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火药桶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guso198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IG为什么会成为这场金融危机一切错误的总代表?
  
  《财经》驻纽约记者 叶伟强 记者 张环宇
  
  在拯救金融市场的苦旅中,美国政府的艰辛努力,因美国国际集团(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 Inc.,下称AIG)的“奖金门”事件而遭受重重的当头一棒。
  
  为了避免这家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破产,美国政府已经先后向AIG提供了1800亿美元的救助资金,并控制了其近80%的股权。
  
  尽管如此,AIG仍然举步维艰。AIG今年3月2日的公告显示,去年四季度亏损617亿美元,创下美国上市公司史上最大的单季亏损。然而,AIG却仍然“履行合约”,在今年3月15日宣布,向其金融产品部门的员工支付了1.65亿美元的高额奖金。
  
  美国人压抑多时的愤恨,终于不可遏制地爆发了。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正将全球经济拖入“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作为风暴眼的美国首当其冲,自去年10月以来,平均每个月新增50万个失业人员,2月的失业率已经高达8.1%。
  
  失业、失去医疗保险、住房强制拍卖等一连串的事件,成为美国人当前挥之不去的梦魇。钱袋本来已经紧巴巴的,政府还要以各种方式从纳税人手里征收金融机构的救助款。这1.65亿美元的奖金,不啻引爆了一个火药桶。
  
  “烫手”的奖金
  
  一夜之间,AIG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AIG的縮写被改成诸如“美国保险骗子”“我是不是很贪婪”“傲慢、无知、贪婪”等。主流媒体和网络上更是骂声一片,而这种攻讦甚至殃及现任美国政府,抱怨奥巴马政府介入太晚,甚至要求财长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引咎辞职。AIG的员工和国会议员的邮箱中,充满了谴责的信件。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成员、共和党人格拉斯利甚至大呼,那些华尔街不负责任的高管们应当要么辞职,要么自杀谢罪。
  
  在随后召开的听证会上,AIG的首席执行官(CEO)爱德华·李迪(Edward Liddy)遭遇了充满火药味的质询。在被要求提供AIG发放奖金名单时,李迪称,这些人及其家庭可能面临死亡威胁,并以此为由拒绝提供名单。李迪还当场宣读了一封AIG员工收到的威胁信,内容为“所有AIG的高管及其家庭都应该被钢琴弦绞死”。
  
  AIG曾经的金字招牌现在已经被视为耻辱。其位于纽约曼哈顿下城的财产保险部门,最近撤下了入口外巨大的“AIG”招牌,更名为AIU Holdings Ltd(美亚控股有限公司),此举是为了“将资本状况良好的业务与现在的AIG集团加以区分”。李迪称:“AIG这个名字已经背负太多耻辱,我们不得不换个名字。”
  
  新近一款“向AIG扔番茄”的游戏正在风靡网络。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愤怒的美国人已经向游戏中的AIG大门扔出了超过2100万颗“番茄”。
  
  舆论一边倒地认为,人们对于AIG高管的“贪婪”所表现出来的极度愤慨是“合情合理的”。在舆论排山倒海般的压力面前,美国的立法、司法、行政三大部门迅即介入。
  
  司法机关对AIG进行调查的结果更是“令人愤怒”。康涅狄格州总检察长理查德·布卢门塞尔(Richard Blumenthal)在3月20日称,AIG所提交的文件显示,此次实际发放的奖金总额达2.18亿美元,比原来公布的1.65亿美元高出5300万美元。布卢门塞尔已发出传票,要求公司解释为何奖金总额与先前公布数额不符。
  
  奖金名单中,有73人获得的奖金超过100万美元,至少有7人在400万美元以上。而AIG负责能源和基础建设投资的执行副总裁道格拉斯·波林(Douglas Poling),所得奖金甚至超过640万美元。
  
  此消息有如火上浇油。“向AIG扔番茄”网页制作者号召,所有美国人行动起来,向AIG的大门扔上640万颗番茄。
  
  大批民众云集于AIG在康州的总部门前,高举“纳税人想要回自己的钱”等标语。一些低收入家庭组织数十人的抗议者,搭乘公共汽车到AIG高管在康州的住宅“观光”,其首站即为AIG执行副总裁波林的住所。来自美国国内外的大批记者“随团”参观,人数甚至数倍于抗议者。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惊悉“奖金门”事件后声称,AIG向员工分发巨额奖金和续聘津贴的行为让人“愤怒”,并要求美国财政部采取一切合法手段,阻止AIG发放这笔资金。
  
  美国参众两院的议员们更是充当了急先锋。他们匆忙提出议案,试图以法律形式加以补救。3月19日,美国国会众议院迅速通过了一项惩罚性所得税法案议案,规定在所有接受政府援助超过50亿美元的企业里,如果员工年收入达到25万美元,其奖金将面临90%的惩罚性所得税。而在参议院提出的议案中则规定,在所有接受援助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公司中的员工,对于50万美元以上的奖金和任何数目的留职金,公司和员工将各被征税35%。
  
  在民众的怒火和强大的舆论压力面前,AIG终于妥协。截至3月23日,获得奖金最多的前20名AIG高管中,已有15人同意退还全部奖金,奖金额最高的前10人中有9人决定退回奖金,大约8000多万美元的奖金将被追回。
  
  别无选择的援救
  
  在近期一次访谈节目中,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下称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之情:“在讨论AIG事情的时候,我几次摔掉电话。”
  
  伯南克称,民众对AIG的愤怒可以理解,因为用纳税人的钱去支持这些肆意乱为的企业并不公平,“但我们别无选择,因为不作为的话,受到波及的将不仅仅是金融体系,而将是整个美国经济。”
  
  AIG在美国金融市场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它不仅是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更为关键之处在于,AIG一旦倒闭,很可能引发新一轮更猛烈的山崩海啸,实为风雨飘摇的金融市场所不能承受之重。为了避免这一幕,美国政府一再施以援手,直至把自己也拖入泥潭。
  
  3月2日,AIG公布了其2008年四季度出现617亿美元的亏损,这是一个创下美国历史记录的亏损。AIG称,亏损的最主要原因是信用市场的恶化,特别是商业按揭贷款支持证券的贬值。
  
  然而,政府除了力度更大的援助,别无它法。在减轻其利息压力和各种财务成本之外,财政部还注入了300亿美元购买优先股。此前,自去年9月以来,美国政府共向AIG提供了1500亿美元救助,其中包括美联储提供的600亿美元贷款,财政部提供的400亿美元注资以及500亿美元债务援助。
  
  此外,政府官员还与AIG一道,和穆迪、标普、惠誉等评级公司的代表进行协商,劝说其同意不在年报公布后立刻下调AIG评级。此前市场普遍预测信用评级可能成为压死AIG的“最后一根稻草”,若评级下调,将引发更多股票抛售、退保挤兑,将AIG进一步推向“资不抵债”的深渊,最终将无法避免申请破产保护。
  
  财政部称,继续加大救助AIG的原因是,AIG仍然对金融市场构成巨大的系统风险,而放任其破产将给经济和纳税人带来巨大损失。AIG在美国为10万家企业承保。AIG在美国有3000万份保险客户,它还是退休年金的主要承保者。AIG在世界130个国家经营,在全球有超过7000万保险客户。
  
  “AIG还是一些主要金融机构的重要交易对手(Counterparty)。”美国财政部称。许多分析人士指出,这最后一条,才是政府必须不断救助AIG的原因。自1998年以来,AIG为4500亿美元以上的债券提供了信用违约掉期合约(CDS)。可以想像,一旦AIG垮掉,其交易对手即失去了最后的屏障,其震荡远大于去年9月破产的雷曼兄弟。
  
  此番AIG饱受抨击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美国纳税人惊讶地发现,他们辛辛苦苦缴纳税金援助AIG,这些资金最终的流向竟然大部分是欧洲和美国的银行。仅几家大型银行,就耗费了AIG超过500亿美元的资金。其中,高盛集团得到129亿美元,法国兴业银行119亿美元、德国德意志银行118亿美元,英国巴克莱资本79亿美元,美林集团(Merrill Lynch)68亿美元。
  
  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教授杰弗里·戈登(Jeffrey Gordon)对此却评价极高,认为这是美国负责任的表现,“1929年-1933年大萧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国家负起相应的责任,这次要避免当时的过失”。
  
  在危机未显现之际,众多世界大型金融机构疯狂购买各种金融衍生产品,为了对冲持有风险,在购买相关产品的同时,多会同时购入AIG的信用违约掉期合约(CDS)。而随着危机的进展,AIG作为信用担保的对手方,需要履行合约,支付大笔的资金,否则这些机构将陷入更深的危机。
  
  一旦AIG倒闭,其所发行的CDS产品自然变成废纸,而持有这些衍生产品的金融机构必然出现更大的风险。虽然AIG已经对很多CDS产品进行了清偿,但仍然有近3000亿美元的风险敞口。兼之金融机构彼此间复杂如蛛网般的持股结构,没有人能预料,AIG一旦倒闭,对于金融市场会产生何等冲击。
  
  AIG实际上是纳税人前的最后一道屏障,美国政府无论如何不能坐视。但一些专家也开始质疑,如此不断注入资金,救助的成本是否超过了一开始即任其倒闭的损失。只是注资的选择一旦做出,现在只能源源不断地对其进行“拯救”。
  
  只是这一次,AIG带来的不只是资金成本,还有更多更大的麻烦。
  
  后果难测
  
  AIG的高层试图向公众解释,AIG与员工的薪酬协议是在AIG受政府注资之前就已经签署的;AIG的员工并非没有道德的员工,至少获得奖金的多数员工都并不是AIG危机的“罪魁祸首”。
  
  《华尔街日报》的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去年11月,在美国政府已经接手AIG并成为控股的大股东后,AIG的确曾就分红一事通告政府,也就是说,到“奖金门”事件爆发前,政府实际上有四个月的时间来处理好这个问题,但政府什么也没有做。
  
  《纽约时报》的相关报道显示,AIG的“分红”早有预谋。早在2008年初,AIG就感觉到金融危机的逼近,并为此拨出专款成立巨额奖金池,其中给予金融产品部的有4.5亿美元,目的就是在危机爆发后给员工重奖,鼓励其留任。
  
  而在危机爆发后,AIG并没有放弃分红的打算。李迪在给财政部的信中称,根据合同,AIG应该在3月15日之前支付1.65亿美元的奖金,其中5500万已在去年12月发放。而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部分官员的回答也证实,有关奖金事宜,AIG曾经与之进行过商谈。
  
  舆论顺理成章的指责,不免令政府焦头烂额:AIG和员工固然签订了薪酬合约,实际上埋单的纳税人却没有签这份合约,至少并不知道这份合约;作为纳税人委托人的政府听任这份“令人愤慨”的合约签署乃至生效,其执政能力理应受到质疑。
  
  评论家认为,“奖金门”事件或许会成为盖特纳的“滑铁卢”,而奥巴马坚定支持盖特纳的表态,亦有可能对其产生不利影响。
  
  奥巴马更多的是呼吁美国人“向前看”,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防止大型金融机构倒闭所引发的动荡,而不是对过去所犯的错误进行惩罚。“美国政府之所以态度缓和,是要避免过分干预市场之嫌。”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对《财经》记者说。
  
  在现行法律框架下,若政府强行废除AIG合同,则是政府违法;但任凭合同生效,则无以平息“众怒”;甚至国会修改立法对奖金征税也有溯及既往的“违宪”之嫌。这也是为什么“奖金门”事件后,华盛顿政界一片混乱,彼此之间相互指责,美国财政部却无能为力的根由。
  
  这一事件更为直接的后果是,可能影响美国政府向国会索要新的金融市场救助资金。在奥巴马政府于2月26日递交国会的最新预算案中,包括了一个7500亿美元(净现值2500亿美元)的专项资金,以备救助金融市场的“不时之需”。
  
  在AIG薪酬事件前后,美国国会两院正在密集讨论该项预算案,奥巴马的金融救助资金已被国会去除,这就需要通过单独立法获得资金,这预示着政府与国会间还会有一番激烈的“较量”。此时“奖金门”事件将给未来对金融机构实施救助带来更多负面影响,分析人士指出。
  
  “群情汹涌可以理解,但关于薪酬合约还有许多事实并不清楚,包括接受对象、实施条款等。”杰弗里·戈登告诉《财经》记者,对“奖金门”的评论需要冷静。
  
  从法律的角度看,AIG发放奖金并不违法。在今年2月17日签署生效的《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中,有对接受救助企业高管薪酬的具体限制,但只针对2月11日以后接受救助的企业,而AIG早在此前就已经接受政府注资。
  
  AIG奖金事宜自去年就已确定,除对金融产品部门分发总计4亿美元,还将对其全球保险业务部门的4700名员工支付总额为6亿美元的奖金。在去年底与政府协商后,包括李迪在内的职位最高的七名高管今年放弃了奖金,金融产品部门370名员工中的一部分也在2009年设定1美元工资,换取享有奖金的权利。
  
  美国金融机构管理层薪酬一般包含三个部分:工资、“留任奖金”及业绩奖金。其中,留任奖金是在同行业同等能力下,企业为避免人才“跳槽”所支付的费用。通常合同也会规定,若员工合同期满前离职需支付罚金;若企业违约,也要赔偿员工。而AIG目前声称的,正是与业绩无关的“留任奖金”。
  
  由于已经对AIG注入了大量资金,美国政府有责任保证AIG的重组过程取得成功,而这依赖于AIG留住人才。“金融产品部门的业务高度专业化,而其他同行也在瞄准我们的员工。”AIG在此前发布的一份声明中称。
  
  众参两院近似“复仇”式地提出对受援公司发放的奖金课以重税的提案,也受到很多金融从业人员的抵制。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潘伟迪称,法案将让稳定金融体系的努力“倒退”。美国银行首席执行官刘易斯亦称,这一法案“不公平”,会给经济复苏带来“预料不及的伤害”。
  
  华盛顿的惩罚性尝试,也许会迫使活跃于纽约的银行家们改换门庭,离开美国银行业转投不受新税制度约束的国外银行,同时也会降低国外银行里员工的跳槽机会。
  
  在曼哈顿,巴克莱资本、瑞士银行、德意志银行和野村证券应该正高兴地摩拳擦掌,等待着一批优秀员工的到来。英国的保守党也在谋划将高年薪员工的应付税率提高到45%,但仍显得比美国的惩罚性提案要具有吸引力。
  
  正由于此,有人讽刺道,“对于引发金融危机的精英们,美国政府不但不能惩罚,还得嘉奖他们”。
  
  “国有化”死结
  
  卡托研究所副所长詹姆斯·多恩(James Dorn)认为,一旦政府注资企业,就很难避免市场问题“政治化”的倾向。
  
  AIG“奖金门”事件在某种意义上表明,除了意识形态上难以克服的障碍,现实的不可操作性也使金融机构的“国有化”进程走入僵局。
  
  杰弗里·戈登对《财经》记者说:“如果说国有化是指向金融机构注入必要的资本,那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但如果说国有化是指政府接管企業,并负责其运营,则是完全不可行的,只会使得金融体系更加不稳定。”
  
  乔治·索罗斯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亦称,“国有化”是一个错误的标签,其实质是金融机构缺乏必要的资本,而私有资本此时又不愿介入,只能由政府注资,“但不能影响其业务决策”。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赫米·卡拉斯(Homi Kharas)认为,金融市场经过多年的放松管制(Deregulation),美国政府内部缺乏具有专业管理经验的官员,因此不得不仰仗私有部门的人才。然而政府只能用奖金留住这些被指为金融危机“肇事者”的高管,这又面临浪费纳税人钱财的道德风险。“美国政府的处境,确实很难。”他对《财经》记者说。
  
  一度被认为不可避免的金融机构“国有化”,看来至少已经暂时被搁置起来。分析人士指出,3月23日,美国政府推出的“公私合买”问题资产计划,其背景也可能与AIG陷入奖金风波有关。
  
  美国企业研究所(AEI)研究员菲利普·利维(Philip Levy)对《财经》说,未必是“奖金门”事件导致新计划的出台,但最终选择“公私合买”问题资产的方案,有助于避免政府在掌握金融机构后,步入是否要干预其决策行为的两难境地。■
  
  本刊驻华盛顿记者李增新、本刊实习记者刘志洁对此文亦有贡献
  
  
其他文献
“圣地亚哥原则”的推出,十分有效地消除了很多人对主权财富基金的疑惑和负面印象    主权财富基金潮流    主权财富基金并不是新生事物,一些较早成立(如科威特、阿布扎比、新加坡)的主权财富基金已存在逾半个世纪。然而,随着过去十年全球经济发生深刻变革,主权财富基金在国际金融系统中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    根据市场参与者的估计,各主权财富基金所管理资产目前总计2万亿至3万亿美元,规模超过对冲基金。事
期刊
让中小企业主投身股市,或将公司上市再以几倍的高价套现,在今天的中国经济大环境下尤其显得不智     2008年年末,有朋友告诉我,一拨从未做过股票的中小企业主进入了股市。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2009年春节前后,更多的朋友提供了类似的信息。    于是,我通过银行等多个渠道做了调研,当然,也有主动找上门来通报的。比如,一个月前,我妻子的前同事就说她先生做股票啦,“轻轻松松赚了100万”。我也认识她
期刊
获得中央政策支持之后,上海能否在金融领域承担更多创新和开放的职责?能否在国际金融版图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财经》记者 沈乎 陈中小路 赵何娟    上海,曾经的远东金融中心,如今站上了新的起点。    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下称《意见》)。会议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中国经
期刊
将于4月2日在伦敦召开的G20峰会,应该成为全球协调、共克时艰的开端,但各方的日程表差别仍很大    《财经》特派记者 李昕 发自英国伦敦 记者 张翃 王晶 发自北京     伦敦城东,泰晤士河北岸有一片宏大的建筑,名叫ExCel。英国首相布朗希望此地能和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1988年的巴塞尔一样,因举办重塑国际金融或经济体系的重要会议而名垂史册。    4月2日,20国(G20)元首和国际组
期刊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倡议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激起全球回响,但暂时还绕不开IMF乃至国际经济体系的权力分配问题    《财经》记者 张翃 李涛    在世界各主要国家领导人聚首前十天,中国把“一个古老而悬而未决的问题”摆上了桌面。    2009年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发布了行长周小川的文章——“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文章摘要附后),时间是17时40分。而五分钟前,该文的英文版先行发布,
期刊
目前的国家财力只能维持一个基本的、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对社会福利不能有过高的期望    《财经》实习记者 兰方    应对金融危机首重民生,民生首重社保。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中国政府2009年七大主要任务之一。    2月2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将“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将“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作为促进经济
期刊
全球变暖正在从根本上影响水资源的自然分布和管理体制,因应这种趋势作出改变已当其时    《财经》特派记者 张瑞丹 发自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横跨亚欧大陆的历史古城伊斯坦布尔,在绵绵不断的冷雨之中,迎来了三年一届的“世界水资源论坛”(World Water Forum)。    3月16日至22日举行的第五届世界水资源论坛,吸引了182个国家近3万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界人士。中国亦派出
期刊
从中小投资者到机构大户,从交易的中介商到市场的监管者,都在心有余悸中期待信心回归    《财经》驻香港记者 王端    在欧美银行危如累卵之际,香港市场终于感受到了切肤般的震撼。3月以来汇丰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00005,下称汇控)高达千亿港元的供股方案,尽管最终安然完成融资,但足以令投资者和政府惊魂不定。    3月2日,在宣布2008年业绩剧降70%之后,被誉为“蓝筹之蓝筹”的汇控宣
期刊
尽管市场对美国政府拯救金融体系的方案报以热烈回应,但奥巴马-盖特纳方案可能“不成功,则成仁”    《财经》驻华盛顿特约研究员 胜寒 记者 李增新 记者 吴莹      在对“AIG薪酬事件”如潮的指責声中,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终于公布了延迟已久的“金融稳定计划”(下称“盖特纳计划”)的细节方案,也终于借此在风暴中觅得了一丝喘息之机。    3月23日,美国财政部宣布政府将出资750亿-1000亿美
期刊
在如何对金融高管定价充满争议的时候,行政手段的“一刀切”亦难以令人信服    《财经》记者 于宁 温秀 方会磊 张宇哲    在AIG奖金事件沸反盈天之际,中国金融企业的高管薪酬亦渐成热门的关键词。    先是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在今年全国“两会”前提出“零年薪”承诺,后被媒体非议其实际仍有300多万元收入;接着,兴业银行等数家上市银行因此而推迟公布年报,已披露年报的交通银行、深发展、中国银行、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