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因特网(Internet)的普及,教师不再是知识道德的源泉,也就是说,在知识上教师不再构成“权威”。对于某些问题,学生可能借助于Internet,了解得比老师多、细、新、快。这一切呼唤着教师角色更深层次上的重塑与转换,如何把握时代脉搏,探索教师角色的转换,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教师是学生智能的开发者
网络四通八达的信息源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广泛途径,使得教学资源呈多元化的趋势,这就削弱了教师“讲”的必要性,而突出了学生的个别化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也由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启发建构,突出认知主体在建构中的作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能够整合各个学科内在的知识体系。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首先要具有计算机知识(最起码是基础知识),其次必须要有跨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才能驾驭各种计算机软件。比如要用“几何画板”软件来进行学习,学生就要知道软件本身用法及它涉及的数学、物理等各方面知识,这调动了学生纵向与横向学科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形成长久的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很有益处。
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不断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师已不再是“讲坛上的圣人”,不再是“先学先知”之师和信息的权威拥有者。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崛起,学习方式的自主化,正迫切要求21世纪的教师具备一种更新的知识结构,补充学术养料,拓展教育视野的强大能力,这就是新知汲取能力。这里的“新知”,既包含某些学科的新动态、新发展,又包括大文化范畴中的新发明、新观念和新见解。网络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教师应保持对新知的热情,一些问题教师完全可以与学生一道共同探索,共同提高。此外,网络信息极为丰富,为了避免学生迷向,减少他们“绕弯路”探索网络所浪费的时间,教师的指导也显得必不可少。因此,教师应从文化知识传授者的传统角色束缚中解脱出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手段,经济、有效地组织学生共同去探索未知的东西,并在探索中一起体验乐趣。
三、教师是学生信息的加工者
网络时代,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转变为由声音、图像、文本、视频等构成的动态的教材,并且通过互联网,使教育内容信息化。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构建自己的信息体系。但有一点应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信息不同于知识,信息之于知识犹如声音之于音乐,需要加工才能成为知识。知识是对信息有意识、有目的地应用与归类,只有通过人的活动才能把信息加工成真正的知识,赋予其实际的意义。
因特网上的大量信息资源来源于哪里?微软公司中国部总裁杜家滨先生曾说:“我可能在100次中有99次是从Internet拿东西,只有一次是把我的东西放上去。如果全世界很多人都有这个1%,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可见汇小溪而成大川这个简单的道理在因特网上的体现是再清楚不过了。为此,教师首先应具备接收信息的能力,能够准确、迅速地接收信息,并进行分类、储存和检索,能够对所储存的信息进行价值判断,把信息有效地变成知识,构建起新的知识体系。
四、教师是学生信息的鉴别者
网络是一个虚拟社会,里面形形色色的信息应有尽有,精华与糟粕混杂一起。在知识经济Internet支撑全球的时代,美国兼备经济、军事和网络大国的“单极”地位,通过Internet,西方文化中消极的一面横扫而来。Internet成为社会主义德育与西方国家在思想文化领域短兵相接、激烈争夺的阵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的中学生,以经常在网上“冲浪”为乐事。面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思想活跃的中学生往往变得很茫然,难辨真伪。因此,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如何对信息加以鉴别、筛选、过滤,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适宜的网络环境。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信息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丁洪刚
一、教师是学生智能的开发者
网络四通八达的信息源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广泛途径,使得教学资源呈多元化的趋势,这就削弱了教师“讲”的必要性,而突出了学生的个别化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也由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启发建构,突出认知主体在建构中的作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能够整合各个学科内在的知识体系。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首先要具有计算机知识(最起码是基础知识),其次必须要有跨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才能驾驭各种计算机软件。比如要用“几何画板”软件来进行学习,学生就要知道软件本身用法及它涉及的数学、物理等各方面知识,这调动了学生纵向与横向学科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形成长久的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很有益处。
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不断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师已不再是“讲坛上的圣人”,不再是“先学先知”之师和信息的权威拥有者。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崛起,学习方式的自主化,正迫切要求21世纪的教师具备一种更新的知识结构,补充学术养料,拓展教育视野的强大能力,这就是新知汲取能力。这里的“新知”,既包含某些学科的新动态、新发展,又包括大文化范畴中的新发明、新观念和新见解。网络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教师应保持对新知的热情,一些问题教师完全可以与学生一道共同探索,共同提高。此外,网络信息极为丰富,为了避免学生迷向,减少他们“绕弯路”探索网络所浪费的时间,教师的指导也显得必不可少。因此,教师应从文化知识传授者的传统角色束缚中解脱出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手段,经济、有效地组织学生共同去探索未知的东西,并在探索中一起体验乐趣。
三、教师是学生信息的加工者
网络时代,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转变为由声音、图像、文本、视频等构成的动态的教材,并且通过互联网,使教育内容信息化。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构建自己的信息体系。但有一点应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信息不同于知识,信息之于知识犹如声音之于音乐,需要加工才能成为知识。知识是对信息有意识、有目的地应用与归类,只有通过人的活动才能把信息加工成真正的知识,赋予其实际的意义。
因特网上的大量信息资源来源于哪里?微软公司中国部总裁杜家滨先生曾说:“我可能在100次中有99次是从Internet拿东西,只有一次是把我的东西放上去。如果全世界很多人都有这个1%,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可见汇小溪而成大川这个简单的道理在因特网上的体现是再清楚不过了。为此,教师首先应具备接收信息的能力,能够准确、迅速地接收信息,并进行分类、储存和检索,能够对所储存的信息进行价值判断,把信息有效地变成知识,构建起新的知识体系。
四、教师是学生信息的鉴别者
网络是一个虚拟社会,里面形形色色的信息应有尽有,精华与糟粕混杂一起。在知识经济Internet支撑全球的时代,美国兼备经济、军事和网络大国的“单极”地位,通过Internet,西方文化中消极的一面横扫而来。Internet成为社会主义德育与西方国家在思想文化领域短兵相接、激烈争夺的阵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的中学生,以经常在网上“冲浪”为乐事。面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思想活跃的中学生往往变得很茫然,难辨真伪。因此,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如何对信息加以鉴别、筛选、过滤,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适宜的网络环境。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信息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丁洪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