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使得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更注重学生的成长以及社会的变化和教材的灵活性,内容的丰富性,更注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既让学生收获课本知识,又能达到规范学生行为。那么,如何有效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
一、角色互换,营造民主学风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的基础。过去的“一言堂”未能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出的多是“书呆子”式的人才。因此,根据新课程改革标准,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民主教学的环境,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平等、自由还给学生,让学生围绕知识点和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畅所欲言。在上道德与法治课时,可以借助肢体语言和情态语言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以情入境。然后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角色互换,跟学生平等交流,使学生在愉悦平等的氛围中,增强代入感,积极举手发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这样的角色互换,充分体现出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启发引导,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卢梭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在现代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兴趣是快乐学习、有效学习的前提条件。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借助信息化的优势,通过网络平台、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化、具体化和生活化,这样可以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容易凝聚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比如:运用多媒体展示丰富有趣的图片、视频等,可以让学生从视觉、听觉、感觉等多角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通过层层设疑、创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心,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讨,寻找答案,使得学生对知识点有深刻的认知和理解。
三、整合资源,法治活动育人
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初中阶段的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弱。在这样一个关键阶段,借助课上与课下的平台,向他们普及法治教育,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最重要的落脚点。在教学过程中,最有效的方式是采用案例教学。教师课前可以根据知识点收集社会生活中的案例,包括新闻、视频等等,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组织学生围绕知识点进行分组讨论,对事件中出现的行为进行分析,寻找相关法律依据,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交流,教师适当点拨,最终让学生形成对社会生活的认知的同时也增强了法律意识和常识。
除了案例教学,也要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可以整合教育教学资源,积极联合家长、社会与学校的资源共同开展法治教育工作。例如,组织青少年模拟法庭开庭、学生绘制法治宣传画、手工制作法治主题手抄报和黑板报、开展法律知识竞赛、邀请法院到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等。例如: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公民权利第一框公民基本权利人身自由,主要是围绕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可以分享组织青少年模拟法庭开庭中的案例陈述、分析、判决 、法律依据,让学生广泛的参与到其中,使他们把道德与法治的课堂知识有效运用到实践中。
四、紧贴时事,提升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课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新时代公民。因此,巧用当今社会的时事热点,可以构架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桥梁,有效开展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课后可以通过布置学习任务的形式,让学生深入生活实际,了解真实的社会现状以及国际国内时事政治;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以及阅读大量的参考消息;也可以讓学生针对时事热点或者身边发生的事件,结合自己的经历,积极分享想法与见解。通过在课堂上和课后围绕知识点,紧贴时事新闻,最终可以让学生主动深入到社会政治的探讨中与道德法治课含接,可以增加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生活性与趣味性,既避免了课堂的枯燥,又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
总之,在初中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将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才能促进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责任编辑 李少杰
一、角色互换,营造民主学风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的基础。过去的“一言堂”未能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出的多是“书呆子”式的人才。因此,根据新课程改革标准,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民主教学的环境,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平等、自由还给学生,让学生围绕知识点和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畅所欲言。在上道德与法治课时,可以借助肢体语言和情态语言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以情入境。然后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角色互换,跟学生平等交流,使学生在愉悦平等的氛围中,增强代入感,积极举手发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这样的角色互换,充分体现出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启发引导,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卢梭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在现代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兴趣是快乐学习、有效学习的前提条件。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借助信息化的优势,通过网络平台、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化、具体化和生活化,这样可以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容易凝聚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比如:运用多媒体展示丰富有趣的图片、视频等,可以让学生从视觉、听觉、感觉等多角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通过层层设疑、创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心,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讨,寻找答案,使得学生对知识点有深刻的认知和理解。
三、整合资源,法治活动育人
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初中阶段的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弱。在这样一个关键阶段,借助课上与课下的平台,向他们普及法治教育,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最重要的落脚点。在教学过程中,最有效的方式是采用案例教学。教师课前可以根据知识点收集社会生活中的案例,包括新闻、视频等等,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组织学生围绕知识点进行分组讨论,对事件中出现的行为进行分析,寻找相关法律依据,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交流,教师适当点拨,最终让学生形成对社会生活的认知的同时也增强了法律意识和常识。
除了案例教学,也要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可以整合教育教学资源,积极联合家长、社会与学校的资源共同开展法治教育工作。例如,组织青少年模拟法庭开庭、学生绘制法治宣传画、手工制作法治主题手抄报和黑板报、开展法律知识竞赛、邀请法院到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等。例如: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公民权利第一框公民基本权利人身自由,主要是围绕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可以分享组织青少年模拟法庭开庭中的案例陈述、分析、判决 、法律依据,让学生广泛的参与到其中,使他们把道德与法治的课堂知识有效运用到实践中。
四、紧贴时事,提升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课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新时代公民。因此,巧用当今社会的时事热点,可以构架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桥梁,有效开展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课后可以通过布置学习任务的形式,让学生深入生活实际,了解真实的社会现状以及国际国内时事政治;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以及阅读大量的参考消息;也可以讓学生针对时事热点或者身边发生的事件,结合自己的经历,积极分享想法与见解。通过在课堂上和课后围绕知识点,紧贴时事新闻,最终可以让学生主动深入到社会政治的探讨中与道德法治课含接,可以增加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生活性与趣味性,既避免了课堂的枯燥,又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
总之,在初中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将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才能促进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责任编辑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