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丁景唐对我说:“凡是你想要得到的文化界前辈的人或事,于伶伯伯都知道。”“是吗?”我有点半信半疑,可是过不久,父亲的话就得到验证。
20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在写叶灵凤小传,去找于伶伯伯,我一说叶灵凤的名字,他即脱口而出,“噢,就是那个中期创造社出版部的小伙计。”一句话,把叶灵凤的特点指出来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正在研究关露的生平和作品,跑到于伶伯伯家,果然他与关露很熟,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他说,上世纪三十年代,周扬当“左联”党组书记,关露是周扬的交通员,联络“左联”各小组,还在话剧《赛金花》中演小角色。
我已记不清到于伶伯伯家去过多少次,有时我一个人去,有时陪父亲一起去,两人一坐下来,就天南海北地聊起来,说的都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事情,可是我不知道他们是何时相识的。一直到最近我才问了父亲,原来他是——
接任于伶夫人柏李的工作
柏李阿姨原名叫周尔贤,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名的话剧演员,于伶伯伯曾说过一件有趣的往事。
20世纪三十年代,于伶伯伯带着一个演出队,到外地演出,他们经过四川一个小镇时,不巧汽车抛锚,大伙只得下车。女演员柏李、张瑞芳等都穿得花枝招展,引人注目,车上有许多服装、布景、道具的箱子。当地土匪看见了,以为他们是富商,商量着要把他们宰了。
此话正好被一个和尚听见,因这个和尚半路上搭了演出队的汽车,非常感激,所以一听到土匪的话,立即奔过来告诉他们,“大事不好,他们要宰了你们,快想想办法。”大家一听都吓坏了,汽车一时三刻修不好,天已晚,只好在这儿过夜,那可怎么办呢?
不知是谁出的主意,晚上把这帮人的头头都请过来吃饭。于伶伯伯把柏李等女演员都锁在楼上屋里。席上,大家介绍于伶是报社主编,他连喝三大碗白酒,面不改色,心不跳,把那帮人都镇住了,立即改变态度,夸奖他,海量,海量!第二天,于伶带演出队安全上路。
20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柏李阿姨调到宋庆龄领导的中国福利基金会(五十年代改名为中国福利会)任第三儿童福利站站长。趁柏李阿姨在当站长的时候,让我们来看看父亲此时在干什么?
父亲是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战争胜利前后,父亲较长时间担任中共地下党学委的宣传调研工作,办过各种学生刊物。任《文坛月报》编辑,刊登解放区、大后方和上海中共地下党作家的作品,有明显的进步色彩。1946年春又主持党领导的上海文艺青年联谊会,邀请郭沫若、茅盾、叶圣陶、赵丹演讲,举办几次规模较大的文艺晚会,投身于争取和平、民主和反对内战的斗争洪流,为此被反动派列入黑名单。
1947年4月,上级领导唐守愚(后任中共中央文委书记)紧急通知父亲,他已被国民党反动派列入黑名单,嘱其速离沪隐蔽。父亲第二天离沪,先后到嘉定、宁波、镇海乡下避居。11月中旬,去香港、广州谋职。
1948年春天,广州洋行停业,父亲回香港亲友处闲居。夏,应沪江大学中文系主任朱维之老师之邀,自港穗返沪,任沪江大学中文系助教,回上海后与王楚良接上组织关系。因仍存在黑名单问题,停止参加校内和社会活动。朱维之先生精心掩护父亲,隐蔽在沪江大学,免遭敌手。
1948年冬天,柏李阿姨随于伶伯伯撤离上海去香港,组织上调父亲到中国福利基金会儿童福利站第三站,由父亲去接替她,任站长。
聂耳的歌声
父亲平时最拿手的是宁波民间小曲《马灯调》。1964年春节,父亲带领上海戏曲学校昆剧小班的学生去慰问驻洋山岛解放军,写了一首诗,用“马灯调”配上去,你听:“洋山岛上红旗飘,慰问亲人解放军……哎个伦敦哟——”还常唱一首根据德国儿歌自己填词的歌曲:“三只老虎,三只老虎,一只没有耳朵,两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父亲1938年入党后,就在青年会中学搞救亡歌曲,他是歌咏班的班长,请音乐家马铁飞教唱救亡歌曲,特别是聂耳写的歌,如《义勇军进行曲》《扬子江暴风雨》《毕业歌》《大路歌》……这些歌使之激动、振奋、向上。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和父亲到于伶伯伯家去,坐在月牙形书房中,发现一本用耳朵欣赏的大书——《聂耳全集》。十六开硬纸套里装着重磅道林纸的三册皇皇的精装本,收入聂耳的全部创作、书信、日记、曲谱等,并附有图片和年谱。
另有一册别开生面,由国家乐队和著名音乐家演奏、演唱聂耳作品的两盘立体声盒式录音带,其中尤为珍贵的是保留了半个世纪前,聂耳自己演唱《扬子江暴风雨》和陈波儿、袁牧之演唱《毕业歌》、金焰等演唱《大路歌》、王人美演唱《铁蹄下的歌女》等的录音。
我们一边翻看着这本书,一边听于伶伯伯追忆与聂耳的友情。
于伶和田汉的交往越多,友谊也越深。有一天,于伶有事到聂耳家去,聂耳沮丧地告诉他,“田老大不理我了。”“田老大”指田汉。
于伶说:“我不相信田老大会不理你。”他心想,今年年初,在联华电影公司的布景后,为聂耳举行简单而又庄严的入党仪式,田汉是聂耳的入党介绍人,在会上宣读了北平分盟党小组对聂耳的鉴定意见,怎么过了一些时间,田汉会不理聂耳?
田汉那时住在凤阳路,家中装有电话,但只有少数人知道,于伶是其中一个。于伶出去打公用电话,不一会儿电话接通,那边传来田汉的声音,当他听完于伶的询问后,用生硬的口气说:“那你带他来啰!”
于伶带着聂耳刚踏进门,就见田汉迎面站着。聂耳看见田汉停住了脚步,两人相对而立。于伶则跑到田老太太身边,看着这两位艺术家。只见他们四目相视,那目光里有责怪、歉意、理解和疼爱,突然他俩同时张开双臂,紧紧地拥抱。用于伶的话来说:“喔唷,没有抱得比这更紧的。”
后来,于伶才知道田汉和聂耳之间发生的隔阂。当时聂耳在联华电影公司搞音乐,党组织希望他在那儿做些宣传工作,但聂耳没有完成任务,因为有人到电影厂老板那儿去告密,说聂耳左倾,于是老板就限制他的活动,使聂耳没法开展工作,起先田汉不了解其中的缘由,就有些责怪聂耳,不理他。
在田汉接到于伶的电话时,已了解情况,一切误会在田汉和聂耳的拥抱中消失了。
同于伶伯伯告别后,父亲赶紧托人购买《聂耳全集》。音乐书店的同志知道父亲在寻觅这套价格昂贵的书,无不感到惊讶,他们知道《聂耳全集》是作为国宾礼物赠外国友人的,父亲是专攻现代文学研究的,怎么一下子又热心于音乐方面的书籍了呢?其中的奥秘,父亲没有告诉他们,但他们还是为父亲买到了这套书,使父亲能如愿以偿。不时,他在家中播放聂耳音响带,聆听聂耳的歌曲,或以此接待远方的老战友。
为了《中国新文学大系》
1979年父亲出任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在1982年出版社成立30周年时,父亲考虑到上海文艺出版社具有适当的编辑力量,比较丰富的中国现代文学书刊资料,以及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作家的亲密联系等有利条件,设想影印第一个十年的《中国新文学大系》(以下简称《大系》)续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
于是,父亲向出版社的同仁们谈了这个设想,大家都同意以文艺出版社自身力量和资料为主,适当组织社外力量筹划第二个十年《大系》这项中国现代文学重大工程的实施计划。
首要的工作,是约请前辈作家、文学理论家为续编第二个十年《大系》撰写序言。父亲在考虑戏剧卷的序言人就选定于伶伯伯。为什么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于伶伯伯生于1907年,1931年在北平参加左翼作家联盟北平分盟,任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剧联”)北平分盟和苞莉芭剧团负责人,1933年起在上海任左翼“剧联”总同盟组织部长、左翼文化总同盟组织秘书。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上海市委文委委员、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秘书长、上海戏剧电影救亡协会组织部长兼秘书长。皖南事变后去香港,负责香港进步影剧运动。抗日战争胜利后回上海,担任上海剧艺社负责人。1949年10月后,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上海市文化局局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起,创作了四十多个话剧和电影剧本,有《夜光杯》《长夜行》《花溅泪》等。
为了使这篇文章写得更丰满些,经过千辛万苦,居然给我找到几封于伶伯伯的书信,还有一封是父亲写给于伶伯伯的信,而且都是关于《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的内容。
1985年2月2日,父亲给于伶伯伯的信中,说到戏剧卷的序之事,“这一时候,我身体也不好,没有来拜访您,请谅。戏剧卷已付清样。序文弄了二稿,我自己看了一些材料,讨论后,现由另一同志起草,想改得好些,然后亲自来您处听取意见,请您修改审定。”
“现由另一同志起草”,即对现代文学有研究的友人倪墨炎。
当时于伶伯伯一直住在医院里,父亲打电话到医院,老也打不通,由我打电话给于伶伯伯的儿子于力一,请他转告,说:“序文草稿在改写中,请勿念。”
信中,父亲还将其他卷的序言情况告知,“现托我社总编办公室武杰华同志送上刊有夏衍为电影集作序的《电影选刊》1984年第6期,巴金为小说集作序的《小说界》1984年第2期,聂绀弩为杂文集作序的《书林》1985年第1期。芦焚(师陀)为报告文学集写的序文也已交来,现托我社同志抄送一阅。”
过了一周,即1985年2月9日于伶伯伯来信,说他打过好几次电话给父亲,可惜也没打通,只得写信。他说,洪深为第一个十年的戏剧卷写的序,写得“那么博大精深!”“现在出书不易,如此讲究更不易,那我们还有何理由不把戏剧卷搞得尽可能更好些?!”
接着于伶伯伯又建议把创作于1937年的《保卫芦沟桥》收进去,“因为(19)37年起爱国、抗日、救亡剧兴,左翼剧联苦斗于前‘国防戏剧’呼号于后,‘七七’一声,全国剧作者大联合大协作,党的多少年的努力心血结成此果!如火如荼的联合演出,继之是我负责组织的抗日救亡13个演剧队分赴全国,平津学生演剧队配合,开始了承先启后的戏剧大繁荣大普及!《保卫芦沟桥》应是苦干之果,以后高潮之首自也!”
可惜当时已出清样,按《大系》时期惯例,它应列入抗日战争时期的《大系》。
1983年10月16日,于伶伯伯在病床上再次给父亲写信,提了5条看法,都非常好,如第4条,他说:“新老剧作家:王文显、余上沅、阿英、阳翰笙、陈白尘、宋之的、章泯等在‘七七’之前都有长剧。几位东北作家在《光明》上亦有剧本。”
“当然,剧本质量问题是首要的。作家面、风格题材、社会影响大小、作家名气等等,都得在查阅、审读,比较研究研究,大家研究之后,取舍、增补、割爱,才便于进行。”
第5条说到中央苏区的瑞金,有高尔基戏剧学校,有工农剧团。瞿秋白、李伯昭、钱壮飞、赵品三、无名氏等等,都有剧本,希望找一找,挑选一下。
后来父亲根据于伶的建议,组织大家研究后,分头工作。父亲带领我、张安庆等作为他的助手,到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深入查抄剧本,费力核对原初刊物,避免出错。最后出版了比较完整的戏剧卷。
记得1997年6月7日于伶伯伯去世前不久,我和父亲到华东医院去看望他,只见他和往常一样,戴着一副墨镜,躺在床上,我们刚刚说了几句话,他就说:“你们回去吧,唉,田老大走了,夏衍同志走了,我大概也要走了,再见!”这是我们听到于伶伯伯的最后一句话。
20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在写叶灵凤小传,去找于伶伯伯,我一说叶灵凤的名字,他即脱口而出,“噢,就是那个中期创造社出版部的小伙计。”一句话,把叶灵凤的特点指出来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正在研究关露的生平和作品,跑到于伶伯伯家,果然他与关露很熟,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他说,上世纪三十年代,周扬当“左联”党组书记,关露是周扬的交通员,联络“左联”各小组,还在话剧《赛金花》中演小角色。
我已记不清到于伶伯伯家去过多少次,有时我一个人去,有时陪父亲一起去,两人一坐下来,就天南海北地聊起来,说的都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事情,可是我不知道他们是何时相识的。一直到最近我才问了父亲,原来他是——
接任于伶夫人柏李的工作
柏李阿姨原名叫周尔贤,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名的话剧演员,于伶伯伯曾说过一件有趣的往事。
20世纪三十年代,于伶伯伯带着一个演出队,到外地演出,他们经过四川一个小镇时,不巧汽车抛锚,大伙只得下车。女演员柏李、张瑞芳等都穿得花枝招展,引人注目,车上有许多服装、布景、道具的箱子。当地土匪看见了,以为他们是富商,商量着要把他们宰了。
此话正好被一个和尚听见,因这个和尚半路上搭了演出队的汽车,非常感激,所以一听到土匪的话,立即奔过来告诉他们,“大事不好,他们要宰了你们,快想想办法。”大家一听都吓坏了,汽车一时三刻修不好,天已晚,只好在这儿过夜,那可怎么办呢?
不知是谁出的主意,晚上把这帮人的头头都请过来吃饭。于伶伯伯把柏李等女演员都锁在楼上屋里。席上,大家介绍于伶是报社主编,他连喝三大碗白酒,面不改色,心不跳,把那帮人都镇住了,立即改变态度,夸奖他,海量,海量!第二天,于伶带演出队安全上路。
20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柏李阿姨调到宋庆龄领导的中国福利基金会(五十年代改名为中国福利会)任第三儿童福利站站长。趁柏李阿姨在当站长的时候,让我们来看看父亲此时在干什么?
父亲是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战争胜利前后,父亲较长时间担任中共地下党学委的宣传调研工作,办过各种学生刊物。任《文坛月报》编辑,刊登解放区、大后方和上海中共地下党作家的作品,有明显的进步色彩。1946年春又主持党领导的上海文艺青年联谊会,邀请郭沫若、茅盾、叶圣陶、赵丹演讲,举办几次规模较大的文艺晚会,投身于争取和平、民主和反对内战的斗争洪流,为此被反动派列入黑名单。
1947年4月,上级领导唐守愚(后任中共中央文委书记)紧急通知父亲,他已被国民党反动派列入黑名单,嘱其速离沪隐蔽。父亲第二天离沪,先后到嘉定、宁波、镇海乡下避居。11月中旬,去香港、广州谋职。
1948年春天,广州洋行停业,父亲回香港亲友处闲居。夏,应沪江大学中文系主任朱维之老师之邀,自港穗返沪,任沪江大学中文系助教,回上海后与王楚良接上组织关系。因仍存在黑名单问题,停止参加校内和社会活动。朱维之先生精心掩护父亲,隐蔽在沪江大学,免遭敌手。
1948年冬天,柏李阿姨随于伶伯伯撤离上海去香港,组织上调父亲到中国福利基金会儿童福利站第三站,由父亲去接替她,任站长。
聂耳的歌声
父亲平时最拿手的是宁波民间小曲《马灯调》。1964年春节,父亲带领上海戏曲学校昆剧小班的学生去慰问驻洋山岛解放军,写了一首诗,用“马灯调”配上去,你听:“洋山岛上红旗飘,慰问亲人解放军……哎个伦敦哟——”还常唱一首根据德国儿歌自己填词的歌曲:“三只老虎,三只老虎,一只没有耳朵,两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父亲1938年入党后,就在青年会中学搞救亡歌曲,他是歌咏班的班长,请音乐家马铁飞教唱救亡歌曲,特别是聂耳写的歌,如《义勇军进行曲》《扬子江暴风雨》《毕业歌》《大路歌》……这些歌使之激动、振奋、向上。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和父亲到于伶伯伯家去,坐在月牙形书房中,发现一本用耳朵欣赏的大书——《聂耳全集》。十六开硬纸套里装着重磅道林纸的三册皇皇的精装本,收入聂耳的全部创作、书信、日记、曲谱等,并附有图片和年谱。
另有一册别开生面,由国家乐队和著名音乐家演奏、演唱聂耳作品的两盘立体声盒式录音带,其中尤为珍贵的是保留了半个世纪前,聂耳自己演唱《扬子江暴风雨》和陈波儿、袁牧之演唱《毕业歌》、金焰等演唱《大路歌》、王人美演唱《铁蹄下的歌女》等的录音。
我们一边翻看着这本书,一边听于伶伯伯追忆与聂耳的友情。
于伶和田汉的交往越多,友谊也越深。有一天,于伶有事到聂耳家去,聂耳沮丧地告诉他,“田老大不理我了。”“田老大”指田汉。
于伶说:“我不相信田老大会不理你。”他心想,今年年初,在联华电影公司的布景后,为聂耳举行简单而又庄严的入党仪式,田汉是聂耳的入党介绍人,在会上宣读了北平分盟党小组对聂耳的鉴定意见,怎么过了一些时间,田汉会不理聂耳?
田汉那时住在凤阳路,家中装有电话,但只有少数人知道,于伶是其中一个。于伶出去打公用电话,不一会儿电话接通,那边传来田汉的声音,当他听完于伶的询问后,用生硬的口气说:“那你带他来啰!”
于伶带着聂耳刚踏进门,就见田汉迎面站着。聂耳看见田汉停住了脚步,两人相对而立。于伶则跑到田老太太身边,看着这两位艺术家。只见他们四目相视,那目光里有责怪、歉意、理解和疼爱,突然他俩同时张开双臂,紧紧地拥抱。用于伶的话来说:“喔唷,没有抱得比这更紧的。”
后来,于伶才知道田汉和聂耳之间发生的隔阂。当时聂耳在联华电影公司搞音乐,党组织希望他在那儿做些宣传工作,但聂耳没有完成任务,因为有人到电影厂老板那儿去告密,说聂耳左倾,于是老板就限制他的活动,使聂耳没法开展工作,起先田汉不了解其中的缘由,就有些责怪聂耳,不理他。
在田汉接到于伶的电话时,已了解情况,一切误会在田汉和聂耳的拥抱中消失了。
同于伶伯伯告别后,父亲赶紧托人购买《聂耳全集》。音乐书店的同志知道父亲在寻觅这套价格昂贵的书,无不感到惊讶,他们知道《聂耳全集》是作为国宾礼物赠外国友人的,父亲是专攻现代文学研究的,怎么一下子又热心于音乐方面的书籍了呢?其中的奥秘,父亲没有告诉他们,但他们还是为父亲买到了这套书,使父亲能如愿以偿。不时,他在家中播放聂耳音响带,聆听聂耳的歌曲,或以此接待远方的老战友。
为了《中国新文学大系》
1979年父亲出任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在1982年出版社成立30周年时,父亲考虑到上海文艺出版社具有适当的编辑力量,比较丰富的中国现代文学书刊资料,以及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作家的亲密联系等有利条件,设想影印第一个十年的《中国新文学大系》(以下简称《大系》)续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
于是,父亲向出版社的同仁们谈了这个设想,大家都同意以文艺出版社自身力量和资料为主,适当组织社外力量筹划第二个十年《大系》这项中国现代文学重大工程的实施计划。
首要的工作,是约请前辈作家、文学理论家为续编第二个十年《大系》撰写序言。父亲在考虑戏剧卷的序言人就选定于伶伯伯。为什么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于伶伯伯生于1907年,1931年在北平参加左翼作家联盟北平分盟,任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剧联”)北平分盟和苞莉芭剧团负责人,1933年起在上海任左翼“剧联”总同盟组织部长、左翼文化总同盟组织秘书。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上海市委文委委员、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秘书长、上海戏剧电影救亡协会组织部长兼秘书长。皖南事变后去香港,负责香港进步影剧运动。抗日战争胜利后回上海,担任上海剧艺社负责人。1949年10月后,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上海市文化局局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起,创作了四十多个话剧和电影剧本,有《夜光杯》《长夜行》《花溅泪》等。
为了使这篇文章写得更丰满些,经过千辛万苦,居然给我找到几封于伶伯伯的书信,还有一封是父亲写给于伶伯伯的信,而且都是关于《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的内容。
1985年2月2日,父亲给于伶伯伯的信中,说到戏剧卷的序之事,“这一时候,我身体也不好,没有来拜访您,请谅。戏剧卷已付清样。序文弄了二稿,我自己看了一些材料,讨论后,现由另一同志起草,想改得好些,然后亲自来您处听取意见,请您修改审定。”
“现由另一同志起草”,即对现代文学有研究的友人倪墨炎。
当时于伶伯伯一直住在医院里,父亲打电话到医院,老也打不通,由我打电话给于伶伯伯的儿子于力一,请他转告,说:“序文草稿在改写中,请勿念。”
信中,父亲还将其他卷的序言情况告知,“现托我社总编办公室武杰华同志送上刊有夏衍为电影集作序的《电影选刊》1984年第6期,巴金为小说集作序的《小说界》1984年第2期,聂绀弩为杂文集作序的《书林》1985年第1期。芦焚(师陀)为报告文学集写的序文也已交来,现托我社同志抄送一阅。”
过了一周,即1985年2月9日于伶伯伯来信,说他打过好几次电话给父亲,可惜也没打通,只得写信。他说,洪深为第一个十年的戏剧卷写的序,写得“那么博大精深!”“现在出书不易,如此讲究更不易,那我们还有何理由不把戏剧卷搞得尽可能更好些?!”
接着于伶伯伯又建议把创作于1937年的《保卫芦沟桥》收进去,“因为(19)37年起爱国、抗日、救亡剧兴,左翼剧联苦斗于前‘国防戏剧’呼号于后,‘七七’一声,全国剧作者大联合大协作,党的多少年的努力心血结成此果!如火如荼的联合演出,继之是我负责组织的抗日救亡13个演剧队分赴全国,平津学生演剧队配合,开始了承先启后的戏剧大繁荣大普及!《保卫芦沟桥》应是苦干之果,以后高潮之首自也!”
可惜当时已出清样,按《大系》时期惯例,它应列入抗日战争时期的《大系》。
1983年10月16日,于伶伯伯在病床上再次给父亲写信,提了5条看法,都非常好,如第4条,他说:“新老剧作家:王文显、余上沅、阿英、阳翰笙、陈白尘、宋之的、章泯等在‘七七’之前都有长剧。几位东北作家在《光明》上亦有剧本。”
“当然,剧本质量问题是首要的。作家面、风格题材、社会影响大小、作家名气等等,都得在查阅、审读,比较研究研究,大家研究之后,取舍、增补、割爱,才便于进行。”
第5条说到中央苏区的瑞金,有高尔基戏剧学校,有工农剧团。瞿秋白、李伯昭、钱壮飞、赵品三、无名氏等等,都有剧本,希望找一找,挑选一下。
后来父亲根据于伶的建议,组织大家研究后,分头工作。父亲带领我、张安庆等作为他的助手,到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深入查抄剧本,费力核对原初刊物,避免出错。最后出版了比较完整的戏剧卷。
记得1997年6月7日于伶伯伯去世前不久,我和父亲到华东医院去看望他,只见他和往常一样,戴着一副墨镜,躺在床上,我们刚刚说了几句话,他就说:“你们回去吧,唉,田老大走了,夏衍同志走了,我大概也要走了,再见!”这是我们听到于伶伯伯的最后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