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工程为鸿澜新居房屋建筑工程,坐落于峰和东路。总建筑面积约为75863平方米(含地下),总投资约24500万元人民币。结构类型为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上28层,地下1层,基坑深度为4.3米。本工程楼梯采用普通钢筋HPB300(Ⅰ级)、HRB400(Ⅲ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楼梯形式为剪刀式双跑楼梯(梁板式),楼梯板厚为160、190mm,平台板厚100mm。楼梯是由楼梯梯段、楼梯平台和扶手栏杆。楼梯的常用坡度范围是 25°~45°,其中以 30°左右较为适宜,公共建筑物中,踢面与踏面的深度之比为 1:2 ,坡道坡度达到 1:10 以上,就应该采取防滑措施。
[關键词]:楼梯质量通病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TU756.4 文献标识码: A
1.楼梯在工程中的应用
1.1楼梯的形式
依据本工程设计图纸及房屋建筑学划分该项目楼梯为双跑剪刀式楼梯(梁板式)。
1.2受力分布
1、考虑楼梯参与结构整体受力后,结构的自振周期减小,振型改变,第1阶振型转变为扭转振型,而原先不考虑楼梯时第1阶振型为平动振型。
2、由于楼梯板在水平力作用下具有“斜撑”的受力状态,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将产生较大轴向拉压力(达到200kN以上);楼梯板由原先我们只考虑竖向力时的受弯构件,转变为“压弯、拉弯”构件,受力状态复杂化。
2.施工中常见楼梯存在的问题
2.1接槎位置
局部层次楼梯接槎错台,楼梯板接槎明显,个别夹渣,个别施工缝留置位置在梯梁部位无加强施工措施,个别楼梯板或楼板厚度不足设计厚度160mm、190mm;梁板式楼梯施工缝一般是在楼梯板的1/3处,施工缝垂直于楼梯斜板。
2.2钢筋间距与保护层
2.2.1钢筋间距
板;
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板厚1.5h,且不宜大于250mm。
梁;
梁上部纵向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钢筋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300mm和1.5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下部纵向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梁的下部纵向钢筋配置多于两层时,两层以上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比下面两层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层钢筋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25mm和d。
2.2.2保护层
1、露筋问题是因为钢筋保护层过小造成的,楼板下沉是因为模板标高不标准或者是砼浇筑的时候模板支撑加固不好造成的,钢筋保护层就是因为钢筋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导致钢筋腐蚀。
2、现浇板底筋暴露是因为没加垫块或垫块过稀,负筋暴露是马蹬太大,或工人踩踏造成的。
2.3板厚的偏差
产生板厚偏差的主要因素从施工现场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存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模板安装不善在上层模板安装前。楼层标高水平点引测不当导致了模板安装不平严重者模板层面一头高一头低后经检查原来是楼层水平标高引测出现错误。在模板安装过程中模板安装作业人员对模板水平安装质量控制不严也造成模板安装高低偏差即模板面本身的水平标高出现问题从而引起后序工作浇筑混凝土表面的半整度不好。
2.4砼的密实与强度
有漏振或过振现象,或水灰比太小,或骨料粒径太大,钢筋间距过小,还有一点,就是施工振捣压实问题,对混凝土的振捣不重视。
2.5其它方面
混凝土养护不到位,上人早,有脚踏印,边角缺棱掉角等。
3.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3.1接槎位置
若施工间竭时间未超过所采用水泥的初凝时间(根据试验确定。无试验资料时,不应超过2小时),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可将新混凝土均匀倾入,盖满先浇好的混凝土,然后用振捣工具穿过新混凝土达到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层内5~10cm,将新老混凝土一并捣实,结成整体。若施工间竭时间超过所采用水泥的初凝时间,则必须等待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2mpa时,方可继续施工。
3.2钢筋间距与保护层
1、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150mm里不宜大于1.5倍厚度,且不宜大于250mm。
2、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
3、防治措施:
1)注意砂浆或砼垫层的强度和厚度,提前做好垫块,并注意养护,以保证其必要的强度。
2)现在正在推行塑料成形垫块,价格较低,操作方便,使用较果不错。3)如有可能,可采用代用品。我们是采用花岗岩碎片,其厚度正好是梁保护垫块的厚度,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并省去了制作、养护的人工。
新规范对钢筋保护层厚度要求更严格。按结构构件的使用部位、环境条件和混凝土 强度等级综合要求规定。老规范只笼统规定保护层厚度,墙和板15mm,梁和柱25mm。
3.3板厚的偏差
1、经验算楼楼梯斜板厚大于等于150mm厚的可不作处理,楼梯斜板厚大于等于130mm小于150mm厚的,台阶加厚20mm。
2、3#楼楼梯斜板厚度大于等于170mm可不处理,楼梯斜板厚大于等于140mm厚的小于170mm厚的台阶加厚30mm。
3.4砼的密实与强度
1、麻面的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
(1)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沾有砂浆等杂物,浇灌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等堵严。
(2)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止。
2、露筋的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
(1)浇筑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易性。
(2)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直修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3、蜂窝的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
(1)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作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搅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浇筑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
(2)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筑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跑漏浆。
4.结束语
以上对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初步探讨,虽然学术界对于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计算方法有不同的理论,但对于具体的预防和改善措施意见还是比较统一,同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具体施工中要靠我们多观察、多比较,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
参考文献
[1]卓尚木,季直仓,卓昌志合编钢筋混凝土结构事故分析与加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徐有邻,程志军合编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_2011版 2011
[關键词]:楼梯质量通病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TU756.4 文献标识码: A
1.楼梯在工程中的应用
1.1楼梯的形式
依据本工程设计图纸及房屋建筑学划分该项目楼梯为双跑剪刀式楼梯(梁板式)。
1.2受力分布
1、考虑楼梯参与结构整体受力后,结构的自振周期减小,振型改变,第1阶振型转变为扭转振型,而原先不考虑楼梯时第1阶振型为平动振型。
2、由于楼梯板在水平力作用下具有“斜撑”的受力状态,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将产生较大轴向拉压力(达到200kN以上);楼梯板由原先我们只考虑竖向力时的受弯构件,转变为“压弯、拉弯”构件,受力状态复杂化。
2.施工中常见楼梯存在的问题
2.1接槎位置
局部层次楼梯接槎错台,楼梯板接槎明显,个别夹渣,个别施工缝留置位置在梯梁部位无加强施工措施,个别楼梯板或楼板厚度不足设计厚度160mm、190mm;梁板式楼梯施工缝一般是在楼梯板的1/3处,施工缝垂直于楼梯斜板。
2.2钢筋间距与保护层
2.2.1钢筋间距
板;
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板厚1.5h,且不宜大于250mm。
梁;
梁上部纵向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钢筋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300mm和1.5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下部纵向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梁的下部纵向钢筋配置多于两层时,两层以上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比下面两层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层钢筋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25mm和d。
2.2.2保护层
1、露筋问题是因为钢筋保护层过小造成的,楼板下沉是因为模板标高不标准或者是砼浇筑的时候模板支撑加固不好造成的,钢筋保护层就是因为钢筋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导致钢筋腐蚀。
2、现浇板底筋暴露是因为没加垫块或垫块过稀,负筋暴露是马蹬太大,或工人踩踏造成的。
2.3板厚的偏差
产生板厚偏差的主要因素从施工现场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存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模板安装不善在上层模板安装前。楼层标高水平点引测不当导致了模板安装不平严重者模板层面一头高一头低后经检查原来是楼层水平标高引测出现错误。在模板安装过程中模板安装作业人员对模板水平安装质量控制不严也造成模板安装高低偏差即模板面本身的水平标高出现问题从而引起后序工作浇筑混凝土表面的半整度不好。
2.4砼的密实与强度
有漏振或过振现象,或水灰比太小,或骨料粒径太大,钢筋间距过小,还有一点,就是施工振捣压实问题,对混凝土的振捣不重视。
2.5其它方面
混凝土养护不到位,上人早,有脚踏印,边角缺棱掉角等。
3.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3.1接槎位置
若施工间竭时间未超过所采用水泥的初凝时间(根据试验确定。无试验资料时,不应超过2小时),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可将新混凝土均匀倾入,盖满先浇好的混凝土,然后用振捣工具穿过新混凝土达到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层内5~10cm,将新老混凝土一并捣实,结成整体。若施工间竭时间超过所采用水泥的初凝时间,则必须等待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2mpa时,方可继续施工。
3.2钢筋间距与保护层
1、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150mm里不宜大于1.5倍厚度,且不宜大于250mm。
2、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
3、防治措施:
1)注意砂浆或砼垫层的强度和厚度,提前做好垫块,并注意养护,以保证其必要的强度。
2)现在正在推行塑料成形垫块,价格较低,操作方便,使用较果不错。3)如有可能,可采用代用品。我们是采用花岗岩碎片,其厚度正好是梁保护垫块的厚度,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并省去了制作、养护的人工。
新规范对钢筋保护层厚度要求更严格。按结构构件的使用部位、环境条件和混凝土 强度等级综合要求规定。老规范只笼统规定保护层厚度,墙和板15mm,梁和柱25mm。
3.3板厚的偏差
1、经验算楼楼梯斜板厚大于等于150mm厚的可不作处理,楼梯斜板厚大于等于130mm小于150mm厚的,台阶加厚20mm。
2、3#楼楼梯斜板厚度大于等于170mm可不处理,楼梯斜板厚大于等于140mm厚的小于170mm厚的台阶加厚30mm。
3.4砼的密实与强度
1、麻面的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
(1)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沾有砂浆等杂物,浇灌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等堵严。
(2)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止。
2、露筋的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
(1)浇筑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易性。
(2)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直修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3、蜂窝的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
(1)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作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搅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浇筑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
(2)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筑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跑漏浆。
4.结束语
以上对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初步探讨,虽然学术界对于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计算方法有不同的理论,但对于具体的预防和改善措施意见还是比较统一,同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具体施工中要靠我们多观察、多比较,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
参考文献
[1]卓尚木,季直仓,卓昌志合编钢筋混凝土结构事故分析与加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徐有邻,程志军合编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_2011版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