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性别(Gender)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社会形成的一个分析范畴,用以分析各国政策对男女不同的影响。文章通过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分析中国妇女的状况,认识到必须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中国妇女在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和重视妇女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性别;妇女发展;女权主义
中图分类号:C913.6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4-0043-02
一、社会性别理论简介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女性主义以社会性别理论(GenderTheory)为基础,向传统的男权社会发动了猛烈进攻。“社会性别一词用来指由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1]145社会性别一词的使用是为了区别“性”(sex)这一生物学意义上的词,是指社会对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强调性别发展的非生物性因素,尤其强调社会对性别的建构过程。社会性别(gender)这一概念的提出和强调是西方女权主义的独特贡献。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社会性别研究越来越朝着多学科的方向发展,呈现跨学科的特点。社会性别是西方女权主义在对西方的文化、历史、社会的剖析过程中发展的理论框架。她们阐述的西方社会性别具体状况也许与我们的社会性别状况不尽相同或很不相同。但是可以用这样的视角来考察我们的社会性别状况,不断丰富发展社会性别理论。
二、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国际发展领域在过去几十年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发展必须以人为中心,妇女不仅仅是发展的受益者,而且也是发展的能动者和主角。没有妇女参与的发展,既达不到发展的预期目的,也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发展。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推动了对社会性别理念的传播。“用妇女的眼睛看世界”是大会最富鼓动性和影响力的口号,“将性别观念纳入发展决策的主流”是《行动纲领》的主线,在理论的指导下产生了《行动纲领》和《北京宣言》。通过世妇会的推动,不仅引进和传播了有关社会性别的理论,也促进了中国妇女活动分子同国际妇女运动的广泛交流和相互理解。中国妇女研究者进一步认识到以社会性别为分析范畴和观察视角是能够看到许多以前所忽略的问题。在世妇会的影响下,社会性别理论为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和妇女工作者所熟悉,当社会性别真正成为她们的分析范畴之后,她们必定会在推动实施《行动纲领》的过程中创造出更丰富、更深入的实践,中国妇女研究和妇女运动才可能有新的飞跃。
三、在具体的社会发展中重视社会性别分析
(一)认识上的误区
作为占人类半数的女性,正在日益广泛深入参与社会发展,与男性共同推动人类的进步,当之无愧地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部分。然而,当我们采用社会性别的视角来审视这个由男女共同构成的人类世界里,女性对于世界的贡献并未得到人们的普遍承认和尊重。她们的贡献往往被忽视,她们担负的人类再生产职能被视为社会发展的负担,她们往往被一种强大的社会习俗左右着,不断被排除出社会发展之外。
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相比,我国妇女发展状况是比较好的,有些方面的指标在全球排位居于前列。不可否认我国妇女发展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口中,妇女占很大比重;妇女受教育的程度和参与发展的程度还不够高;贫困地区妇女的生活状况亟待改善;社会上歧视妇女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侵害妇女权益,阻碍妇女发展的新问题。妇女正在被排斥到社会发展之外,如何寻求改善和提高贫困妇女地位的对策,探索贫困地区妇女的发展道路,已成为当代发展研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社会性别理论的具体运用
社会性别这一范畴的运用把研究的注意力转向了社会领域,注重社会组织对两性地位差异的影响,同时在分析中重视女性相对于男性而存在的关系。在发展理论研究中加入了社会性别的视角,强调社会性别在国家及国际的发展政策及理论分析中所起的作用,使我们逐步摆脱传统文化把妇女置于从属地位或依附于男子地位的模式,将妇女置于更深刻的社会文化环境,关注女性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认识到不同的社会发展政策对男女带来不同的影响,社会发展不能简单地等同或代替妇女发展,单纯的经济增长不能“自然”带来妇女的进步。
但是也必须看到,在国家级的社会发展战略或规划中,社会性别指标是很少的;一些重大的发展政策出台后也较少考虑性别因素,更谈不上用性别观点和性别指标去监测和评估了,这就造成了一些政策和发展计划中的性别盲点。我国还缺乏从政府层面对妇女问题的理论关注,以致在国际社会发不出更多的声音。虽然提出了“基本国策”,但在理论上显得原则化、单调,并没有具体阐述并形成理论,理论界和主流媒体表现冷淡。在“基本国策”提出后,缺乏与之配套的具体政策,在实践中如何操作的研究或经验很少,后续工作没跟上。
因此,应该把妇女发展研究纳入各项社会发展政策的主流,探讨包括性别平等在内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将社会性别分析应用于发展,可以揭示出男女的社会性别角色和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关系,可以分析出哪些政策和项目真正使男女在改变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关系上受益;哪些项目虽然是针对妇女的需要,但是非但没有促进妇女发展,反而强化了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加剧男女间的不平等关系。
四、重视社会性别分析,实现男女共同进步
(一)国家在妇女发展中的作用
根据联合国1995年的人类发展报告,中国妇女的人文发展指数(GDI)及性别权能测量(GEM)均要远远高于中国的GDP排名。尤其是测量妇女在经济参与和政治参与的性别权能测量指数上,中国比作为发达国家的法国、日本还要高[2]77。这说明虽然只有有限的资源,但是强而有力的政治支持,一样能致力于人民的健康、教育和男女平等的保障。
(二)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力量
妇女非政府组织是全球非政府组织体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它致力于解决妇女问题以及与妇女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1994年2月,中国政府在“贯彻执行内罗毕会议提高妇女地位战略的报告”中也申明,“全国妇联是中国改善妇女地位的最大的NGO”[3]18。中国妇女非政府组织的确立与发展,不仅是对国际发展潮流的积极响应,也是中国社会组织结构变化的必然产物。
除了妇联组织以外,还有各类非政府妇女组织关注并推动妇女参与发展,如妇女研究机构和发展机构等。妇女研究界近几年来大量翻译介绍国外妇女与发展领域的研究成果,这些介绍不仅扩大了国内学者的视野,而且使人们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下审视和理解中国妇女发展理论和实践,培训了一批能和国际发展思路与实践接轨的发展工作者,从而拓宽了国内妇女参加与发展的思路。
(三)加强学科建设,重视性别教育
我国政府明确指出:“今后的行动目标是广泛宣传文明进步的妇女观,增强全体公民对妇女权利的认识。对大、中、小学生进行文明进步的妇女观教育,2000年前在学校基础教材中,增加女性正面形象的比例,逐步在大学开设妇女学选修课。”[4]23在《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中,把妇女的教育权利和参与社会的持续发展,实现平等,发展与和平的理想目标联系在一起,其具体的行动目标主要有:确保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消除妇女文盲现象;改善妇女接受更多的职业培训、科技教育和进修教育的机会;发展非歧视性教育和培训;促进女孩和妇女的终身教育和培训等等。
在学校开设女性学课程,通过课堂宣传强化性别意识,是系统传播科学女性观,造就社会平等性别意识的重要渠道。在师范教育中,把社会性别公平作为现代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来宣传,使每一个未来的教师在从业之前,就具有社会性别平等的意识和观念,把性别平等观念作为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要求。
(四)迎接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挑战,促进中国妇女发展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明显的新形势下,中国妇女的发展必然纳入全球化的视野之中。有许多迹象表明,知识经济对妇女的发展来说是良好契机。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人们将告别用重锤敲击地球来掠夺资源,获取财富的方式,而在以知识为推动力,以硅片、网络为载体的产业中,性别的差异不再成为劳动分工的理由和借口了,最重要的资本是人的智慧与知识的沟通与合作,这使得女性与男性在生理上、特别是在体力上的差异变得毫无意义了。
参考文献:
[1]谭兢嫦,信春鹰,主编.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2]联合国1995年人类发展报告[A],纽约,1995.
[3]刘伯红.中国妇女非政府组织的发展[J].浙江学刊,2000,(4).
[4]啜大鹏,主编.女性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A new angle of view on the Chinese women’s development
——Gender Analysis
CAIHuiling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Law College, Guilin 541004,China)
Abstract: Gender is an analytic category and study field which has formed in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e other places since 1980s.It has been used to analyze the policy in the UN and every country which have different effection on males and females, to search the new way about the women’s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analyze Chinese women’s situation through using the gender theory, which realizing social development can not simply equal to or substitute for women’s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only in economics not naturally to women’s progress. We must have a view on gender theory, to review Chinese women’s unique action and women own development.
Key words: gender women development feminism
关键词:社会性别;妇女发展;女权主义
中图分类号:C913.6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4-0043-02
一、社会性别理论简介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女性主义以社会性别理论(GenderTheory)为基础,向传统的男权社会发动了猛烈进攻。“社会性别一词用来指由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1]145社会性别一词的使用是为了区别“性”(sex)这一生物学意义上的词,是指社会对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强调性别发展的非生物性因素,尤其强调社会对性别的建构过程。社会性别(gender)这一概念的提出和强调是西方女权主义的独特贡献。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社会性别研究越来越朝着多学科的方向发展,呈现跨学科的特点。社会性别是西方女权主义在对西方的文化、历史、社会的剖析过程中发展的理论框架。她们阐述的西方社会性别具体状况也许与我们的社会性别状况不尽相同或很不相同。但是可以用这样的视角来考察我们的社会性别状况,不断丰富发展社会性别理论。
二、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国际发展领域在过去几十年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发展必须以人为中心,妇女不仅仅是发展的受益者,而且也是发展的能动者和主角。没有妇女参与的发展,既达不到发展的预期目的,也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发展。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推动了对社会性别理念的传播。“用妇女的眼睛看世界”是大会最富鼓动性和影响力的口号,“将性别观念纳入发展决策的主流”是《行动纲领》的主线,在理论的指导下产生了《行动纲领》和《北京宣言》。通过世妇会的推动,不仅引进和传播了有关社会性别的理论,也促进了中国妇女活动分子同国际妇女运动的广泛交流和相互理解。中国妇女研究者进一步认识到以社会性别为分析范畴和观察视角是能够看到许多以前所忽略的问题。在世妇会的影响下,社会性别理论为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和妇女工作者所熟悉,当社会性别真正成为她们的分析范畴之后,她们必定会在推动实施《行动纲领》的过程中创造出更丰富、更深入的实践,中国妇女研究和妇女运动才可能有新的飞跃。
三、在具体的社会发展中重视社会性别分析
(一)认识上的误区
作为占人类半数的女性,正在日益广泛深入参与社会发展,与男性共同推动人类的进步,当之无愧地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部分。然而,当我们采用社会性别的视角来审视这个由男女共同构成的人类世界里,女性对于世界的贡献并未得到人们的普遍承认和尊重。她们的贡献往往被忽视,她们担负的人类再生产职能被视为社会发展的负担,她们往往被一种强大的社会习俗左右着,不断被排除出社会发展之外。
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相比,我国妇女发展状况是比较好的,有些方面的指标在全球排位居于前列。不可否认我国妇女发展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口中,妇女占很大比重;妇女受教育的程度和参与发展的程度还不够高;贫困地区妇女的生活状况亟待改善;社会上歧视妇女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侵害妇女权益,阻碍妇女发展的新问题。妇女正在被排斥到社会发展之外,如何寻求改善和提高贫困妇女地位的对策,探索贫困地区妇女的发展道路,已成为当代发展研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社会性别理论的具体运用
社会性别这一范畴的运用把研究的注意力转向了社会领域,注重社会组织对两性地位差异的影响,同时在分析中重视女性相对于男性而存在的关系。在发展理论研究中加入了社会性别的视角,强调社会性别在国家及国际的发展政策及理论分析中所起的作用,使我们逐步摆脱传统文化把妇女置于从属地位或依附于男子地位的模式,将妇女置于更深刻的社会文化环境,关注女性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认识到不同的社会发展政策对男女带来不同的影响,社会发展不能简单地等同或代替妇女发展,单纯的经济增长不能“自然”带来妇女的进步。
但是也必须看到,在国家级的社会发展战略或规划中,社会性别指标是很少的;一些重大的发展政策出台后也较少考虑性别因素,更谈不上用性别观点和性别指标去监测和评估了,这就造成了一些政策和发展计划中的性别盲点。我国还缺乏从政府层面对妇女问题的理论关注,以致在国际社会发不出更多的声音。虽然提出了“基本国策”,但在理论上显得原则化、单调,并没有具体阐述并形成理论,理论界和主流媒体表现冷淡。在“基本国策”提出后,缺乏与之配套的具体政策,在实践中如何操作的研究或经验很少,后续工作没跟上。
因此,应该把妇女发展研究纳入各项社会发展政策的主流,探讨包括性别平等在内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将社会性别分析应用于发展,可以揭示出男女的社会性别角色和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关系,可以分析出哪些政策和项目真正使男女在改变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关系上受益;哪些项目虽然是针对妇女的需要,但是非但没有促进妇女发展,反而强化了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加剧男女间的不平等关系。
四、重视社会性别分析,实现男女共同进步
(一)国家在妇女发展中的作用
根据联合国1995年的人类发展报告,中国妇女的人文发展指数(GDI)及性别权能测量(GEM)均要远远高于中国的GDP排名。尤其是测量妇女在经济参与和政治参与的性别权能测量指数上,中国比作为发达国家的法国、日本还要高[2]77。这说明虽然只有有限的资源,但是强而有力的政治支持,一样能致力于人民的健康、教育和男女平等的保障。
(二)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力量
妇女非政府组织是全球非政府组织体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它致力于解决妇女问题以及与妇女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1994年2月,中国政府在“贯彻执行内罗毕会议提高妇女地位战略的报告”中也申明,“全国妇联是中国改善妇女地位的最大的NGO”[3]18。中国妇女非政府组织的确立与发展,不仅是对国际发展潮流的积极响应,也是中国社会组织结构变化的必然产物。
除了妇联组织以外,还有各类非政府妇女组织关注并推动妇女参与发展,如妇女研究机构和发展机构等。妇女研究界近几年来大量翻译介绍国外妇女与发展领域的研究成果,这些介绍不仅扩大了国内学者的视野,而且使人们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下审视和理解中国妇女发展理论和实践,培训了一批能和国际发展思路与实践接轨的发展工作者,从而拓宽了国内妇女参加与发展的思路。
(三)加强学科建设,重视性别教育
我国政府明确指出:“今后的行动目标是广泛宣传文明进步的妇女观,增强全体公民对妇女权利的认识。对大、中、小学生进行文明进步的妇女观教育,2000年前在学校基础教材中,增加女性正面形象的比例,逐步在大学开设妇女学选修课。”[4]23在《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中,把妇女的教育权利和参与社会的持续发展,实现平等,发展与和平的理想目标联系在一起,其具体的行动目标主要有:确保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消除妇女文盲现象;改善妇女接受更多的职业培训、科技教育和进修教育的机会;发展非歧视性教育和培训;促进女孩和妇女的终身教育和培训等等。
在学校开设女性学课程,通过课堂宣传强化性别意识,是系统传播科学女性观,造就社会平等性别意识的重要渠道。在师范教育中,把社会性别公平作为现代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来宣传,使每一个未来的教师在从业之前,就具有社会性别平等的意识和观念,把性别平等观念作为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要求。
(四)迎接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挑战,促进中国妇女发展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明显的新形势下,中国妇女的发展必然纳入全球化的视野之中。有许多迹象表明,知识经济对妇女的发展来说是良好契机。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人们将告别用重锤敲击地球来掠夺资源,获取财富的方式,而在以知识为推动力,以硅片、网络为载体的产业中,性别的差异不再成为劳动分工的理由和借口了,最重要的资本是人的智慧与知识的沟通与合作,这使得女性与男性在生理上、特别是在体力上的差异变得毫无意义了。
参考文献:
[1]谭兢嫦,信春鹰,主编.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2]联合国1995年人类发展报告[A],纽约,1995.
[3]刘伯红.中国妇女非政府组织的发展[J].浙江学刊,2000,(4).
[4]啜大鹏,主编.女性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A new angle of view on the Chinese women’s development
——Gender Analysis
CAIHuiling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Law College, Guilin 541004,China)
Abstract: Gender is an analytic category and study field which has formed in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e other places since 1980s.It has been used to analyze the policy in the UN and every country which have different effection on males and females, to search the new way about the women’s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analyze Chinese women’s situation through using the gender theory, which realizing social development can not simply equal to or substitute for women’s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only in economics not naturally to women’s progress. We must have a view on gender theory, to review Chinese women’s unique action and women own development.
Key words: gender women development femi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