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像个斗士,他是真正的技术专家。本期口述历史,《汽车商业评论》邀请王季荃女士为你讲述其老伴40多年的汽车生涯故事我们该怎样向你讲述一个关于汽车制造专家的故事?在他70年的人生历程中,他为一汽贡献了30年,又在天汽(天津汽车工业公司)奋战了11年;他的仅仅写了个开头的《半个世纪汽车梦》回忆手稿;他的保存完好的各种书籍、20多本集报以及上百封家书;他的坚忍不拔、一丝不苟、严谨勤勉、胸襟坦荡和嫉恶如仇;他的对汽车工业深厚真挚的爱和毫无保留的奉献……所有这一切,都在1999年1月20日凌晨4点55分被划上了休止符。那是一次毫无征兆的病情发作,就在前一天中午,他还和一位记者在电话中讨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没有人能想到,那会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通电话。放下电话,他感到了剧烈的头痛。抢救15小时后,他永远停止了跋涉的脚步,他惟一带走的是一件打着补丁的黑毛衣。没有人不为他的离开而惋惜而痛心。他的告别会,来了400多人参加;一位家住天津市中心佟楼的60多岁的老同志,为见他最后一面,在没搭上开往北仓班车的情况下,竟然骑了两个多小时的自行车赶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车身制造委员会开会时,全体起立,先向他默哀三分钟;在建国50周年回顾一汽建设和微型汽车发展时,所有的汽车人都由衷地提到他。他的生命,已在潜移默化中与汽车融为一体。1951年22岁的他从国立北洋大学机械系毕业后,就迈进了汽车工业大门,到重工业部汽车工业筹备组;1952年12月29日,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一批实习生之一,他登上了去莫斯科的列车,在斯大林汽车厂实习一年。而在一汽的30年,他像一个斗士,攻破了一个又一个战役:为解放牌越野车、东风牌、红旗牌做生产准备;编制技术文件,建立越野车车架装配阵地;去西欧各国订购提高生产能力的仪器设备;包建二汽对口的四个专业厂;考察国内外重型车企业,筹建三汽。他在天汽的11年是天汽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1983年天汽年产汽车只有7000多辆,1984年引进天津大发(华利)微型汽车,1986年引进夏利轿车,天汽年产量从1万辆增加到15万辆,年工业总产值从4.6亿元增加到129亿元,年创利润从0.8亿元增加到5亿-6.8亿元,固定资产原值从1.5亿元增加到66亿元。全国汽车行业中按年销售额、汽车产量、年创利润分别排在第4、第3和第2位。斯人已遥,而他为之奉献和奋斗的中国汽车业不会忘记他。本期口述历史,《汽车商业评论》邀请王季荃女士为你讲述其老伴40多年的汽车生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