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探究作为新课改的突破口,既是学生的学习内容,也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科学探究目标的实现是基于探究教学的开展。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探究式教学?下面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问题载体,树立情景意识
案例一:在学习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时,学生不理解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的作用,有的学生设计如下几个实验进行探究:在试管①中倒入双氧水观察现象,此时学生可观察到有少量的气泡,用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试管口,带火星的小木条并不复燃。试管②中加入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试管口,带火星的小木条也不复燃。试管③中加入二氧化锰和双氧水的混合物,可观察到迅速有大量的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试管口,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而试管底的二氧化锰却没有减少。因此学生总结出:没有二氧化锰由双氧水产生氧气很慢,而加入二氧化锰后,产生氧气的速率大大地提高了,二氧化锰本身并没有放出氧气,且质量不变,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只做催化剂。
案例二:在学习《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时,上课之前,我在讲台上放了一合茉莉花型的空气清新剂,同学们马上闻到了茉莉花的香气,议论纷纷,我抓住时机问学生:同学们为什么会闻到花香?学生一脸的茫然。接着在投影仪上演示一个有趣的实验:几分钟后,小烧杯A中的溶液渐渐变为红色。在学生情绪高涨时,我提出:是什么使小烧杯A中的溶液变为红色?学生讨论后认为有三种情况:①蒸馏水使酚酞溶液变红,②大烧杯上有物质使酚酞溶液变红,③B中物质挥发出一种看不见的微粒运动到小烧杯A中,使酚酞溶液变红。那么请利用桌上的仪器来证明你的猜想吧。学生们争相动手,基本上都能得出正确结论。进一步明确了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二、注重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例如,对于《燃烧和灭火》这一课题的教学,处理教材时一般把它简单地视为识记性的基本知识,但频频发生的火灾让我们警醒:学生再不能纸上谈兵了。于是我在这节课之前布置学生对火灾情况进行调查:①火灾发生的地点和原因是什么?②火灾发生后,人们如何自救与救火?③如果当时你在场,你怎么办?④火灾造成的损失有多大?学生通过调查考察、资料查阅、上网等方式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证据,多渠道地获得信息,运用比较、筛选、 归纳,以图表、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形式进行表述。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求真、求实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在课堂上学习燃烧的条件时,我又引导学生通过以下两个实验进行探究:实验①在两个燃烧匙中分别放入红磷和大理石,然后在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实验②:实验开始时可引导学生对比铜片上的红磷、白磷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对比水中的白磷与铜片上的白磷相同点和不同点,为最后解释现象得出结论作铺垫。学生很容易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其余两处磷没有燃烧,经过分析、讨论,不难得出物质燃烧所具有的三个条件: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二是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触,三是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这时我又问学生:如何让红磷和水中的白磷燃烧呢?学生激动、七嘴八舌、迷茫和怀疑猜想:给铜片上的红磷加热,向水中的白磷中通入氧气,就可以使磷都燃烧起来。我就依据学生提供的思路进行演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尤其是白磷在水中的燃烧,学生平时几乎看不到,只知道水可灭火,却不知可燃物在水中可以燃烧,对学生震动很大。因此学生进一步地理解了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明确了只要满足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无论在什么环境下,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经历了失败、反复、焦急、成功和喜悦,体会到探究过程的艰辛以及每一步前进带来的情感的愉悦和智慧的提升,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品质。
三、注重探究活动的评价方式,营造和谐气氛
如在学习了《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前,我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探究《化学到底给人类带来的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有的学生认为:“化学指导人们发现、合成、提纯、应用新药物,一些疑难杂症逐渐被人类所攻克。化学可以指导人类研究和开发新能源,避免能源危机。人类利用化学研究和开发了新型的材料,如光导纤维、高强度陶瓷防热瓦、钛合金以及纳米材料等。化学给人类的吃、穿、住、行都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好处,所以利大于弊。”有的同学认为:“化学带来了白色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形成了臭氧层空洞,发明了炸药带来了战争,所以弊大于利。”其中有一个同学甚至认为:“化学发明了避孕药和避孕套,避免了人口急剧膨胀问题,所以利大于弊。”全班同学哄然大笑,这个同学满脸通红。这时我首先表扬了这个学生具有很强的人口问题意识,然后说:“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三大问题之一,能源、环境问题同学们最容易想到,而人口问题往往易被大家忽略。但无论在什么问题中,化学给人类带来的利多还是弊多,必须辨证地分析,没有化学的发展和贡献,人类将回到吃生肉,穿树叶的原始社会,也因为人们没有很好地利用化学知识造福人类,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忽略了环境问题,为了某些人的贪欲,实现霸权主义而发动战争。幸运的是全世界已认识到了这些问题,开始重视并着手解决这些问题。总的来说,化学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只有认真学习化学知识,才能利用化学知识来造福人类。”话一说完,立即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所以只有营造了和谐的探究氛围,才能充分调动同学们的探究兴趣。
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学会如何与他人协作,增长了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了学习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良好心理品质。培养了学生民主、平等、自由合作的精神,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一、创设问题载体,树立情景意识
案例一:在学习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时,学生不理解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的作用,有的学生设计如下几个实验进行探究:在试管①中倒入双氧水观察现象,此时学生可观察到有少量的气泡,用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试管口,带火星的小木条并不复燃。试管②中加入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试管口,带火星的小木条也不复燃。试管③中加入二氧化锰和双氧水的混合物,可观察到迅速有大量的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试管口,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而试管底的二氧化锰却没有减少。因此学生总结出:没有二氧化锰由双氧水产生氧气很慢,而加入二氧化锰后,产生氧气的速率大大地提高了,二氧化锰本身并没有放出氧气,且质量不变,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只做催化剂。
案例二:在学习《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时,上课之前,我在讲台上放了一合茉莉花型的空气清新剂,同学们马上闻到了茉莉花的香气,议论纷纷,我抓住时机问学生:同学们为什么会闻到花香?学生一脸的茫然。接着在投影仪上演示一个有趣的实验:几分钟后,小烧杯A中的溶液渐渐变为红色。在学生情绪高涨时,我提出:是什么使小烧杯A中的溶液变为红色?学生讨论后认为有三种情况:①蒸馏水使酚酞溶液变红,②大烧杯上有物质使酚酞溶液变红,③B中物质挥发出一种看不见的微粒运动到小烧杯A中,使酚酞溶液变红。那么请利用桌上的仪器来证明你的猜想吧。学生们争相动手,基本上都能得出正确结论。进一步明确了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二、注重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例如,对于《燃烧和灭火》这一课题的教学,处理教材时一般把它简单地视为识记性的基本知识,但频频发生的火灾让我们警醒:学生再不能纸上谈兵了。于是我在这节课之前布置学生对火灾情况进行调查:①火灾发生的地点和原因是什么?②火灾发生后,人们如何自救与救火?③如果当时你在场,你怎么办?④火灾造成的损失有多大?学生通过调查考察、资料查阅、上网等方式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证据,多渠道地获得信息,运用比较、筛选、 归纳,以图表、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形式进行表述。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求真、求实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在课堂上学习燃烧的条件时,我又引导学生通过以下两个实验进行探究:实验①在两个燃烧匙中分别放入红磷和大理石,然后在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实验②:实验开始时可引导学生对比铜片上的红磷、白磷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对比水中的白磷与铜片上的白磷相同点和不同点,为最后解释现象得出结论作铺垫。学生很容易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其余两处磷没有燃烧,经过分析、讨论,不难得出物质燃烧所具有的三个条件: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二是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触,三是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这时我又问学生:如何让红磷和水中的白磷燃烧呢?学生激动、七嘴八舌、迷茫和怀疑猜想:给铜片上的红磷加热,向水中的白磷中通入氧气,就可以使磷都燃烧起来。我就依据学生提供的思路进行演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尤其是白磷在水中的燃烧,学生平时几乎看不到,只知道水可灭火,却不知可燃物在水中可以燃烧,对学生震动很大。因此学生进一步地理解了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明确了只要满足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无论在什么环境下,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经历了失败、反复、焦急、成功和喜悦,体会到探究过程的艰辛以及每一步前进带来的情感的愉悦和智慧的提升,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品质。
三、注重探究活动的评价方式,营造和谐气氛
如在学习了《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前,我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探究《化学到底给人类带来的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有的学生认为:“化学指导人们发现、合成、提纯、应用新药物,一些疑难杂症逐渐被人类所攻克。化学可以指导人类研究和开发新能源,避免能源危机。人类利用化学研究和开发了新型的材料,如光导纤维、高强度陶瓷防热瓦、钛合金以及纳米材料等。化学给人类的吃、穿、住、行都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好处,所以利大于弊。”有的同学认为:“化学带来了白色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形成了臭氧层空洞,发明了炸药带来了战争,所以弊大于利。”其中有一个同学甚至认为:“化学发明了避孕药和避孕套,避免了人口急剧膨胀问题,所以利大于弊。”全班同学哄然大笑,这个同学满脸通红。这时我首先表扬了这个学生具有很强的人口问题意识,然后说:“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三大问题之一,能源、环境问题同学们最容易想到,而人口问题往往易被大家忽略。但无论在什么问题中,化学给人类带来的利多还是弊多,必须辨证地分析,没有化学的发展和贡献,人类将回到吃生肉,穿树叶的原始社会,也因为人们没有很好地利用化学知识造福人类,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忽略了环境问题,为了某些人的贪欲,实现霸权主义而发动战争。幸运的是全世界已认识到了这些问题,开始重视并着手解决这些问题。总的来说,化学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只有认真学习化学知识,才能利用化学知识来造福人类。”话一说完,立即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所以只有营造了和谐的探究氛围,才能充分调动同学们的探究兴趣。
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学会如何与他人协作,增长了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了学习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良好心理品质。培养了学生民主、平等、自由合作的精神,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