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旬刊》及其中西医汇通理念

来源 :中华医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u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厦门国医专门学校1934年7月创办的《国医旬刊》,在近代中西医交会之际,刊载了众多中医师以西医知识阐释传统中医的文章,开启了当地中医界探索中西医汇通的学术路径。该刊坚持"发扬国医学术""融贯中西学说"的办刊理念,破除"科学"迷信,树立中医信念,用西医解剖知识佐证中医气化与脏腑理论,正视中西医差异,力戒盲目汇通,表现出学术的继承性和时代的进步性。所刊论说虽失之于穿凿附会、过誉中医之长,但对中西医汇通所做的探索和留下的经验,应能帮助当代学人更好地处理中西医学的关系,更加自觉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其他文献
1886年,欧美在华医学传教士发起组建中国近代首个医学社团——博医会,并公推嘉约翰为首任会长兼会刊《博医会报》首任主编。嘉约翰时任广州博济医院院长,已在华行医传教30多年,是中国以至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医学传教士之一。他的巨大声望和远见卓识,对早期博医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蒙元灭金朝和南宋后,儒士的生活受到巨大影响,大量的儒士主动或被迫成为医生。他们或是动乱之际,避难入医,以求安身立命;或是借医入仕,以裨益政治,有少数人甚至官居极品;或借医术转换户籍,脱出军籍,改隶医籍,改善社会身份与地位;或是隐遁入医,以金、南宋的遗民身份生活;或是因元初科举不兴而入医。大量儒士进入医学领域,提高了金末元初医生整体学术水平及素养,为医学理论的发展与突破奠定了基础。
在汉译佛典中,有许多涉及古印度"药师"的典故或论述,这些药师并不是今人所熟悉的"药师佛",而是实实在在的医生。佛教文献中所记载的这些药师,主要为僧俗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他们中有的人,还被视为"神医"乃至"医王",其影响已经波及古代东亚地区。
随着新兴网络平台的增多,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导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面临挑战。为了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医学史课上进行了课程改革,建立"医学的历史与文化"微信公众号,将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推送到课堂教学中来。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公众号文章的阅读和撰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各项能力,对医史知识的普及和推广也起到
期刊
摘 要: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构建了“三位一体”式阅读教学体系,自读课文的助读系统改革力度最大,其中旁批是重大变化之一,它充分体现了课标要求的独立、自主阅读的理念,并能引导学生将教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应用于自主阅读实践当中去。本文试从旁批的特点、旁批的使用策略和应注意的问题这三个方面,浅谈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旁批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旁批;特点;策略;问题  部编版初中语文
女医是传统中国医疗从业人员的特殊群体,一方面宋元以来掌握社会话语权的士人阶层,和以医学正统自居的男性医者,常常通过各种媒介方式,表达对女医道德、技术水平的质疑,并使其形象不断负面化;而另一方面,基于12世纪宋明理学兴起后男女有别的意识形态,社会一直对于女医及其服务存在现实的强大需求,一位优秀的女医仍可以获得社会的广泛尊重。顾德华是清代的一位著名女医。通过对其家世、事迹与著作的初步考证,可以增进对这
期刊
摘 要:历史是过去和现实在永无休止地对话,是过去和现在有某种深刻联系的一门学科。新课改背景下对初中历史教学要求更为严格。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需要“以史为鉴”、“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使“前车之覆”成为“后车之鉴”。因此,本文从重视课前的学生兴趣引导、进行有效的新型教学分析、进行有效的新型教学分析三个方面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初中新课改;历史教育  众所周知,初中历史的教育对学生
1959年开始的第1次全国性子宫脱垂普查普治,是加强劳动妇女保护的重要举措。在卫生部的指导下,各地政府广泛开展了包括调整劳动时间和强度在内的各种救助工作,并组织中西医进行了全面普查和集中治疗,取得一定的成效。各地充分挖掘中医疗法和方药,中医业者积极参与救助;限于当时医疗条件,手术治疗尚不普及,但医务人员不断探索适用于农村的术式,为此后的救治积累了宝贵的资料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