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档案开发利用工作是档案馆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开发和提供档案信息为利用者服务、为社会各项事业服务的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彰显档案馆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县级档案馆;馆藏档案;思考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县级档案馆在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方面不尽如人意。如何加强县级档案馆藏档案开发利用工作,为县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服务,是县级档案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人作为县级档案馆的工作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一、影響县级档案馆馆藏档案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
(一)馆藏档案不足。丰富的馆藏是做好开发利用工作的坚强后盾。然而,目前县级档案馆藏不丰富、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开展。一是门类单一,主要以文书档案为主,科技、专业、声像档案所占比例偏小。二是载体单一,主要以纸质档案为主,照片、底片、录音带、录像带、磁盘、光盘等磁介质、光介质档案以及实物档案相对较少。三是信息陈旧。根据《档案管理通则》第七条中“档案馆接收立档单位保管十年左右的档案”的规定,各县级档案管保管的档案应是十年前形成的,揭示的应为十年前本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这就造成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受馆舍面积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应进馆的档案没有按规定进馆,散存于基层单位。二是受社会信息需求的影响,人们对时效信息的需求一定程度上甚于历史信息。虽然县级档案馆采取建立现行文件中心等措施,但对信息的采集、开发、利用工作仍亟待加强。
(二)基础设施不全。县级档案馆库房大多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基础设施建设,显然与目前档案事业发展不相匹配,普遍存在投入不足、库房饱和、工作用房拥挤、设施设备落后、检索体系滞后等问题。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已成为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多数县级档案馆的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在信息技术应用和现代化管理设施配备等方面力度不足。
(三)服务效能不强。县级档案馆的现行服务方式大多以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为主,服务理念陈旧,缺乏主动意识、服务意识、参与意识,习惯于被动坐等利用者上门。同时,服务方式不灵活、服务途径比较窄、服务手段有限,也是影响县级档案馆馆藏档案有效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使其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队伍素质不高。随着档案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档案事业及其工作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县级档案工作队伍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适应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近年来,虽然县级档案管理队伍在整体素质上有了大幅提高,但仍然存在专业人员较少、知识结构较低、人员补充不足等问题,影响了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县级档案馆馆藏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以丰富馆藏促进发展与利用。接收和征集是档案馆丰富馆藏的两个基本途径。首先在接收工作中,了解档案形成的性质、职能和任务,明确其形成档案门类和应进馆的种类,制定明确的接收范围,要全面接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所属单位档案、临时机构和撤并单位档案及知名人士、英模人物的档案,又要着重接收科技、专门、实物、声像等不同门类和不同载体的档案。其次,要广泛征集档案资料,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及时沟通信息。加强对散存在社会的重要档案以及时效性信息的调查和征集。
(二)以基础建设保证开发与利用。县级档案馆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发利用好档案资源的前提保障。对于馆舍简陋、面积紧张、装具落后、设备不足的县级综合档案馆,应当抓住机遇,抢占先机,充分利用国家关于做好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大好时机,按照“填平补齐、区分轻重缓急的原则,利用三至五年时间,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组织实施县级综合档案馆馆舍建设”的精神,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财政部门的支持,加大对档案馆建设、经费投入、设施配备、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为开发利用工作铺平道路。
(三)以立足服务推动开发与利用。县级档案馆的开发利用工作必须立足于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要求,群众的满意是县级档案馆开发利用工作的最高标准。要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加强馆藏信息开发工作,从过去被动提供转为主动传播,利用现有馆藏,通过举办档案展览、出版专题史料等活动,使社会各界认识档案,了解档案。要在做好日常查档接待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行文件利用中心的作用,积极创新服务机制,开通便民绿色信息通道,为利用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四)以队伍建设提高开发与利用。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队伍素质提高问题已成为县级档案馆建设必须保证、必须破解、必须完成的重要课题,是开发利用工作提高效率、保证质量、谋求发展的人力保障。一要积极参加上级档案部门组织的各种会议、培训。二要立足团队内部的有效提高,聘请专业人士用针对性的讲座,对开展利用中的疑难问题,急用先学,求得时效。三要选派专人进修学习,对计算机应用等专业性强的技术技能进行系统的训练提高。四要定岗定位,纳入考核管理,以目标责任制制约和鞭策队伍履职尽职。五要与组织人事部门协调把关,科学有序地进行人员力量的充实。
【关键词】县级档案馆;馆藏档案;思考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县级档案馆在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方面不尽如人意。如何加强县级档案馆藏档案开发利用工作,为县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服务,是县级档案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人作为县级档案馆的工作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一、影響县级档案馆馆藏档案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
(一)馆藏档案不足。丰富的馆藏是做好开发利用工作的坚强后盾。然而,目前县级档案馆藏不丰富、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开展。一是门类单一,主要以文书档案为主,科技、专业、声像档案所占比例偏小。二是载体单一,主要以纸质档案为主,照片、底片、录音带、录像带、磁盘、光盘等磁介质、光介质档案以及实物档案相对较少。三是信息陈旧。根据《档案管理通则》第七条中“档案馆接收立档单位保管十年左右的档案”的规定,各县级档案管保管的档案应是十年前形成的,揭示的应为十年前本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这就造成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受馆舍面积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应进馆的档案没有按规定进馆,散存于基层单位。二是受社会信息需求的影响,人们对时效信息的需求一定程度上甚于历史信息。虽然县级档案馆采取建立现行文件中心等措施,但对信息的采集、开发、利用工作仍亟待加强。
(二)基础设施不全。县级档案馆库房大多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基础设施建设,显然与目前档案事业发展不相匹配,普遍存在投入不足、库房饱和、工作用房拥挤、设施设备落后、检索体系滞后等问题。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已成为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多数县级档案馆的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在信息技术应用和现代化管理设施配备等方面力度不足。
(三)服务效能不强。县级档案馆的现行服务方式大多以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为主,服务理念陈旧,缺乏主动意识、服务意识、参与意识,习惯于被动坐等利用者上门。同时,服务方式不灵活、服务途径比较窄、服务手段有限,也是影响县级档案馆馆藏档案有效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使其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队伍素质不高。随着档案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档案事业及其工作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县级档案工作队伍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适应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近年来,虽然县级档案管理队伍在整体素质上有了大幅提高,但仍然存在专业人员较少、知识结构较低、人员补充不足等问题,影响了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县级档案馆馆藏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以丰富馆藏促进发展与利用。接收和征集是档案馆丰富馆藏的两个基本途径。首先在接收工作中,了解档案形成的性质、职能和任务,明确其形成档案门类和应进馆的种类,制定明确的接收范围,要全面接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所属单位档案、临时机构和撤并单位档案及知名人士、英模人物的档案,又要着重接收科技、专门、实物、声像等不同门类和不同载体的档案。其次,要广泛征集档案资料,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及时沟通信息。加强对散存在社会的重要档案以及时效性信息的调查和征集。
(二)以基础建设保证开发与利用。县级档案馆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发利用好档案资源的前提保障。对于馆舍简陋、面积紧张、装具落后、设备不足的县级综合档案馆,应当抓住机遇,抢占先机,充分利用国家关于做好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大好时机,按照“填平补齐、区分轻重缓急的原则,利用三至五年时间,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组织实施县级综合档案馆馆舍建设”的精神,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财政部门的支持,加大对档案馆建设、经费投入、设施配备、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为开发利用工作铺平道路。
(三)以立足服务推动开发与利用。县级档案馆的开发利用工作必须立足于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要求,群众的满意是县级档案馆开发利用工作的最高标准。要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加强馆藏信息开发工作,从过去被动提供转为主动传播,利用现有馆藏,通过举办档案展览、出版专题史料等活动,使社会各界认识档案,了解档案。要在做好日常查档接待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行文件利用中心的作用,积极创新服务机制,开通便民绿色信息通道,为利用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四)以队伍建设提高开发与利用。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队伍素质提高问题已成为县级档案馆建设必须保证、必须破解、必须完成的重要课题,是开发利用工作提高效率、保证质量、谋求发展的人力保障。一要积极参加上级档案部门组织的各种会议、培训。二要立足团队内部的有效提高,聘请专业人士用针对性的讲座,对开展利用中的疑难问题,急用先学,求得时效。三要选派专人进修学习,对计算机应用等专业性强的技术技能进行系统的训练提高。四要定岗定位,纳入考核管理,以目标责任制制约和鞭策队伍履职尽职。五要与组织人事部门协调把关,科学有序地进行人员力量的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