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的世界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我以往的阅读速度,三百多页的小说,至少要花去五六天时间,甚至一个多星期。但是《女工绘》我仅用了两天就读完了。之所以这么快,有多种原因,或是小说的可读性强,或是对华春堂这个人物命运的极大关注,或基于我对作者长期致力于煤矿题材小说创作的敬佩。
  有矿区生活经历的作家并不少,可是能坚持写煤矿的却少之又少。当有人问刘庆邦为什么会坚持大量创作煤矿题材的小说时,他答:“矿区大都在城乡接合部,矿工多数来自农村,他们脱下农装换上工装,就成了矿工,收入比农民高,但代价也更高,他们的文化背景和性格特征都还是农民类型的。他们对中国的贡献是巨大的,这个由七百多万人支撑起来的群体,为中国提供了百分之六十七的能源,但他们的内心世界却被忽视了,他们几乎没有任何话语权。”他本人就是“脱下农装换上工装,就成了矿工”,这也是他长期坚持煤矿文学创作的主要动力。他创作出了一大批煤矿题材的小说精品,使得煤矿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对我而言,读《女工绘》既是一次有益的阅读,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情感的陶冶。
  每个人的命运都与社会、时代和历史
  有着紧密的联系
  我很喜欢华春堂这个人物。她和陈秀明、王秋云、杨海平、周子敏、张丽之等人的命运一直牵动着我的心。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和书中的人物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不希望她们和故事一样消失,不希望违背我意愿的事情发生。可是,当读到最后一段时我非常吃惊,华春堂居然出车祸死了,而且那么突然,我在感情上实在无法接受,我甚至觉得作家在处理这个人物命运的时候过于残忍了。但我又想,命运也许是公平的,不会把所有不幸都加在一人身上,也不会把所有幸福都赐予某一个人。而华春堂的死,让我想到了小说的开头,她去矿上报到时,在这个人生的重要时刻,姐姐华冬梅要骑自行车送她,被她拒绝了,作家在这里就埋下了伏笔。结婚,也是华春堂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时刻,去商店买结婚用品时,她坐上了姐姐的自行车,没能躲过一劫。小说倒数第二行才写道:惨剧在瞬间发生。作家补上看似平常的一笔:卡车没有停下来,“咯噔”一下之后,逃跑了。华春堂的生命和小说一起戛然而止,作家是有意为之,事先进行了铺垫,包括多次提到卡车和卡车司机。我只能说,华春堂是命该如此。小说始于端阳节,结束于端阳节,华春堂的离世让人痛惜。
  刘庆邦认为,这是一部美之书、爱之书、痛之书。我认为,爱,很多时候来自于痛,没有了痛,爱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成了空中楼阁。或者说,“美”和“爱”被摧毁之后才产生了痛。书中主要女性有六位:华春堂、周子敏、陈秀明、张丽之、王秋云、杨海平。取名为《女工绘》,是因为这部长篇小说是以煤矿女工为主体的,也就是评论家所说的煤场“大观园群像”。这六位女主角(当然还应该包括华冬梅、唐慧芳、褚桂英、卡车司机的老婆等)各有各的不幸,被贴上了各种标签。她们是那个特殊年代的牺牲品,非但没有受到同情和保护,在走上社会后仍然要受到无情的蔑视和不公正的待遇。只有华春堂是“根红苗正”的。而她,在生活刚刚走上正轨的时候,便突然离世,如同一朵绽放的花朵瞬间凋零,不能不令人痛惜。鲁迅曾对悲剧做过如下定义,他说:悲剧即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几位女性的悲剧是那个时代强加给她们的,悲剧的结局也就在所难免。
  我喜欢华春堂这个人物,她的塑造是成功的。看来,“贴着人物写”的说法是一个真理。刘庆邦曾在他的小说里塑造了许多煤矿男子汉的形象,关于女工形象,华春堂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华春堂是煤矿女工的崭新形象,丰富了刘庆邦小说的人物画廊。
  刘庆邦一直强调小说的含“心”量,这个人物形象之所以让人过目不忘,正是因为他在塑造时投入了充沛的感情。据他介绍,这些人物在生活中都有原型,在写作中,作家就容易投入情感,仿佛置身于过去的某个场景,而这种情感是别人无法体会的。
  在这部小说里,华春堂在弟弟的工作安排上,包括自己第一份工作和后来调入化验室几次工作变动中,都拿出了她的杀手锏,那就是她因公去世的爸爸。华春堂去矿上报到时,人事组的老王破例让她在几个工作里挑一个,她挑了去灯房;宣传队解散,别人都回到原单位,她想去化验室,先后找老王和化验室主任刘德玉,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获得成功。她在刘德玉面前除了提到爸爸,还流下了眼泪,刘德玉说他最怕这个。姐姐的工作从洗衣女工进了药房,也是华春堂找的领导,什么原因,小说里虽然没有挑明,读者会猜到个中缘由。华春堂这个办法之所以好使,主要在于煤矿这个特定的环境,换一个地方也许就不好使。为什么一个去世的人还能发挥那么大的作用,用小说中的一句话来说,这是“死人的力量”。只有工作和生活在煤矿的人才能理解这里面的深层意味。这就是煤矿职工普遍存在的怜悯之心、同情之心。他们有着共同的命运,他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在小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家对煤矿工人充满感情的描述,如对煤矿井下作业流程和对溜子道的描写、对救护车给煤矿职工家属心理上造成的恐惧的表述,这些都让我感同身受。在读到李玉清死亡那一段,看到华春堂不敢放声大哭的情节,当李玉清同父異母的姐姐号啕大哭的时候,华春堂不管不顾地放声痛哭起来,让人不禁落泪。李玉清出事后,张丽之遇见前来打探情况的华春堂,她慌张地避开了,因为她为李玉清的突然死亡感到悲哀,对华春堂充满同情,她不愿意做把噩耗传给华春堂的第一个人,在张丽之这个普通女工的身上,体现了悲悯情怀,让人肃然起敬。
  我向来把能否打动人心看作小说成功的要素之一,在刘庆邦的笔下,那些女工体现出的不仅仅是生活在矿山的女性品质,也就是说,作家写出的关于她们的“苦辣酸甜”,因此才能打动读者。正如《后记》所言:他们每个人的命运都与社会、时代和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的命运里有着人生的苦辣酸甜,有着人性的丰富和复杂,存在着个体生命起伏跌宕的轨迹,更存在着历史打在他们心灵上的深深烙印。
  当然,我也看到与美好相对的另一面,唐慧芳的自甘堕落、褚桂英的良知未泯、卡车司机老婆的破罐子破摔、魏正方的老于世故,还有王秋云母亲的不检点,这些悲剧有个人的原因,更多的是社会背景使然,那些伤痛,是“历史打在他们心灵上的深深烙印”。   《女工绘》是美之书、爱之书,我觉得还应该是恶之书,除了写人性之美,还对人性之恶有了充分的展示。杨海平父亲的死是有人故意为之,轻而易举地就把一个人谋杀了,草菅人命的行为令人发指;还有魏正方的受伤,上面的人“不知怎么搞的”脱手了,把魏正方砸伤;陈秀明从宣传队回到食堂后,那个班长的嘲讽和报复暴露了小人嘴脸;明知杨海平的不幸身世却还在理发店爆粗口的那些矿工,客观上流露的正是一种恶意;宣传队那个对周子敏毫无同情心的女子对走资派的谩骂,还有那个家暴老婆的卡车司机、东风矿政工组那个心怀叵测的郭组长、华冬梅的未婚夫王天民等等,都显示了人性之恶,尤其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种恶被成倍地放大了。
  记忆对于一个作家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刘庆邦在《后记》里关于保存记忆的提法我很赞同。记得2009年在义马煤业讲课时,他曾问下面的学员,对作家来说,什么最重要。有人说思想,有人说技巧,有人说生活,有人说读书,刘庆邦说这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记忆,记忆对于一个作家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我之所以提到这些,是因为他在《后记》里说,要“唤醒的是一代人的记忆,那代人或许能从中找到自己的身影。”我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也的确在小说中找到了自己的身影,有点儿昨日重现的感觉。比如“斗私批修”“批林批孔”“早请示,晚汇报”“忆苦思甜”,这些我们都经历过。还有“狠斗私字一闪念”“灵魂深处闹革命”“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等语录以及“七级工,八级工”的顺口溜等等,让人记忆犹新。“三转一响”、口琴、手风琴、毒草、军代表、敌台等词汇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今人不知为何物,再过一些年,文学作品涉及到这些历史事件大概要加上注释了。三人反革命集团的批判、老矿工对“死有余辜”的理解、对魏正方等四人的调查、滴水矿的更名等,都让人深感那个时代的荒谬。矿务局那位常组长给东风矿郭组长打电话,要借魏正方到局里帮忙的那一段可谓神来之笔,郭组长出于不可告人之心态,以魏正方手里有大毒草《红楼梦》为由,企图阻止魏正方借调到矿务局,常组长对他说:“毛主席也没说《红楼梦》是毒草,他没说,谁说了都不算。”他在电话里对郭组长说,“谁要是不听毛主席的话,我是不会答应的!现在我命令你,马上通知那个什么,魏什么来着,跑步到我这里报到!”读到这里,不禁为这个机智、幽默又有主见的常组长点个大大的赞。
  刘庆邦说:“往远一点儿说,我保存的是民族的记忆、历史的记忆。遗忘不可太快,保存记忆是必要的,也是作家的责任所在。”关于“文化大革命”这段非同寻常的历史,刘庆邦在长篇小说《遍地月光》和《远方诗意》中都有入木三分的反映;关于“三年自然灾害”,他在短篇小说《枯水时节》和中篇小说《到处都很干净》里也有细致入微的叙述;关于矿难,在《黑白男女》和一系列小说里更是有详尽充分的记录。事实上,“遗忘”正在进行中,也的确“很快”,“警示”显得尤为重要。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作家的责任与担当。如今,许多年轻人不知道什么是“三年自然灾害”,甚至不知道“十年浩劫”是怎么一回事儿,与人们的记忆相比,文字更加可靠。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列宁说: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而小说是用文字记录历史。有的记忆是应该保存的,像德国纳粹的罪行,像奥斯维辛集中营,像辛德勒的名单等等,这些东西无论过去多少年,都是不应该被遗忘的。
  其实,关于保存记忆的说法并不是作家新近提出的观点,几年前,刘庆邦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就有过这样的表述:要让民族保留历史记忆,不要这么早就遗忘这些惨痛教训,一个民族要是失去了记忆,那是非常悲哀的。作家有这个责任,如果不能承担起这个责任,则愧对作家这一称号。刘庆邦说:历史记录毕竟是粗线条的,新闻报道也有可能虚假,只有文学作品的表现是准确的,是细节化的,也更可信。他说,我相信,这些经过审美处理的形象化、细节化的记忆,对我们的后人仍有警示意义和认识价值。
  早在2003年,刘庆邦在评论拙作《小舅子》时写过一篇文章,他说,小说要反映时代,好的小说至少是这样的:许多年以后再翻阅时,从小说里,应该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痕迹。《女工绘》这部小说让我们看到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痕迹,让我们知道了曾经有这样一段历史,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有这样几个人物,他们的生活原来是这样的。刘庆邦在他的长篇小说《红煤》的后记中写了这样一句话:“煤矿的现实就是中国的现实。”这也印证了他在《女工绘》后记中说的话,他写的是“千千万万中国女工乃至中国工人阶级的命运,他们的命运是那个过去的时代我国人民命运的一个缩影”。《女工绘》是后知青时代的记录和反映,时间跨度仅有四年多,小说却通过华春堂等女工的不同命运,对那个非同寻常的年代进行反思。保存历史记忆的写作是有价值的写作、有意义的写作。我认为,《女工绘》这样的小说是可以传之后世的。
  在煤矿文学的世界里不断开拓进取
  《女工绘》是刘庆邦继《断层》《红煤》《黑白男女》之后的第四部长篇。一直以来,煤矿题材的小说往往被打上行业文学的标签,并不被看好,未能引起足够重视。除了陈建功的《飘逝的花头巾》、周梅森的《黑坟》和《沉沦的土地》、谭谈的《山道弯弯》、孙少山的《八百米深处》、蒋法武的《瓦斯》等为数不多的煤矿题材的优秀小说外,刘庆邦是长期致力于煤矿题材小说创作收获颇丰的作家。《女工绘》等长篇小说,还有《走窑汉》《哑炮》《神木》《家属房》《清汤面》《家道》《屠妇老塘》《拉倒》等系列中短篇小说的出版、发表和改编成电影在国际上获奖,众多煤矿人物形象的确立,才让煤矿题材的小说真正进入读者的视野,受到文学界的关注。正如陈建功所说,煤矿作家群体在刘庆邦的带领下,取得了骄人的战绩,有目共睹。正是由于刘庆邦丰硕的创作成果,才使得煤矿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有人说他是“短篇小说之王”,他对此不以为然,但如果说自有煤矿题材的小说问世以来,古今中外,他写的煤矿题材的小说最多,刘慶邦是认可的,也是引以为自豪的。
  2008年下半年,煤矿作协推荐笔者参加鲁迅文学院第九期高研班(文学评论班)的学习。说起文学评论,实际上,我最初写的所谓文学评论就是小说的读后感。这些年,我陆续写了一些评论,有三十多万字,大都源于读刘庆邦的小说。每次读罢都想梳理一下感受,再从小说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做一番分析,总有收益。就这样,陆陆续续写下了许多评论文字,涉及到他的小说有《心事》《枯水时节》《月光依旧》《神木》《过年》《到处都很干净》《信》《穿堂风》《遍地月光》《清汤面》《哑炮》《嫂子和处子》《兄妹》《新娘》《金色小调》等等,这些文章在《文艺报》《阳光》《中国煤炭报》《文艺新观察》《北京文学》等报刊发表。我有一篇《关于〈阳光〉获奖小说的十一条笔记》首发《阳光》杂志,经中国煤矿文联推荐,获首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我反复阅读刘庆邦的中篇小说《神木》,认真观看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盲井》,把二者放在一起比较,完成了文学评论《相得益彰的成功合作——从小说〈神木〉到电影〈盲井〉》。这篇评论发表于《阳光》杂志,获第七届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可以说,对刘庆邦小说的阅读和评论已经成为我的自觉。因为身在煤矿,他的“地火”小说更能引起我的情感共鸣。   再回到《女工绘》上来。这部长篇共21章,每章一万字左右。刘庆邦说,他是用写短篇小说的精神来写这部长篇小说的。我的理解是,所谓短篇小说的精神,就是精益求精、精雕细刻,这些篇章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每一章都可以当短篇小说来读。不少作家在写长篇小说的时候,采取的是几条线并进的方法,许多地方难免拖泥带水。而《女工绘》按时间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人物的命运也是环环相扣地向前推進,精致、简洁、纯粹、好看,成为这部长篇小说的亮点。
  最近,看了莫言在苏州大学的一个演讲,话题是:为老百姓写作还是作为老百姓的写作。他认为,前者的骨子里还是作家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人民代言人”“时代良心”这种狂妄自大的、自以为是的玩意儿在作怪;而后者则是用一种平等的心态来对待小说中的人物。他不但不认为自己比读者高明,也不认为自己比自己作品中的人物高明。这个观点恰好可以用来评价刘庆邦的写作。刘庆邦在农村生活了19年,在煤矿工作九年,下过井、挖过煤,对农民和矿工这些底层民众非常了解,也怀有深厚的感情,农村和煤矿是他创作的根据地。雷达先生把刘庆邦的小说分为两类,一类是农村题材的,称为季风;一种是煤矿题材的,称为地火。相较之下,我比较喜欢地火类的小说,这可能与刘庆邦煤矿题材小说中的人物有关,那些爱憎分明、有情有义的矿工,那些隐忍顽强、心地善良的女工和家属,甚至那些反面角色,也具有一种审美意义上的价值。刘庆邦在谈到《黑白男女》的写作时,说他是在还债,不写出来心里很难受。他在《中国煤炭报》工作期间,参与报道了一些矿难,作家的责任感让他不能视那些人间悲痛而不见,他对矿工、女工和家属怀有深厚的感情,这也是其他作家无法相比的。
  《女工绘》写了一群煤矿女工,她们的世界充满青春活力又遍布暗流险滩,她们是特殊年代的特殊群体。《女工绘》后记的标题是《我写她们,因为我爱她们》,我体会,一个作家,只有心中有博大的爱,作品才能源源不断地创作出来。无论时代发展到什么地步,爱,可以让一个作家永葆丰富的想象力、迸发充沛的创造力,爱,永远是创作不竭的源泉和动力。
  白 丁:江苏镇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作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评论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高研班第九期(文学评论班)学员。出版小说集《结束或者开始》《握住你的手》等。文学评论获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
其他文献
一  让沁河像安抚沙滩一样安抚  这里的矿工吧。让这里的每一个人  都学会水一样轻柔。因为他们  是以一粒沙子内心的坚韧  交还了一条河流的守护  二  我们每天都在一块儿黑乎乎的煤里  练习一朵花的盛开。我们每天  都在六百米深的地下,小心翼翼地  活着。就像每一朵花的绽放  都相同地得到阳光的青睐  因为,我们也从每一块儿炭里  得到过相同的祝福  三  在坪上的每一棵草都毫无怨言  把體内的
期刊
早,母亲  故乡颜色是山的性格  墨迹可寻  河流孤寂地淌出花朵时  越读越懂汇善谷  星星从母亲的眼睛里分娩  不分早晚凝望母亲眼角的沉香  蔷薇花开在老母亲额头  不老的远方与盼  从门前穿梭时  老母亲的神志依然,清晰光明  老家的峡谷都叫汇善谷  别让星星记住一汪泉水的名字  星星是从这口泉眼蹦出来的  星星蹦出时,蔷薇花还是少女  山水母亲为星星备足了盘餐  一个个鸡蛋从泉眼游过  即熟
期刊
七 夕  这是我小时候喜欢的日子  花皮瓜已经甜透了  蝌蚪都已经学会呱呱叫了  年轻的姨妈,穿的确良衬衫进了城  地里的草都锄完了,还差一点点浆汁  玉米棒今生就圆满了,大丽花把头探到墙外  难得赋闲的村里人掏出最后一块咸腊肉  炖了。喝酒。谈论牛郎织女  压低声音说那些让我害羞的事  当我开始嘲笑那些孩子趴在黄瓜架下  听牛郎织女说久别重逢的时候  我就长大了。长大后我不再相信有仙女思念  人
期刊
梁启超有云:“写字虽不是第一项娱乐,然不失为第一等的娱乐。”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书法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受众面不断扩大,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加入到书法创作的队伍中来,常熟东南化纤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水中就是其中的一员。  书法现在已经成为了吴水中生命的一部分,每天处理完公司的日常事务,他就会闭门习书,沉浸在自己的一方精神世界中,优游自在。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说:“人无癖不可以交,以其无深情也。”吴水中作
期刊
桂花雨  带着桂花香走向月光深处  月光流翠,马蹄上也有春天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  一片,一片  桂花落下,山不空  人行道的青石板上,堆满了  秋天的模样  缓缓行走在湿湿的街道  任小雨洗涤内心的落寞  一堆堆,一团团残落的花瓣  像这个秋天被风吹走的思念  纵然成泥  泥,也带香  书  捧一捧干净的水  把心洗出了一面镜子  屋檐下读书  屋顶是一本倒扣的书  我深深地拥抱着你  倾听胸
期刊
前半生是农民  后半生进了矿井  都是土里刨食  无非以前挖得浅现在挖得深  丁零、丁零  恍惚有熟悉的声音  徐缓而又和谐地从地心传来  有唐詩宋词元曲中  摇响千年斜阳的音韵  稻花香里的古典蛙  仿佛也刚从煤层中醒来  唱彻千百次回采工作面细节  铃声蛙鸣合奏出丰收的图景  带着灵魂的村庄下井  挖掘成熟的煤粒  矿工多么喜爱  这地底的粮食与精灵  与煤紧拥  在我人生的春天  乍暖还寒,
期刊
被强劲的摇滚乐震醒后,老孔摸到台灯下的手机眯眼细看,此时是凌晨两点一刻。那震耳欲聋的噪声却韧性十足。老孔大惑不解,这个点儿,不该是大妈们出动的时辰啊!于是,他披衣下床,凭借窗幔透进的微微暗光,小心地走到窗前,轻轻地将窗幔扒开个缝隙向外看,见昏黄的路灯半隐于香樟树的浓荫里,暗光下,楼上的邻居一手牵着黄狗,一手提着个八九十年代流行的能装卡带的两尺来长的收放机,正摇头晃脑。大约是楼上有人开窗观看,抑或是
期刊
爱的版图:张掖丹霞  阳光和色彩正好  山峰和山沟错落间  坡面时缓时急  黑色看起来最少  那是被你包容和谅解的  我的缺点  其实它远远不止看到的那些  还有很多被大片的红掩盖  那醒目的、温柔的红  是你给我的幸福和快乐  红色中间一条条欲断又连的白  是你为我的病体制订的禁忌  不允许我触碰,还有  那一块块绿、蓝、橙、黄  是你全力支持的我的文艺爱好  在张掖,我看到了  你用爱画在我生
期刊
煤矿题材的电影文学剧本《矿灯》创作于1958年,剧本成熟后投入拍摄。1959年3月28日,劇本修改定稿,由北京出版社于1959年8月出版。这是我见到的第一部煤矿题材的电影剧本,它扩宽了煤炭文学领域,在新中国煤炭文学史上具有突破性意义。  该剧本为32开本,平装,6.7万字,97页,印6500册。林艺、崔国印、田润林集体创作,林艺执笔。林艺是专业剧作家,崔国印、田润林是原北京矿务局职工,有一定文学基
期刊
从世界美术史的视角看,汉语书法是最具民族性的词汇。它以宣纸、毛笔、彩墨构筑的视觉形式是独具一格的文化符号。长期以来,这个灵魂在古典句式里蛰伏着,也许,我们只有在当代文化解释学的语境里才能真正揭开这个符号的奥秘。在此,我们以周军的书写为契机,尝试着唤醒这个奇迹。  当代西方美学和美术学理论认为,对事物的观察和表现是以你心中所具有的概念为条件,是知觉的客体,更是主观意向。这是当代哲学所赋予的知覺方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