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胃炎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胃脘部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食纳欠佳、暖气泛酸等症状,当属于中医学“胃脘痛”、“腹痛”范畴。临床研究表明小儿慢性胃炎在反复发作性腹痛中占有较大比例[1],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特别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性胃炎对儿童身体健康的影响更是不可小视。目前,关于小儿胃炎的临床研究逐渐增多,本文从中西医病因、诊断及治疗等方面作一概述。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小儿胃炎的发病机制目前不是很明确,可能与社会心理因素、饮食因素、Hp感染因素及家族遗传等综合因素相关[2]。不良的饮食习惯,粗糙食物及过热、过冷、过酸的刺激性食物,均可引动胃黏膜损伤。社会心理因素逐渐被临床重视,如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紧张劳累、忧郁等,导致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平衡失调,胃壁血管痉挛收缩,腺体分泌异常而发生慢性胃炎。同时毒物性因素、口咽部慢性感染病灶,长期慢性刺激均可导致胃黏膜炎性;非甾体类抗炎可使胃黏膜的前列腺素减少,屏障作用降低,致使胃黏膜损害。
就感染因素而言,Hp感染是胃炎发生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Hp感染引起的原发性胃炎在儿科占40%~96%,并证明Hp相关性胃炎患者Hp的胃内分布与炎性反应一致;Hp感染主要经“口-口”或“粪-口”及“胃-口”途径传播,社会经济因素对Hp感染有一定的影响。
2 诊断
2.1临床表现 儿童胃肠反应尤其腹痛症状多不明显,部分患儿可无任何症状。反复发作上腹部不适、不规律的上腹部或脐周为主的腹痛常常是小儿胃炎的要表现之一,可有腹胀、恶心、呕吐、反酸暧气,食欲减退,晨起口气臭秽、口苦、神疲倦怠、消瘦、大便秘结或腹泻等症状。
2.2胃镜检查 镜下改变以黏膜斑、充血、水肿、微小结节形成、糜烂、花斑、出血斑点为主;以上前5项中符合一项即可诊断;后二项应结合病理诊断。此外,如发现幽门口收缩不良、反应增多、胆汁反流,常提示胃炎存在,应注意观察。
2.3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检查 可见上皮细胞变性,小凹上皮细胞增生,固有膜炎性反应细胞浸润、腺体萎缩等改变。小儿病变中炎性反应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浆细胞。根据有无腺体萎缩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或慢性萎缩性胃炎,真正萎缩性胃炎在小儿较少见。根据炎性反应程度,慢性浅表性胃炎分为轻、中、重3级。如固有膜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应注明“活动性”。
3 中医辩证分型及治疗
3.1食滞胃肠证 脘腹胀满、疼痛拒按,进食后痛甚,暧腐吞酸,口气臭秽,不思乳食,恶心呕吐,吐物呈酸臭乳块或不消化食物,吐后痛缓,泻下酸臭,大便不爽,夜卧不安,舌红,苔厚腻或苔厚微黄,脉实有力或脉滑,多有饮食不节史。
中医治疗:消食导滞,行气止痛。主方:保和丸或消乳丸加减。常用药:焦山楂、焦神曲、炒麦芽、陈皮、菜菔子、制半夏、砂仁、茯苓、木香、厚朴、灸甘草。加减:胃脘胀痛而便秘者,加枳实、熟大黄、槟榔;呕吐者,加藿香、苏梗、生姜。常用中成药:健胃消食口服液、加味保和丸、胃苏冲剂等。
3.2 寒邪犯胃证 胃脘冷痛,常见绞痛,痛甚则额冷汗出,疼痛遇寒加重,得温则缓,可伴有纳呆,呕吐清水痰涎或呕吐不消化残余乳食,面色苍白,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红,苔白,脉弦紧或弦迟或脉细。
中医治疗: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主方:良附丸合藿香正气散加减。常用药:高良姜、香附、藿香、木香、苏叶、白芷、厚朴、大腹皮、白术、茯苓、陈皮、灸甘草。加减:若伴有纳呆,暖气或呕吐者,加枳实、焦神曲、鸡内金、公丁香、制半夏、生姜等。常用中成药:藿香正气丸。
3.3 湿热中阻证 脘腹胀满疼痛,痛势急迫,疼痛拒按,嘈杂吐酸,口苦或黏,口臭,口疮,口干心烦,恶心呕吐,渴喜泠饮,大便干或大便不畅,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治疗:清热利湿,调中行气。主方: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常用药:大黄、黄连、黄芩、藿香、厚朴、制半夏、茯苓、陈皮、竹茹、蒲公英、芦根。加减:呕血黑便者,加茜草根、栀子炭、蒲黄炭、紫草;伴食滞者,加焦山楂、焦神曲;胃痛甚者加金铃子、延胡索;大便溏稀者,去大黄。常用中成药:枳实导滞丸、胃平冲剂。
3.4 肝胃气滞证 脘腹胀满疼痛,或两胁作胀,晨起或情绪紧张时加重,暖气泛酸,得暖气或矢气舒,胃脘饱胀,餐后尤甚,不思乳食,恶心呕吐,厌恶油膩,烦躁易怒,胸闷气短,睡卧不安,大便不调,舌红,苔薄白,脉弦。
中医治疗: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主方:柴胡疏肚散加减。常用药:柴胡、香附、枳壳、陈皮、白芍、甘草、佛手、香橼、郁金、苏梗、木香。加减:嘈杂泛酸明显者,加黄连、吴茱萸、煅瓦楞、海螵蛸;胁痛明显者,加金铃子、延胡索;食滞纳呆者,加炒莱菔子、焦山楂、焦神曲、炒麦芽;大便不畅者,加厚朴、槟榔。常用中成药:气滞胃痛冲剂、小儿康冲剂、胃康胶囊、小儿肠胃康冲剂、四磨汤口服液等。
3.5 胃阴不足证 脘腹隐隐灼痛,嘈杂似饥,餐后饱胀,饥不欲食,烦渴喜泠饮,手足心热,舌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中医治疗:养阴益胃,缓急止痛。主方:益胃汤加减。常用药:北沙参、麦冬、生地黄、玉竹、太子参、山药、地骨皮、焦山楂、石斛、白芍、灸甘草。加减:口干渴甚者,加天药粉、知母、芦根;大便干结者,加火麻仁,肉苁蓉、芦荟;胃脘灼痛,嘈杂泛酸者,加煅牡蛎、海螵蛸、黄连、吴茱萸。
3.6 脾胃虚寒证 腹部隐痛,空腹痛甚,得食痛减,受凉加重,痛处喜按喜暖,泛吐清水,食纳欠佳,食后腹胀,四肢清泠,少气乏力,神疲倦怠,大便溏薄或大便不调,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缓或脉细。
中医治疗: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主方:黄芪建中汤加减。常用药:炙黄芪、桂枝、芍药、党参、白术、生姜、大枣、灸甘草、肉豆蔻、茴香、藿香。加减:脾胃气虚为主,寒象不重者,可以香砂六君子丸加减;泛吐清水较多者,加吴茱萸、益智仁、制半夏、陈皮、茯苓。常用中成药:参苓白术散、醒脾养儿冲剂、启脾口服液,温胃冲剂、香砂六君丸。 3.7 瘀阻胃络证 胃脘刺痛为主,疼痛较剧,痛处固定拒按,胃痛日久不愈,不思饮食,或吐血、血便,舌暗红或紫暗或瘀斑,苔薄白,脉弦或脉细[3]。
中医治疗:活血化淤,理气止痛。主方:失笑散合养胃化淤汤加减。常用药:蒲黄炭、五灵脂、三七粉、生地黄、牡丹皮、郁金、枳壳、延胡索、乳香、没药、灸黄芪、北沙参、麦冬。加减:胃痛甚者,加延胡索、木香、郁金、枳壳;大便黑色者加侧柏叶、血余炭、阿胶。常用中成药:枫蓼肠胃康、荜玲胃痛冲剂。
4 西医治疗
4.1 抗酸药物 (1)H2受体拮抗药(H2RA):用于腹痛明显及有上消化道出血者,疗程2周,不作为常规用药,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4~6mg/(kg·d)],分2次口服或睡前一次服用;(2)质子泵抑制药(PPI):如奥美拉唑0.6~0.8 mg/kg,1次/d。
4.2 胃黏膜保护药 (1)胶体次枸橼酸铋(CBS):6~8 mg/(kg·d),分2次,空腹服用;(2)雷尼替丁枸橼酸铋(RBC):15 mg/(kg·d);(3)硫糠铝:10~25 mg/(kg·d),分3次口服,疗程4~8周,肾功能不全者慎用;(4)麦滋林:30~40 mg/(kg·次),分3次口服[4]。
4.3 胃肠动力药 用于餐后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者,如多潘立酮0.3 mg/(kg·次),2~3次/d,餐前15~30min服用。
4.4 抗Hp治疗 治疗方案选择一般根据疾病及病情而定,常采用联合用药方案:(1)PPI+2种抗生素;(2)PPI+CBS+2种抗生素,即四联疗法;(3)RBC+克拉霉素+甲硝唑(或替硝唑),以上3种方案疗程7~14d(一般选择7d、10d、或14d,总体上14d疗程的根除率要高于7d)[5];(4)序贯疗法,如先采用PPI+阿莫西林(或克拉霉素)用药5d,之后换用PPI+克拉霉素(或阿莫西林)+替硝唑(或呋喃唑酮),继续治疗5d,均为每日2次给药。含铋剂的四联疗法多用于补救方案。
参考文献:
[1] 闫慧敏,杨燕.小儿腹痛临床诊断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09,1(1):78-80.
[2] 孔春妍,刘艳萍.儿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致病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雜志,2008,16(3):292-294.
[3] 杨次年,彭兆麟.小儿慢性胃炎中医分型的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2005,5(2):54-55.
[4] 徐樨巍.小儿胃炎的诊断和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19):1530-1532.
[5] Oderda G, Shcherbakov P,Bontems P, et al.Results from the ped iatricEu ropean register for trdatment of Helicob acter pylori (PERTH)[J].Helicobacter,2007,12(2):150-156.
作者简介:
曲华(1982-),女,河南人,医师,大学学历。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小儿胃炎的发病机制目前不是很明确,可能与社会心理因素、饮食因素、Hp感染因素及家族遗传等综合因素相关[2]。不良的饮食习惯,粗糙食物及过热、过冷、过酸的刺激性食物,均可引动胃黏膜损伤。社会心理因素逐渐被临床重视,如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紧张劳累、忧郁等,导致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平衡失调,胃壁血管痉挛收缩,腺体分泌异常而发生慢性胃炎。同时毒物性因素、口咽部慢性感染病灶,长期慢性刺激均可导致胃黏膜炎性;非甾体类抗炎可使胃黏膜的前列腺素减少,屏障作用降低,致使胃黏膜损害。
就感染因素而言,Hp感染是胃炎发生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Hp感染引起的原发性胃炎在儿科占40%~96%,并证明Hp相关性胃炎患者Hp的胃内分布与炎性反应一致;Hp感染主要经“口-口”或“粪-口”及“胃-口”途径传播,社会经济因素对Hp感染有一定的影响。
2 诊断
2.1临床表现 儿童胃肠反应尤其腹痛症状多不明显,部分患儿可无任何症状。反复发作上腹部不适、不规律的上腹部或脐周为主的腹痛常常是小儿胃炎的要表现之一,可有腹胀、恶心、呕吐、反酸暧气,食欲减退,晨起口气臭秽、口苦、神疲倦怠、消瘦、大便秘结或腹泻等症状。
2.2胃镜检查 镜下改变以黏膜斑、充血、水肿、微小结节形成、糜烂、花斑、出血斑点为主;以上前5项中符合一项即可诊断;后二项应结合病理诊断。此外,如发现幽门口收缩不良、反应增多、胆汁反流,常提示胃炎存在,应注意观察。
2.3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检查 可见上皮细胞变性,小凹上皮细胞增生,固有膜炎性反应细胞浸润、腺体萎缩等改变。小儿病变中炎性反应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浆细胞。根据有无腺体萎缩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或慢性萎缩性胃炎,真正萎缩性胃炎在小儿较少见。根据炎性反应程度,慢性浅表性胃炎分为轻、中、重3级。如固有膜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应注明“活动性”。
3 中医辩证分型及治疗
3.1食滞胃肠证 脘腹胀满、疼痛拒按,进食后痛甚,暧腐吞酸,口气臭秽,不思乳食,恶心呕吐,吐物呈酸臭乳块或不消化食物,吐后痛缓,泻下酸臭,大便不爽,夜卧不安,舌红,苔厚腻或苔厚微黄,脉实有力或脉滑,多有饮食不节史。
中医治疗:消食导滞,行气止痛。主方:保和丸或消乳丸加减。常用药:焦山楂、焦神曲、炒麦芽、陈皮、菜菔子、制半夏、砂仁、茯苓、木香、厚朴、灸甘草。加减:胃脘胀痛而便秘者,加枳实、熟大黄、槟榔;呕吐者,加藿香、苏梗、生姜。常用中成药:健胃消食口服液、加味保和丸、胃苏冲剂等。
3.2 寒邪犯胃证 胃脘冷痛,常见绞痛,痛甚则额冷汗出,疼痛遇寒加重,得温则缓,可伴有纳呆,呕吐清水痰涎或呕吐不消化残余乳食,面色苍白,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红,苔白,脉弦紧或弦迟或脉细。
中医治疗: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主方:良附丸合藿香正气散加减。常用药:高良姜、香附、藿香、木香、苏叶、白芷、厚朴、大腹皮、白术、茯苓、陈皮、灸甘草。加减:若伴有纳呆,暖气或呕吐者,加枳实、焦神曲、鸡内金、公丁香、制半夏、生姜等。常用中成药:藿香正气丸。
3.3 湿热中阻证 脘腹胀满疼痛,痛势急迫,疼痛拒按,嘈杂吐酸,口苦或黏,口臭,口疮,口干心烦,恶心呕吐,渴喜泠饮,大便干或大便不畅,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治疗:清热利湿,调中行气。主方: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常用药:大黄、黄连、黄芩、藿香、厚朴、制半夏、茯苓、陈皮、竹茹、蒲公英、芦根。加减:呕血黑便者,加茜草根、栀子炭、蒲黄炭、紫草;伴食滞者,加焦山楂、焦神曲;胃痛甚者加金铃子、延胡索;大便溏稀者,去大黄。常用中成药:枳实导滞丸、胃平冲剂。
3.4 肝胃气滞证 脘腹胀满疼痛,或两胁作胀,晨起或情绪紧张时加重,暖气泛酸,得暖气或矢气舒,胃脘饱胀,餐后尤甚,不思乳食,恶心呕吐,厌恶油膩,烦躁易怒,胸闷气短,睡卧不安,大便不调,舌红,苔薄白,脉弦。
中医治疗: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主方:柴胡疏肚散加减。常用药:柴胡、香附、枳壳、陈皮、白芍、甘草、佛手、香橼、郁金、苏梗、木香。加减:嘈杂泛酸明显者,加黄连、吴茱萸、煅瓦楞、海螵蛸;胁痛明显者,加金铃子、延胡索;食滞纳呆者,加炒莱菔子、焦山楂、焦神曲、炒麦芽;大便不畅者,加厚朴、槟榔。常用中成药:气滞胃痛冲剂、小儿康冲剂、胃康胶囊、小儿肠胃康冲剂、四磨汤口服液等。
3.5 胃阴不足证 脘腹隐隐灼痛,嘈杂似饥,餐后饱胀,饥不欲食,烦渴喜泠饮,手足心热,舌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中医治疗:养阴益胃,缓急止痛。主方:益胃汤加减。常用药:北沙参、麦冬、生地黄、玉竹、太子参、山药、地骨皮、焦山楂、石斛、白芍、灸甘草。加减:口干渴甚者,加天药粉、知母、芦根;大便干结者,加火麻仁,肉苁蓉、芦荟;胃脘灼痛,嘈杂泛酸者,加煅牡蛎、海螵蛸、黄连、吴茱萸。
3.6 脾胃虚寒证 腹部隐痛,空腹痛甚,得食痛减,受凉加重,痛处喜按喜暖,泛吐清水,食纳欠佳,食后腹胀,四肢清泠,少气乏力,神疲倦怠,大便溏薄或大便不调,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缓或脉细。
中医治疗: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主方:黄芪建中汤加减。常用药:炙黄芪、桂枝、芍药、党参、白术、生姜、大枣、灸甘草、肉豆蔻、茴香、藿香。加减:脾胃气虚为主,寒象不重者,可以香砂六君子丸加减;泛吐清水较多者,加吴茱萸、益智仁、制半夏、陈皮、茯苓。常用中成药:参苓白术散、醒脾养儿冲剂、启脾口服液,温胃冲剂、香砂六君丸。 3.7 瘀阻胃络证 胃脘刺痛为主,疼痛较剧,痛处固定拒按,胃痛日久不愈,不思饮食,或吐血、血便,舌暗红或紫暗或瘀斑,苔薄白,脉弦或脉细[3]。
中医治疗:活血化淤,理气止痛。主方:失笑散合养胃化淤汤加减。常用药:蒲黄炭、五灵脂、三七粉、生地黄、牡丹皮、郁金、枳壳、延胡索、乳香、没药、灸黄芪、北沙参、麦冬。加减:胃痛甚者,加延胡索、木香、郁金、枳壳;大便黑色者加侧柏叶、血余炭、阿胶。常用中成药:枫蓼肠胃康、荜玲胃痛冲剂。
4 西医治疗
4.1 抗酸药物 (1)H2受体拮抗药(H2RA):用于腹痛明显及有上消化道出血者,疗程2周,不作为常规用药,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4~6mg/(kg·d)],分2次口服或睡前一次服用;(2)质子泵抑制药(PPI):如奥美拉唑0.6~0.8 mg/kg,1次/d。
4.2 胃黏膜保护药 (1)胶体次枸橼酸铋(CBS):6~8 mg/(kg·d),分2次,空腹服用;(2)雷尼替丁枸橼酸铋(RBC):15 mg/(kg·d);(3)硫糠铝:10~25 mg/(kg·d),分3次口服,疗程4~8周,肾功能不全者慎用;(4)麦滋林:30~40 mg/(kg·次),分3次口服[4]。
4.3 胃肠动力药 用于餐后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者,如多潘立酮0.3 mg/(kg·次),2~3次/d,餐前15~30min服用。
4.4 抗Hp治疗 治疗方案选择一般根据疾病及病情而定,常采用联合用药方案:(1)PPI+2种抗生素;(2)PPI+CBS+2种抗生素,即四联疗法;(3)RBC+克拉霉素+甲硝唑(或替硝唑),以上3种方案疗程7~14d(一般选择7d、10d、或14d,总体上14d疗程的根除率要高于7d)[5];(4)序贯疗法,如先采用PPI+阿莫西林(或克拉霉素)用药5d,之后换用PPI+克拉霉素(或阿莫西林)+替硝唑(或呋喃唑酮),继续治疗5d,均为每日2次给药。含铋剂的四联疗法多用于补救方案。
参考文献:
[1] 闫慧敏,杨燕.小儿腹痛临床诊断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09,1(1):78-80.
[2] 孔春妍,刘艳萍.儿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致病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雜志,2008,16(3):292-294.
[3] 杨次年,彭兆麟.小儿慢性胃炎中医分型的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2005,5(2):54-55.
[4] 徐樨巍.小儿胃炎的诊断和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19):1530-1532.
[5] Oderda G, Shcherbakov P,Bontems P, et al.Results from the ped iatricEu ropean register for trdatment of Helicob acter pylori (PERTH)[J].Helicobacter,2007,12(2):150-156.
作者简介:
曲华(1982-),女,河南人,医师,大学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