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中国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城镇化的复杂性决定了城市治理的多元化。城市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提高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是城市治理的重点。
今夏,受到極端暴雨天气影响,多座城市陷入瘫痪:基础设施中断,移动支付无法使用,新能源车无电可充,打车、外卖软件失灵,以往便捷的数字化生活在灾难面前没有招架之力。
这并不是某座城市的问题,而是城市数字化建设背后普遍存在的脆弱性。技术导向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科技赋予了智慧城市光鲜亮丽的一面,却忽视了硬件体系搭建背后的运营工作。很多项目看似“高大上”,却只是各种智慧系统堆砌的“形象工程”,没有完全发挥这些工具的民生效能。
我们不得不反思,曾经引以为傲的智慧城市是否真的“智慧”?城市“大脑”如何不“脑梗”?
大城善治,小处着眼
“如果不是消防部门及时赶到,造成的损失不堪设想。”阿峰(化名)至今觉得,因为店里的几个消防感应设备,一场原本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大火被消灭在萌芽状态,简直就是一场奇迹。
阿峰的咖啡店位于上海田子坊。源于老上海的石库门韵味融合了各式小店的风情,使得这里迅速成为吸引全国游客的网红打卡地。尽管田子坊因文创产业转型闻名,但动辄八九十年房龄的老建筑、狭窄逼仄的弄堂,也造成了包括消防隐患在内的各种社区治理难题。
今年4月,阿峰的店铺就遭遇过一次安全事故。一天晚上打烊后,他忘记把店里的电器全部断电关闭。凌晨,电器发生自燃,关键时刻,店里的电子烟雾探测装置在监测到火情后第一时间主动报警,消防队员及时赶到,避免了一场重大安全事故。
从探测警报及时示警,到消防队员迅速出警,背后支撑着整个流程的是一项系统工程——上海“一网统管”城市最小管理单元新模式。
对田子坊社区管理者来说,公共治理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排除安全隐患。如果全部依赖人工排查,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全国,像田子坊这样的文创街区和沿街商铺还有很多,这些问题并非个例。对于超大型现代都市来说,面对庞大的城市管理基数,以往的粗放管理模式正在失效。
随着城镇化进入更高水平,公共治理模式也面临重构,不仅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更需要从各城市最小管理单元出发,比如具体到每座建筑、每栋楼,甚至每个市场主体或城市公民,开启一条起于城市末梢的智慧城市之路。
“这是理念上的突破以及实践上的全新探索,为上海这样的一座超大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探索一条全新的思路。”上海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主任徐惠丽表示,“关键是怎么样在一个城市中围绕精细化把治理颗粒度做到更细,把更多的管理力量聚焦在颗粒度上。”
为了全面延伸感知触角,田子坊应用多种先进技术,聚合50多家生态伙伴,提供消防安全、房屋安全、大客流安全、高空坠物、非机动车安全、电梯安全等20多种数字治理解决方案。
目前,田子坊整个商业区已经接入240多个烟感装置、70多个倾角仪、16个垃圾桶满溢等感知设备。为了能够时刻感知区域人流量,坊区内布置了8个客流眼,实时收集数据。这些传感器观测到的数据都会接入智慧化平台,守护社区的安全末梢。阿峰的咖啡店能够免于大火,就得益于店面接入的烟感装置自动报警并发出信号。
田子坊的改造是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缩影,也是上海城市智能体建设的成果之一。从智慧城市到城市智能体,并不仅仅是概念的演进,更是城市治理手段的整体进化。
顾名思义,“城市智能体”就像一个拥有完整感官的智能化载体,通过遍布全城的物联网感知系统拥有视觉、嗅觉和触觉,以5G和物联网技术搭建老百姓能感受到的城市骨骼和脉络,以大数据和强大算力作为核心的心脏,处理海量的数据。最后,用先进的AI技术作为智慧大脑。这样,城市便成为一个拥有感知、骨骼脉络、心脏和大脑的综合智能体。
一座城市是有生命的。传统的城市治理往往更注重顶层设计,忽视了平台搭建后的运营。而城市智能体恰好通过从下到上的融合贯通,以云为基础,以AI为核心,通过云网边端协同,构建开放、立体感知、全域协同、精确判断和持续进化的智能系统,实现了政务治理的高质量提升。
今年6月30日开始,建党百年主题光影秀在黄浦江两岸向市民开放,5天的时间有340万人次到黄浦江两岸,峰值客流达到了11.7万人。徐惠丽坦言,正是依靠“一网统管”24小时关注整个滨江一带的客流,辅以灯光调度、地铁调度、电力保障、气象服务全力支撑,共同编织一张城市安全运行网,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这么狭小的区域中经受大客流考验。
从精细化治理出发,上海市“一网统管”城市智能体融合华为云、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5G等多种技术,把最小管理单元扩大到景区、商铺、居民、小区后,城市的神经末梢和中枢大脑的连接畅通无阻,不仅让上海“没有难办的事”,也为其他超大型城市突破传统城市运营和治理模式提供了典范。
以“用”为本,惠及民生
可见,善治之城不是以技术为本,而是以人为本、以“用”为本,不仅要有“智慧”,也要有“温度”。智慧城市下半场,需要我们从技术“面子”转向民生“里子”,让市民感受到安全和温暖。
每到夏天,积水内涝是城市安全防汛工作的大敌,健全检测预警、警戒疏散和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对很多城市来说都至关重要。 2021年8月,深圳市气象台在罗湖区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当天下午,莲塘街道仙桐体育公园片区累计降雨量达到113.4毫米。罗湖区应急管理局架设在该公园北侧边坡上的智慧边坡预警系统监测到异常情况,触发了红色预警。
经过迅速研判,區应急管理局迅速启动响应机制,将预警信息发布到各地质灾害巡查责任人,仙桐体育公园迅速采取闭园措施,属地莲塘街道办和园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对园区内滞留人员进行了疏散,并对涉及区域设置警戒线,实行封控措施。
预警信息发布20分钟后,监测点处发生两次小型崩塌,从边坡滑落强风化岩碎石和泥土,有效避免了可能出现的人员伤亡事件。
目前,深圳市已经建设了202个积水内涝监测站,为消防救援、交通运输等部门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预警信息,也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立起技术保障。
宜居城市一定是安全城市,城市数字化转型不仅要惠及衣食住行等生活领域,更要率先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实现统筹管理,解决应急保障问题,实现主动防灾、智能救灾、信息化减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惠及民生发展。
在这一点上,“冰城”哈尔滨同样有所收获。对于很多包括哈尔滨在内的北方城市来说,冬季供暖往往存在环保、供暖质量和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推动供热体系的升级换档,需要从“人治”到“数治”、从“人控”到“智控”。
为解决供暖冷热不均和管道爆裂等问题,哈尔滨相关供暖企业联合华为云开发了一套供热智能体,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对原供热系统进行全流程改造,让数字技术渗透到小区供暖的各个环节,通过室温感测设备,供热公司分析出不同居民家庭温度的相互影响,从而进行智能调控。
截至2020年供暖季结束,该系统覆盖了换热站122座,涉及居民13万户,全采暖期间节约标准煤5193吨,减少碳排放3397吨,清洁高效的城市智慧供热网正在成型。
宜居城市一定是安全城市,城市数字化转型不仅要惠及衣食住行等生活领域,更要率先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实现统筹管理,解决应急保障问题。
今天,城市越来越需要这样绣花式、精细化的管理,一座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的智慧城市,是人人向往的栖息之地。
在我们栖息的城市里,最新的ICT技术正深度融入政府服务和城市应用中,数字技术给政府的城市治理创造了新的价值,也让老百姓从生活的细微处感受到技术提供的安全和温暖。
截至目前,包括深圳、上海、福州、长春、苏州工业园区等,已经有超过10个城市采用华为云城市智能体的架构规划智慧城市建设,通过城市智能中枢实现感知—认知—行动深度协同,提升智慧城市治理和精准政府服务。
2020年是5G商用元年,高速率、低延时和大容量的网络使得万物互联成为可能,加上云计算和AI技术的成熟普及,围绕城市、行业和企业的“全场景智慧”加速成型。在各个领域,华为云和合作伙伴一起,不断推进和提升城市综合治理和服务水平、企业生产效率以及行业智能化升级。
当前,中国城镇化率已达60.6%,如何让居民的幸福感更强、让企业生产效率更高、让行业更具创造力,有效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命题。毕竟,城市是人的聚居地,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阵地。善治之城需以人为本,在科技赋能下,一幅“全场景”城市智慧图景正徐徐展开。
◎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