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过自己过年的生产实践,摸索滴灌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
关键词:滴灌;春小麦;栽培
1 主要栽培技术
1.1 土地准备
选择前作以豆科作物的土壤为宜,最好不要重茬。在前茬农作物收获后进行秋翻。将农家肥与化肥均匀混合后,撒于地面深翻入土,耕深25cm~28cm。冬前整成待播状态。
1.2 肥料准备
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全生育期需化肥总量为:氮肥(N)16 kg/667 m2~24 kg/667 m2,磷肥(P2O5)9 kg/667 m2~14kg/667 m2,钾肥(K2O)3 kg/667 m2~6kg/667 m2,锌肥(以ZnSO4·7H2O计)1kg/667m2~2kg/667m2。
1.3 基肥
秋翻前施优质农家肥1500kg/667 m2~2000 kg/667 m2做基肥。秋翻时将70%以上的磷肥、60%的钾肥及20%氮肥和全部锌肥做基肥,与农家肥混匀撒施在地里,立即进行翻耕。秋翻未施肥的,翌年春季机械能进地时,将上述基肥在播种前翻入土壤进行全层施肥。如未进行全层施肥,也应将上述基施化肥加入商品有机肥15 kg/667 m2~20kg/667 m2,单独播入10 cm以下土层再播种。
1.4 品种选择
选择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如新春35号等新品种。
1.5 种子处理
种子要求经过精选处理,并进行药剂拌种,或用2.5 %适乐时500 ml加3 %敌萎丹水悬浮剂2500 ml,兑水8 kg,用喷雾器喷拌500 kg種子。
1.6 播种
当气温稳定通过2℃以上,土壤解冻5cm~7cm,机械能进地时即可播种。可选用谷物播种机,配带滴灌带铺设设备一次完成播种和铺设滴灌带。滴灌春小麦不需要打埂做畦。在病害易发区和高产区,应沿垂直于播种方向,每30 m~50 m留0.8 m~1.2 m宽的通风间隔区。播种后,尽快布好滴灌水带并连接毛管,注意检查,保证滴灌管网正常运行。适期早播的播量为25 kg/667 m2。春小麦播种深度3 cm~4 cm。播行端直,下籽均匀,接行和滴灌带铺设准确。播种时应带覆土环、镇压器,以达到提墒保墒,做到一播全苗,为奠定丰产基础。播种时,严禁种子与化肥混播。
1.7 田间管理
1.7.1 滴水追肥 对于播种期不能原墒出苗地块,播完种后应尽快滴水,水量以两滴灌带间水印相接为宜,以保证小麦正常出苗。墒情适宜播种的地块,适期滴水追肥时间在小麦二叶一心到三叶一心进行第一次滴水施肥,随水滴施尿素5kg/667 m2,推荐使用N:P2O5=5:1,总含N量不低于30 %的硝基或硫基氮磷滴灌肥或适宜滴灌的氮磷复合肥5kg/667m2。头水滴水量,壤土及轻质粘壤土为40m3/667 m2,沙壤土为50 m3/667 m2。坚持头水早、二水赶、三水适时灌。在小麦拔节中期(孕穗前),随水滴施N:P2O5:K2O=5:1:2,总N量不低于30 %的硝基或硫基氮磷钾滴灌肥20kg/667 m2,或尿素14 kg/667 m2加滴灌用磷酸一铵2kg/667 m2加滴灌用硫酸钾(含K2O不低于30 %)2 kg/667 m2。
1.7.2 根外追肥 在小麦抽穗、灌浆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200 g/667 m2加尿素150 g/667 m2,可再加优质叶面肥(用量依据说明书)。宜喷施2次~3次,可预防干热风,促进增产。喷施时间为11:00之前或17:00之后。
1.7.3 除草 在春小麦拔节前(3叶~5叶),双子叶杂草出苗后可用20%二甲四氯水剂150 ml/667 m2,或用72%的2,4-D丁酯乳油40ml/667m2,兑水30 kg/667 m2叶面喷施;单子叶杂草可用6.9%精恶唑禾草灵(骠马)水乳剂兑水30kg/667 m2叶面喷施。单、双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上述药剂可混合使用,也可用7.5%啶磺草胺(优先TM)水分散粒剂12.5g兑水30 kg/667 m2叶面喷施。药剂化除应选择无风晴朗天气进行喷施,喷药时应防止对邻近作物产生药害。注意喷施除草剂后药械要清洗干净。在气候冷凉的条件下,除草剂按说明书的最低量使用,以防产生药害。
1.7.4 防止倒伏 高产田及茎杆较高、群体密度较大、易发生倒伏的麦田,在小麦5叶~6叶期喷施50 %矮壮素水剂,100ml/667 m2~200 ml/667 m2,兑水50kg进行喷雾,产量高、土地肥沃、茎秆较高的用药选上限,反之选下限。可视小麦生长情况喷施1次~2次,间隔期7天。
2 病虫害防治
2.1 病害及防治
主要病害有小麦白粉病、锈病。
2.1.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与豆科作物进行轮作,收获后及时清田并秋耕冬灌。适时施肥灌水,防止徒长和早衰。
2.1.2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25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12.5 %烯唑醇20g/667 m2~40 g/667 m2兑水40 kg喷雾,每隔7 d~10 d防治1次,连续防治2次~3次。连年发生白粉病或锈病的地块,药剂应交替使用,以防病菌产生抗药性。
2.2 虫害及防治
主要虫害有小皮蓟马、小麦负泥虫、麦蚜等。
2.2.1 小皮蓟马 在小麦孕穗期,大批蓟马飞至麦穗产卵为害,此时是防治成虫的有利时期。小麦扬花期是防治初孵若虫的有利时期。可用20%丁硫克百威乳油1000倍液,或用2.5%氟氯氰菊酯(百树得、拜虫杀)乳油2500倍液喷雾,用药液40kg/667m2。
2.2.2 小麦负泥虫 药物防治的最佳时期是在成虫出土后10天内(产卵前)进行喷雾,结合网扑成虫来杜绝其产卵。药剂防治可用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用5%氟虫腈(锐劲特)悬浮剂6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每667m2用药液量30kg。常年发生较严重区,应合理轮作,避免重茬;秋季进行秋灌秋翻,清除田间地边杂草。
2.2.3 麦蚜 当小麦蚜株率达20%,百株蚜量500头时进行防治,可用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30 g/667 m2,或用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 g/667 m2,兑水30 kg进行喷雾防治。
3 收获
当95%以上的小麦进入蜡熟期,籽粒变硬,色泽达到本品种固有特征,即可进行机械收获。收获前需作好准备工作,将水带收回。机械收割达到脱净率>98 %、破碎率<2 %、总损失率<3 %。收割后及时晾晒,当小麦水分<12.5 %时,即可扬场或用清粮机清选后入库或销售。
关键词:滴灌;春小麦;栽培
1 主要栽培技术
1.1 土地准备
选择前作以豆科作物的土壤为宜,最好不要重茬。在前茬农作物收获后进行秋翻。将农家肥与化肥均匀混合后,撒于地面深翻入土,耕深25cm~28cm。冬前整成待播状态。
1.2 肥料准备
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全生育期需化肥总量为:氮肥(N)16 kg/667 m2~24 kg/667 m2,磷肥(P2O5)9 kg/667 m2~14kg/667 m2,钾肥(K2O)3 kg/667 m2~6kg/667 m2,锌肥(以ZnSO4·7H2O计)1kg/667m2~2kg/667m2。
1.3 基肥
秋翻前施优质农家肥1500kg/667 m2~2000 kg/667 m2做基肥。秋翻时将70%以上的磷肥、60%的钾肥及20%氮肥和全部锌肥做基肥,与农家肥混匀撒施在地里,立即进行翻耕。秋翻未施肥的,翌年春季机械能进地时,将上述基肥在播种前翻入土壤进行全层施肥。如未进行全层施肥,也应将上述基施化肥加入商品有机肥15 kg/667 m2~20kg/667 m2,单独播入10 cm以下土层再播种。
1.4 品种选择
选择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如新春35号等新品种。
1.5 种子处理
种子要求经过精选处理,并进行药剂拌种,或用2.5 %适乐时500 ml加3 %敌萎丹水悬浮剂2500 ml,兑水8 kg,用喷雾器喷拌500 kg種子。
1.6 播种
当气温稳定通过2℃以上,土壤解冻5cm~7cm,机械能进地时即可播种。可选用谷物播种机,配带滴灌带铺设设备一次完成播种和铺设滴灌带。滴灌春小麦不需要打埂做畦。在病害易发区和高产区,应沿垂直于播种方向,每30 m~50 m留0.8 m~1.2 m宽的通风间隔区。播种后,尽快布好滴灌水带并连接毛管,注意检查,保证滴灌管网正常运行。适期早播的播量为25 kg/667 m2。春小麦播种深度3 cm~4 cm。播行端直,下籽均匀,接行和滴灌带铺设准确。播种时应带覆土环、镇压器,以达到提墒保墒,做到一播全苗,为奠定丰产基础。播种时,严禁种子与化肥混播。
1.7 田间管理
1.7.1 滴水追肥 对于播种期不能原墒出苗地块,播完种后应尽快滴水,水量以两滴灌带间水印相接为宜,以保证小麦正常出苗。墒情适宜播种的地块,适期滴水追肥时间在小麦二叶一心到三叶一心进行第一次滴水施肥,随水滴施尿素5kg/667 m2,推荐使用N:P2O5=5:1,总含N量不低于30 %的硝基或硫基氮磷滴灌肥或适宜滴灌的氮磷复合肥5kg/667m2。头水滴水量,壤土及轻质粘壤土为40m3/667 m2,沙壤土为50 m3/667 m2。坚持头水早、二水赶、三水适时灌。在小麦拔节中期(孕穗前),随水滴施N:P2O5:K2O=5:1:2,总N量不低于30 %的硝基或硫基氮磷钾滴灌肥20kg/667 m2,或尿素14 kg/667 m2加滴灌用磷酸一铵2kg/667 m2加滴灌用硫酸钾(含K2O不低于30 %)2 kg/667 m2。
1.7.2 根外追肥 在小麦抽穗、灌浆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200 g/667 m2加尿素150 g/667 m2,可再加优质叶面肥(用量依据说明书)。宜喷施2次~3次,可预防干热风,促进增产。喷施时间为11:00之前或17:00之后。
1.7.3 除草 在春小麦拔节前(3叶~5叶),双子叶杂草出苗后可用20%二甲四氯水剂150 ml/667 m2,或用72%的2,4-D丁酯乳油40ml/667m2,兑水30 kg/667 m2叶面喷施;单子叶杂草可用6.9%精恶唑禾草灵(骠马)水乳剂兑水30kg/667 m2叶面喷施。单、双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上述药剂可混合使用,也可用7.5%啶磺草胺(优先TM)水分散粒剂12.5g兑水30 kg/667 m2叶面喷施。药剂化除应选择无风晴朗天气进行喷施,喷药时应防止对邻近作物产生药害。注意喷施除草剂后药械要清洗干净。在气候冷凉的条件下,除草剂按说明书的最低量使用,以防产生药害。
1.7.4 防止倒伏 高产田及茎杆较高、群体密度较大、易发生倒伏的麦田,在小麦5叶~6叶期喷施50 %矮壮素水剂,100ml/667 m2~200 ml/667 m2,兑水50kg进行喷雾,产量高、土地肥沃、茎秆较高的用药选上限,反之选下限。可视小麦生长情况喷施1次~2次,间隔期7天。
2 病虫害防治
2.1 病害及防治
主要病害有小麦白粉病、锈病。
2.1.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与豆科作物进行轮作,收获后及时清田并秋耕冬灌。适时施肥灌水,防止徒长和早衰。
2.1.2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25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12.5 %烯唑醇20g/667 m2~40 g/667 m2兑水40 kg喷雾,每隔7 d~10 d防治1次,连续防治2次~3次。连年发生白粉病或锈病的地块,药剂应交替使用,以防病菌产生抗药性。
2.2 虫害及防治
主要虫害有小皮蓟马、小麦负泥虫、麦蚜等。
2.2.1 小皮蓟马 在小麦孕穗期,大批蓟马飞至麦穗产卵为害,此时是防治成虫的有利时期。小麦扬花期是防治初孵若虫的有利时期。可用20%丁硫克百威乳油1000倍液,或用2.5%氟氯氰菊酯(百树得、拜虫杀)乳油2500倍液喷雾,用药液40kg/667m2。
2.2.2 小麦负泥虫 药物防治的最佳时期是在成虫出土后10天内(产卵前)进行喷雾,结合网扑成虫来杜绝其产卵。药剂防治可用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用5%氟虫腈(锐劲特)悬浮剂6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每667m2用药液量30kg。常年发生较严重区,应合理轮作,避免重茬;秋季进行秋灌秋翻,清除田间地边杂草。
2.2.3 麦蚜 当小麦蚜株率达20%,百株蚜量500头时进行防治,可用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30 g/667 m2,或用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 g/667 m2,兑水30 kg进行喷雾防治。
3 收获
当95%以上的小麦进入蜡熟期,籽粒变硬,色泽达到本品种固有特征,即可进行机械收获。收获前需作好准备工作,将水带收回。机械收割达到脱净率>98 %、破碎率<2 %、总损失率<3 %。收割后及时晾晒,当小麦水分<12.5 %时,即可扬场或用清粮机清选后入库或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