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加强英国史研究区域会员之间的学术交流,2006年9月23日,英国史研究会京津地区片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教学》社等单位的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英国史研究会会长钱乘旦主持。主要议程由主题发言和教学交流组成。
上午,首先由北京大学的马克垚教授做主题发言。马先生结合自己多年来研究15世纪以前欧洲、尤其是英国中世纪史的体会,谈了自己在研究过程的一些困惑,提出了几个问题。他谈到国外学者们由于单纯研究中世纪史感到一些问题无法解决,开始将研究的下限不断向下延伸。西方学者对英国农业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的大致推断是:11-13世纪是上升期,14世纪是下降期,16世纪又是上升期,17世纪是下降期,18世纪以后,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展开,英国的农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对此他主要提出了三个感到困惑难解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在农业上升时期农业生产率是下降的,而下降时期农业生产率是上升的。西方学者的解释是,在上升期土地开垦,人口增加,耕种的多是较次的土地,挤占了畜牧用地,肥料减少。在下降期,人口减少,土地抛荒,单位土地人手投入多,土地得到精耕细作,造成农业生产力上升。学者们还分出几种生产力标准,如亩产量、劳动生产量、全要素生产率等,并采用了数学的计算方法。但给人的感觉是各说各的话,难得一致。第二个问题是,经济发展时人民生活并不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好,经济衰退时生活水平却在上升。按常理,经济发展生活才会好。西方学者的解释是,经济发展时,劳动力增加,工资降低;下降时期劳动力稀缺,工资上升。实证研究证明下降时期的14世纪好于上升时期的13世纪,15-18世纪生活水平一直下降。马先生认为他们的取样方法有缺陷。第三个问题是物价问题,这个问题更加复杂,难以理解。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的郭方紧接着介绍了几个相关的问题。一个是围绕着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布伦纳辩论;另一个问题是有关17世纪危机,关于这个问题王章辉曾做过介绍,农业革命国内介绍的也不多。美国的沃勒斯坦运用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对近代以来的世界经济做了长时段的探讨。
接下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的王振华做了关于当代英国工党政府走向的发言。近来英国工党内部布莱尔和布朗的关系问题很为世人关注。布莱尔和布朗同为工党新秀,也是20多年的老朋友。1994年前工党领袖史密斯去世后,两人是新领袖的热门人选。两人均是新工党主义者,没有什么政见差别,基本一致。1997年布莱尔上台,布朗出任具有重要地位的财政大臣。为了下次大选胜利,布朗有意和布莱尔保持一定的距离。布朗主要是获得中左翼人士的支持。而布莱尔则得到中产阶级的支持。估计如果布朗上台,国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外交政策会有些调整。英国政局正处于更新换代的前夜,保守党在民意测验中依旧领先工党,有希望执政。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的王德仁老师就近年来国内英国史研究状况做了发言。王老师认为近年来英国史研究成绩可观,学术成果令人注目,颇有生气。有中国人的观点,要保持良好的势头。断代史有进展。1980年代出版了蒋孟引的通史,1990年代王觉非等人的《近代英国史》体系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帝国斜阳》《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两书实事求是,提出了英国是否衰落的重要问题。专门史,尤其是文化史也取得了不少成果。王室、贵族等都有专著。涌现了一些新人的著作,博士生的论文,如夏继果等人,继承了前辈传统,史料扎实,写作细致。可以说,有中国特色的英国史研究已经初具规模。他就进一步的英国通史写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要以一个学术单位为主通力合作,吸收青年学者参加,反映最新研究成果。高岱在回应时认为,王老师的意见很好,但是在目前的条件下写作有分量的多卷本英国通史著作尚有困难。通史的写作要在专题史进展基础上。王德仁老师最后就外交史的写作发表了意见。他认为计秋枫等人所著的《英国文化与外交》太重文明、文化。外交史主要是政治史,要注重外交政策、体制、外交思想和外交实践。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朱孝远老师就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英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个时期是英国由落后向先进转变的时期,奠定了以后发展的基础,这个时期是注重内涵的和平时期。出现了几个主要转变:由注重国内向注重国际的转变,宗教也转向宽容;同时还出现了由农业向工商业的转变,用人政策由贵族统治向官僚体系统治的转变,文化上的转变体现为自莎翁开始的文化上的繁荣。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的吴必康先生以19世纪英国利益格局变化为主题发言。19世纪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世纪,很多小溪流样的变化在19世纪汇成了一条大河。格局意指不同的组成部分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利益格局就是指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组成及其相互关系,包括经济利益分配、政治关系、权力分配、地位高下等。利益格局变化是对政治和社会形态变化的反映。变动是与相对均衡同时存在的。格局变化快,容易产生得失冲突,平衡变为失衡。实际上,变化有渐进的、激进的、革命的,还有表现为王朝更替的。从生产力角度,19世纪工业化、城市化完成,人口迁移增加,自由贸易盛行,形成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社会阶级的变化,传统农民的消亡,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中产阶级崛起,阶级变化导致背后的利益得失;政治制度的变化,几次议会改革使新兴阶级得到发言权,公务员制度,现代政党制度的形成,19世纪前期的政党之争主要是议会内活动,后期走向了社会,选民的增加。政治思想上的变化,主要是三大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经济繁荣伴随着社会矛盾的增加,在19世纪表现得最集中、突出和普遍。如果处理的比较平稳、可以避免翻车,利益分配较好,就能够实现平和改进。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高岱老师对吴必康的发言做了重要回应和补充。首先是什么是帝国主义。有两个重要方面:工业革命和帝国扩张。霍布森认为工业革命导致消费不足、资本沉淀,于是资本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造成资本外流,进而导致帝国扩张。霍布森开出的药方是进行利益调整,通过社会改良扩大中下层人民消费能力。帝国主义不是资本主义的必然阶段。加拉赫提出了自由贸易帝国主义的概念,帝国主义是一贯的,只是存在有形帝国与无形帝国两种手段的差别。吴必康则认为存在帝国主义的内部驱动问题。帝国主义是调节内部矛盾的手段。
清华大学历史学系的刘北成教授谈了自己开设本科生课《西方经典选读》的情况。这是一门导读性质的读书课,选读的都是20世纪的作品。选读了韦伯、沃尔夫和本雅明的作品。韦伯的作品选的是《学术与政治》,沃尔夫的是《奥兰多》和《一间自己的房间》,本雅明的《巴黎,19世纪的文化首都》。
会议的最后是教研交流。首先北大的钱乘旦教授介绍北大的本科基础课改革。他谈到,长期以来世界通史教学走进了死胡同。好的老师能讲些个人心得,差的就只是照本宣科了。北大的具体做法是将课程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总论,由北大的高毅教授首倡。这学期由钱老师和彭小愉老师讲授。内容主要是通史的意义,介绍大线条、大趋势。《世界史通论》为必修课。第二个层次是五个地区再加上时段的区分:古代东方、古希腊罗马、中世纪、东亚南亚、西亚中东、非洲、欧洲。美洲的近现代史。第三个层次是专题课,为选修课。比较细致,按国别、专题划分。这样方便学生从宏观与微观不同角度细致了解,选择余地大。也能体现授课老师的专长。不利的地方是将历史割裂开来。钱乘旦认为北大的改革还处在尝试阶段,成功与否还难以确定。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张伟伟则就南开的教学改革发表意见。南开大学缩短了通史课课时,改为通论,分古代、中世纪、近现代三个时段。加强专史课程,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形式。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刘景华教授就世界史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发表了意见。存在的问题主要由受语言所限,选题多集中在英国,选题难。学生素质不佳,写作、外语能力都有欠缺,所选题目过于陈旧。孙立田老师提出了研究生扩招后引起的问题,通史课多由年青教师担任,教学质量有所下降。北京师范大学的梅雪芹教授谈到了北京师大世界史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她还介绍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经验体会,强调研究生要开拓眼界同时不能读书太散,注意对学术史的梳理。北大的黄春高老师谈了为非专业本科生讲授历史课的心得体会。课要讲得动听,但容易流于走马观花。存在如何将趣味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问题。
最后,与会学者一致认为英国史教研应加强国际交流,各学校科研单位在图书资源、对外学术交流、研究生联合培养等方面应该互通有无,增强彼此的交流与协作。学者们还一致同意类似的英国史研究会地区片会应每年都举办1~2次,以促进英国史的学术交流和学术发展。
[责任编辑:倪金荣]
上午,首先由北京大学的马克垚教授做主题发言。马先生结合自己多年来研究15世纪以前欧洲、尤其是英国中世纪史的体会,谈了自己在研究过程的一些困惑,提出了几个问题。他谈到国外学者们由于单纯研究中世纪史感到一些问题无法解决,开始将研究的下限不断向下延伸。西方学者对英国农业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的大致推断是:11-13世纪是上升期,14世纪是下降期,16世纪又是上升期,17世纪是下降期,18世纪以后,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展开,英国的农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对此他主要提出了三个感到困惑难解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在农业上升时期农业生产率是下降的,而下降时期农业生产率是上升的。西方学者的解释是,在上升期土地开垦,人口增加,耕种的多是较次的土地,挤占了畜牧用地,肥料减少。在下降期,人口减少,土地抛荒,单位土地人手投入多,土地得到精耕细作,造成农业生产力上升。学者们还分出几种生产力标准,如亩产量、劳动生产量、全要素生产率等,并采用了数学的计算方法。但给人的感觉是各说各的话,难得一致。第二个问题是,经济发展时人民生活并不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好,经济衰退时生活水平却在上升。按常理,经济发展生活才会好。西方学者的解释是,经济发展时,劳动力增加,工资降低;下降时期劳动力稀缺,工资上升。实证研究证明下降时期的14世纪好于上升时期的13世纪,15-18世纪生活水平一直下降。马先生认为他们的取样方法有缺陷。第三个问题是物价问题,这个问题更加复杂,难以理解。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的郭方紧接着介绍了几个相关的问题。一个是围绕着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布伦纳辩论;另一个问题是有关17世纪危机,关于这个问题王章辉曾做过介绍,农业革命国内介绍的也不多。美国的沃勒斯坦运用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对近代以来的世界经济做了长时段的探讨。
接下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的王振华做了关于当代英国工党政府走向的发言。近来英国工党内部布莱尔和布朗的关系问题很为世人关注。布莱尔和布朗同为工党新秀,也是20多年的老朋友。1994年前工党领袖史密斯去世后,两人是新领袖的热门人选。两人均是新工党主义者,没有什么政见差别,基本一致。1997年布莱尔上台,布朗出任具有重要地位的财政大臣。为了下次大选胜利,布朗有意和布莱尔保持一定的距离。布朗主要是获得中左翼人士的支持。而布莱尔则得到中产阶级的支持。估计如果布朗上台,国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外交政策会有些调整。英国政局正处于更新换代的前夜,保守党在民意测验中依旧领先工党,有希望执政。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的王德仁老师就近年来国内英国史研究状况做了发言。王老师认为近年来英国史研究成绩可观,学术成果令人注目,颇有生气。有中国人的观点,要保持良好的势头。断代史有进展。1980年代出版了蒋孟引的通史,1990年代王觉非等人的《近代英国史》体系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帝国斜阳》《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两书实事求是,提出了英国是否衰落的重要问题。专门史,尤其是文化史也取得了不少成果。王室、贵族等都有专著。涌现了一些新人的著作,博士生的论文,如夏继果等人,继承了前辈传统,史料扎实,写作细致。可以说,有中国特色的英国史研究已经初具规模。他就进一步的英国通史写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要以一个学术单位为主通力合作,吸收青年学者参加,反映最新研究成果。高岱在回应时认为,王老师的意见很好,但是在目前的条件下写作有分量的多卷本英国通史著作尚有困难。通史的写作要在专题史进展基础上。王德仁老师最后就外交史的写作发表了意见。他认为计秋枫等人所著的《英国文化与外交》太重文明、文化。外交史主要是政治史,要注重外交政策、体制、外交思想和外交实践。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朱孝远老师就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英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个时期是英国由落后向先进转变的时期,奠定了以后发展的基础,这个时期是注重内涵的和平时期。出现了几个主要转变:由注重国内向注重国际的转变,宗教也转向宽容;同时还出现了由农业向工商业的转变,用人政策由贵族统治向官僚体系统治的转变,文化上的转变体现为自莎翁开始的文化上的繁荣。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的吴必康先生以19世纪英国利益格局变化为主题发言。19世纪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世纪,很多小溪流样的变化在19世纪汇成了一条大河。格局意指不同的组成部分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利益格局就是指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组成及其相互关系,包括经济利益分配、政治关系、权力分配、地位高下等。利益格局变化是对政治和社会形态变化的反映。变动是与相对均衡同时存在的。格局变化快,容易产生得失冲突,平衡变为失衡。实际上,变化有渐进的、激进的、革命的,还有表现为王朝更替的。从生产力角度,19世纪工业化、城市化完成,人口迁移增加,自由贸易盛行,形成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社会阶级的变化,传统农民的消亡,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中产阶级崛起,阶级变化导致背后的利益得失;政治制度的变化,几次议会改革使新兴阶级得到发言权,公务员制度,现代政党制度的形成,19世纪前期的政党之争主要是议会内活动,后期走向了社会,选民的增加。政治思想上的变化,主要是三大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经济繁荣伴随着社会矛盾的增加,在19世纪表现得最集中、突出和普遍。如果处理的比较平稳、可以避免翻车,利益分配较好,就能够实现平和改进。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高岱老师对吴必康的发言做了重要回应和补充。首先是什么是帝国主义。有两个重要方面:工业革命和帝国扩张。霍布森认为工业革命导致消费不足、资本沉淀,于是资本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造成资本外流,进而导致帝国扩张。霍布森开出的药方是进行利益调整,通过社会改良扩大中下层人民消费能力。帝国主义不是资本主义的必然阶段。加拉赫提出了自由贸易帝国主义的概念,帝国主义是一贯的,只是存在有形帝国与无形帝国两种手段的差别。吴必康则认为存在帝国主义的内部驱动问题。帝国主义是调节内部矛盾的手段。
清华大学历史学系的刘北成教授谈了自己开设本科生课《西方经典选读》的情况。这是一门导读性质的读书课,选读的都是20世纪的作品。选读了韦伯、沃尔夫和本雅明的作品。韦伯的作品选的是《学术与政治》,沃尔夫的是《奥兰多》和《一间自己的房间》,本雅明的《巴黎,19世纪的文化首都》。
会议的最后是教研交流。首先北大的钱乘旦教授介绍北大的本科基础课改革。他谈到,长期以来世界通史教学走进了死胡同。好的老师能讲些个人心得,差的就只是照本宣科了。北大的具体做法是将课程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总论,由北大的高毅教授首倡。这学期由钱老师和彭小愉老师讲授。内容主要是通史的意义,介绍大线条、大趋势。《世界史通论》为必修课。第二个层次是五个地区再加上时段的区分:古代东方、古希腊罗马、中世纪、东亚南亚、西亚中东、非洲、欧洲。美洲的近现代史。第三个层次是专题课,为选修课。比较细致,按国别、专题划分。这样方便学生从宏观与微观不同角度细致了解,选择余地大。也能体现授课老师的专长。不利的地方是将历史割裂开来。钱乘旦认为北大的改革还处在尝试阶段,成功与否还难以确定。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张伟伟则就南开的教学改革发表意见。南开大学缩短了通史课课时,改为通论,分古代、中世纪、近现代三个时段。加强专史课程,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形式。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刘景华教授就世界史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发表了意见。存在的问题主要由受语言所限,选题多集中在英国,选题难。学生素质不佳,写作、外语能力都有欠缺,所选题目过于陈旧。孙立田老师提出了研究生扩招后引起的问题,通史课多由年青教师担任,教学质量有所下降。北京师范大学的梅雪芹教授谈到了北京师大世界史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她还介绍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经验体会,强调研究生要开拓眼界同时不能读书太散,注意对学术史的梳理。北大的黄春高老师谈了为非专业本科生讲授历史课的心得体会。课要讲得动听,但容易流于走马观花。存在如何将趣味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问题。
最后,与会学者一致认为英国史教研应加强国际交流,各学校科研单位在图书资源、对外学术交流、研究生联合培养等方面应该互通有无,增强彼此的交流与协作。学者们还一致同意类似的英国史研究会地区片会应每年都举办1~2次,以促进英国史的学术交流和学术发展。
[责任编辑:倪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