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就全民阅读问题接受《人民日报》记者的专访时指出,阅读是传承文明、更新知识、提高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一个人阅读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他的成长、职业能力和他对社会作用的发挥。一个国家的国民阅读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文明传承和民族兴亡的历史证明,国民阅读力和阅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我国政府早已经将促进阅读纳入文化发展工作的重要内容。反观当下社会各界人士及在校学生的阅读状况,着实堪忧。究其原因,是中小学十二年的语文阅读教学没有教会一个人怎样读书,养成一个人的阅读习惯。试想,在校期间没有老师督促就不肯读书的学生,离开校园怎会想到弄本书看看。我以为,要提升我国国民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首先应该从中小学生的阅读教学,尤其是课外阅读辅导入手,因为全民阅读本质上是全民的业余阅读、课外阅读。因此,通过科学有效的课外阅读辅导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已是摆在我们每个中小学语文教师面前最迫切的课题。
作为一个以读书为生活方式,且多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老教师,我一直注意观察学生和自己接触到的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的阅读情况。我发现,那些喜欢读书、阅读能力强的人总是能在文本中发现言语的奥秘,进而生成问题,进行揣摩、探究,获得求知欲的满足和发现的快乐。一篇精美的文章是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结合,言语知识、情感理念和价值取向等因素总是不着痕迹、不露声色地隐于文中。不会阅读的人,即使面对一篇语言讲究、意蕴丰富的文章,也看不出什么名堂,因无所得益而疏离阅读。
能否阅读,从心理因素考察,关键在于阅读过程中问题意识的强弱。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令人疑惑难解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情绪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人们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问题意识伴随整个阅读过程,甚至离开文本后,文本中的问题还常常萦绕在阅读者的大脑里,互相纠缠、碰撞,并不断派生出新的问题。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问题意识的强弱不同,看起来似乎有天赋的因素,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小学的阅读教学没有重视学生主动问题意识的培养。人的天赋,正如植物发芽、长叶、开花,从幼年起一层层呈现。如果在发育的时候得不到适当的刺激,这些天赋就会枯萎,就像它们从来没有过一样。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背后是教师引导的缺失。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近几年的课外阅读辅导的实践研究中,设计了一套以养成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主动设问习惯为突破口,以提升阅读过程的问题意识为依归,操作性强、循序渐进、不同文体不同解读的教学方案,旨在提高课外阅读能力。在实施时,先向学生讲清活动的目的及意义(不是老师变着法子布置课外作业,而是帮助大家提高阅读效率,培养大家的阅读兴趣及独立阅读的能力,为将来离开学校后终身阅读、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终身进步学好本领,养成习惯,打下基础;我们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正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养成独立阅读的能力已经迫在眉睫),以此求得学生的积极配合,以求效果的最大化。我之所以通过课外阅读辅导而非课堂教学来实施这套方案,一是因为终身阅读本质上就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二是因为这样做更直接,见效更快。
一、重视提问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
为使学生提问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科学性、针对性,我特别重视提问方法的指导。
(一)指点设问的落脚点
打印一份罗列下列设问要点的参考材料分发给每个学生,要求他们熟记于心。
1. 就文章的主旨提问。这种提问,直接指向阅读目标和要求,在阅读中起到导向作用。
2. 对重点词句隐含义的提问。阅读文章总是从词语到句子,从句子到段落,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如果对部分语句不理解,自然影响对文章整体的感悟。因此,对语句隐含义的质疑释疑,无疑是阅读的基础。
3. 在文章反复处提问。作者使用反复手法是为了加强表达效果,在文章反复处提问能挖掘作者刻意表达的深意。
4. 在文章反常处提问。所谓反常是指和常规常情相悖。阅读中发现文中不同寻常、不合常规的内容和写法,可产生疑问。
5. 就文章矛盾处提问。有些文章在内容之间、语言之间存在“矛盾”现象。这些“矛盾”其实大多是作者有意识的安排,体现作者的匠心。
6. 在文章的空白处提问。文学创作讲究“空白”艺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些“空白”,正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的地方。
7. 运用替换比较法提问。“这个词能不能换成另一个词”“删去这个词行不行”等是学生们经常听老师提的问题。
8. 用原有知识经验激活问题。通过与原有知识的联系,生成新的问题。
另外,题目的赏析、重点段落的概括、表达技巧的揣摩、因果表里的探究等也可生成问题。
(二)文体不同,问法不同
读法随文体而变化,是阅读的基本要求,也是阅读技能成熟的标志。我在各个阶段的训练中,系统地、针对性地介绍各类文体的文体特征、表达方式及“课程标准”对初中段学生各类文体的阅读要求。让学生认识到文体不同,读法不同,问法也不同。
(三)提问的表述
设问的表达可参考课本的“研讨与练习”、作业本及试卷中的问法,也可参照语文老师上课的提问语言。
(四)提问个例示范
我在训练的前期,先作示范提问,既展示问题,又揭示思考的过程。我以张晓风的《行道树》为例给学生演示。我告诉学生,读这篇文章,会生成许多问题,但并不是所有问题都有价值,有些问题肤浅直白,答案一目了然,有些问题重复,需要归并。在基本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品味文中的关键句、重点词,感悟作者的情感,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可以生成最能体现该文文本内涵的问题。既然能这样思考,答案也就不在话下。
二、具体指导,揭示过程
在一学年内,我分阶段按不同文体进行课外阅读的设问技巧具体辅导。每次打印一篇适合初中生阅读的文章分发给大家,请学生把上述方法用于实践,给每篇文章出四五个最有价值、最能体现该文本内涵的问题,并自己写上答案。同时纠正学生对问题意识的错误理解,强调问题并不是提得越多越好。因为谁的问题多,谁的问题意识就越强的错误认识会导致学生发问的泛滥,使问题不成其为问题。我先后分四次把丁立梅的《满架秋风扁豆花》、林如求的《听雨的奢侈》、景凯旋的《三好学生评选是不尊重孩子》及《神奇的“鲨鱼皮Ⅳ”》(含该文的资料链接)分发给大家,供学生练习。每次交上来后,从全班学生的设问及答案中,筛选出最有价值、最能体现文本内涵、表达上也相对恰当的五个问题及答案,在课堂上板书出来,并对被选中的学生进行表扬,形式是口头表扬后再在他们的设问及答案旁注上他们的姓名。接着对每个设问及答案进行点评,同时对设问及答案的言语当堂加以修改。当然,即便集中全班学生的智慧,也不可能在他们的设问及答案中体现出对文本的适度的、较全面的解读。我就针对文本的文体特征,对文本的具体形式、内容进行讲解,指出刚才的五个问题还不足以挖掘文本的基本内涵,需要补充和调整。示范提问,既展示问题,又揭示思考的过程。在尽可能保留学生解读成果的基础上整理出五个问题,使学生通过对比,对应该怎样提问及答案应该怎样表述有一个切身的体验。
三、训练与评价同步,加强问题意识
(一)集中训练,形成设问观念
我的课外阅读辅导在一学年内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训练一种文体,以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这类文体的言语特点及表达的情感、理念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更容易生成问题。例如,散文的课外阅读辅导阶段,我用上面的方法监控和指导学生完成《听雨的奢侈》一文的问题生成后,要求学生每周自己在报纸杂志上找一篇散文进行阅读(根据我的要求,每个学生都订有一份以上的杂志),把问题连同文本一起交给我。我在解读该文本后,结合文本和学生的解读,用评语和打分的方式给予督促和鼓励(工作量有点大)。同时,挑选具有示范意义的作业,每周进行一次点评。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可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指点,并及时体验发现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切身体会这种课外阅读方法对于自身阅读效率提高及阅读能力提升的好处,从而长久地保持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考虑到散文阅读的复杂性,我又拿《听雨的奢侈》搞了一次统一的训练后,继续让学生每周找一篇散文阅读,以巩固和提高散文阅读过程中的问题生成能力。
在上述训练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把文本阅读中的困惑提出来。这样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阅读障碍,帮助他们释疑解惑,使训练顺畅进行。
(二)训练与评价同步,激发设问兴趣
1. 多元、开放、动态的评价。评价的目的在于督促和鼓励课外阅读,促进问题意识的培养。只要肯主动去课外阅读,并能在阅读过程中生成问题,都是成功者。因此,我在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时,不考虑终结性评价,只强调形成性评价,将学生的阅读过程中问题意识的培养作为评估自己辅导效果、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标准。平时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体现对问题意识的考量,特别是注重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问题意识的培养。
2. 在课外阅读的每一个环节,都渗透对学生阅读活动的积极评价。在评价过程中,结合文本和学生的解读,用评语和打分的方式给予督促和鼓励。在每周进行一次的讲评课上,对认真阅读、有进步的同学,不论进步大小,都予以口头表扬。同时,挑选具有示范意义的作业,作全面点评并张贴,一举起到表彰和示范的双重作用。此外,特别重视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注重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并通过阅读情况的纵向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肯定、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欢乐,在他们心中唤起自豪感和自尊感。”
3. 肯定独到的解读。汉语言内容的丰富性和隐喻性,能拓展学生的想象、联想空间,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多向性发展。同时,来自文本的信息为不同的生命个体所吸收,并激活各自既有的知识、经验,就有可能产生独特的个性化理解,加工生成不同的问题,进而发现、创造和感悟。因此,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多元的、开放的、动态的和综合的。在鼓励学生给每篇文章出五个最有价值、最能体现该文文本内涵的问题的同时,特别关注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特别解读。顾及学生的差异,既使认真阅读的学生普遍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要让少数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4. 学生自主命题评价代替教师命题评价。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自主学习的重要内容。自主学习的真谛在于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主动参与、自觉探究。加涅的认知学习理论阐明,学习必须是学习主体主动摄取、自主构建的过程,而不是任由外部随意灌注,被动接受的过程。我进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也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中主动问题意识的形成。那么,体现在命题评价中,必须以学生自命题评价代替教师命题评价。具体说,就是让学生自己找文章,自己生成问题,自己解答。如果拿一篇课外文章,教师出几个题目让学生回答,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外阅读评价,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5. 每个阶段的训练告一个段落以后,都要进行一次阶段性评价。我让每个学生在最新一期的杂志上找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自己命题并解答,然后连同杂志一起上交。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有投机取巧的学生弄一份语文课外复习资料,从里面找一篇文章,然后连同问题、答案一起打印来糊弄我。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现象,我只好出此下策。评价标准是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问题意识的培养。
总之,在课外阅读辅导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这样做尽管工作浩繁,但效果显著,对学生养成勤于质疑、善于思考的阅读习惯及提高阅读品质、阅读能力意义重大。
作为一个以读书为生活方式,且多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老教师,我一直注意观察学生和自己接触到的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的阅读情况。我发现,那些喜欢读书、阅读能力强的人总是能在文本中发现言语的奥秘,进而生成问题,进行揣摩、探究,获得求知欲的满足和发现的快乐。一篇精美的文章是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结合,言语知识、情感理念和价值取向等因素总是不着痕迹、不露声色地隐于文中。不会阅读的人,即使面对一篇语言讲究、意蕴丰富的文章,也看不出什么名堂,因无所得益而疏离阅读。
能否阅读,从心理因素考察,关键在于阅读过程中问题意识的强弱。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令人疑惑难解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情绪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人们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问题意识伴随整个阅读过程,甚至离开文本后,文本中的问题还常常萦绕在阅读者的大脑里,互相纠缠、碰撞,并不断派生出新的问题。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问题意识的强弱不同,看起来似乎有天赋的因素,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小学的阅读教学没有重视学生主动问题意识的培养。人的天赋,正如植物发芽、长叶、开花,从幼年起一层层呈现。如果在发育的时候得不到适当的刺激,这些天赋就会枯萎,就像它们从来没有过一样。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背后是教师引导的缺失。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近几年的课外阅读辅导的实践研究中,设计了一套以养成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主动设问习惯为突破口,以提升阅读过程的问题意识为依归,操作性强、循序渐进、不同文体不同解读的教学方案,旨在提高课外阅读能力。在实施时,先向学生讲清活动的目的及意义(不是老师变着法子布置课外作业,而是帮助大家提高阅读效率,培养大家的阅读兴趣及独立阅读的能力,为将来离开学校后终身阅读、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终身进步学好本领,养成习惯,打下基础;我们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正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养成独立阅读的能力已经迫在眉睫),以此求得学生的积极配合,以求效果的最大化。我之所以通过课外阅读辅导而非课堂教学来实施这套方案,一是因为终身阅读本质上就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二是因为这样做更直接,见效更快。
一、重视提问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
为使学生提问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科学性、针对性,我特别重视提问方法的指导。
(一)指点设问的落脚点
打印一份罗列下列设问要点的参考材料分发给每个学生,要求他们熟记于心。
1. 就文章的主旨提问。这种提问,直接指向阅读目标和要求,在阅读中起到导向作用。
2. 对重点词句隐含义的提问。阅读文章总是从词语到句子,从句子到段落,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如果对部分语句不理解,自然影响对文章整体的感悟。因此,对语句隐含义的质疑释疑,无疑是阅读的基础。
3. 在文章反复处提问。作者使用反复手法是为了加强表达效果,在文章反复处提问能挖掘作者刻意表达的深意。
4. 在文章反常处提问。所谓反常是指和常规常情相悖。阅读中发现文中不同寻常、不合常规的内容和写法,可产生疑问。
5. 就文章矛盾处提问。有些文章在内容之间、语言之间存在“矛盾”现象。这些“矛盾”其实大多是作者有意识的安排,体现作者的匠心。
6. 在文章的空白处提问。文学创作讲究“空白”艺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些“空白”,正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的地方。
7. 运用替换比较法提问。“这个词能不能换成另一个词”“删去这个词行不行”等是学生们经常听老师提的问题。
8. 用原有知识经验激活问题。通过与原有知识的联系,生成新的问题。
另外,题目的赏析、重点段落的概括、表达技巧的揣摩、因果表里的探究等也可生成问题。
(二)文体不同,问法不同
读法随文体而变化,是阅读的基本要求,也是阅读技能成熟的标志。我在各个阶段的训练中,系统地、针对性地介绍各类文体的文体特征、表达方式及“课程标准”对初中段学生各类文体的阅读要求。让学生认识到文体不同,读法不同,问法也不同。
(三)提问的表述
设问的表达可参考课本的“研讨与练习”、作业本及试卷中的问法,也可参照语文老师上课的提问语言。
(四)提问个例示范
我在训练的前期,先作示范提问,既展示问题,又揭示思考的过程。我以张晓风的《行道树》为例给学生演示。我告诉学生,读这篇文章,会生成许多问题,但并不是所有问题都有价值,有些问题肤浅直白,答案一目了然,有些问题重复,需要归并。在基本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品味文中的关键句、重点词,感悟作者的情感,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可以生成最能体现该文文本内涵的问题。既然能这样思考,答案也就不在话下。
二、具体指导,揭示过程
在一学年内,我分阶段按不同文体进行课外阅读的设问技巧具体辅导。每次打印一篇适合初中生阅读的文章分发给大家,请学生把上述方法用于实践,给每篇文章出四五个最有价值、最能体现该文本内涵的问题,并自己写上答案。同时纠正学生对问题意识的错误理解,强调问题并不是提得越多越好。因为谁的问题多,谁的问题意识就越强的错误认识会导致学生发问的泛滥,使问题不成其为问题。我先后分四次把丁立梅的《满架秋风扁豆花》、林如求的《听雨的奢侈》、景凯旋的《三好学生评选是不尊重孩子》及《神奇的“鲨鱼皮Ⅳ”》(含该文的资料链接)分发给大家,供学生练习。每次交上来后,从全班学生的设问及答案中,筛选出最有价值、最能体现文本内涵、表达上也相对恰当的五个问题及答案,在课堂上板书出来,并对被选中的学生进行表扬,形式是口头表扬后再在他们的设问及答案旁注上他们的姓名。接着对每个设问及答案进行点评,同时对设问及答案的言语当堂加以修改。当然,即便集中全班学生的智慧,也不可能在他们的设问及答案中体现出对文本的适度的、较全面的解读。我就针对文本的文体特征,对文本的具体形式、内容进行讲解,指出刚才的五个问题还不足以挖掘文本的基本内涵,需要补充和调整。示范提问,既展示问题,又揭示思考的过程。在尽可能保留学生解读成果的基础上整理出五个问题,使学生通过对比,对应该怎样提问及答案应该怎样表述有一个切身的体验。
三、训练与评价同步,加强问题意识
(一)集中训练,形成设问观念
我的课外阅读辅导在一学年内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训练一种文体,以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这类文体的言语特点及表达的情感、理念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更容易生成问题。例如,散文的课外阅读辅导阶段,我用上面的方法监控和指导学生完成《听雨的奢侈》一文的问题生成后,要求学生每周自己在报纸杂志上找一篇散文进行阅读(根据我的要求,每个学生都订有一份以上的杂志),把问题连同文本一起交给我。我在解读该文本后,结合文本和学生的解读,用评语和打分的方式给予督促和鼓励(工作量有点大)。同时,挑选具有示范意义的作业,每周进行一次点评。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可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指点,并及时体验发现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切身体会这种课外阅读方法对于自身阅读效率提高及阅读能力提升的好处,从而长久地保持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考虑到散文阅读的复杂性,我又拿《听雨的奢侈》搞了一次统一的训练后,继续让学生每周找一篇散文阅读,以巩固和提高散文阅读过程中的问题生成能力。
在上述训练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把文本阅读中的困惑提出来。这样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阅读障碍,帮助他们释疑解惑,使训练顺畅进行。
(二)训练与评价同步,激发设问兴趣
1. 多元、开放、动态的评价。评价的目的在于督促和鼓励课外阅读,促进问题意识的培养。只要肯主动去课外阅读,并能在阅读过程中生成问题,都是成功者。因此,我在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时,不考虑终结性评价,只强调形成性评价,将学生的阅读过程中问题意识的培养作为评估自己辅导效果、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标准。平时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体现对问题意识的考量,特别是注重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问题意识的培养。
2. 在课外阅读的每一个环节,都渗透对学生阅读活动的积极评价。在评价过程中,结合文本和学生的解读,用评语和打分的方式给予督促和鼓励。在每周进行一次的讲评课上,对认真阅读、有进步的同学,不论进步大小,都予以口头表扬。同时,挑选具有示范意义的作业,作全面点评并张贴,一举起到表彰和示范的双重作用。此外,特别重视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注重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并通过阅读情况的纵向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肯定、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欢乐,在他们心中唤起自豪感和自尊感。”
3. 肯定独到的解读。汉语言内容的丰富性和隐喻性,能拓展学生的想象、联想空间,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多向性发展。同时,来自文本的信息为不同的生命个体所吸收,并激活各自既有的知识、经验,就有可能产生独特的个性化理解,加工生成不同的问题,进而发现、创造和感悟。因此,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多元的、开放的、动态的和综合的。在鼓励学生给每篇文章出五个最有价值、最能体现该文文本内涵的问题的同时,特别关注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特别解读。顾及学生的差异,既使认真阅读的学生普遍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要让少数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4. 学生自主命题评价代替教师命题评价。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自主学习的重要内容。自主学习的真谛在于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主动参与、自觉探究。加涅的认知学习理论阐明,学习必须是学习主体主动摄取、自主构建的过程,而不是任由外部随意灌注,被动接受的过程。我进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也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中主动问题意识的形成。那么,体现在命题评价中,必须以学生自命题评价代替教师命题评价。具体说,就是让学生自己找文章,自己生成问题,自己解答。如果拿一篇课外文章,教师出几个题目让学生回答,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外阅读评价,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5. 每个阶段的训练告一个段落以后,都要进行一次阶段性评价。我让每个学生在最新一期的杂志上找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自己命题并解答,然后连同杂志一起上交。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有投机取巧的学生弄一份语文课外复习资料,从里面找一篇文章,然后连同问题、答案一起打印来糊弄我。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现象,我只好出此下策。评价标准是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问题意识的培养。
总之,在课外阅读辅导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这样做尽管工作浩繁,但效果显著,对学生养成勤于质疑、善于思考的阅读习惯及提高阅读品质、阅读能力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