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实世界的中医药对IgA肾病肾功能保护作用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3386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中医药延缓IgA肾病肾功能减退的临床疗效.方法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20年6月陈以平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门诊资料库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数据库中连续服用中药≥6个月的IgA肾病患者175例,均处于慢性肾脏病(CKD)2~5期.按实际用药情况分为中医组(纯中药组+首诊前已停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和中西结合组(携激素免疫抑制剂方案来诊+随访时增加).定义终点事件(进入肾脏替代疗法或死亡),记录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首诊前后患者每月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减退速率、开始中医治疗后不同疗程临床疗效.分析CKD 4~5期患者肾病存活率,并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其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果 ①首诊前后eGFR减退速率比较:增加中药治疗后患者每月eGFR减退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短期疗效比较:与基线水平(0月)比较,CKD 2~3期患者在首诊后3、6、12个月血肌酐水平降低、eGFR升高、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血清白蛋白升高(P<0.05,P<0.01),CKD 4期患者在首诊后3、6个月血肌酐水平降低、eGFR升高、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血清白蛋白升高(P<0.05,P<0.01).③长期预后分析:CKD 4期患者12例达到终点事件,CKD 5期患者4例达到终点事件.CKD 4~5期患者1、2、4年生存率分别为75.0%、53.4%、36.1%.中重度病理类型(RR=11.07)、治疗方式(RR=0.199)、血清肌酐水平(RR=1.011)是IgA肾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单纯中药或中西药联用均可改善肾功能减退IgA肾病患者肾功能,扭转eGFR减退速率.对于中重度病理类型患者,中西药联用较单纯中药治疗更有优势.
其他文献
冷球蛋白血症相关肾损害表现多样,常伴见多器官受累,临床易漏诊且治疗棘手.目前现代医学以免疫抑制为主的治疗易引发感染而致死亡.本文立足中医理论和实践,认为寒湿毒是冷球蛋白血症相关肾损害的关键病理因素,寒湿毒内生,蕴积肾脏是其根本病机,病位以肾为主,当遵《内经》“寒者热之”,随证治之,可取得一定临床疗效.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 I S)血管内治疗通常被称作“急诊取栓”或“机械取栓”.机械取栓从经历“寒冬”到迎来“春天”是历史的必然,精准的筛选,材料的改进,流程的完善,让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能够通过机械取栓开通血管显著获益.2015年国内外指南给予最高证据级别的推荐后,全球机械取栓的数量出现井喷式增长.2015-2020年几年间,中国机械取栓的数量增长超过了10倍, 2020年取栓数量超过4万例.各地的卒中中心在机械取栓的技术普及、质量改进、科研探索及科普宣传方面都在
目的 调查中医治疗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AUB-O)现状并分析选用中医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方法,分层抽样方式,对2019年4月-2020年10月全国29个省份的83家医疗单位诊断为AUB-O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信息、中医应用情况及影响使用中医治疗的相关因素.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问卷8934份,其中合格问卷6466份.6466例患者中使用中医治疗者6332例(97.9%),口服中药汤剂者6028例(93.2%),口服中成药者3054例(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