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中学生不喜欢学唱民歌,痴迷于那些充斥街头的流行歌曲。经过一个“三步曲”教学实践,学生开始对民族音乐产生了兴趣,他们被博大精深的民族音乐感染了,陶醉了,感到了民族音乐的伟大,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积极投入到民歌学唱中去。
【关键词】中学音乐课;流行歌曲;民族歌曲;民族器乐曲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6-0122-01
如今,走在大街小巷,充耳不绝的是音像店里反复播放的、那些号称排行榜之首的、或由超男超女们倾情奉献的流行歌曲,正是这些歌曲使那些时尚的年轻人如痴如醉,忘乎所以。难道流行音乐真的有如此大的魅力吗?作为从教近二十年的音乐教师,我深深知道现在的中学生不喜欢学唱民歌,花样年华的他们,痴迷于那些充斥街头的流行歌曲:一节表演课上,十个同学上台唱歌,有七八首歌曲我没有听过,同学们最爱听的90%都是流行歌曲。首先声明,我不反对流行音乐,她也是时代的产物,无可厚非,但是,我也要重重强调:音乐,不能忘本!要大力弘扬民族音乐。
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接触最多的是那些正值花季的十四、五岁青少年学生,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一次,为了培养同学们的表演能力,在班级里举办了一场小型音乐会,评委由我担任,所有同学当歌手、演员,一个接一个地上台演唱,而且歌唱曲目不限,什么流行歌曲,民族歌曲,美声歌曲都可以。同学们兴高采烈,热情高涨,演唱会的效果很好。可我倒有点纳闷,近五十名同学所唱的歌曲中,大部分歌曲我从没听过,是我的孤陋寡闻?是我跟不上潮流了?成了井底之蛙了?我这科班出身的老师却给难住了。后来,我一问才知道,这些我没听过的歌曲正是眼下流行的歌曲,而对于流行歌曲,我所知甚少。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诚然,流行歌曲有她存在的价值和空间,这无可厚非。可是,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的青少年学生们却如此痴迷于流行音乐,不由得让人担心起来。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单就音乐而言,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民歌的记载。经过千百年来的发展,民族音乐不断得到完善和丰满,华夏子孙创造、积累了一份不可多得的民族音乐财产。到了二十一世纪,却很少听到这些民族瑰宝了。尤其在当代青少年中传唱的民歌更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陡然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许多。
于是,我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去感化、教育学生们,让他们喜欢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使民族音乐大放光彩。
首先,我搜集一些优秀的民族歌曲。诸如:江苏扬州民歌《茉莉花》、藏族民歌《北京的金山上》、陕西民歌《绣金匾》等等。引导学生来听这些作品。先介绍作品的内容、结构、表现情感以及出处、流传区域等,使学生对作品背景有一个较深的认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接着,静下心来反复聆听,加深感性认识,结合歌曲简介,同学们对歌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再结合着唱,大大激发了大家学习民族歌曲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江苏民歌《茉莉花》时,我详细向学生介绍:这首美丽、纯真、深情、含蓄的民歌流传于江浙一带,是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原团长何仿同志于1942年随新四军大众剧团到江苏六合县金牛山一带演出,听民间艺人所唱的民歌《鲜花调》加工整理而成的。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交接仪式上,中国军乐队演奏的第一首歌就是这首《茉莉花》,1997年江泽民主席访美和1998年克林顿总统访华,双方军乐队也都演奏了这首民歌。
通过这样一介绍,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大增,学习起来也就快多了。现在,我的学生们个个都能演唱多首优美动听的民族歌曲。
其次,由“有声”到“无声”,学唱了一段时间民歌以后,下一步安排学生欣赏民族器乐曲。如:二胡曲《二泉映月》,笛子独奏《姑苏行》,唢呐独奏《百鸟朝凤》等等。在欣赏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时,我准备了一把二胡,向学生们介绍了二胡构造等有关知识,自己再拉上一段,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当我详细地介绍完《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曲名来历后,使同学们知道《二泉映月》并非是标题音乐,对音乐的理解不能囿于“二泉”及“映月”,更多的应去体会作者坎坷人生的辛酸和痛苦感情的流露。当音乐在一声长叹般的引子中开始时,学生们已被深深吸引了……
最后,我有计划地安排了同学们欣赏或学唱源于民歌的音乐作品,像《太湖美》、《乌苏里船歌》等等。民歌最直接、最真切地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它源远流长,永不干涸,成为人类无穷无尽的艺术宝藏,同时也为音乐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养料。可以说,没有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与民间音乐没有血缘关系。我国有丰富的民歌宝藏。许多作曲家的作品都和民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直接采用民歌曲调,有的撷取民间音调的某些素材,有的运用了民歌的表现手法等,如:歌曲《太湖美》就是一首极富江南水乡特色的创作歌曲。作者将江南民间音乐音调和清新秀丽的风格糅合在整个歌曲中,曲调既柔美流畅,又易于上口。如同说话一般亲切的语气蕴有一腔深情,这深情又演化成一股炽热情感,并通过迂回曲折的旋律酣畅地泻泄出来,使人由衷地赞叹“太湖美呀太湖美!”。再如,欣赏马思聪的小提琴独奏曲《思乡曲》,当我介绍说《思乡曲》的主题音乐直接来源于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时,同学们再一次被这优美的蒙古民歌曲调折服了。还有被西方音乐评论家称为“世界上最美的音乐”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经过这么一个“三步曲”,学生还真的对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被博大精深的民族音乐感染了,陶醉了,感到了民族音乐的伟大,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总之不只是我们的音乐课堂需要大力弘扬民族音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应广泛宣传民族音乐,大到国家级的演出,小到地方上的文艺汇演,都要把民族音乐放到一个重要位置,因为,她是我们的根。同行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大力弘扬民族音乐!
【关键词】中学音乐课;流行歌曲;民族歌曲;民族器乐曲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6-0122-01
如今,走在大街小巷,充耳不绝的是音像店里反复播放的、那些号称排行榜之首的、或由超男超女们倾情奉献的流行歌曲,正是这些歌曲使那些时尚的年轻人如痴如醉,忘乎所以。难道流行音乐真的有如此大的魅力吗?作为从教近二十年的音乐教师,我深深知道现在的中学生不喜欢学唱民歌,花样年华的他们,痴迷于那些充斥街头的流行歌曲:一节表演课上,十个同学上台唱歌,有七八首歌曲我没有听过,同学们最爱听的90%都是流行歌曲。首先声明,我不反对流行音乐,她也是时代的产物,无可厚非,但是,我也要重重强调:音乐,不能忘本!要大力弘扬民族音乐。
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接触最多的是那些正值花季的十四、五岁青少年学生,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一次,为了培养同学们的表演能力,在班级里举办了一场小型音乐会,评委由我担任,所有同学当歌手、演员,一个接一个地上台演唱,而且歌唱曲目不限,什么流行歌曲,民族歌曲,美声歌曲都可以。同学们兴高采烈,热情高涨,演唱会的效果很好。可我倒有点纳闷,近五十名同学所唱的歌曲中,大部分歌曲我从没听过,是我的孤陋寡闻?是我跟不上潮流了?成了井底之蛙了?我这科班出身的老师却给难住了。后来,我一问才知道,这些我没听过的歌曲正是眼下流行的歌曲,而对于流行歌曲,我所知甚少。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诚然,流行歌曲有她存在的价值和空间,这无可厚非。可是,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的青少年学生们却如此痴迷于流行音乐,不由得让人担心起来。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单就音乐而言,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民歌的记载。经过千百年来的发展,民族音乐不断得到完善和丰满,华夏子孙创造、积累了一份不可多得的民族音乐财产。到了二十一世纪,却很少听到这些民族瑰宝了。尤其在当代青少年中传唱的民歌更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陡然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许多。
于是,我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去感化、教育学生们,让他们喜欢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使民族音乐大放光彩。
首先,我搜集一些优秀的民族歌曲。诸如:江苏扬州民歌《茉莉花》、藏族民歌《北京的金山上》、陕西民歌《绣金匾》等等。引导学生来听这些作品。先介绍作品的内容、结构、表现情感以及出处、流传区域等,使学生对作品背景有一个较深的认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接着,静下心来反复聆听,加深感性认识,结合歌曲简介,同学们对歌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再结合着唱,大大激发了大家学习民族歌曲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江苏民歌《茉莉花》时,我详细向学生介绍:这首美丽、纯真、深情、含蓄的民歌流传于江浙一带,是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原团长何仿同志于1942年随新四军大众剧团到江苏六合县金牛山一带演出,听民间艺人所唱的民歌《鲜花调》加工整理而成的。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交接仪式上,中国军乐队演奏的第一首歌就是这首《茉莉花》,1997年江泽民主席访美和1998年克林顿总统访华,双方军乐队也都演奏了这首民歌。
通过这样一介绍,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大增,学习起来也就快多了。现在,我的学生们个个都能演唱多首优美动听的民族歌曲。
其次,由“有声”到“无声”,学唱了一段时间民歌以后,下一步安排学生欣赏民族器乐曲。如:二胡曲《二泉映月》,笛子独奏《姑苏行》,唢呐独奏《百鸟朝凤》等等。在欣赏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时,我准备了一把二胡,向学生们介绍了二胡构造等有关知识,自己再拉上一段,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当我详细地介绍完《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曲名来历后,使同学们知道《二泉映月》并非是标题音乐,对音乐的理解不能囿于“二泉”及“映月”,更多的应去体会作者坎坷人生的辛酸和痛苦感情的流露。当音乐在一声长叹般的引子中开始时,学生们已被深深吸引了……
最后,我有计划地安排了同学们欣赏或学唱源于民歌的音乐作品,像《太湖美》、《乌苏里船歌》等等。民歌最直接、最真切地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它源远流长,永不干涸,成为人类无穷无尽的艺术宝藏,同时也为音乐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养料。可以说,没有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与民间音乐没有血缘关系。我国有丰富的民歌宝藏。许多作曲家的作品都和民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直接采用民歌曲调,有的撷取民间音调的某些素材,有的运用了民歌的表现手法等,如:歌曲《太湖美》就是一首极富江南水乡特色的创作歌曲。作者将江南民间音乐音调和清新秀丽的风格糅合在整个歌曲中,曲调既柔美流畅,又易于上口。如同说话一般亲切的语气蕴有一腔深情,这深情又演化成一股炽热情感,并通过迂回曲折的旋律酣畅地泻泄出来,使人由衷地赞叹“太湖美呀太湖美!”。再如,欣赏马思聪的小提琴独奏曲《思乡曲》,当我介绍说《思乡曲》的主题音乐直接来源于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时,同学们再一次被这优美的蒙古民歌曲调折服了。还有被西方音乐评论家称为“世界上最美的音乐”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经过这么一个“三步曲”,学生还真的对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被博大精深的民族音乐感染了,陶醉了,感到了民族音乐的伟大,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总之不只是我们的音乐课堂需要大力弘扬民族音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应广泛宣传民族音乐,大到国家级的演出,小到地方上的文艺汇演,都要把民族音乐放到一个重要位置,因为,她是我们的根。同行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大力弘扬民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