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学生体质逐渐成为高校、社会关注的重点。HIIT(高强度间歇性训练)作为一种新的训练方式,与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智慧教学背景下,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五育”并举,通过对现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全方位的剖析,探寻多个切入点,培养学生运动热情的同时,推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智慧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导向,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拓展,实现课内外知识有效整合的同时,促进学生知识的跃迁与内化。从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体育教师过于注重基础体育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运动动作、运动意识等方面的培育并未过多涉及。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不仅影响了学生运动热情的形成,而且长时间处于被动学习地位的他们,对体育的认知流于表面。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1 智慧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1 改变了传统的授课形式
从目前体育课堂教学形式来看,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常常会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通过面对面、手把手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动作要领。这种教学模式虽然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但是枯燥乏味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积极性不高,加之练习时间往往占据课堂大部分比例,学生学习效率下降,进而影响教师教学质量。智慧教学的出现,弥补了传统教学存在的短板,体育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丰富的教学资源,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唤醒学生运动热情。以“热身运动”为例,教师可以根据现阶段学生学情挑选合适的热身运动,并制作简单的HIIT练习视频,并利用系统后台数据分析系统对学生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多种形式的运动方案,实现课内外知识有效衔接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1.2 拓宽了师生互动渠道
传统体育教学中,由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使得师生互动往往集中在课上教学中,加之课程安排、教学目标的影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次数也十分有限。智慧教学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师生互动的束缚,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搭建线上学习平台,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多种形式微视频,从而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观看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设置多种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并通过远程操控观察屏幕外学生运动情况。不仅如此,对于重难点知识,教师与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在线交流,并对目前HIIT训练内容进行调整,提高师生互动次数的同时,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师工作效能感的提升。
1.3 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
一直以来,高校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秉持着“言传身教”的教育理念,利用自身“主导”优势,将体育知识、动作技巧一味地“灌输”于学生。学习模式的单一性使得学生课堂主体性遭到了弱化,不仅影响了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机械化的训练方式,使得学生身体各部分受到二次伤害,进而影响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智慧教学引导下,教师教学地位也从原本的“知识传授者”向“知识点拨者”转型。对于体育训练也不是一味地进行示范,而是根据学生发展实际,依托互联网技术制定多种训练方案,根据学生练习反馈进行调整,提高学生课堂归属感的同时,提高其身体素质,从而凸显“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
2 智慧教学与HIIT融合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路径优化研究
2.1 依托线上课堂,促进课程内容多元化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架构,其丰富的学习资源与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备受学生青睐。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的优势,以线上、线下为分界点,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唤醒学生运动热情。
首先,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常见的“HIIT训练”动作,如:“胸口屈膝卷腹”“俄罗斯转体”“浅打水”等等,并制作成微视频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三个阶段:每组25s,间隔休息30s,3组/天;每组45s,间隔休息30s,3组/天;每组45s,间隔休息15s,3组/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档位进行练习,教师也可以在后台及时检测学生运动情况,并对训练强度、训练时间进行调整。
其次,在线下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将“胸口屈膝卷腹”、“俄罗斯转体”、“浅打水”等基本动作进行分解,八拍为一组,结合视频逐帧播放,规范学生动作技巧,从而提高锻炼效果。对于协调能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还可以编排相应的运动舞蹈、啦啦操,在音乐节拍的律动下感受运动的魅力。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增加视频回放、课后练习等模块,通过动作比对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不足,并通过课后练习、运动拓展等环节保证学生都能有所发展的同时,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2 融合体育活动,调动学生运动积极性
在开展体育教学时,教师要兼顾各个教学环节,合理划分课堂时间,并开展多种体育项目,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运动积极性的同时,提高锻炼成效。
以“篮球教学”为例,课前教师可以将学生以5—8人进行分组,在教学前设置“HIIT训练”内容,如:波比跳摸篮板、开合跳等等。一方面,通过简单的动作引导,帮助学生进行简单的拉伸,降低运动造成的损伤,提高锻炼效果。另一方面,在波比跳、深蹲等综合性动作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心肺功能,使其快速进入到后续运动学习中。热身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将HIIT训练与篮球运动进行融合,采用接力折返跑传球、绕“8”三步上篮、“三打二、五打三”快攻战术等活动,以此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全面提升。
2.3 立足个体差异,提高体育教学针对性
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强健体魄。客观来讲,体育运动有一定强度,能够磨练学生的耐心,也能帮助其转移消极情绪。当今时代背景下,学生面临各种压力,有升学的,也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如不及时解决容易使其有各种心理问题,这种情况下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对此,教师可改变体育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群体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如对于普通学生的训练,以田径课为例,课上引导学生进行速度及耐力训练,以两个月为一个训练周期,进行HIT训练(4*3min,强度为86%, VO2 Max,时间15min,间歇40s),同时还要进行速度训练,一般采用两种训练模式,一种为标志桶练习,即将学生按照特定的标准分组后,将标志桶按照5M、10M、15M间隔摆放成S型或者其他形状,以口哨为口令,让学生绕着标志桶进行接力比赛。另一种为变速练习,要求学生排成一横行进行慢跑訓练,同时还让第一位同学追第二个同学。此外,我还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负重,通过这种方式提速。对于肥胖学生的训练,要突出“绿色、健康”这一理念。以足球课为例,教师也可以以两个月为一个周期,引导学生进行HIT训练(6*2min,运动强度为60% ,VO2 Max,时间20min,间歇1min),具体训练内容为半场“开球-绕标志筒-射门”练习,标志桶直接距离可增大,控制在5m左右,摆放数量为8个左右,且限定时间,后期还可缩短训练时间,增加运动强度,切实提高肥胖学生的体能。 2.4 优化教学评价,助力学生个性化发展
教学评价作为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现阶段学生运动情况的总结,教师教学成效的反馈。传统评价模式下,部分教师只是针对学生体测数据、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对其身体综合素质、运动意识等方面并未过多涉及。形式单一的评价标准不仅时间长、跨度大,而且千篇一律的评价意见使得学生无法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久而久之,就会影响自身运动积极性。为此,智慧教学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根据教学环节制定多种形式的评价标准,提高评价真实性与可靠性的同时,将“终生体育”的运动理念贯穿于其日后学习、发展中。
首先,评价体系要具有实时性。教师可以以课前、课上、课后为节点,將教学评价分成三个部分,并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课前阶段,教师主要对学生身体素质、身体各项基本指标进行评价,并根据体育运动方向制定相应的训练内容;课上阶段,教师主要对学生运动积极性、动作规范程度、HIIT训练反馈等内容进行评价,并结合其课前评价内容对其存在的问题给予一定指导,并结合相应体育项目保证学生课堂参与度;课下阶段,教师可以以周/月为节点,根据学生HIIT训练综合情况、打卡次数及身体各项指标变化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训练内容进行延展、调整,提高评价工作实效性与可靠性的同时,降低剧烈训练对学生身体造成的伤害。
其次,评价标准要与学生学习进度相统一。由于学生自身运动能力、身体素质的不同,教师在进行评价 时要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为前提,针对学生能力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同样以“HIIT训练”为例,首先,教师在讲解“HIIT训练”相关知识时,可以制定与理论知识相关的评价内容;在开展实际“HIIT训练”时,教师可以结合相关体育项目制定评价内容,对其体育项目知识掌握情况、动作规范程度进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其突破自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保证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3 结束语
由此可见,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学生发展路上的“指明灯”,高校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足学生发展需求,把握智慧教学的核心内涵,探寻其与HIIT训练模式的契合点,将二者与体育教学有效融合,唤醒学生运动热情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运动理念。不仅如此,在日后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配比,科学分层、合理引导,满足每位学生发展实际的同时,促进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课题:本文系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课题名称:HIIT对大鼠骨骼肌蛋白合成与分解的影响研究(课题编号:21B31000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商丘学院体育学院)
智慧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导向,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拓展,实现课内外知识有效整合的同时,促进学生知识的跃迁与内化。从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体育教师过于注重基础体育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运动动作、运动意识等方面的培育并未过多涉及。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不仅影响了学生运动热情的形成,而且长时间处于被动学习地位的他们,对体育的认知流于表面。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1 智慧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1 改变了传统的授课形式
从目前体育课堂教学形式来看,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常常会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通过面对面、手把手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动作要领。这种教学模式虽然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但是枯燥乏味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积极性不高,加之练习时间往往占据课堂大部分比例,学生学习效率下降,进而影响教师教学质量。智慧教学的出现,弥补了传统教学存在的短板,体育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丰富的教学资源,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唤醒学生运动热情。以“热身运动”为例,教师可以根据现阶段学生学情挑选合适的热身运动,并制作简单的HIIT练习视频,并利用系统后台数据分析系统对学生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多种形式的运动方案,实现课内外知识有效衔接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1.2 拓宽了师生互动渠道
传统体育教学中,由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使得师生互动往往集中在课上教学中,加之课程安排、教学目标的影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次数也十分有限。智慧教学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师生互动的束缚,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搭建线上学习平台,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多种形式微视频,从而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观看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设置多种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并通过远程操控观察屏幕外学生运动情况。不仅如此,对于重难点知识,教师与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在线交流,并对目前HIIT训练内容进行调整,提高师生互动次数的同时,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师工作效能感的提升。
1.3 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
一直以来,高校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秉持着“言传身教”的教育理念,利用自身“主导”优势,将体育知识、动作技巧一味地“灌输”于学生。学习模式的单一性使得学生课堂主体性遭到了弱化,不仅影响了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机械化的训练方式,使得学生身体各部分受到二次伤害,进而影响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智慧教学引导下,教师教学地位也从原本的“知识传授者”向“知识点拨者”转型。对于体育训练也不是一味地进行示范,而是根据学生发展实际,依托互联网技术制定多种训练方案,根据学生练习反馈进行调整,提高学生课堂归属感的同时,提高其身体素质,从而凸显“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
2 智慧教学与HIIT融合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路径优化研究
2.1 依托线上课堂,促进课程内容多元化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架构,其丰富的学习资源与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备受学生青睐。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的优势,以线上、线下为分界点,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唤醒学生运动热情。
首先,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常见的“HIIT训练”动作,如:“胸口屈膝卷腹”“俄罗斯转体”“浅打水”等等,并制作成微视频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三个阶段:每组25s,间隔休息30s,3组/天;每组45s,间隔休息30s,3组/天;每组45s,间隔休息15s,3组/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档位进行练习,教师也可以在后台及时检测学生运动情况,并对训练强度、训练时间进行调整。
其次,在线下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将“胸口屈膝卷腹”、“俄罗斯转体”、“浅打水”等基本动作进行分解,八拍为一组,结合视频逐帧播放,规范学生动作技巧,从而提高锻炼效果。对于协调能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还可以编排相应的运动舞蹈、啦啦操,在音乐节拍的律动下感受运动的魅力。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增加视频回放、课后练习等模块,通过动作比对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不足,并通过课后练习、运动拓展等环节保证学生都能有所发展的同时,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2 融合体育活动,调动学生运动积极性
在开展体育教学时,教师要兼顾各个教学环节,合理划分课堂时间,并开展多种体育项目,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运动积极性的同时,提高锻炼成效。
以“篮球教学”为例,课前教师可以将学生以5—8人进行分组,在教学前设置“HIIT训练”内容,如:波比跳摸篮板、开合跳等等。一方面,通过简单的动作引导,帮助学生进行简单的拉伸,降低运动造成的损伤,提高锻炼效果。另一方面,在波比跳、深蹲等综合性动作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心肺功能,使其快速进入到后续运动学习中。热身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将HIIT训练与篮球运动进行融合,采用接力折返跑传球、绕“8”三步上篮、“三打二、五打三”快攻战术等活动,以此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全面提升。
2.3 立足个体差异,提高体育教学针对性
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强健体魄。客观来讲,体育运动有一定强度,能够磨练学生的耐心,也能帮助其转移消极情绪。当今时代背景下,学生面临各种压力,有升学的,也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如不及时解决容易使其有各种心理问题,这种情况下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对此,教师可改变体育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群体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如对于普通学生的训练,以田径课为例,课上引导学生进行速度及耐力训练,以两个月为一个训练周期,进行HIT训练(4*3min,强度为86%, VO2 Max,时间15min,间歇40s),同时还要进行速度训练,一般采用两种训练模式,一种为标志桶练习,即将学生按照特定的标准分组后,将标志桶按照5M、10M、15M间隔摆放成S型或者其他形状,以口哨为口令,让学生绕着标志桶进行接力比赛。另一种为变速练习,要求学生排成一横行进行慢跑訓练,同时还让第一位同学追第二个同学。此外,我还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负重,通过这种方式提速。对于肥胖学生的训练,要突出“绿色、健康”这一理念。以足球课为例,教师也可以以两个月为一个周期,引导学生进行HIT训练(6*2min,运动强度为60% ,VO2 Max,时间20min,间歇1min),具体训练内容为半场“开球-绕标志筒-射门”练习,标志桶直接距离可增大,控制在5m左右,摆放数量为8个左右,且限定时间,后期还可缩短训练时间,增加运动强度,切实提高肥胖学生的体能。 2.4 优化教学评价,助力学生个性化发展
教学评价作为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现阶段学生运动情况的总结,教师教学成效的反馈。传统评价模式下,部分教师只是针对学生体测数据、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对其身体综合素质、运动意识等方面并未过多涉及。形式单一的评价标准不仅时间长、跨度大,而且千篇一律的评价意见使得学生无法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久而久之,就会影响自身运动积极性。为此,智慧教学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根据教学环节制定多种形式的评价标准,提高评价真实性与可靠性的同时,将“终生体育”的运动理念贯穿于其日后学习、发展中。
首先,评价体系要具有实时性。教师可以以课前、课上、课后为节点,將教学评价分成三个部分,并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课前阶段,教师主要对学生身体素质、身体各项基本指标进行评价,并根据体育运动方向制定相应的训练内容;课上阶段,教师主要对学生运动积极性、动作规范程度、HIIT训练反馈等内容进行评价,并结合其课前评价内容对其存在的问题给予一定指导,并结合相应体育项目保证学生课堂参与度;课下阶段,教师可以以周/月为节点,根据学生HIIT训练综合情况、打卡次数及身体各项指标变化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训练内容进行延展、调整,提高评价工作实效性与可靠性的同时,降低剧烈训练对学生身体造成的伤害。
其次,评价标准要与学生学习进度相统一。由于学生自身运动能力、身体素质的不同,教师在进行评价 时要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为前提,针对学生能力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同样以“HIIT训练”为例,首先,教师在讲解“HIIT训练”相关知识时,可以制定与理论知识相关的评价内容;在开展实际“HIIT训练”时,教师可以结合相关体育项目制定评价内容,对其体育项目知识掌握情况、动作规范程度进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其突破自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保证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3 结束语
由此可见,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学生发展路上的“指明灯”,高校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足学生发展需求,把握智慧教学的核心内涵,探寻其与HIIT训练模式的契合点,将二者与体育教学有效融合,唤醒学生运动热情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运动理念。不仅如此,在日后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配比,科学分层、合理引导,满足每位学生发展实际的同时,促进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课题:本文系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课题名称:HIIT对大鼠骨骼肌蛋白合成与分解的影响研究(课题编号:21B31000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商丘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