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

来源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ang9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免疫治疗是通过重新启动并维持抗肿瘤免疫循环,恢复机体正常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控制、清除肿瘤的一种治疗方法.免疫疗法已经成为癌症治疗的第五大支柱性疗法,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过继性细胞转移疗法、肿瘤特异性疫苗、细胞因子、小分子免疫药物等,其中获诺贝尔奖的ICI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免疫疗法.ICI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及PD1配体(programmed death-ligand 1, PD-L1)抑制剂已经获批应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但ICI的临床疗效仍有局限性,单用PD-1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肿瘤、食管胃肿瘤及膀胱肿瘤等的有效率仅为15%~25%,尤其是对于一些肿瘤微环境为“冷肿瘤”类型的患者,应用PD-1抑制剂的疗效并不佳[2].肿瘤微环境除了肿瘤细胞本身,还包括周围的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等各种细胞,相对于肿瘤微环境中聚集了许多免疫细胞的“热肿瘤”而言,“冷肿瘤”类型的肿瘤微环境中没有或很少有免疫细胞,因此这类患者应用PD-1抑制剂治疗的疗效较差.采用ICI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可能对肿瘤微环境产生影响,从而起到免疫协同效应,这是目前研究的趋势[3].
其他文献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是针对机体免疫检查点的单克隆抗体.目前常用的ICI 有程序性死亡受体1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抑制剂 [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程序性死亡配体1 (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及细胞毒T细胞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ICI)是一类用于癌症免疫治疗的新型药物,近年来其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适应证已从黑色素瘤扩展到其他晚期癌症[1].目前临床应用的 ICI 主要包括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 ( 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4,CTLA-4)抑制剂、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和PD-1 配体(pro-grammed dea
心血管疾病负担是导致人类过早死亡和病残的首要原因,心血管疾病也是当代全球最主要的疾病负担.2020年底《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发表的“1990年至2019年全球心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危险因素”(以下简称“全球心血管负担报告”)一文,全面复习了过去30 年间全球心血管疾病的巨量数据,描绘了全球心血管疾病和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全景图,并强调了当前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所面临的挑战[1].全球心血管负担报告信息量大、数据翔实,还包含了许多新概念和新定义,对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目的:测定新型咪唑类药物2-咪唑-2,4-戊二烯酮(以下简称新型药物)19和44对白念珠菌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抑制白念珠菌的机制.方法:以氟康唑为对照组,采用体外药敏试验(氟康唑、新型药物19和44的药物浓度均设0.25~128.00μg/mL的倍增梯度)、菌丝抑制试验(氟康唑、新型药物19和44的浓度均设0、2.00、8.00、16.00μg/mL梯度)以及结晶紫染色细胞计数实验(氟康唑、新型药物19和44的浓度均设2.00、8.00、16.00、64.00μg/mL浓度梯度),评估新型药物19和4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最常见的输血反应为输血免疫反应,包括发热、过敏、溶血、紫癜、急性肺损伤等[1].儿童因其生理学和血液免疫学特点,与成人间存在差异,因年龄小而免疫力低等原因均会导致其输血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2],是成人的1.86倍,应特别注意.为分析导致儿童发生输血反应的原因,以便临床采取应对防治措施,本研究对2016 年6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输血的11257例患儿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和调查,分析其输血反应发生率
目的:对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myotonic dystrophy type 1,DM1)患者进行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检查,观察其心肌纤维化的发生情况,分析CMR及心电图检查在DM1患者心脏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4例经基因明确诊断的DM1患者,予同期行CMR、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根据其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是否发现异常,将患者分为心电图正常组和心电图异常组,以CMR检查中观察到钆剂延迟强化(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
目的:评估基于光梭成像(constellation shuttling imaging,uCS)技术加速的颅脑MRI图像质量及扫描时间,为其在临床常规化应用提供依据.方法:20名志愿者每人接受2次颅脑MRI扫描,包括快速自旋回波轴位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T2-液体抑制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sequence,FLAIR)、矢状位T1WI及梯度回波矢状位3D-T1WI序列扫描,分别采用并行采集技术(即常
目的:基于冠状动脉(冠脉)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结果,采用国产人工智能冠脉生理功能评估软件(DEEPVESSEL-FFR,DV-FFR)诊断冠脉功能性缺血,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自身对照研究,共纳入18例患者(共21根血管,狭窄程度为30%~90%),同时采用有创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检测和DV-FFR检查评估冠脉功能性缺血情况,以有创FFR作为金标准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感染所致的慢性传染病.人体感染MTB后,免疫系统被激活以清除MTB,因此90%~95%的感染者并无症状,不会发展成为结核病,只有5%~10%的人感染后会发展为结核病[1].结核病是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感染(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也是导致HI
多发性骨髓瘤癌基因1 (multiple myeloma oncogene 1, MUM1)/干扰素调节因子 4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4, IRF4)是一种骨髓瘤相关的癌基因.近年国外研究发现,其在淋巴细胞中也有表达,在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中其表达率高达50%~75%,与患者的预后相关[1].因此,针对预后不佳的MUM1/IRF4阳性DLBCL患者,可在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