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文化不仅是一种财富,更是一种精神、思想和创造力的表达。在职业院校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价值主要在于能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培养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精神上和思想上得到进步,并提高审美水平和综合文化素养。职业院校数学教师不仅要做数学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还是数学文化的传播者。
[关键词]数学、文化、核心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5-0234-01
一、数学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中国最早“文化”一词的概念是“文治和教化”。用文化来对译英文中的“culture”一词,始于日本学者,含耕种、养殖、驯化内涵之义,将文化视为一定的生活方式。英国著名文化学者雷蒙?威廉斯将文化的定义从艺术实践扩大到人类日常生活方式,給当代的文化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美国文化学者詹姆斯·凯瑞借鉴了威廉斯关于文化的这一定义,并把威廉斯关于文化的指涉范圍进一步扩大,在他看来,文化是人类实践的全部。从这个意义上,任何科学都属于文化的范畴:数学自然是文化的一部分,数学是人类文化的表达。
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率先将数学置于文化的视野考察,提出数学文化观。近年来,数学文化逐渐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数学是一种文化也得到广泛认可,与数学文化相关邻域的研究也逐渐开展起来。一般认为,数学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数学文化,其范畴是指以数学科学体系为核心,以数学的思想、精神、知识、方法、技术、理论等辐射的相关文化领域为有机组成部分的一个具有强大精神与物质功能的动态系统。而从狭义上说,数学文化即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二、数学文化与职业院校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既是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能力的迫切需求,也是学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内在需求,更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数学文化在培养职业院校学生核心能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推动学生专业技能的可持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首要任务,所学专业一般具有实用性或技术性,而其中实用性及技术性的实现又是以数学作为理论支撑及工具基础的,因此,数学作为一种工具对其他学科及技术的学习有基础和推动作用。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方法规律的一种本质认识。它有多姿多彩的数学方法,深邃的数学思想,简约抽象的数学美,在教材中,有更多的内容蕴含着数学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是学生后继的数学或其他学科课程所必修具备的。而数学的应用也是广泛的,创造性的。这种创造性就需要利用数学文化所反映的数学的思想、思维、方法及价值观念,从而推动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数学文化研究开展以来,数学的抽象、确定、继承、简洁、统一的文化属性和渗透、传播、应用、预见的功能特征被挖掘出来,数学的艺术性也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兴趣,而这只是数学功能的外显性表现。从更深层次看,数学文化研究表明数学的起源、发展、完善和应用的过程对于人类产生影响,即包括人类认识和发展数学的过程中体现出的探索精神。数学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激发全人类的创新激情,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数学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种再创新的过程,学生对定理、结论、解题方法的探索,逐渐形成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
3、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方面,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凝聚并积淀了一代代人的创造和智慧的结晶。另一方面,某一时代的文化特征又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个时代的数学活动密切相关,这种关系在新世纪尤为突出。因此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数学的普及与发展,也有利于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教师有理由向学生展现数学所凝聚的一切,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感觉数学的博大与精深,领略人类的智慧与文明。正如加里宁所言,数学可以使人的思想“纪律化”,教会人们合理、敏捷、正确地思维,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实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同时,“数学是这个世界之美的原型”,日常教学活动中注重数学美的渗透与教育,有利于提高职业院校院校学生对数学的鉴赏水平,从而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艺术素养。
4、实现终身教育的目的。进入新世纪,知识更新更加迅速,人们吸收新知识、接受再教育的渴望更加迫切。开展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人的终身教育,其作用是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素质,让人们在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中自我完善。这也正是职业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如查尔斯和梅尔所言:“终身教育是唯一能适应现代人、适应生活在转变中的世界上和生活中的人的教育。”正由于数学的广泛性、通识性、应用性的功能特点使数学文化教育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及个人的学习需求。数学文化教育在职业院校学生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不可缺失的基础部分。在教学中,我们应采用“因需施教”的原则,立足于更新知识、提高素质,提高能力,提高专业水平和职能,致力于解决人们工作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最新的知识信息以最快捷的方式传授给大家,以达到个体适应社会、发展“终身教育”、建设“学习社会”的目标。
在数学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教学实践的路径选择上,根据职业院校的学生数学文化相对匮乏,水平参差不齐,且授课时间短的现实和特点,要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和因势施教。
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中,还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强化学生的实习、见习,充分跟踪了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以及学生个体的发展和需求,通过因势施教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创新性、多样化、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候政,提高职业院校学生数学文化素养途径的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2).
[2] 杨颖颖,职业院校院校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2).
[3] 代婷、蓝梅,职业院校生数学文化素养的现状与分析[J]科技视界2012(35).
[4] 靖德云,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2012,硕士论文.
[5] 李卫光,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04).
[6] 杨明,论职业核心能力及其培养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7(24).
[7] 李怀康,职业核心能力开发报告[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01).
[8] 高宏、高翔,对我国职业教育中关键能力研究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6).
[9] 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3).
[10] 郑红梅,个人发展规划(PDP):英国大学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6(19).
[11] [俄]A.D.亚历山大洛夫等著,数学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12] Techniques:Connecting Education and careers,2005(7).
基金项目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高等教育数学教学专项”一般资助课题,课题为“数学文化与职业院校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批准号为YGS15005。
[关键词]数学、文化、核心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5-0234-01
一、数学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中国最早“文化”一词的概念是“文治和教化”。用文化来对译英文中的“culture”一词,始于日本学者,含耕种、养殖、驯化内涵之义,将文化视为一定的生活方式。英国著名文化学者雷蒙?威廉斯将文化的定义从艺术实践扩大到人类日常生活方式,給当代的文化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美国文化学者詹姆斯·凯瑞借鉴了威廉斯关于文化的这一定义,并把威廉斯关于文化的指涉范圍进一步扩大,在他看来,文化是人类实践的全部。从这个意义上,任何科学都属于文化的范畴:数学自然是文化的一部分,数学是人类文化的表达。
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率先将数学置于文化的视野考察,提出数学文化观。近年来,数学文化逐渐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数学是一种文化也得到广泛认可,与数学文化相关邻域的研究也逐渐开展起来。一般认为,数学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数学文化,其范畴是指以数学科学体系为核心,以数学的思想、精神、知识、方法、技术、理论等辐射的相关文化领域为有机组成部分的一个具有强大精神与物质功能的动态系统。而从狭义上说,数学文化即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二、数学文化与职业院校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既是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能力的迫切需求,也是学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内在需求,更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数学文化在培养职业院校学生核心能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推动学生专业技能的可持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首要任务,所学专业一般具有实用性或技术性,而其中实用性及技术性的实现又是以数学作为理论支撑及工具基础的,因此,数学作为一种工具对其他学科及技术的学习有基础和推动作用。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方法规律的一种本质认识。它有多姿多彩的数学方法,深邃的数学思想,简约抽象的数学美,在教材中,有更多的内容蕴含着数学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是学生后继的数学或其他学科课程所必修具备的。而数学的应用也是广泛的,创造性的。这种创造性就需要利用数学文化所反映的数学的思想、思维、方法及价值观念,从而推动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数学文化研究开展以来,数学的抽象、确定、继承、简洁、统一的文化属性和渗透、传播、应用、预见的功能特征被挖掘出来,数学的艺术性也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兴趣,而这只是数学功能的外显性表现。从更深层次看,数学文化研究表明数学的起源、发展、完善和应用的过程对于人类产生影响,即包括人类认识和发展数学的过程中体现出的探索精神。数学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激发全人类的创新激情,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数学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种再创新的过程,学生对定理、结论、解题方法的探索,逐渐形成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
3、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方面,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凝聚并积淀了一代代人的创造和智慧的结晶。另一方面,某一时代的文化特征又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个时代的数学活动密切相关,这种关系在新世纪尤为突出。因此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数学的普及与发展,也有利于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教师有理由向学生展现数学所凝聚的一切,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感觉数学的博大与精深,领略人类的智慧与文明。正如加里宁所言,数学可以使人的思想“纪律化”,教会人们合理、敏捷、正确地思维,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实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同时,“数学是这个世界之美的原型”,日常教学活动中注重数学美的渗透与教育,有利于提高职业院校院校学生对数学的鉴赏水平,从而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艺术素养。
4、实现终身教育的目的。进入新世纪,知识更新更加迅速,人们吸收新知识、接受再教育的渴望更加迫切。开展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人的终身教育,其作用是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素质,让人们在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中自我完善。这也正是职业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如查尔斯和梅尔所言:“终身教育是唯一能适应现代人、适应生活在转变中的世界上和生活中的人的教育。”正由于数学的广泛性、通识性、应用性的功能特点使数学文化教育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及个人的学习需求。数学文化教育在职业院校学生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不可缺失的基础部分。在教学中,我们应采用“因需施教”的原则,立足于更新知识、提高素质,提高能力,提高专业水平和职能,致力于解决人们工作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最新的知识信息以最快捷的方式传授给大家,以达到个体适应社会、发展“终身教育”、建设“学习社会”的目标。
在数学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教学实践的路径选择上,根据职业院校的学生数学文化相对匮乏,水平参差不齐,且授课时间短的现实和特点,要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和因势施教。
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中,还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强化学生的实习、见习,充分跟踪了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以及学生个体的发展和需求,通过因势施教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创新性、多样化、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候政,提高职业院校学生数学文化素养途径的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2).
[2] 杨颖颖,职业院校院校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2).
[3] 代婷、蓝梅,职业院校生数学文化素养的现状与分析[J]科技视界2012(35).
[4] 靖德云,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2012,硕士论文.
[5] 李卫光,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04).
[6] 杨明,论职业核心能力及其培养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7(24).
[7] 李怀康,职业核心能力开发报告[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01).
[8] 高宏、高翔,对我国职业教育中关键能力研究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6).
[9] 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3).
[10] 郑红梅,个人发展规划(PDP):英国大学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6(19).
[11] [俄]A.D.亚历山大洛夫等著,数学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12] Techniques:Connecting Education and careers,2005(7).
基金项目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高等教育数学教学专项”一般资助课题,课题为“数学文化与职业院校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批准号为YGS1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