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不仅需要一大批激励人们去实现中国梦的时代经典,需要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国家文化形象,还要有真正成为国民经济支柱的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近年已成为少有的热词之一,引起了各界极大关注。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不仅需要一大批激励人们去实现中国梦的时代经典,需要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国家文化形象,还要有真正成为国民经济支柱的文化产业。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社会效益,远远超过当年所有其他奖项的影响力。2012年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4万亿元,上升到占GDP的3%左右,同一数值美国为27%,英国为1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文化建设新方向,龙头文化企业继续领跑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格局逐步调整、演变,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渐具雏形。国际资本不断“渗透”中国电影市场,逐步推动、加速电影市场的拓展,产业规模不断升级。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与发展,有品质、高质量的内容成为出版业、电影产业、广播电视业、动漫产业以及网络新媒体产业的方向。
银行业大给力
2010年3月,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首次从国家政策层面提出加大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力度,推动金融业与文化产业全面对接,提出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二十项措施。各地区政府部门也纷纷制定了一些具体的措施。银行支持文化产业的力度越来越大。
首先看看居国内首位的工商银行。工商银行将文化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持续加大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12年末,工行对文化产业的贷款余额已超过千亿元,达到1032亿元,全年新增加了372亿元,增幅达56.3%,成为工行增长最快的贷款投放领域之一。其中着力支持了中小文化企业的发展,在目前工行贷款支持的约4000户文化企业中,中小企业的数量有3800多户,占到近97%,对中小文化企业提供的贷款则占到全部文化产业贷款的75%以上。
再看一个具体例子,2012年12底,交通银行常州分行为常州春晖动画有限公司办理了文化类企业专属金融服务“文创贷”业务。在企业与风投公司合作进展不顺利的情况下,该行文化特色支行在收到企业授信申请资料3个工作日后,即向企业发放了200万元“文创贷”贴息贷款,不仅解决了企业的资金困难,更帮助企业获得风投公司的投资。
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认为,在中国文化产业的细分领域已经具备产业化、市场化条件,金融介入的时机基本成熟。他说电影《金陵十三钗》创下了中国的两个纪录:一是总投资6亿元,刷新了单部影片投资纪录;二是民生银行为这部电影贷款1.5亿元,创下国内银行对单部影片贷款金额的新高。他说自2004年从银行贷款拍摄《夜宴》以来,银行贷款已成为它拍摄电影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
北京银行更是自觉做银行支持文化产业的“先遣军团”,也是国内最早涉足文化创意产业的金融机构,截至2012年11月末,已经累计审批通过创意贷款500亿元,3000余笔,在北京市场的份额达到50%。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认为,文化产业以其消耗少、污染低、附加值高、受众面广等优势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越来越多的文创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对拉动经济持续增长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着重要作用。金融与文化的融合必将走向更深、更广的领域。
文化界多忧思
在历年的全国政协会上,文化界持续关注文化产业,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收到涉及文化建设、体育发展提案357件,十一届五次会议收到涉及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提案288件。这些提案都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建议。
连任七届全国政协常委的冯骥才连年进行呼吁,他认为现在文化产业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创意,有很多是虚的,很多就是为了圈钱。很多地方剩下假大空的产业园,实际上里面没有任何内容,浪费了很多的钱财,他认为应该非常科学、理性地对待文化产业,要有充分的专家论证才能把一个个产业真正做下去。今年两会时我就文化产业再问及冯骥才时,一哄而上搞文化产业的情况有所好转,他的意见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电影协会主席李前宽曾对笔者说,令人欣慰的是现在电影比较容易得到贷款,但是金融支持的电影的艺术性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低俗电影如果得到信贷的支持了,就会插上翅膀,危害性会更大。
几位全国著名的书画家告诉笔者他们经常要与一些画廊主打交道,艺术家这方面往往不擅长,常会成为讨价还价的牺牲者。韩美林在本届政协会上还谈到他曾拔刀相助,用自己的60万钱资助了国家的一个优秀舞蹈团走出去。
呼唤金融与文化产业的无缝对接
显然,在金融与文化产业之间在认识、理念、信息、支持渠道等方面存在诸多的不匹配。一方面是金融系统如此之大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是文化产业久旱甘霖并未得到真正的浸润,反而有一些并不优秀的影片得到了支持,更有甚者,某些低俗的电视剧、图书也得以播出,这个问题值得很好地反思。
很多银行已经开始关注文化产业信贷安全,银行家也纷纷呼吁创造金融支持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快核销文化产业不良贷款。交通银行给出了文化产业规避市场风险的指引。招商银行董事行长马蔚华认为由于目前缺少全国性的文化产业企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从而导致所质押知识产权的流动性较差,不利于商业银行的有效风险释放。建议由国家相关部门推动建立全国性的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提高知识产权的流动性,降低商业银行接受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资产变现的风险和成本,从而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文化产业企业的信贷支持。
但是还有一种风险并未被人所充分认识,那就是要支持有品质、高质量为内容的出版业、电影产业、广播电视业、动漫产业以及网络新媒体产业。文化产品不仅有其娱乐性,更具严肃性,不等于加大了投入就一定会起到正向的效果。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展示,最终应经得住历史考验,经得住高票房、大发行量引诱,抵制平庸低俗之作。不能够指望一夜之间艺术家变为投资的行家里手,投资家也可以成为艺术的行家里手。重要的是国家要建立起一种真正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做精做好内容,笔者认为一是应当加大首创的投入,也就是编剧作家的投入,而不是仅盯着明星。倾斜那些严肃性艺术性并举的作者以及创造一个培养优秀作家的编剧机制,使年轻人愿意投身,可以有尊严地投身其中。这一点韩剧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二是建立公允的与国际接轨的文化产品定价机制,杜绝拍卖等暗箱操作等寻租现象。三是健全全产业链总体考量后的投入,增加科学性。四是尽快建立专业、权威的第三方评审机制,扶持起民族的优秀文化巨制。
(作者系中国金融杂志社首席记者),他们的生活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当潜心泼墨时,创作激情火焰燃烧,但画外
文化产业近年已成为少有的热词之一,引起了各界极大关注。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不仅需要一大批激励人们去实现中国梦的时代经典,需要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国家文化形象,还要有真正成为国民经济支柱的文化产业。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社会效益,远远超过当年所有其他奖项的影响力。2012年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4万亿元,上升到占GDP的3%左右,同一数值美国为27%,英国为1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文化建设新方向,龙头文化企业继续领跑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格局逐步调整、演变,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渐具雏形。国际资本不断“渗透”中国电影市场,逐步推动、加速电影市场的拓展,产业规模不断升级。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与发展,有品质、高质量的内容成为出版业、电影产业、广播电视业、动漫产业以及网络新媒体产业的方向。
银行业大给力
2010年3月,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首次从国家政策层面提出加大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力度,推动金融业与文化产业全面对接,提出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二十项措施。各地区政府部门也纷纷制定了一些具体的措施。银行支持文化产业的力度越来越大。
首先看看居国内首位的工商银行。工商银行将文化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持续加大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12年末,工行对文化产业的贷款余额已超过千亿元,达到1032亿元,全年新增加了372亿元,增幅达56.3%,成为工行增长最快的贷款投放领域之一。其中着力支持了中小文化企业的发展,在目前工行贷款支持的约4000户文化企业中,中小企业的数量有3800多户,占到近97%,对中小文化企业提供的贷款则占到全部文化产业贷款的75%以上。
再看一个具体例子,2012年12底,交通银行常州分行为常州春晖动画有限公司办理了文化类企业专属金融服务“文创贷”业务。在企业与风投公司合作进展不顺利的情况下,该行文化特色支行在收到企业授信申请资料3个工作日后,即向企业发放了200万元“文创贷”贴息贷款,不仅解决了企业的资金困难,更帮助企业获得风投公司的投资。
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认为,在中国文化产业的细分领域已经具备产业化、市场化条件,金融介入的时机基本成熟。他说电影《金陵十三钗》创下了中国的两个纪录:一是总投资6亿元,刷新了单部影片投资纪录;二是民生银行为这部电影贷款1.5亿元,创下国内银行对单部影片贷款金额的新高。他说自2004年从银行贷款拍摄《夜宴》以来,银行贷款已成为它拍摄电影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
北京银行更是自觉做银行支持文化产业的“先遣军团”,也是国内最早涉足文化创意产业的金融机构,截至2012年11月末,已经累计审批通过创意贷款500亿元,3000余笔,在北京市场的份额达到50%。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认为,文化产业以其消耗少、污染低、附加值高、受众面广等优势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越来越多的文创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对拉动经济持续增长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着重要作用。金融与文化的融合必将走向更深、更广的领域。
文化界多忧思
在历年的全国政协会上,文化界持续关注文化产业,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收到涉及文化建设、体育发展提案357件,十一届五次会议收到涉及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提案288件。这些提案都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建议。
连任七届全国政协常委的冯骥才连年进行呼吁,他认为现在文化产业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创意,有很多是虚的,很多就是为了圈钱。很多地方剩下假大空的产业园,实际上里面没有任何内容,浪费了很多的钱财,他认为应该非常科学、理性地对待文化产业,要有充分的专家论证才能把一个个产业真正做下去。今年两会时我就文化产业再问及冯骥才时,一哄而上搞文化产业的情况有所好转,他的意见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电影协会主席李前宽曾对笔者说,令人欣慰的是现在电影比较容易得到贷款,但是金融支持的电影的艺术性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低俗电影如果得到信贷的支持了,就会插上翅膀,危害性会更大。
几位全国著名的书画家告诉笔者他们经常要与一些画廊主打交道,艺术家这方面往往不擅长,常会成为讨价还价的牺牲者。韩美林在本届政协会上还谈到他曾拔刀相助,用自己的60万钱资助了国家的一个优秀舞蹈团走出去。
呼唤金融与文化产业的无缝对接
显然,在金融与文化产业之间在认识、理念、信息、支持渠道等方面存在诸多的不匹配。一方面是金融系统如此之大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是文化产业久旱甘霖并未得到真正的浸润,反而有一些并不优秀的影片得到了支持,更有甚者,某些低俗的电视剧、图书也得以播出,这个问题值得很好地反思。
很多银行已经开始关注文化产业信贷安全,银行家也纷纷呼吁创造金融支持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快核销文化产业不良贷款。交通银行给出了文化产业规避市场风险的指引。招商银行董事行长马蔚华认为由于目前缺少全国性的文化产业企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从而导致所质押知识产权的流动性较差,不利于商业银行的有效风险释放。建议由国家相关部门推动建立全国性的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提高知识产权的流动性,降低商业银行接受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资产变现的风险和成本,从而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文化产业企业的信贷支持。
但是还有一种风险并未被人所充分认识,那就是要支持有品质、高质量为内容的出版业、电影产业、广播电视业、动漫产业以及网络新媒体产业。文化产品不仅有其娱乐性,更具严肃性,不等于加大了投入就一定会起到正向的效果。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展示,最终应经得住历史考验,经得住高票房、大发行量引诱,抵制平庸低俗之作。不能够指望一夜之间艺术家变为投资的行家里手,投资家也可以成为艺术的行家里手。重要的是国家要建立起一种真正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做精做好内容,笔者认为一是应当加大首创的投入,也就是编剧作家的投入,而不是仅盯着明星。倾斜那些严肃性艺术性并举的作者以及创造一个培养优秀作家的编剧机制,使年轻人愿意投身,可以有尊严地投身其中。这一点韩剧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二是建立公允的与国际接轨的文化产品定价机制,杜绝拍卖等暗箱操作等寻租现象。三是健全全产业链总体考量后的投入,增加科学性。四是尽快建立专业、权威的第三方评审机制,扶持起民族的优秀文化巨制。
(作者系中国金融杂志社首席记者),他们的生活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当潜心泼墨时,创作激情火焰燃烧,但画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