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购买化妆品之最佳线路

来源 :家庭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Mete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香港购物旅游,化妆品当然是“扫货”的重点对象。因为我们是跟随旅行团前往,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回扣可拿,导游小姐带我们去的地方都是一些专门为同会旅游团服务的专卖店:那里的东西贵得要命,比如一款兰蔻的睫毛膏,270元。
  尽管大家在异常兴奋的状态下争先恐后踊跃地购买,我却始终不肯掏银子。后来,我提议导游带我们去莎莎看看,因为我知道那里才是香港本土居民最中意的购物天堂。结果在莎莎,同款的兰蔻睫毛膏仅卖70多元!
  那么,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在香港购买化妆品的心得吧,希望能帮到姐妹们。
  由于关税的原因,香港的国际大牌化妆品确实比国内便宜,而化妆品的扫货地点主要有三个:商场专拒,莎莎、卓悦等美妆店以及龙城大药房。我个人认为它们各有优缺点。但是,以下一些品牌就有例外了,听我慢慢道来——
  1贝佳斯绿泥:绿泥在国内现在很火,很多姐妹来香港必买它,但是记住,买绿泥一定要去莎莎。绿泥在香港专柜的价格是港币370元(500g),但在莎莎是打对折的,185元,实在是很划算呢。需要注意的是:买之前先询问售货员生产日期,因为莎莎不会卖假货,但是快过期的货就不一定了。
  2伊丽莎白雅顿:卓悦是这个牌子在香港的总经销商,所以卓悦店里的价格绝对是最平的。我在那里看到过一款爽肤水,国内卖185元,卓悦卖75元。
  3兰蔻:兰蔻在龙城实在太便宜了!我在那里买了400ml的洗面奶和400ml的爽肤水,分别是175元和185元。而在专柜,我的天哪,同样200ml的产品就要200元。那么莎莎呢,价格比专柜便宜,但比龙城还是贵一些。
  4DHC:DHC在香港都是直营店,我去店里一逛,差点没被吓死,一套橄榄滋润的套装,国内都是分开卖800多元,买一套500多元,香港是分开卖1000多元,买一套800元,此后我再也不幻想着在香港买这个品牌的产品了。
  最近有重大发现:香港的DHC大部分产品比国内贵,但是有一小部分产品比国内便宜好多。最便宜的当属美白面膜,国内是一盒(5片)200元,香港是95元。如果你去香港的711便利店买的话,一盒89元。711在香港分布很广,每条街每个地铁站都有。提醒一句:莎莎和卓悦里很少有DHC的产品,最多一两种,而且都不是很出名的产品。
  5露得清:露得清和DHC很像,也是大部分产品的价格比在内地贵。露得清洗面奶的价格基本上是内地的一倍,比如深层净化,内地卖24元,这里卖48元。但是面膜很便宜哦,新出的深层保湿面膜,内地是109元,而香港呢?我在屈臣氏看到是70多元,在百佳超市只有62元。百佳是香港最大的平价超市,李嘉诚开办的,质量是很有保障的,大家如果方便的话可以到那里扫货。
  6日本药妆:现在日本的一些药妆好像蛮红的。在莎莎,日本药妆品牌主要有豆乳系列,sana,kanebo的平价系列,还有kose的一些平价系列。在屈臣氏有kiss me,还有celide。药妆其实我也不是很熟,但是扫药妆的地方主要就是莎莎和屈臣氏了。
其他文献
在孩子理解的范围内向他们解释事实,远比闭口不谈好。让他们明白这个世界总有很多的不如意,但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够乖,不够好。也许他们会担心和害怕,可是大手牵小手,他们就会超乎想象地勇敢起来。    我想掺和大人事    情景回放:小娟和丈夫在经济上有了些困难,从讨论变成了争吵。为了不影响孩子,他们紧闭房门,可偶尔还是会传出吼叫和怒骂声。这时候刚上大班的小凯正胆战心惊地注视着父母的房门,因为一扇薄薄的门板
期刊
“图像文化”的崛起是20世纪最引人注目的文化景观,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图像文化”形式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对“图像文化”的研究也就成为了当
新都市小说在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以其特有的姿态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作为一个当代文学或者当代文化的独特现象,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一些研究的文章及其著作相继出现.本论
本文力图以此为突破口对现代性展开某种批判,认为审美现代性的提出也是缘自现代性的批判传统与反思意识,从而深刻反省现代性这一包含了内在冲突的矛盾体。 第一部分“西方语
“在家不穿鞋,赤脚走路,每三年可节省拖鞋一双,并给人以回归自然的浪漫感觉;看电视时不开自己家的,到阳台上用望远镜看对面楼上的,每小时可节省电费0.05元;内衣每两周洗一次,可减少洗衣机的摩擦,每两年可节省内衣一套;袜子一般不穿,有人问就说是肉色的……”尽管是调侃,却是朋友“向往”的生活。  他总是强调抠门是一种高尚的艺术,他说“抠门儿”就像谈恋爱,为每一个小小的细节伤透脑筋,做得好事半功倍;做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