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宏观审慎政策应该采取何种规则形式实现金融稳定目标,以及在实践操作中,具体规则对于宏观审慎政策所赋予的量化含义是宏观审慎政策研究的前沿领域。本文建立一个开放经济条件下含有金融加速器的多部门DSGE模型,综合纳入贷款价值比、可变资本充足率、差别存款准备金和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核心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变量,比较后顾型、泰勒型、前瞻型三种宏观审慎规则形式下外生冲击的社会福利效应和脉冲响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宏观审慎政策规则形式对金融稳定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政策传导路径,以及整个经济系统均衡状况有着重要影响。前瞻型宏观审慎
【机 构】
: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省金融科技创新重点实验室福州大学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项目“创新‘一带一路’金融国际合作机制研究”(18VDL01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双支柱调控框架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机制研究”(2019J05025)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宏观审慎政策应该采取何种规则形式实现金融稳定目标,以及在实践操作中,具体规则对于宏观审慎政策所赋予的量化含义是宏观审慎政策研究的前沿领域。本文建立一个开放经济条件下含有金融加速器的多部门DSGE模型,综合纳入贷款价值比、可变资本充足率、差别存款准备金和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核心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变量,比较后顾型、泰勒型、前瞻型三种宏观审慎规则形式下外生冲击的社会福利效应和脉冲响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宏观审慎政策规则形式对金融稳定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政策传导路径,以及整个经济系统均衡状况有着重要影响。前瞻型宏观审慎政策规则实现金融稳定目标的效果最好,泰勒型规则次之,后顾型规则最差。据此,为改进我国宏观审慎政策的决策和操作,本文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金融稳定是双支柱调控框架下宏观审慎政策的最优单一目标选择;加强预期管理,改进统计体系以弥补信息缺口,构建具有前瞻性的风险预警机制和指标;加强宏观审慎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配合与协调。
其他文献
在脱实向虚的大背景下,本文运用2007—2017年中国上市企业及宏观数据,研究地方产业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产业政策驱动了企业的"去金融化"过程,然而不同属性的产业政策效果有所差异,法规型产业政策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而规章型产业政策效力不明显。在区分不同企业属性、地区的情况下,产业政策的具体效果也有所差异。进一步,地方产业政策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税负、抑制金融套利动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并带来主营业务发展水平的提升。这些都能够驱动企业降低自身金融化水平。上述机制中,法规型产业政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我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趋势不断加强,企业杠杆率始终处于高位,对宏观经济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基于2007—2018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将其整合为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金融化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分析了杠杆率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实体企业金融化程度的提高会加剧宏观经济波动,杠杆率在企业金融化加剧宏观经济波动的过程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企业金融化主要通过杠杆率影响宏观经济波动。在对金融资产的分类检验中发现,企业金融化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
本文基于1990—2017年31个发达经济体和28个发展中经济体的季度数据,计算6类资本急停样本,据此探索国际金融周期对不同类别资本急停的影响,以及资本管制和汇率稳定对资本急停的防范效果。结果表明,国际金融周期进入萧条期将增加SSI,SSIN,SSION,SSO和SSN的发生概率,且对发达经济体SSO和发展中经济体SSI的影响显著。资本管制仅对SSIN发挥积极作用,而汇率稳定对防范各类资本急停均有显著的作用。国际金融周期对资本管制与汇率稳定的政策效果产生调节作用,当国际金融周期进入萧条期时,资本管制对发展
本文基于DSGE模型的理论分析框架,对不同货币政策机制的灾情风险防御能力进行评价,并对救市措施和疫情演变进行经济模拟观测,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数量型货币机制防御效果最优,但是存在滞后风险,因此,价格和数量次优组合的混合型货币政策是应对灾情的最优策略。第二,发达经济体货币机制应对灾情都存在政策工具失灵的边界约束,极端救市操作事倍功半。第三,模拟论证了我国在混合型货币机制下疫情防控的合理性,LPR新机制和定向降准等措施是应对灾情的有效措施。结合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树立央行公信力,秉承灵
上海自贸区作为连接我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纽带、金融制度革新的实验田和先行者,肩负着金融改革与制度创新两项重任。如何在宏观审慎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行金融改革与开放的制度设计,成为目前自贸区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以"金改40条"为标尺,结合上海自贸区七年多的金融改革历程,从规则层面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金融服务业对内及对外开放、国际金融市场建设、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等五个方面的改革落地情况进行了阶段性评估,深入剖析了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与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本文构建了一个存在不对称信息的模型,比较了直接借贷模式、传统银行信贷模式和大数据信贷模式在风控上的差异,详细论证了大数据有助于解决借贷中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的机理。研究发现,大数据信贷模式收集、利用了传统银行信贷模式中所没有的信息,改善金融机构的风控能力,是对传统银行信贷模式的升级;而P2P网络借贷如果没有大数据支持,按照其信息中介的本质,只是在直接借贷模式上加入了互联网平台,并不能有效改善信息不对称问题,和银行相比,在风控上并无优势。
本文运用2013—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国家队"持股显著增加企业创新投资,这种正向影响通过缓解企业创新的融资约束和降低委托代理的成本两个渠道发挥作用。本文使用工具变量法、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双重差分和安慰剂检验缓解内生性问题,证明"国家队"持股与企业创新投资决策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进一步做横截面检验,分情况研究影响的差异性。研究表明,"国家队"通过直接持股带来的投资及其信号作用和治理作用显著地影响企业的实际投资决策,即"国家队"持股除危机救市的职能外,还对企业的创新
流动性风险防范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课题,关键在于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本文从流动性风险管理基础观出发,利用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6—2018年半年度财务数据,测算商业银行短、中、长三个窗口下的期限错配缺口,结合所有权异质性特征,建立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不同窗口期限错配条件下,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调整策略选择,并讨论所有权异质性对这一过程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发现,银行间市场拆借和广义信贷调整是我国商业银行防范期限错配引发流动性风险的重要策略,且在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非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之间存在显著差
本文立足微观层面的企业内部控制视角,考察了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对其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基于2013—2017年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较高内部控制质量的企业,其债务违约风险往往更低,并且随着企业信用资质的提升,内部控制质量提升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边际影响趋于减弱。进一步地,基于不同产权性质债券发行主体的实证结果表明,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后,其债务违约风险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本文建议,企业应以加强自身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为根本,通过完善内部决策制衡机制筑牢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底线,提
2020年7月29日,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中国银行总行大厦举办。来自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的专家和理事单位代表等120余位嘉宾通过现场和视频方式参加会议。大会投票选举产生了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第六届理事会,选举中国银行董事长刘连舸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选举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吴富林、国家金融与发展理事会理事长李扬等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会长,并审议通过了《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