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 呼伦贝尔 021000
【摘要】
作为高职机械类专业重要科目的机械基础,以往的课程分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四门来学习的。这四门课程的理论性和抽象性过强,且涉及面广,需要的学时多,其特点是偏重学术,却对实际应用方面指导不够,不能满足高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新教学方法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教学方法
高职类《机械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促进的机械类工种技术基础课,其教学内容多为生产上使用的零部件和机构等的实例,专业技术知识理论性、技术性、实践性都比较强,其中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很抽象,如果仅用语言或文字描述,这对没有接触过实际生产的学生来说由于缺乏感性认识,抽象思维能力不足,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因此,我认为改进教学方法对增加学生的感知性认识,帮助学生更容易领会和接受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高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1.1 学习方式上。高职新课程标准在教学方式上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像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得新知、分析解决问题、交流合作的能力等。以往说教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1.2 教学手段上。高职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强调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掌握其规律。传统教学老师往往采取的是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手段。
1.3 主观能动性上。高职新课程标准强调探究式学习,要做到探究式学习,就要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学生为中心,这样才能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而传统教学以老师为中心,学生的学习是在老师的要求下被动接受的,因此效果不好。
1.4 实践应用上。高职新课程标准的机械基础只针对有所关联的专业进行开设,且在课程的设置上坚持改革、发展和创新,强调的是基础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强调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是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先进性。并以操作性为重点。而传统课程下的机械基础老师多照本宣科,学生也缺乏实践的机会,使得本来很实用的学科变成了纸上谈兵。
2.高职新课程下《机械基础》学时设置及目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以往涉及面广的理论知识进行模块化分类,分为基础知识、机械传动、机械零部件三大模块。对于基础部分以理论讲述为主,课时不宜过多。而其他部分则分为两种情况,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则课时均分;以实践为主的,适当增加实验课。这样一来,主题就得到了突出,老师实现了教学目的,学生达到了学习目的。
新课程下的机械基础教学强调的是轻理论、重实践,轻说教、重自学。因此,应采取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有利于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在教学内容上务实且要学会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将多媒体教学等形式引入课堂,并在实践教学中逐步形成教学体系,这样才能使得机械基础教学不断推向前进。
3.高职新课程下机械基础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简述、工厂参观、演示讲授、总结实践”等四个步骤进行的教学方法。
“课堂简述”就是在讲授新课时,教师在课堂上对课题的主要内容及所涉及实物加以概括讲述。如讲轴承、皮带齿轮传动一章时,讲述课题的纲要及介绍实物名称、分类、作用及用途,交代准备要在参观中注意实物的哪些问题,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大致了解,并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工厂参观”就是在简述后,把学生带到实习工厂或生产现场参观。让学生亲眼观看实物的外观、构造、设备、安装及应用。如在轴、轴承的现场教学中,学生亲眼看到轴承的构造及安装,轴的结构、加工过程,接触了真实的、活生生的具体事物,获得的初步印象就比较深刻。
“演示讲授”就是参观后再返回课堂,教师充分利用挂图、示教板、模型的直观演示及实物的剖析来系统详细地讲授课程的重点内容。例如,在液压传动三位四通换向阀教学中,若以看不到内部结构的实物进行教学,学生不易理解。而利用剖开的、滑阀可移动的示教板边演示、边讲解,学生可直接观察滑阀的几个动作过程,便很容易掌握换向阀不同通路情况和中位机能不同特点。
“总结实践”就是在讲授之后再回到生产现场中将所学知识进行验证的再次参观。对已经理解的问题帮助巩固和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对未搞清楚的问题继续观察认识,直至弄懂为止,最后要求学生做好小结。还可适当地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基本技能操作,为生产实习打好基础。
此教学法体现了直现教学与现场教学的综合运用。将挂图、模型、示教板、实物等直观教具与现场参观的各自优势共同利用,互相弥补,既充分利用了教具的直观性,又加强了学生对生产的适应性,既丰富了感性材料,又加强了理性认识。
【摘要】
作为高职机械类专业重要科目的机械基础,以往的课程分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四门来学习的。这四门课程的理论性和抽象性过强,且涉及面广,需要的学时多,其特点是偏重学术,却对实际应用方面指导不够,不能满足高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新教学方法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教学方法
高职类《机械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促进的机械类工种技术基础课,其教学内容多为生产上使用的零部件和机构等的实例,专业技术知识理论性、技术性、实践性都比较强,其中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很抽象,如果仅用语言或文字描述,这对没有接触过实际生产的学生来说由于缺乏感性认识,抽象思维能力不足,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因此,我认为改进教学方法对增加学生的感知性认识,帮助学生更容易领会和接受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高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1.1 学习方式上。高职新课程标准在教学方式上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像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得新知、分析解决问题、交流合作的能力等。以往说教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1.2 教学手段上。高职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强调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掌握其规律。传统教学老师往往采取的是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手段。
1.3 主观能动性上。高职新课程标准强调探究式学习,要做到探究式学习,就要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学生为中心,这样才能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而传统教学以老师为中心,学生的学习是在老师的要求下被动接受的,因此效果不好。
1.4 实践应用上。高职新课程标准的机械基础只针对有所关联的专业进行开设,且在课程的设置上坚持改革、发展和创新,强调的是基础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强调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是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先进性。并以操作性为重点。而传统课程下的机械基础老师多照本宣科,学生也缺乏实践的机会,使得本来很实用的学科变成了纸上谈兵。
2.高职新课程下《机械基础》学时设置及目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以往涉及面广的理论知识进行模块化分类,分为基础知识、机械传动、机械零部件三大模块。对于基础部分以理论讲述为主,课时不宜过多。而其他部分则分为两种情况,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则课时均分;以实践为主的,适当增加实验课。这样一来,主题就得到了突出,老师实现了教学目的,学生达到了学习目的。
新课程下的机械基础教学强调的是轻理论、重实践,轻说教、重自学。因此,应采取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有利于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在教学内容上务实且要学会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将多媒体教学等形式引入课堂,并在实践教学中逐步形成教学体系,这样才能使得机械基础教学不断推向前进。
3.高职新课程下机械基础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简述、工厂参观、演示讲授、总结实践”等四个步骤进行的教学方法。
“课堂简述”就是在讲授新课时,教师在课堂上对课题的主要内容及所涉及实物加以概括讲述。如讲轴承、皮带齿轮传动一章时,讲述课题的纲要及介绍实物名称、分类、作用及用途,交代准备要在参观中注意实物的哪些问题,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大致了解,并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工厂参观”就是在简述后,把学生带到实习工厂或生产现场参观。让学生亲眼观看实物的外观、构造、设备、安装及应用。如在轴、轴承的现场教学中,学生亲眼看到轴承的构造及安装,轴的结构、加工过程,接触了真实的、活生生的具体事物,获得的初步印象就比较深刻。
“演示讲授”就是参观后再返回课堂,教师充分利用挂图、示教板、模型的直观演示及实物的剖析来系统详细地讲授课程的重点内容。例如,在液压传动三位四通换向阀教学中,若以看不到内部结构的实物进行教学,学生不易理解。而利用剖开的、滑阀可移动的示教板边演示、边讲解,学生可直接观察滑阀的几个动作过程,便很容易掌握换向阀不同通路情况和中位机能不同特点。
“总结实践”就是在讲授之后再回到生产现场中将所学知识进行验证的再次参观。对已经理解的问题帮助巩固和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对未搞清楚的问题继续观察认识,直至弄懂为止,最后要求学生做好小结。还可适当地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基本技能操作,为生产实习打好基础。
此教学法体现了直现教学与现场教学的综合运用。将挂图、模型、示教板、实物等直观教具与现场参观的各自优势共同利用,互相弥补,既充分利用了教具的直观性,又加强了学生对生产的适应性,既丰富了感性材料,又加强了理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