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护理评估流程对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影响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fez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 PDCA 循环持续改进护理评估流程,对全院具有代表性的护理敏感指标的管理效果。方法:选取 2017 年 8 月至 2019 年 9 月有住院床位科室工作的护士及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时间分为对照组(2017 年 8 月至 2018 年 8 月)和观察组(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9 月)。分析上报的护理敏感指标数据,查找原因。通过设立院、科两级护理敏感指标管理体系,将敏感指标的收集、上报方法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改进评估工具和流程,应用 PDCA 循环促使护理评估工作持续改进,从而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结果:应用 PDCA 循环改进护理评估流程后,观察组基础护理、消毒隔离、危重患者、健康教育、病房管理、查对制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 PDCA 循环模式对护理评估流程进行改进可以显著改善相关的指标,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提升。
  【关键词】PDCA 循环;护理评估;护理敏感指标;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6-0099-02
  基金项目:应用PDCA循环改进评估流程对全院护理敏感指标影响的研究(202062ZK3959)
  护理敏感指标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抓手[1]。只有确保相关指标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才能对护理工作开展质量进行有效评价,并且对后续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2]。在护理工作的实际开展中,评估是重要环节,也是护理程序中较为关键和重要的内容[3]。对护理敏感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质量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应用PDCA循环,强化护理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实施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可以不断改善护理工作中的相关指标,并提高风险因素的预防成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课题选取我院两年来(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时间分为对照组(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和观察组(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对照组患者58713例,按照改进前的方法进行护理敏感指标管理,观察组患者63212例,应用PDCA循环改进护理评估流程,对护理敏感指标进行护理质量管理。两组患者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有住院床位的临床科室;在有住院床位科室工作的,直接参与患者的护理工作,且愿意配合调查的护士;
  排除标准:排除无住院床位的科室;新入职护士、实习、进修护士,资料填写不全者;出院结局为“死亡”的患者;不愿配合调查的患者;有精神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回顾性分析对照组上报的护理敏感指标
  (1)评估工具滞后、单一,与实际工作缺乏对应关联,不能全面、准确反映实际情况。(2)护理评估工作缺乏连续性,只重视首次评估,对评估的时机缺乏明确的要求。(3)护理人员缺少敏感指标方面的专业常识,对于敏感指标的控制、管理意识很差,缺少风险意识。(4)护理工作的实施存在滞后和不准确等情况,从而造成具体指标的管控效果不明显。
  1.2.2 针对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1)成立院科两级的护理敏感指标管理体系。护理部选派两名干事参加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上报培训,对全院护理敏感指标进行监管、汇总、上报。护理部指导各科室成立护理工作敏感指标管理团队,由护士长担任团队组长,并且与各个科室的责任组长共同组建管理团队,同时科室设敏感指标上报员1名,形成科室护理人员全员参与敏感指标管理的模式。(2)组织针对全院护理敏感指标上报员,开展“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上报的培训,具体培训内容包括护理风险评估表的使用方式、风险因素的预判、护理内容记录、健康教育的要点、敏感指标的准确统计。各科室再根据具体工作内容,制定本科室的培训计划,由护理敏感指标上报员负责本科室培训,确保人人重视、人人参与护理敏感指标的管理工作。(3)改进评估工具。护理部组织科室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共同讨论改进护理评估单,满意度调查问卷,并借鉴上级医院的经验,听取省护理质控中心的意见,使评估工具更加符合临床工作需要。具体包括:①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Barthel)指数及评估表中加入新的要求,新入院及手术病人当天评估,评分在100分(C级)者,患者无需依赖,评分在61~99分(B级)者,患者为轻度依赖,每周二进行评估,保证每周评估一次;评分在41~60分(B级)者患者为中度依赖,评分≤40分(A级)者患者为重度依赖,每周二、五进行评估,保证每周两次;患者病情变化时随时评估,明确风险等级。②启用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单成人版和儿童版,及压疮危险患者跟踪记录、压疮治疗护理转归记录,住院患者压疮风险告知书;住院患者管道滑脱评估表及住院患者管道滑脱风险告知书;住院患者跌倒坠床评估表、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烫伤/冻伤风险告知书。


  1.2.3 PDCA循环具体实施过程
  (1)计划:通过培训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住院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表、压疮风险评估表、住院患者管道滑脱评估表、住院患者跌倒坠床评估表的评分方法。科室敏感指标管理小组成员,要分别对首次评估、连续评估质量,及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检查,形成动态、持续的评估改进工作。护士工作满意度和住院患者满意度由护理部专职人员按时完成。工作目标设定为护理敏感指标发生率均较实施前改善。(2)实施:在患者在入院后2 h内完成护理评估,当患者ADL评分60~41分,患者跌倒/坠床风险≥11分,压疮风险≤18分,管道滑脱风险>20分,启用对应的风险告知书、高风险护理记录单,实施护理风险干预措施,床位卡明确标示,重点交接班。分重点评估时段有:患者入院、转入、手术治疗前后,以及发现护理敏感指标的高危因子时,需要及时进行评估分析。(3)检查:患者的评估结果由责任组长进行分析,对于确定为高风险的对象,及时对其开展护理,加强查房,并对各项风险因素的预防进行严格落实。各个组长需要对所在小组的护理质量开展定期考核,并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对护理敏感指标管理过程中,风险评估工作的落实和护理干预效果进行重点检查。对出现的问题指导护理人员应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4)处理:针对每位患者每一项护理敏感指标管理过程中反馈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持续、动态进行评估,及时将已解决的问题排除出評估序列,将新出现的问题将纳入新一轮PDCA循环,持续总结、分析、再改进。   1.2.4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组间护理质量评分差异,采用自拟评估问卷进行评估,基础护理、消毒隔离、危重患者、健康教育、病房管理、查对制度进行评估,采取百分制,分数越高,提示护理质量越好。
  1.2.5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22.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敏感指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基础护理、消毒隔离、危重患者、健康教育、病房管理、查对制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护理评估工作主要是指护理人员利用评估工具等,结合个人的工作经验,对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等进行及时的预判和评价。开展护理评估的主要目的就是控制患者的风险因素[4]。PDCA循环方案是确保护理评估及时性、系统性、严谨性的有力工具。在本次研究中,运用PDCA循环模式,PDCA循环可以提高起点等的水平,且连续性较强,通过建立院科两级的护理敏感指标管理体系,组织人员培训,对评估工具进行合理调整。与此同时,也要求护理人员有较为丰富的风险常识、护理管理经验和态度等[5]。通过先对科室护理敏感指标上报员进行集中培训,然后逐层对科室人员开展敏感指标的具体培训,帮助护理人员提高个人风险控制的意识和能力[6]。同时,对于风险防控工作而言,护士是一线执行人员,其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极为关键,对于护士的个人培训,需要不断加强风险评估及控制措施落实的监管[7]。由医院三级护理质控体系对科室护理风险管理体系实施质量监控,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质量,并保证该项工作的科学性,加强对相关内容的持续质量改进[8]。针对护理敏感指标开展有效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士的满意度,降低护士的离职率,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通过临床调查分析可知,一部分护士在风险事件发生后才进行被动处理,体现了护士在风险评估和预防能力方面的不足,也表示风险评估工作还不够科学。因此,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对护理评估流程进行持续改进,起到了约束与指导护理评估与预防措施干预的作用,通过评估、总结、分析、再改进,可以及时发现风险管理工作的偏差,并实现敏感指标的有效控制,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9]。提高了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有效促进了护理敏感性指标的改善,实现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总之,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是院内护理质量评估的关键内容,是医疗机构管理的核心项目之一,本次研究将PDCA循环改进评估流程纳入院内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建立及管理中,能够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并对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建立管理发挥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石俊卿,姚兆霞,张坤坤,等.基于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监测的质量管理实施成效[J].全科护理,2019,17(25):3172-3175.
  [2] 张元红,张洁,赵丽,等.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质控小组的成立与运行效果[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8,47(4):370-372.
  [3] 王方.临床护士护理程序技能培训方法及效果[J].全科护理,2009,7(2):158.
  [4] 冯志仙,黄丽华,章梅云,等.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构建及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5):452-455.
  [5] 吴前胜,陈娟,徐蓉.结构化程序护理评估工具的制定及应用分析[J].护理研究,2018,32(13):2117-2120.
  [6] 师亚,王秀华,杨琛,等.老年长期照护分级评估人员及流程的定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8,33(20):74-77.
  [7] 冯璇,周晓美,蒋岩,等.基于任务驱动的结构化护理评估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7):1543-1548.
  [8] 张彩虹,刘晓霞,黄红艳,等.格林模式培训在低年资护士压力性损伤评估实践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9,18(11):48-53.
  [9] 石钰,陈艳,陈学涛,等.互联网+专科护理门诊提高患者慢病管理水平[J].中國数字医学,2018,13(6):13-1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孕激素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方法:选取 82 例在本科室进行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治疗的病人进行调研,此次调查选取时间为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4 月。将参与本次调查病人分为 2 组,每组 41 例。对比组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方式。研究组则给予病人孕激素与宫腔镜手术联合治疗方式。分析两组最终治疗结果。结果:对比组与研究组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并无差异(P>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喹硫平、氯氮平对心电图电位、波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
目的:研究宫颈球囊与催产素联合应用于妊娠晚期引产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间接收的妊娠晚期引产产妇144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2例应用米索前列醇引产,观察
【摘要】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常用药物的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研究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进行老年高血压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了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用药管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规范化用药安全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 :对照组中患者治疗后效果低于观察组中患者,差异有意义(P0.05)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呼吸危重症病房治疗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
目的:探究开胸患者使用地佐辛+舒芬太尼联合用药镇静镇痛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行开胸术的患者共计102例,其中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
【摘要】目的:分析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联合化疗方案二线治疗一线治疗后进展的晚期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5 月一线治疗后进展的 36 例晚期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实施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联合化疗方案二线治疗,每例患者接受 1~6 周期化疗,每 2 周期评价疗效,治疗结束后,分析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生存质量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1)36
【摘要】目的:分析应用乳酸菌阴道胶囊对宫颈糜烂合并慢性宫颈炎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 82 例宫颈糜烂合并慢性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8 年 12 月至 2020 年 5 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41 例患者;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宫颈环形电切术,观察组的治疗方法为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35 %显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卡介苗膀胱灌注对老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 2017 年 3 月至2018 年 8 月在孝感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行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的老年非肌层浸润的膀胱癌患者 62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1 例,对照组采用卡介苗 100 mg 膀胱灌注,观察组采用卡介苗 60 mg 膀胱灌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复發率、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