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山东省即墨市博物馆的诸多文物中有这样一件藏品——清代粉彩剔地九狮戏球鼻烟壶,这件文物集多种创作手法于一体,制作精美,纹饰形象生动,器物虽小,但是代表了当时优秀的瓷器制作水平,而且它的背后还有一段不为世人所熟知的故事,它促发了一种新的舞蹈的产生、发展和成熟,而其独特的舞蹈形式在山东乃至全国堪称独树一帜。
该件鼻烟壶呈扁平状。通高6.6厘米,口径呈圆形,直径1.9厘米,底径呈椭圆形,最宽处2厘米,最窄处1.5厘米,重90克。通体自下而上分五层纹饰,下层凸雕如意头纹;上部三层依次凸雕如意头纹、回形纹、连珠纹,上两层中间各饰一圈凸弦纹,底子均以金色再涂红彩,红彩微有脱落;中间正面饰五只狮子,下部各有一红色、蓝绿相间的狮子,呈左右回环状,左狮身子呈扭曲状,口衔黄色绣球,与右狮四眼对视,上部两只红绿、蓝绿相间的狮子各自扭曲身子,红绿狮口衔红色绣球,蓝绿狮右前腿抬起,左后脚踩紫色绣球,两狮四眼分别看着下部两只争抢绣球的蓝绿狮、红狮,右下侧黄、绿狮微露头部和前半身,呈站立状观望着左前方两狮争抢绣球,另一面一只金色狮口衔绿色绣球,另一只红狮两只前脚捂住绣球翘着尾巴,正在跟金色狮用力抢夺,另一只红绿相间的狮子则张着大嘴奔跑过来,右下角不远处又一只黄狮左前脚捂住蓝色绣球,张口吐着舌头蹲立一旁正在观战,左侧黄绿狮微露后腿和屁股。每个狮子各有一条黄、绿、蓝、紫色的彩带上下左右扭动相互缠连飘动在身体左右。口部、底部饰金色,微有露胎,口沿稍微有磕碰。从造型、胎体、釉色、纹饰等方面看,时代应为清代乾隆时期。
每个狮子、绣球、彩带均采用浅浮雕的手法塑出五官、形体和外在轮廓,再用线描勾出形体结构,后施以釉色;底子采用减法剔地加透雕手法,刻出云纹,满身用了六种釉色。器物虽小,造型却极为繁复,集多种创作手法于一身,表面采用浅浮雕,底子使用挖刻加透雕形式,形成多种层次,从而显得更加立体而层次多变。利用挖刻剔底后,粗糙的大块面底子与表面主体施釉后所产生的细腻,形成了细腻与粗犷、华丽与质朴的鲜明对比,狮子的造型自然生动有趣,鲜活的表现手法,愈加表现出器物主体物象的灵动,虽不是官窑产品,但却是民窑中的精品。
就是这样一件小小的鼻烟壶作品产生了一种别具一格的舞蹈表现形式,它就是“九狮图”,亦称“九狮舞” ,属硬架子灯舞,表演时气氛激昂热烈、粗犷彪悍,是产生并流传在山东即墨原城关一带的汉民族民间舞蹈形式。形成于清朝同治年间,距今已有140余年历史。
即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近7000年前即墨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活,这里民风淳朴,百姓能歌善舞,民间舞蹈形式丰富多彩,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在即墨市移风店镇古城村的墓葬中出土的汉代玉舞人,就是这一舞蹈艺术的实物载体。据原北阁村的老艺人孙跃亭师傅(1909年生)回忆,过去表演的九狮图,是站在高跷上手持内燃蜡烛的狮灯表演,动作简单,场面变化也不大,是“九狮图”的初级阶段。“九狮图”最初以高跷表演手举狮灯的形式,后来演变至以九头形态各异的狮子进行地面表演的舞蹈,由于狮子形象突出,节奏激昂高亢,形式奇特新颖,画面粗犷壮美,被誉为“九狮图”。
1984年国慶节期间,民舞“九狮图”参加青岛市“振兴中华”舞蹈专场演出,以古朴大方、独树一帜的韵律风格获得好评,后受邀参加了青岛市第一届啤酒节开幕式的演出。1987年,经过挖掘整理的“九狮图”,入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东卷本》等多部丛书。
“九狮图”是借助硬架子道具表演的舞蹈。有12名舞蹈演员,由1名驯狮手俗称“玩绣球的”和11名舞狮手组成。表演时保留一个绣球,狮子为雌雄一对大狮和七只小狮。由驯狮手举高杆彩球指挥,4名舞狮手举雌雄两狮和7名狮手举七只神态各异的子狮相聚而舞,动作轻盈灵活,姿态英武潇洒。整体表演分为“走街”和“圆场”两大部分。
“九狮图”的舞蹈动作,是动物拟人化的舞蹈动作,抓住狮子的典型神态进行模拟。并设计了简单的舞蹈情节,通过翻、滚、扑、跳,嬉、逗之狮态,形象地表现了狮子的粗犷和神韵,表现了人民群众祈求“吉祥如意”“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望。“驯狮手”姿态英武,舞蹈动作多是从武术动作演变而来。如“虎跳”“旋飞脚”“扫堂腿”“二踢脚”“鲤鱼打挺”“旋子”等。动作粗犷刚劲,威猛洒脱,使人观后焕发出奋发进取的精神。
“九狮图”的道具制作,融合了多种民间传统技艺,首先用竹篾扎成两大七小神态各异的狮子,然后裱糊棉纸,用中国传统绘画工艺勾画狮子的眉眼,按须、帔狮毛及形态,体内置以蜡烛。装饰纹样繁简搭配,神态造型夸张概括,色彩明快强烈;绣球是用竹篾扎成镂空式圆球,用彩绸逐一绑缠成型,每个孔镶一小铃铛,敷在一根约2米长的木柄上。在服饰方面,“驯狮手”头扎红方巾带七星额子,红色快衣加黑色快靴,扎镶彩饰腰带。狮子扮演者头扎英雄三角方巾,身着黄色镶边对襟上衣,黄灯笼裤,黑色快靴,扎红色腰带。
“九狮图”灯舞,其本身的含义是取“登”之谐音,寓五谷丰登之意。本身就含有祈祷神灵保佑的愿望,在表演程式上其跑场子结构特点以外圆内方、左右对称为律动特征,体现了天地合一的人文思想。反映了汉民族一贯崇尚的精神特质和对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生动地表现了本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民俗信仰。“九狮图”既然为“图”,就讲究构图饱满、追求多种图案造型,采用了大量的民间构图图案,显示出其精湛的民间舞蹈艺术技巧,以色彩鲜明、乡土味十足的独特风格,达到自娱与娱人的目的。其雅致的万般风姿和细腻的拟人化身段舞姿,无不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是即墨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2015年,“九狮图”被青岛市人民政府列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该件鼻烟壶呈扁平状。通高6.6厘米,口径呈圆形,直径1.9厘米,底径呈椭圆形,最宽处2厘米,最窄处1.5厘米,重90克。通体自下而上分五层纹饰,下层凸雕如意头纹;上部三层依次凸雕如意头纹、回形纹、连珠纹,上两层中间各饰一圈凸弦纹,底子均以金色再涂红彩,红彩微有脱落;中间正面饰五只狮子,下部各有一红色、蓝绿相间的狮子,呈左右回环状,左狮身子呈扭曲状,口衔黄色绣球,与右狮四眼对视,上部两只红绿、蓝绿相间的狮子各自扭曲身子,红绿狮口衔红色绣球,蓝绿狮右前腿抬起,左后脚踩紫色绣球,两狮四眼分别看着下部两只争抢绣球的蓝绿狮、红狮,右下侧黄、绿狮微露头部和前半身,呈站立状观望着左前方两狮争抢绣球,另一面一只金色狮口衔绿色绣球,另一只红狮两只前脚捂住绣球翘着尾巴,正在跟金色狮用力抢夺,另一只红绿相间的狮子则张着大嘴奔跑过来,右下角不远处又一只黄狮左前脚捂住蓝色绣球,张口吐着舌头蹲立一旁正在观战,左侧黄绿狮微露后腿和屁股。每个狮子各有一条黄、绿、蓝、紫色的彩带上下左右扭动相互缠连飘动在身体左右。口部、底部饰金色,微有露胎,口沿稍微有磕碰。从造型、胎体、釉色、纹饰等方面看,时代应为清代乾隆时期。
每个狮子、绣球、彩带均采用浅浮雕的手法塑出五官、形体和外在轮廓,再用线描勾出形体结构,后施以釉色;底子采用减法剔地加透雕手法,刻出云纹,满身用了六种釉色。器物虽小,造型却极为繁复,集多种创作手法于一身,表面采用浅浮雕,底子使用挖刻加透雕形式,形成多种层次,从而显得更加立体而层次多变。利用挖刻剔底后,粗糙的大块面底子与表面主体施釉后所产生的细腻,形成了细腻与粗犷、华丽与质朴的鲜明对比,狮子的造型自然生动有趣,鲜活的表现手法,愈加表现出器物主体物象的灵动,虽不是官窑产品,但却是民窑中的精品。
就是这样一件小小的鼻烟壶作品产生了一种别具一格的舞蹈表现形式,它就是“九狮图”,亦称“九狮舞” ,属硬架子灯舞,表演时气氛激昂热烈、粗犷彪悍,是产生并流传在山东即墨原城关一带的汉民族民间舞蹈形式。形成于清朝同治年间,距今已有140余年历史。
即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近7000年前即墨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活,这里民风淳朴,百姓能歌善舞,民间舞蹈形式丰富多彩,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在即墨市移风店镇古城村的墓葬中出土的汉代玉舞人,就是这一舞蹈艺术的实物载体。据原北阁村的老艺人孙跃亭师傅(1909年生)回忆,过去表演的九狮图,是站在高跷上手持内燃蜡烛的狮灯表演,动作简单,场面变化也不大,是“九狮图”的初级阶段。“九狮图”最初以高跷表演手举狮灯的形式,后来演变至以九头形态各异的狮子进行地面表演的舞蹈,由于狮子形象突出,节奏激昂高亢,形式奇特新颖,画面粗犷壮美,被誉为“九狮图”。
1984年国慶节期间,民舞“九狮图”参加青岛市“振兴中华”舞蹈专场演出,以古朴大方、独树一帜的韵律风格获得好评,后受邀参加了青岛市第一届啤酒节开幕式的演出。1987年,经过挖掘整理的“九狮图”,入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东卷本》等多部丛书。
“九狮图”是借助硬架子道具表演的舞蹈。有12名舞蹈演员,由1名驯狮手俗称“玩绣球的”和11名舞狮手组成。表演时保留一个绣球,狮子为雌雄一对大狮和七只小狮。由驯狮手举高杆彩球指挥,4名舞狮手举雌雄两狮和7名狮手举七只神态各异的子狮相聚而舞,动作轻盈灵活,姿态英武潇洒。整体表演分为“走街”和“圆场”两大部分。
“九狮图”的舞蹈动作,是动物拟人化的舞蹈动作,抓住狮子的典型神态进行模拟。并设计了简单的舞蹈情节,通过翻、滚、扑、跳,嬉、逗之狮态,形象地表现了狮子的粗犷和神韵,表现了人民群众祈求“吉祥如意”“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望。“驯狮手”姿态英武,舞蹈动作多是从武术动作演变而来。如“虎跳”“旋飞脚”“扫堂腿”“二踢脚”“鲤鱼打挺”“旋子”等。动作粗犷刚劲,威猛洒脱,使人观后焕发出奋发进取的精神。
“九狮图”的道具制作,融合了多种民间传统技艺,首先用竹篾扎成两大七小神态各异的狮子,然后裱糊棉纸,用中国传统绘画工艺勾画狮子的眉眼,按须、帔狮毛及形态,体内置以蜡烛。装饰纹样繁简搭配,神态造型夸张概括,色彩明快强烈;绣球是用竹篾扎成镂空式圆球,用彩绸逐一绑缠成型,每个孔镶一小铃铛,敷在一根约2米长的木柄上。在服饰方面,“驯狮手”头扎红方巾带七星额子,红色快衣加黑色快靴,扎镶彩饰腰带。狮子扮演者头扎英雄三角方巾,身着黄色镶边对襟上衣,黄灯笼裤,黑色快靴,扎红色腰带。
“九狮图”灯舞,其本身的含义是取“登”之谐音,寓五谷丰登之意。本身就含有祈祷神灵保佑的愿望,在表演程式上其跑场子结构特点以外圆内方、左右对称为律动特征,体现了天地合一的人文思想。反映了汉民族一贯崇尚的精神特质和对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生动地表现了本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民俗信仰。“九狮图”既然为“图”,就讲究构图饱满、追求多种图案造型,采用了大量的民间构图图案,显示出其精湛的民间舞蹈艺术技巧,以色彩鲜明、乡土味十足的独特风格,达到自娱与娱人的目的。其雅致的万般风姿和细腻的拟人化身段舞姿,无不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是即墨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2015年,“九狮图”被青岛市人民政府列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