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多靶点干预慢性心力衰竭

来源 :中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kai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药干预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具有多层次、多靶点的独特优势,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抑制心衰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缓解氧化应激、减少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减少细胞凋亡、控制心脏重构进展等不同的机制,表现出可靠的临床疗效。目前,研究仍以单中心、小样本为主,缺少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需进一步加强大样本、多中心的真实世界研究及国际认可的随机对照试验;加强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运用,尤其是在动物实验中的运用,以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加强试验设计的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循
其他文献
细胞自噬是指在真核细胞中,细胞器通过溶酶体分解,重新回收利用的一系列过程,对维持体内环境有重要作用。这种机制与中医阴阳自和理论有相似之处。若血管内皮细胞自噬功能衰
《黄帝内经》首次记载“阳化气,阴成形”,是对人体生理病理的高度概括。外寒或内寒侵袭机体,由寒而郁致瘀,湿瘀互结,影响体内阳气之气化,从而导致痰饮水湿等“阴”邪成形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