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心理品质锻炼,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可以有效地化解心理困惑和消除心理障碍,也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效地进行学习和工作,发挥自身聪明才智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德育工作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
2.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而是在转化过程中能动地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使个体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3.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1.社会高度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政府和媒体是从社会层面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两大主体。从政府角度,一方面,要加强对高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保证大学生能够在安全、稳定、和谐、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将育人与励志相结合。从媒体层面,应侧重关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正面宣传,通过一些典型案例或专题式的报道,树立阳光正气的形象,向大学生传递正能量。
2.学校正确认识和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作为高校领导应密切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是建设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通过校内广播、微博、专题式网站等各种宣传手段,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心理健康专题式讲座,让大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掌握一些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方法。二是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安排具有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教师负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教师,应主动关注大学生思想动态以及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尽可能消除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培育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
3.学生应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学生的自我调节,主要应从培养乐观、豁达的态度,增强耐挫力以及调节情绪入手。
一是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步入大学,大学生应正视环境的改变,完成心理角色的转换,以正确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面对大学期间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大学生要正确认识人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
二是敢于面对挫折,增强学生的耐挫力。大学生应努力培养良好的适应能力,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以正确的态度应对环境的变化,敢于承受挫折,能保持与社会的良好接触,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与社会协调一致。同时,在遇到挫折时,应努力利用困难与挫折磨炼自己,完善自己,增强耐挫力。
三是学会调节自我情绪。首先,学生应认识到消极情绪的危害,自觉抵制消极情绪的侵扰。其次,要学习情绪控制的方法,采取科学合理的途径宣泄不良情绪,并通过发展多种兴趣爱好转移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塑造健全人格,走好成功之路
人格,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人格的基本特征就是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在人格结构中,气质是人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发现人的气质类型包括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要塑造健全的人格,就要努力使自己内部心理和谐发展,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有效的把智慧和能力运用到獲得成功的工作和事业上,从而使自己能更全面、主动的融入社会、适应生活。
总之,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学会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开发自身的潜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掌握心理调适方法,优化心理健康途径,预防心理疾病,纠正不良心理,促進身心健康与人格完善,这都是大学生自我修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也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传星,雷燕.心理素质研究30年:回眸与评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2]熊建玗,王巧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上海交通大学,2006.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德育工作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
2.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而是在转化过程中能动地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使个体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3.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1.社会高度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政府和媒体是从社会层面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两大主体。从政府角度,一方面,要加强对高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保证大学生能够在安全、稳定、和谐、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将育人与励志相结合。从媒体层面,应侧重关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正面宣传,通过一些典型案例或专题式的报道,树立阳光正气的形象,向大学生传递正能量。
2.学校正确认识和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作为高校领导应密切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是建设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通过校内广播、微博、专题式网站等各种宣传手段,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心理健康专题式讲座,让大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掌握一些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方法。二是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安排具有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教师负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教师,应主动关注大学生思想动态以及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尽可能消除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培育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
3.学生应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学生的自我调节,主要应从培养乐观、豁达的态度,增强耐挫力以及调节情绪入手。
一是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步入大学,大学生应正视环境的改变,完成心理角色的转换,以正确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面对大学期间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大学生要正确认识人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
二是敢于面对挫折,增强学生的耐挫力。大学生应努力培养良好的适应能力,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以正确的态度应对环境的变化,敢于承受挫折,能保持与社会的良好接触,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与社会协调一致。同时,在遇到挫折时,应努力利用困难与挫折磨炼自己,完善自己,增强耐挫力。
三是学会调节自我情绪。首先,学生应认识到消极情绪的危害,自觉抵制消极情绪的侵扰。其次,要学习情绪控制的方法,采取科学合理的途径宣泄不良情绪,并通过发展多种兴趣爱好转移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塑造健全人格,走好成功之路
人格,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人格的基本特征就是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在人格结构中,气质是人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发现人的气质类型包括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要塑造健全的人格,就要努力使自己内部心理和谐发展,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有效的把智慧和能力运用到獲得成功的工作和事业上,从而使自己能更全面、主动的融入社会、适应生活。
总之,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学会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开发自身的潜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掌握心理调适方法,优化心理健康途径,预防心理疾病,纠正不良心理,促進身心健康与人格完善,这都是大学生自我修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也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传星,雷燕.心理素质研究30年:回眸与评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2]熊建玗,王巧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上海交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