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低迷中发掘出版业的成长机会

来源 :编辑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yu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低迷几乎是所有产业发展的咒符,因为伴随低迷经济的是需求的下降,有时由于经济滞涨还会迎头碰上成本的上升,这时产业会遭到两头夹击。在低迷中,出版业也一样会遇到双重困境。读者由于收入因素的影响,会改变购买行为,甚至改变阅读行为。
  经济低迷到来前,往往会出现一段伴随成本高涨的空前繁荣,这样,很多出版公司也会如同其他企业一样,在乐观中增加库存,或者大规模地进行品种扩张,期望凭大幅度扩大规模和品种优势与同行进行竞争,结果却遇到经济下滑的迎头袭击,在销售不畅和成本上升的压力下,现金流又面临短缺的危机。
  不过,既然同样的环境会降临到所有企业头上,那么积极经营的企业就会面临更多发展的机会。出版企业可以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分析发掘经济低迷环境里业务成长机会的方法。
  
  一、定位于不随经济周期波动且尚未开发的市场
  
  很多市场都会随着经济波动而起伏不定,但是,有些市场是比较稳定的。比如,主要粮食产品,需求量比较稳定,除非经济出现惊人的波动,致使相当一部分人从温饱跌入贫困。在图书市场,比较显著的就是教材市场,不管经济如何波动,学生人数一般不会出现显著变化,甚至因为人口增长的因素,教材市场还会稳定增长,这也是很多出版企业拼命挤进教材市场的重要原因。
  但是,显而易见的稳定市场早已为同行所知,要在经济低迷时在这些市场加大发掘力度、增加市场份额,即使成功,所需要的投资也是相当大的。只有识别出别人还未涉足的这类市场,在竞争者尚未知晓的领域切入,才更有可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并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在20世纪的大萧条期间获得惊人成功的《财富》杂志,就是这一策略的成功范例。《财富》杂志之所以在经济萧条时取得如此骄人业绩,其独特的市场定位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财富》杂志的创始人亨利·鲁斯将其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与资本主义商业成功联系在一起的高度权威性”,并将该杂志的读者定位为工商业的高端人士,即经理层次的读者,致力于成为企业家的信息和思想窗口,高度强调内容的客观性、观点的权威性、主题的焦点性,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手法抒写财富人物和财富传奇,并且自始至终地富有技巧地坚守商业道德。
  这是市场上第一本从内容到印装都完全围绕工商业领袖读者群设计的杂志,它并不是专为大萧条时代设计的,事实上创办者为推出这一杂志,进行了两年的调查研究,只是它的出版适逢大萧条的降临,但是它历经大萧条的考验而逆势取得非凡成功,却意外证明了独特的定位不仅可以使企业在低迷的经济中获得生存,而且还可以快速成长。
  经济大萧条虽然可以削弱大部分人的购买力,但是对丁:商界经理购买一本高端杂志的能力的影响却是微乎其微,更何况当时还没有专为他们出版的其他精美杂志。经理阶层相对而言对自己的前途更有信心,更有可能在萧条中为自己的未来投资。对于工商业领域重要企业和领导的成败得失进行客观而权威分析的《财富》杂志,正可以深化自己对经济和工商业的理解,那一部部荡气回肠的财富传奇更是足以激励正在拼搏的经理们在低迷的境况中保持奋斗激情,或者在挫折中重获勇气和信心。随着经济萧条的深化和《财富》的销量的不断增长,它那专为企业经理阶层精心安排的一篇篇文章以及精美豪华的装帧,甚至成为企业家身份的象征。这一品牌形象,叉转而吸引更多的工商界人士加人它的读者群。这一独特的定位不仅让它从漫长的大萧条中脱颖而出,而且历经大萧条的考验也成为它的资本,即使大萧条过后,出现了相当多的同类杂志的竞相模仿和企图超越,它也依然不减当年的发展势头。
  
  二、定位于因萧条而增长的市场
  
  有些产品或服务会因经济显著下滑而增长,如休闲类杂志。这是因为出版物的消费购买力中,除了货币购买力外,还要有时间购买力,即有时间阅读。可以说,大萧条反而提高了人们的时间消费能力,再加上休闲类杂志定价比较低,对它们的需求反而提高了。
  《读者文摘》就是大萧条的大赢家之一。该杂志由德惠特·华莱士于1922年在家庭作坊中创办。经过近7年的发展,到1929年大萧条开始时,发行量已经达到25万份。然而,真正推动它飞速发展的力量却是让许多其他企业惨遭灭顶之灾的大萧条:大萧条让繁荣期忙碌的人们用阅读来打发时间,也用吸取趣闻轶事来填补无聊时的空虚和抚平失业的创伤。到1935年时,其发行量就突破了100万份,而大萧条结束时,则突破了700万份。
  《读者文摘》走了与《财富》杂志相反相成的道路:它从已经出版的杂志中辑录文章,减少了成本,可以较低的价格吸引低消费能力的读者,这些读者也有较多的时间来阅读这类杂志,尤其是在大萧条期间工作机会大大减少的境况下更是如此。而且,它所选刊的那些生动有趣的内容涵盖广博,适合大多数人的口味,更是扩大了它的读者群。
  
  三、发掘和占领尚未满足的市场利基
  
  利基就是规模较小、需求尚未满足的细分市场。在市场竞争中,竞争者们往往只注意争夺大的市场,忽略这些小规模市场。但是,这些市场本身虽然规模小,但竞争压力小反而使其容易进入、毛利率高,成为有一定吸引力的发展对象。
  1998年至2001年,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的经济增长跌落到9%以下,由此出版业也受到了冲击。然而,就是在这个经济和出版行业都处于萧条的周期中,国内一家出版社却杀人本来竞争已经很激烈的经管图书市场,逐步建立信誉,成为后来经管图书的知名出版商。
  这家出版社切入的市场利基,是影印版的较薄的国外专业课程教材和著作。当时,国内几家知名的出版社已经引进了相当多的国外经管教材,几乎囊括了当时流行于欧美的主要经管教材,但这些教材大都内容驳杂、无所不包,翻译出版后往往部头厚实、价格昂贵。同时,专业性强的教材和专著却又很少有人引进,而这也恰恰是国内特别需要和匮乏的。因为专业性强的教材和专著中的许多内容,尤其是它们所介绍的研究方法、最新推出的理论和模型与政策和经营实践,国内的图书鲜有提及。再加上该社在引进中选择的大都是较薄的图书,又是直接影印,于是降低了图书的定价。这些影印图书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老师和研究生是它们的主要读者。这些影印图书不仅成为他们专业学习的参考书,而且原汁原味的英文还有助于他们学习英语尤其是专业英语,为他们检索和阅读专业外文文献以及可能的出国留学或访问打下基础。于是,这些学术层的读者相互推荐,很快就使这家出版社在经管市场确立了声誉,不久便异军突起为经管图书市场的一支劲旅。
  
  四、整合分散的利基市场,实施统一营销
  
  当图书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时,各 个竞争者往往竞相突出自己的图书的不同特点,企图以这些不同的特质打动读者,赢得市场份额。这一竞争策略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奏效,但有时由于经济形势显著下滑,读者的购买力受到严重影响,足以让以前需求不同的读者不得不进行调整,结果最终表现为大致相同的图书消费趋向。这时,统一营销的机会就出现了。
  图书的统一营销就是针对以前需求不同的读者提供内容、装帧、价格、渠道、宣传和配送等部分或全部营销要素都完全一样的图书。这一策略往往在经济状况显著下降的情况下采用,或者在开拓购买力较低的市场时运用。因为这既可以降低图书价格,减少读者的花费,也可以降低出版者的成本,稳住盈利率。图书价格下降后,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使以前竞争者的读者或根本不打算购书的人转变成自己顾客,市场扩大了,但低成本保障了盈利率,整体收入自然上升了。
  目前,运用这一营销策略的出版社还比较少见,部分原因是担心它的市场效果。只有当前国家推行的农家书屋工程中,一些大的出版集团在尝试采用这一策略。因为开拓农村读者市场,价格是影响购买意向的关键要素之一。而且,高度分散、配送路径复杂而相距遥远导致的高成本,也是阻碍出版企业进入这一市场的重要因素。大型出版集团旗下的出版单位众多,可向市场提供的图书品种远远超过一般的独立的出版单位,在对图书和杂志等出版物的选题、装帧、价格、印制、渠道和宣传进行精心协调后,有更大的成本效益优势进行统一营销。
  比如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2009年春季就针对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了统一营销,制订了统一的农家书屋图书推荐目录,实施图书的统一采购和配送,建立和整合了统一的图书营销渠道。实施统一营销后,集团凝聚了出版资源,降低了营销成本,突出了图书和集团的品牌,显著扩大了集团和图书在市场上的影响力。
  
  五、以差异化营销打破同质化竞争,创造或夺取市场
  
  所谓差异化营销,也就是实施与竞争者有明显差异的营销策略。出版业务的营销工具无非是内容、装帧、渠道、价格、促销和服务,在其中一个或几个营销工具上与竞争者形成差异,都可以形成差异化营销。当然,只有这种差异化达到显著吸引读者的程度,才能产生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差异化营销获得的市场,既有放弃竞争者的读者,也有原来根本就没有意愿购买同类图书、纯粹因为差异化营销产生的足够的吸引力而购书的读者。所以,差异化营销既可以夺取市场,也同时创造了市场。
  前面提到的《财富》杂志就是在内容、装帧和价格三个方面进行有效的差异化营销的范例,其结果是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富有经济效益的细分市场,并且借由对内容定位的坚持和把握,长期牢牢地掌握了这一市场。
  我国图书市场迄止20世纪90年代末期,盛行的几乎都是无差异营销,同质化竞争严重然而,在图书市场陷入低迷的20世纪90年代末,科利华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利华”)运用差异化营销则几乎创造了一个图书营销神话。
  由科利华引进、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学习的革命——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是一部名目繁多的学习的“革命性”方法的大汇编,而且大量的页面上也只是几行大字,却能够吸引众多的读者趋之若鹜,创造了令出版界惊愕的销售神话,其营销策略就是差异化营销,而且是重磅投入的差异化营销。
  科利华的营销策略是高投入的广告、协同的营销宣传、广泛密集的分销。
  它首先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的广告黄金时段,连续一个月时间以巨额投入播出一则某著名导演担任主角的广告片,宣称“读这本书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光广告制作费就达200万元;在凤凰卫视连续做了两个月的广告;同时,它还在中国教育台、各地日报和晚报上投放了广告;甚至当时正火爆:比京的大片《拯救大兵瑞恩》在播放前也插入了这部书的广告。为了推广,科利华特制了100本高76厘米、宽52厘米、重达14.8千克的“书王”,制作了12米高、9米宽的当时我国最大的图书模型,并且在国内首次为一部书开设一个网站进行网络营销,开通专项寻呼和电话直销;为配合后续的展览和订货,还制作了专门的招贴画和海报。
  在进行巨资投入的广告和协同的营销宣传的同时,科利华展开了广泛密集的分销。它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39个城市组织了大型展览会和专题订货会,并同时在其他几十个城市和办事处批发。为了达到密集广泛分销的目标,同时不给盗版任何机会,它首次铺货就达500万册,图书布满了书店、学校、机场、网络,甚至报摊,同时读者还可以通过电话订购。
  这种在我国图书市场上史无前例的营销传播和分销协同整合的营销策略,是我国图书界差异化营销的典型案例。它不仅成就了令人瞩目的图书销售量,也成了以后我国图书界借鉴的营销范例。
  上述几种图书营销策略都经历了经济或出版业萧条的境况的实践检验,尽管在经济繁荣时期也有形形色色的其他营销方法与这些策略一样能够带来业务成长,但历经萧条的淘洗,则凸显了它们抗御萧条的重要价值。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因全球金融危机而减缓,而且图书市场早已步入低迷,思考和检讨这些国内外知名出版企业用以有效应对萧条甚至因而逆风飞飙的营销策略,可以为我们发掘萧条中的机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财富》杂志的发展历程[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56350.htm.2010-l-18
  [2]《读者文摘》——创刊经过与发展[EB/OL]http://WWW.hudong,com/wiki/《读者文摘》,2010-1-10
  [3]穆宏志
  中南传媒统一营销农家书屋[N],中国图书商报,2009-05-18
  [4]李阳泉,《学习的革命》和图书营销狂潮[N],中国图书商报,2005-01-21
其他文献
<正> 目前,我省保险管理体制突出的问题是集中过多、把基层经营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束缚住了。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充分放权、搞活基层,就此提出以下改革设想: 一、在计划编制
就世界层面而言,社会主义就是在全球范围内使世界生产力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解放和发展,消灭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不平等的剥削关系,消除南北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全人类的共同富裕
针对传统教学和考核模式下“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文从翻转课堂的角度提出细化平时成绩评定标准、提高平时成绩在课程成绩中的占比、设置期末考试成绩的最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的立身之本,而核心技术则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石。从整体上看,西部民营企业普遍缺乏核心竞争能力,尤其是缺乏核心技术。简要分析在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和
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环节,也是推动智能课堂构建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开展POCIB实训教学案例分析,对如何通过实训教学开展课程诊改、带动教
生物化学实验是高等院校食品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如何改进实验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是生物化学实验
文章以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为个案,以调研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医疗机构及对相关公务员、农民进行访谈所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为基础,对新型农村合作医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是21世纪中学英语教育教学的指导纲领,具有"立意高、定位准、要求明"的基本特征,给中学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也给中学外语教育的改革拓宽了思路。传统的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如何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已成为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以来,县域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
当文化被理解为人类的生活方式的时候,历史上每一种由社会发展模式所决定了的生活方式都折射出其中的文化蕴涵。以此为视角,传统发展观主要表现为物性的增长,而真正的发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