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问题行为和品德不良是一对密切相关的概念,一些问题行为也是品德不良行为,一些品德不良行为也是问题行为。但二者有着不同的行为成因、行为表现、行为目的、诊断鉴别标准和防治方法。
关键词: 问题行为 品德不良 区别
问题行为和品德不良是一对密切相关的概念。在教育研究中,问题行为一般隶属于心理健康教育范畴,而品德不良则隶属于思想品德教育范畴。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教育者常将问题行为和品德不良视为一种类型来进行探讨和应对,从而造成较低的教育成效。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问题行为和品德不良进行辨别和区分是必要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这两种问题的预防和矫治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问题行为的内涵
在“问题行为”的确认上,国内外学者存在着许多争论。但总的来说,问题行为主要指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游戏中经常发生的异常行为。问题行为既不是身体疾病的症状,又不是精神疾病的症状,而是那些偏离了学生正常群体的适应不良行为。问题行为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如问题行为是显著不同于同龄正常学生的行为,有问题行为的学生智力是正常的,问题行为常伴随着不良的情绪反应和躯体症状,且会对自己和他人的生活产生消极影响,等等。
问题行为的产生过程较为复杂。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及个体因素等有关。学生在满足需要和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干扰和随之而来的心理冲突。当需要不能满足、困难无力克服、目标无法达到时,就会造成内心的挫折,同时伴随焦虑、愤怒等不良的情绪反应,并出现捣乱、粗暴等攻击行为或消沉、自卑等退缩行为。经过多次的失败和挫折,这些不良的行为就会渐渐固定下来,最终成为他们一贯的行为方式。
二、品德不良的内涵
对于品德不良的定义,国内很多研究者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从违反道德准则的频率或道德过错的程度的角度来定义;第二类是从道德动机的意识程度来定义;第三类是从品德不良的构成要素来定义。此外,与品德不良近似或类似的概念还有“过错行为”、“未规范行为”等,均从不同角度对品德不良的性质进行探讨。虽然大多数研究者对品德不良的定义大同小异,但一致认为“品德不良行为”与“道德过错行为”是不同的,个体在明知道德规范与准则的情况下,却故意违反道德规范与准则,如偷窃、流氓习性、打架斗殴、惹事生非等属于品德不良行为。关于品德不良行为和道德过错行为的关系,一些学者认为道德过错行为是品德不良行为的开端和基础,而品德不良行为是道德过错行为的继续和发展;道德过错不像品德不良一样具有较为明确的动机,在稳定性、严重性方面也没有达到品德不良的程度。
品德不良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首先,品德不良这种现象的实质是一种行为,而并不是思维或者言语;其次,品德不良行为是在自觉和自愿这两个前提之下发生的;再次,品德行为对他人或社会利益有所损害;最后,品德不良与问题行为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三、问题行为和品德不良的区别
在学生群体中,问题行为与品德不良是相互联系的两种现象,因为一些问题行为也是品德不良行为,而一些品德不良行为也是问题行为。然而两者又是有区别的,分清它们之间的差异,将有利于我们的教育和教学。两者的区别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1.行为目的不同
一般情况下,问题行为学生并没有明确的利益目的,而品德不良学生有着特定的利益目的。如,问题行为所引发的偷窃固然也违背公共行为标准,但偷窃者并没有明显的利益动机,他偷来的东西并不是为了自己使用或当作商品交换,可以说是无目的、无动机的。品德不良引发的偷窃行为有明显的利益动机,这类行为不仅违背了一般性的公共行为标准,而且存在利己目的。
2.行为成因不同
问题行为和品德不良都有可能是社会、家庭、学校等原因所导致的。问题行为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如行为个体的家庭组合状况、父母教育水平、亲子关系,在学校集体中所处的地位,与教师、同学的交往状况,学习成绩,校外的交友、社会风气,等等,但问题行为的形成有时有生理方面的原因,包括体内激素水平、大脑中五羟色胺的浓度、母亲妊娠及围产因素、父母疾病、婴幼期疾病等。问题行为可能是由这些因素中某一种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数种因素的组合引起的,有时一种因素还可能引起多种问题行为。品德不良行为则不涉及生理因素。学生品德不良是外在环境的不良因素与内在心理不良因素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的产物。其客观原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及学校教育三方面因素,主观原因包括个体的心理发展不平衡、道德发展不成熟等。
3.行为表现不同
学生中出现的典型的问题行为不仅表现在社会行为方面,如攻击、破坏、说谎、嫉妒、过度反抗或任性等,而且表现在不良习惯方面,如习惯性咬指甲、吮手指、习惯性痉挛、活动过度、注意分散、反应迟缓等,也有一些表现在生理心理发展方面,如抑郁、冷漠、焦虑、口吃、尿遗、不自主排便等排泄机能障碍、偏食、厌食、睡眠障碍等,还包括多动症、小儿自闭症等。一些有问题行为的学生通常在人际交往上处处防备别人,易被激惹,时时处于攻击状态,在学习上极度容易焦虑、紧张等。学生出现的典型的品德不良问题具体表现在有意破坏班级纪律、借打闹故意伤害同学、损人利己、倚强凌弱等方面。总的来说,品德不良行为不涉及生理方面,而问题行为有时则表现在生理心理发展方面。
4.诊断鉴别不同
问题行为有着严格的筛查标准,迄今用得较多、内容较全面的筛查工具是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简称CBCL),主要用于筛查儿童的各种行为问题,根据报告者不同,CBCL有家长报告、教师报告(the Teacher Report Form,TRF)、青少年自评(the Youth Self-Report,YSR)和直接观察者用表,适用于4—16岁的少儿。另外,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和Conners行为量表也是用得较多的问题行为筛查工具。品德不良行为介于正常行为与违法行为之间,这增加了对学生品德不良鉴别和确认的复杂性。国内一些研究者认为品德不良的诊断工作要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可以从学习成绩情况、服饰的变化、兴趣的变化、经济情况、交往情况、语言及行为习惯的变化、课外活动内容及形式的变化等方面进行观察,同时要考虑到个体是不是经常性有不道德的行为,是不是政治观点错误模糊,是不是有个性品质上的缺陷,行为结果会不会导致犯罪,等等。总的来说,对品德不良的鉴别和诊断需要考虑到三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行为的伤害性,包括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伤害;其次是行为的同时性,即与同年龄段的学生相比是否明显差异;最后是行为的经常性和稳定性。
5.防治方法不同
要使学生问题行为的改善和矫治达到预期的效果,采取的教育措施须有针对性,家长和教师对问题行为应有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分析,深入了解产生问题行为的各种原因。目前,问题行为的防治主要采用心理学方法,且最主要的防治领域在于家庭。国际上一般将问题行为的防治工作分为三级。第一级,目的在于从根本上消除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第二级,目的在于早期发现问题;第三级,目的在于减少精神病理的后作用,实际上属于治疗、康复计划的范畴。一般来说,对问题行为的防治涉及第一级和第二级防治。据统计,约有59%的临床心理学家采用行为矫正来处理问题行为。在实际生活中,不管是父母还是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行为时,也大都有意无意地采用了行为矫正。对家长来说,对待问题行为的子女,应持关心、爱护的态度,切忌冷淡、厌恶和嘲笑,并且要根据其问题行为的性质和程度,采用具体的措施和方法进行辅导和纠正;对教师而言,需要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团结友爱的学校集体和团队组织,尽可能地消除环境中的不良因素,以预防和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
学生品德认识的提高、情感的陶冶、意志的锻炼、行为的养成是在家庭、社会和学校生活中形成的。因此,对品德不良学生的矫正需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配合学校教育,采用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和复杂的心理矛盾,采取协同一致、整体育人的教育措施,才能使矫正工作得以奏效。品德不良矫正的具体操作技术包括氛围调整法、榜样示范法、阳性强化法、活动引导法等。在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集体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养成集体荣誉感和维护、服从集体规则的意向,从而减少放任行为,纠正不良习惯;讲述名人名家故事,表彰学校、班级中的优秀人物事迹,树立模范榜样,促进问题学生对照自己的行动发现差距,提高他们遵守行为准则的自觉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和稳定的情绪,引导他们正确地估价自己,使自己的要求切合实际,避免造成主观和客观的不相适应和由此而产生的挫折;此外,调整学校的教育计划,使其适合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让他们在轻松平和的教育环境中发展自我。
四、结语
总之,问题行为与品德不良是相互联系的两种现象,学生的很多问题是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的交织。一些问题行为也是品德不良行为,而一些品德不良行为也是问题行为;问题行为可能会引致品德不良行为,品德不良也可能引致问题行为。所以,把两者完全割裂开来是不对的。教育者应该尽量避免把学生的问题行为和品德不良问题简单化、等同化,认识到二者有着不同的行为成因、行为表现、行为目的,同时二者的诊断鉴别和防治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严肃认真、耐心仔细地区分鉴别,寻求最佳的防治方案,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魏兆锋,冯文全.关于“品德不良”定义的批判与重构[J].上海教育科研,2005,5:21-22.
[2]郑祥东.“问题行为”学生转化的家长教育策略[J].教育探究,2010,(5)1:37-40..
[3]张金勇,赵士静.品德不良学生心理与教育[J].交通职业教育,2009,1:54-59.
[4]钱广荣,不良品德形成与道德教育的相关因素分析.合肥师范学院学报[J],2009,(27)4:76-78.
[5]张珊明.国外有关青少年问题行为成因的研究概述[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4)3:91-95.
关键词: 问题行为 品德不良 区别
问题行为和品德不良是一对密切相关的概念。在教育研究中,问题行为一般隶属于心理健康教育范畴,而品德不良则隶属于思想品德教育范畴。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教育者常将问题行为和品德不良视为一种类型来进行探讨和应对,从而造成较低的教育成效。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问题行为和品德不良进行辨别和区分是必要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这两种问题的预防和矫治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问题行为的内涵
在“问题行为”的确认上,国内外学者存在着许多争论。但总的来说,问题行为主要指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游戏中经常发生的异常行为。问题行为既不是身体疾病的症状,又不是精神疾病的症状,而是那些偏离了学生正常群体的适应不良行为。问题行为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如问题行为是显著不同于同龄正常学生的行为,有问题行为的学生智力是正常的,问题行为常伴随着不良的情绪反应和躯体症状,且会对自己和他人的生活产生消极影响,等等。
问题行为的产生过程较为复杂。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及个体因素等有关。学生在满足需要和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干扰和随之而来的心理冲突。当需要不能满足、困难无力克服、目标无法达到时,就会造成内心的挫折,同时伴随焦虑、愤怒等不良的情绪反应,并出现捣乱、粗暴等攻击行为或消沉、自卑等退缩行为。经过多次的失败和挫折,这些不良的行为就会渐渐固定下来,最终成为他们一贯的行为方式。
二、品德不良的内涵
对于品德不良的定义,国内很多研究者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从违反道德准则的频率或道德过错的程度的角度来定义;第二类是从道德动机的意识程度来定义;第三类是从品德不良的构成要素来定义。此外,与品德不良近似或类似的概念还有“过错行为”、“未规范行为”等,均从不同角度对品德不良的性质进行探讨。虽然大多数研究者对品德不良的定义大同小异,但一致认为“品德不良行为”与“道德过错行为”是不同的,个体在明知道德规范与准则的情况下,却故意违反道德规范与准则,如偷窃、流氓习性、打架斗殴、惹事生非等属于品德不良行为。关于品德不良行为和道德过错行为的关系,一些学者认为道德过错行为是品德不良行为的开端和基础,而品德不良行为是道德过错行为的继续和发展;道德过错不像品德不良一样具有较为明确的动机,在稳定性、严重性方面也没有达到品德不良的程度。
品德不良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首先,品德不良这种现象的实质是一种行为,而并不是思维或者言语;其次,品德不良行为是在自觉和自愿这两个前提之下发生的;再次,品德行为对他人或社会利益有所损害;最后,品德不良与问题行为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三、问题行为和品德不良的区别
在学生群体中,问题行为与品德不良是相互联系的两种现象,因为一些问题行为也是品德不良行为,而一些品德不良行为也是问题行为。然而两者又是有区别的,分清它们之间的差异,将有利于我们的教育和教学。两者的区别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1.行为目的不同
一般情况下,问题行为学生并没有明确的利益目的,而品德不良学生有着特定的利益目的。如,问题行为所引发的偷窃固然也违背公共行为标准,但偷窃者并没有明显的利益动机,他偷来的东西并不是为了自己使用或当作商品交换,可以说是无目的、无动机的。品德不良引发的偷窃行为有明显的利益动机,这类行为不仅违背了一般性的公共行为标准,而且存在利己目的。
2.行为成因不同
问题行为和品德不良都有可能是社会、家庭、学校等原因所导致的。问题行为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如行为个体的家庭组合状况、父母教育水平、亲子关系,在学校集体中所处的地位,与教师、同学的交往状况,学习成绩,校外的交友、社会风气,等等,但问题行为的形成有时有生理方面的原因,包括体内激素水平、大脑中五羟色胺的浓度、母亲妊娠及围产因素、父母疾病、婴幼期疾病等。问题行为可能是由这些因素中某一种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数种因素的组合引起的,有时一种因素还可能引起多种问题行为。品德不良行为则不涉及生理因素。学生品德不良是外在环境的不良因素与内在心理不良因素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的产物。其客观原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及学校教育三方面因素,主观原因包括个体的心理发展不平衡、道德发展不成熟等。
3.行为表现不同
学生中出现的典型的问题行为不仅表现在社会行为方面,如攻击、破坏、说谎、嫉妒、过度反抗或任性等,而且表现在不良习惯方面,如习惯性咬指甲、吮手指、习惯性痉挛、活动过度、注意分散、反应迟缓等,也有一些表现在生理心理发展方面,如抑郁、冷漠、焦虑、口吃、尿遗、不自主排便等排泄机能障碍、偏食、厌食、睡眠障碍等,还包括多动症、小儿自闭症等。一些有问题行为的学生通常在人际交往上处处防备别人,易被激惹,时时处于攻击状态,在学习上极度容易焦虑、紧张等。学生出现的典型的品德不良问题具体表现在有意破坏班级纪律、借打闹故意伤害同学、损人利己、倚强凌弱等方面。总的来说,品德不良行为不涉及生理方面,而问题行为有时则表现在生理心理发展方面。
4.诊断鉴别不同
问题行为有着严格的筛查标准,迄今用得较多、内容较全面的筛查工具是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简称CBCL),主要用于筛查儿童的各种行为问题,根据报告者不同,CBCL有家长报告、教师报告(the Teacher Report Form,TRF)、青少年自评(the Youth Self-Report,YSR)和直接观察者用表,适用于4—16岁的少儿。另外,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和Conners行为量表也是用得较多的问题行为筛查工具。品德不良行为介于正常行为与违法行为之间,这增加了对学生品德不良鉴别和确认的复杂性。国内一些研究者认为品德不良的诊断工作要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可以从学习成绩情况、服饰的变化、兴趣的变化、经济情况、交往情况、语言及行为习惯的变化、课外活动内容及形式的变化等方面进行观察,同时要考虑到个体是不是经常性有不道德的行为,是不是政治观点错误模糊,是不是有个性品质上的缺陷,行为结果会不会导致犯罪,等等。总的来说,对品德不良的鉴别和诊断需要考虑到三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行为的伤害性,包括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伤害;其次是行为的同时性,即与同年龄段的学生相比是否明显差异;最后是行为的经常性和稳定性。
5.防治方法不同
要使学生问题行为的改善和矫治达到预期的效果,采取的教育措施须有针对性,家长和教师对问题行为应有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分析,深入了解产生问题行为的各种原因。目前,问题行为的防治主要采用心理学方法,且最主要的防治领域在于家庭。国际上一般将问题行为的防治工作分为三级。第一级,目的在于从根本上消除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第二级,目的在于早期发现问题;第三级,目的在于减少精神病理的后作用,实际上属于治疗、康复计划的范畴。一般来说,对问题行为的防治涉及第一级和第二级防治。据统计,约有59%的临床心理学家采用行为矫正来处理问题行为。在实际生活中,不管是父母还是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行为时,也大都有意无意地采用了行为矫正。对家长来说,对待问题行为的子女,应持关心、爱护的态度,切忌冷淡、厌恶和嘲笑,并且要根据其问题行为的性质和程度,采用具体的措施和方法进行辅导和纠正;对教师而言,需要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团结友爱的学校集体和团队组织,尽可能地消除环境中的不良因素,以预防和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
学生品德认识的提高、情感的陶冶、意志的锻炼、行为的养成是在家庭、社会和学校生活中形成的。因此,对品德不良学生的矫正需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配合学校教育,采用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和复杂的心理矛盾,采取协同一致、整体育人的教育措施,才能使矫正工作得以奏效。品德不良矫正的具体操作技术包括氛围调整法、榜样示范法、阳性强化法、活动引导法等。在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集体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养成集体荣誉感和维护、服从集体规则的意向,从而减少放任行为,纠正不良习惯;讲述名人名家故事,表彰学校、班级中的优秀人物事迹,树立模范榜样,促进问题学生对照自己的行动发现差距,提高他们遵守行为准则的自觉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和稳定的情绪,引导他们正确地估价自己,使自己的要求切合实际,避免造成主观和客观的不相适应和由此而产生的挫折;此外,调整学校的教育计划,使其适合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让他们在轻松平和的教育环境中发展自我。
四、结语
总之,问题行为与品德不良是相互联系的两种现象,学生的很多问题是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的交织。一些问题行为也是品德不良行为,而一些品德不良行为也是问题行为;问题行为可能会引致品德不良行为,品德不良也可能引致问题行为。所以,把两者完全割裂开来是不对的。教育者应该尽量避免把学生的问题行为和品德不良问题简单化、等同化,认识到二者有着不同的行为成因、行为表现、行为目的,同时二者的诊断鉴别和防治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严肃认真、耐心仔细地区分鉴别,寻求最佳的防治方案,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魏兆锋,冯文全.关于“品德不良”定义的批判与重构[J].上海教育科研,2005,5:21-22.
[2]郑祥东.“问题行为”学生转化的家长教育策略[J].教育探究,2010,(5)1:37-40..
[3]张金勇,赵士静.品德不良学生心理与教育[J].交通职业教育,2009,1:54-59.
[4]钱广荣,不良品德形成与道德教育的相关因素分析.合肥师范学院学报[J],2009,(27)4:76-78.
[5]张珊明.国外有关青少年问题行为成因的研究概述[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4)3: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