国太多的上市公司舞弊财务报告,如琼民源、PT红光、东方锅炉、大庆联谊、郑百文、银广夏等,都让人触目惊心!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泛滥,引发了中国证券市场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使证券市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信用基础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也受到挑战,极大地影响了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这一基本功能的发挥,从而对我国经济生活造成了重大的损坏。西方财务报告舞弊的文献相当丰富,包括舞弊的理论,舞弊财务报告的原因和动机、影响因素、舞弊的征兆以及舞弊性财务报告的治理等方面的研究,既有规范研究,又有实证研究,对我国上市公司舞弊性财务报告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尽管中外舞弊性财务报告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利益驱动,但中国和西方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法律背景决定了西方的研究成果对解决中国上市公司的舞弊性财务报告问题有诸多不适之处。国内的专家和学者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盈余管理、财务报告粉饰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研究成果,同时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原因和动机以及相应的治理对策进行了分析。但是,尚未有人就舞弊财务报告行为产生的全部因素进行深入的系统研究。本文以心理学中行为认知学派的ABC理论为切入点,运用西蒙教授“有限理性”理论的程序理性观点,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进行过程研究。从诱发因素(利益驱动下的股权融资)、基本因素(财务状况)、决定性因素(制度和职业道德)三个方面探讨上市公司舞弊性财务报告的产生。即:在地方政府、中介机构和上市公司希望通过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满足各自利益需求的背景下,在上市公司财务状况不能满足证监会规定的融资资格的前提条件下,在制度和道德对人们(地方政府、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的行为不能产生正确的引导和约束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的舞弊性财务报告在多方“合作”中就出炉了。同时认为:只要这三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因素不具备,上市公司的舞弊性财务报告都不会(不能)产生。本文采用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证明作者的观点。与以前本课题的研究不同的是:本文更关注上市公司舞弊性财务报告产生的整个过程。 通过舞弊性财务报告背后各参与方所获利益的深入分析,以及小匡卜-券巾场自建立至20O2年5月山于舞弊财务报告n受到中国证监会(CSRo处罚的40家上市公司的舞弊性财务报告的多角度统计分析(上市公司在舞弊前后,瓣弊财务报告和真实财务报告之问净资产收益率(ROE)的对比分析;舞弊厂始年度与舞弊期限的统计分析;卜市年度、配股年度、舞弊年度和处罚年度的分布统计分析等),本文认为:利益驱动下的股权融资是上市公司舞弊性财务报告产生的卞要诱因。事实上,我国国有企业融资制度的变迁,证券市场的融资制度、股权融资的特点等决定了(拟)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行为是在既定的巾场环境和制度框架下的一申P“理性”的选择。问为,口有企业融资制度的变迁决定了政府引导企业到证券市场融资;我囚证券币场的融资制度仰批制和核琳制)和一级市场的赚钱效应决定了我囚识-券巾场特有的供需矛盾,以及随之m来的股权融资方式的无风险性;我国股权融资的非偿还性、低成本特点等使卜市公司充分认识到股权融资方式的优越性。这些都使得地方政府和(拟)卜巾公司难以抵御股权融资的巨大诱惑,甚至针对证脓会股权融资的要求进行财务报告的舞弊。 在上市公司希望获得股权融资的资格时,如果_上巾公司的财务指标能够达到证监会的要求,则上市公司没有必要舞弊财务报告。反之,则增添了一份舞弊的可能性。本文通过报表还原的方法,对舞弊公司样本和非舞弊公司样本(剔除舞弊公司后的行业均值和中位数)在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变现能力、资本周转能力等几个方面的财务指标的均值所作的___-总体异方差假设*检验和财务指标的中位数所作的*。一M血吠y检验表明:舞弊公司的财务状况确实明显不如以行业均值和中位数为代表的非舞弊公司。回此本文认为:恶劣的财务状况 (或旨说是不满足或者没有希望在未来满足证监会融资资格的财务状况)是卜市公司舞弊性财务报告产生的基本因素。而目.通过实证研究还发现:舞弊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明显不如非舞弊公司,但两者的长期偿债能力并没育明显的区别,说明上市公司舞弊财务报告的出发点是为了避免短期的财务困境。另外,舞弊公司的货币资产明显少于非舞弊公司,但两甚在应收款项和存货卜没白明显的区别,说明我国舞弊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实际卜己经恶化到应收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