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手术治疗儿童耐药性癫4例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ctuss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首次切除性手术失败或复发的耐药性癫

患儿再次手术治疗的术后疗效,探讨再次手术术后疗效的预测因素及癫

切除术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癫

中心再次手术治疗的4例耐药性癫

患儿首次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及再次手术术前评估、术后随访等进行分析。

结果

首次切除性手术后,3例发作无明显减少(Engel Ⅳ级),1例无发作(Engel Ⅰ级),但2年后复发。经再次全面评估后,4例均行扩大范围切除性手术,其中3例行颞顶枕叶致

灶切除术,1例行额叶致

灶切除术。术后平均随访11.25个月,均无重大的或不能接受的并发症,达到EngelⅠ~Ⅱ级。

结论

对首次切除性手术治疗失败的患儿,经全面评估后,再切除性手术可重新获得无发作。再切除性手术术后疗效积极的预测因素:(1)残留有颞叶内侧结构或磁共振成像示结构性异常;(2)首次切除性手术未达最佳标准;(3)术前已明确有独立的致

灶;(4)首次切除性手术前后发作症候学具有相关性。

其他文献
晕厥与癫皆为儿科临床常见病症,也是发作性意识丧失的常见原因。二者均可表现为突然发作的、短暂性、可逆性意识丧失,临床容易造成误诊。且晕厥与癫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完全不同,治疗原则相异。因此,临床上尽早对晕厥与癫作出正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目的对20例男性不明原因智力障碍伴癫患者进行基因筛查,并分析阳性突变携带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患儿及其父母的血样,提取基因组DNA,采用目标区序列捕获及第2代测序技术进行候选基因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直接测序方法对检测出的阳性基因突变进行验证。结果20例患儿中,3例患儿存在基因突变,阳性率15%,3例患儿基因突变均为X染色体基因错义突变,分别为:OPHN1基因c.1996C>G,RAB3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泼尼松联合托吡酯(TPM)治疗婴儿痉挛(I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IS的用药提供新的选择。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江西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的56例IS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8例)。对照组予泼尼松[2 mg/(kg·d),2次/d]口服2周,试验组予口服泼尼松(40 mg/d,每6 h 1次)2周,2组均添加TPM,初始1 mg/(kg·d),1次/
目的探讨儿童脑卒中后癫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69例脑卒中后癫患儿的病因、临床特征、辅助检查、治疗和预后资料。结果脑卒中后癫发生率为26.5%(69/260例),男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5,P=0.394),蛛网膜下腔出血患儿脑卒中后癫的发生率最高,为47.8%(11/23例),脑出血为34.6%(27/78
患儿,男,10个月,发育正常,主因"睡眠中频繁舌咬伤近4个月"就诊。患儿痛苦万分,舌尖咬伤,每次均咬破流血,疼醒,舌面多处出现溃疡,严重影响患儿及家人的生活。补充病史发现患儿发病前1周左额部摔伤,表皮发绀。脑电图睡眠期左侧额区、中央前颞区样放电,睡眠期咬舌同步未见相关异常放电。最后诊断外伤性癫,额叶癫自动症导致舌咬伤伴创伤性舌溃疡。口服氯硝西泮0.25 mg,每晚1次,当晚症状消失,夜间睡眠安稳1
目的探讨细胞内低镁对皮质丘脑神经元网络兴奋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模型生物学模拟结合大鼠皮质丘脑脑片电生理记录实验,观测细胞内低镁对大电导的钾离子通道(BK通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受体)和皮质丘脑网络放电的影响。结果1.在BK通道模型上,细胞内低镁并未显著削弱BK通道电流,未引发神经元兴奋性的改变。2.在NMDA受体模型上,细胞内低镁可引发NMDA电流的显著增强,从而导致兴奋性
目的通过问卷形式调查难治性癫儿童的诊疗现状及需求情况。方法采用自制癫儿童就医现状及家长需求调查问卷,对100例于2013年5月至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难治性癫儿童(每例患儿选择1位家长)为研究对象获知情同意,进行非暗示性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获得癫知识的途径;对癫儿童的社会态度;就医需求;癫儿童治疗情况。结果96%的患儿接受正规治疗,52%的患儿更换过3种以上的抗癫药物,34%
目的探索头皮脑电图记录高频振荡成分(HFOs)的方法,研究HFOs与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62例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病例,随访2年,定期通过高采样率的头皮脑电图捕捉脑电活动中的快波(80~500 Hz,又叫HFOs),同时进行智力测试,根据患者用药后的癫发作控制情况,将其分为2组(良性组和不良组),比较2组的智商水平以及脑电图情况,分析HFOs的出现与患者预后的关
目的探讨ELP4基因rs986527多态性与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BECT)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揭示其发病机制、临床与脑电图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95例BECT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及外周静脉血,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测序方法,检测95例BECT患儿和102例健康对照者基因分型,观察ELP4基因rs986527多态位点在BECT患者和健康对照间分布频率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