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处湖南最南端的宜章县是湖南当之无愧的“南大门”,与广东“北大门”粤北乐昌市、乳源县、阳山县、连州市相邻而望。长期以来,一南一北的县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相互学习借鉴、合作共赢共生、良性竞争发展,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发展之路。
湘南边陲惹关注
2013年5月19日,《南方日报》以《乐昌VS宜章:广东“北大门”要与湖南“南大门”错位竞争发展 再不大干一场就真的落后了》为题,深度对比分析了宜章与乐昌峰回路转的弯道超越变化,文中充分肯定了宜章近年来在解放思想、承接对接、园区发展、城市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惊叹宜章的巨变。
此文一发出,立即引起湘粤两省的关注。特别是给广东省的党员干部们带来了巨大思想冲击波,感叹曾经的“穷亲戚”已经悄悄地追赶上来了。2013年7月8日,广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李玉妹率领韶关市和乐昌市委、政府一班人来宜章考察。
随后,《南方日报》和清远新闻网联合派出记者采访组,专程到郴州实地采访。8月16日,《南方日报》又刊发《清远VS郴州:湘南重镇已崛起 振兴清远看今朝》,全面对比了郴州与清远,诚恳、学习、褒扬之意明显,让湘粤两省再度聚焦湘南。
2014年1月3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新年第一站来到“南大门”宜章调研,视察伯朗电梯、弘源化工等企业,高度肯定宜章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对接央企上取得的丰硕成果。2014年1月14日,《南方日报》再次发文《坪石:引吭待高歌的“广东北大门”》,广东北大门坪石又与邻居湖南宜章比较。文章指出,无论对于乐昌市还是坪石镇而言,宜章迅猛的发展势头带来的压力不小。
不经意之间的大变化
许多人探问,一个湘粤山区边城宜章,怎么似乎不经意之间,就有了企业红火、人气旺盛、经济繁荣的景象?
宜章,背倚三湘四水,面向南粤港澳,古称“楚粤之孔道”,是湘粤港澳“黄金走廊”的重要节点。乐昌市坪石镇,素有“广东北大门、岭南第一镇”之称,自汉代即有的千年古镇,军事必争之地,粤、湘、赣三省物资集散地,亦有“小广州”美称。两相邻,一个县、一个镇,宜章是湖南的南大门,坪石是广东北大门。改革开放前期,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相隔10多公里的两地,却有截然不同的状况。坪石作为广东的北大门,是湖南乃至全国南下广东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汇集地,经济一片兴旺;宜章却成为南下广东的人流、物流的“过道”,只能羡慕“隔岸”的坪石。
早在1987年,宜章就率先向省委、省政府争取列入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时任湖南省委书记毛致用鼓励宜章就近向广东坪石学习广东经验。近几年来,宜章有了更加迫切的加快发展的愿望。2011年,启动了“建设新郴州,宜章怎么办?发展新宜章,我们怎么干?”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期4个月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推出了“末位淘汰”“全国首开县级电视问政”等综合性“组合拳”抓干部作风,用干部“辛苦指数”换群众“幸福指数”。抢抓国家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罗霄山片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攻坚县、郴州“大十字”城镇群建设三大机遇,吹响“大干新三年,建设新宜章”号角,提出“园区大发展、城区大建设、山区大变化、民生大改善”工作举措,作出建成郴州“大十字”城镇群新“增长极”、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桥头堡”、罗霄山片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攻坚“样板县”的“三步走”战略构想。建立了产业承接园、白石渡氟化学循环工业园、玉溪加工贸易园、城北国家扶贫开发产业园,进一步放大交通、区位、资源等优势。一大批产业落地,带来了资金、技术、人流物流信息流。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不但把原来7.29万外出务工人员中的1.1万名宜章打工族“招”了回来,还把广东乐昌坪石、黄圃等地的4000余务工人员“吸”了过来,他们由南下转北上宜章打工。宜章返乡就业人数逐年上升,每年增长2000多人返乡就业、创业。2013年宜章到外县(包括外省)务工人员6.19万人,其中广东省4.66万人;外省在宜章务工人员总数2.83万人、经商人员0.5万人,其中广东粤北返流打工人员、经商人员约1万人,占1/3。莽山国家森林公园每年接待粤港澳游客31万余人次,为服务好粤港澳游客,一些大型酒店在餐饮上配备了粤菜风味的厨师,还招聘了来自广东数百名会粤语的酒店服务员。恒维电子就有来自乐昌市的打工人员20多人。在宜章,说着粤语口音的人越来越多,街上车牌粤A、粤C、粤F的随处可见。如今的宜章,县城虽不大,却人气热腾,乡村不现代化,却整洁和美。
惊喜之余的理性思索
宜章这些年的发展,仅仅是远距离追赶、后发赶超迈出的一小步。相邻的粤北乐昌市、乳源县、阳山县、连州市,在广东省政府“西北振兴计划”的引领下,发展必然会加速,宜章追赶任务仍然艰苦。对比粤北县、市,宜章并没有实现真正超前,或者说没有实现全面赶超。如今,粤北边境县市发展势头强劲,随着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开通,以及广东省对粤北区域的政策资金支持,在新一轮边境经济发展竞争中,地处湘南边陲的宜章又将面临新的压力。
促进转型发展,培育产业优势。围绕“产业融城、文化融城、城乡融合”推进人的城镇化,既要“产业”兴城,更要“生态”立县。继续实施第六轮10万亩生态造林工程,第二轮17万亩脐橙产业开发,兴修“绿色产业路”,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引进新五丰、浙江长兴、展翔农业、广东优农等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代庄园经济;培育壮大宜章福鹅、永吉农业、瑶山红茶等名牌产品;大力兴建君悦物流大市场、湘南水果批发市场;优化升级矿产开发、烟花爆竹、烟草、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发展旅游业,打造温泉旅游之乡,形成以莽山绿色旅游为龙头的旅游发展格局。
树立实干精神,坚持后发赶超。宜章只有苦干实干,才能在新一轮边境地区竞争中脱颖而出。继续开展“发展环境整治年”“末位淘汰”等作风、绩效综合建设,巩固“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制度。加快推进弘源化工、莽山水库、低热值煤发电、太平里风电等项目建设,增强持续发展后劲。
突出区域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宜章有16个乡镇与广东的乐昌、阳山、乳源、连州接壤,边界线长220公里。要加强与粤北四县市合作,实现产业错位发展,社会治安、森林防火联防,促进南文化融合。通过“交通的连通、物流的贯通、人流信息流的互通”,实现产业互补、经济互助、错位发展,进一步实现湖南“南大门”与广东“北大门”的共赢共荣、共同富裕发展。
湘南边陲惹关注
2013年5月19日,《南方日报》以《乐昌VS宜章:广东“北大门”要与湖南“南大门”错位竞争发展 再不大干一场就真的落后了》为题,深度对比分析了宜章与乐昌峰回路转的弯道超越变化,文中充分肯定了宜章近年来在解放思想、承接对接、园区发展、城市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惊叹宜章的巨变。
此文一发出,立即引起湘粤两省的关注。特别是给广东省的党员干部们带来了巨大思想冲击波,感叹曾经的“穷亲戚”已经悄悄地追赶上来了。2013年7月8日,广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李玉妹率领韶关市和乐昌市委、政府一班人来宜章考察。
随后,《南方日报》和清远新闻网联合派出记者采访组,专程到郴州实地采访。8月16日,《南方日报》又刊发《清远VS郴州:湘南重镇已崛起 振兴清远看今朝》,全面对比了郴州与清远,诚恳、学习、褒扬之意明显,让湘粤两省再度聚焦湘南。
2014年1月3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新年第一站来到“南大门”宜章调研,视察伯朗电梯、弘源化工等企业,高度肯定宜章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对接央企上取得的丰硕成果。2014年1月14日,《南方日报》再次发文《坪石:引吭待高歌的“广东北大门”》,广东北大门坪石又与邻居湖南宜章比较。文章指出,无论对于乐昌市还是坪石镇而言,宜章迅猛的发展势头带来的压力不小。
不经意之间的大变化
许多人探问,一个湘粤山区边城宜章,怎么似乎不经意之间,就有了企业红火、人气旺盛、经济繁荣的景象?
宜章,背倚三湘四水,面向南粤港澳,古称“楚粤之孔道”,是湘粤港澳“黄金走廊”的重要节点。乐昌市坪石镇,素有“广东北大门、岭南第一镇”之称,自汉代即有的千年古镇,军事必争之地,粤、湘、赣三省物资集散地,亦有“小广州”美称。两相邻,一个县、一个镇,宜章是湖南的南大门,坪石是广东北大门。改革开放前期,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相隔10多公里的两地,却有截然不同的状况。坪石作为广东的北大门,是湖南乃至全国南下广东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汇集地,经济一片兴旺;宜章却成为南下广东的人流、物流的“过道”,只能羡慕“隔岸”的坪石。
早在1987年,宜章就率先向省委、省政府争取列入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时任湖南省委书记毛致用鼓励宜章就近向广东坪石学习广东经验。近几年来,宜章有了更加迫切的加快发展的愿望。2011年,启动了“建设新郴州,宜章怎么办?发展新宜章,我们怎么干?”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期4个月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推出了“末位淘汰”“全国首开县级电视问政”等综合性“组合拳”抓干部作风,用干部“辛苦指数”换群众“幸福指数”。抢抓国家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罗霄山片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攻坚县、郴州“大十字”城镇群建设三大机遇,吹响“大干新三年,建设新宜章”号角,提出“园区大发展、城区大建设、山区大变化、民生大改善”工作举措,作出建成郴州“大十字”城镇群新“增长极”、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桥头堡”、罗霄山片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攻坚“样板县”的“三步走”战略构想。建立了产业承接园、白石渡氟化学循环工业园、玉溪加工贸易园、城北国家扶贫开发产业园,进一步放大交通、区位、资源等优势。一大批产业落地,带来了资金、技术、人流物流信息流。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不但把原来7.29万外出务工人员中的1.1万名宜章打工族“招”了回来,还把广东乐昌坪石、黄圃等地的4000余务工人员“吸”了过来,他们由南下转北上宜章打工。宜章返乡就业人数逐年上升,每年增长2000多人返乡就业、创业。2013年宜章到外县(包括外省)务工人员6.19万人,其中广东省4.66万人;外省在宜章务工人员总数2.83万人、经商人员0.5万人,其中广东粤北返流打工人员、经商人员约1万人,占1/3。莽山国家森林公园每年接待粤港澳游客31万余人次,为服务好粤港澳游客,一些大型酒店在餐饮上配备了粤菜风味的厨师,还招聘了来自广东数百名会粤语的酒店服务员。恒维电子就有来自乐昌市的打工人员20多人。在宜章,说着粤语口音的人越来越多,街上车牌粤A、粤C、粤F的随处可见。如今的宜章,县城虽不大,却人气热腾,乡村不现代化,却整洁和美。
惊喜之余的理性思索
宜章这些年的发展,仅仅是远距离追赶、后发赶超迈出的一小步。相邻的粤北乐昌市、乳源县、阳山县、连州市,在广东省政府“西北振兴计划”的引领下,发展必然会加速,宜章追赶任务仍然艰苦。对比粤北县、市,宜章并没有实现真正超前,或者说没有实现全面赶超。如今,粤北边境县市发展势头强劲,随着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开通,以及广东省对粤北区域的政策资金支持,在新一轮边境经济发展竞争中,地处湘南边陲的宜章又将面临新的压力。
促进转型发展,培育产业优势。围绕“产业融城、文化融城、城乡融合”推进人的城镇化,既要“产业”兴城,更要“生态”立县。继续实施第六轮10万亩生态造林工程,第二轮17万亩脐橙产业开发,兴修“绿色产业路”,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引进新五丰、浙江长兴、展翔农业、广东优农等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代庄园经济;培育壮大宜章福鹅、永吉农业、瑶山红茶等名牌产品;大力兴建君悦物流大市场、湘南水果批发市场;优化升级矿产开发、烟花爆竹、烟草、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发展旅游业,打造温泉旅游之乡,形成以莽山绿色旅游为龙头的旅游发展格局。
树立实干精神,坚持后发赶超。宜章只有苦干实干,才能在新一轮边境地区竞争中脱颖而出。继续开展“发展环境整治年”“末位淘汰”等作风、绩效综合建设,巩固“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制度。加快推进弘源化工、莽山水库、低热值煤发电、太平里风电等项目建设,增强持续发展后劲。
突出区域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宜章有16个乡镇与广东的乐昌、阳山、乳源、连州接壤,边界线长220公里。要加强与粤北四县市合作,实现产业错位发展,社会治安、森林防火联防,促进南文化融合。通过“交通的连通、物流的贯通、人流信息流的互通”,实现产业互补、经济互助、错位发展,进一步实现湖南“南大门”与广东“北大门”的共赢共荣、共同富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