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功能的转变,评价的功能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新课标把评价看作是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构成环节,倡导评价应是“以人为本,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发展性评价。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它关注的不只是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更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与态度及价值观的形成。那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建立适应新课标理念的教学评价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要强化对动态过程的评价
重视过程评价是现代教育的一个特点,是新的评价模式之区别于传统评价模式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评价模式只有对目标的评价而没有对过程评价,只有选拔性功能而没有发展性功能,重在对教育活动与效果“一锤定音”式的评价。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实现从注重结果向关注过程的评价观转变,通过“过程”促进“结果”的提高。关注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独立人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使学生的成长过程也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1.通过课堂学习的即时评价 促成学生良好心态
课堂学习的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只有相互交流,彼此交通,才能达到最佳教学的效果。而课堂的提问、回答、评价,则是相互交流的最好时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运用鼓励性的语言,从优点上加以引导,肯定他们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还应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自我体验。充分展现自己的特长,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要指出其中的不足,以促进学生反思,完善探究结果,使学生探究活动更加深入。要及时洞察学生遇到的困难,耐心加以指导,积极鼓励,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锻炼学生的良好意志。
在评价时,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避免出现“不对”“你错了”的字眼。用“再想一想”“再试一试”“再与其他同学交流一下”等鼓励性语言代替。在学生自评中运用“你觉得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全面、深入吗?”“你觉得你能完成这项工作吗?”“你还需加以补充吗?”等鼓励性语言代替。这些鼓励性语言能传达教师对学生的爱,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在教师的赞赏性评价中获得自信,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存在,找回自尊与自信,获得动力与勇气,变得更主动、更积极,扬起前进的风帆。
2.建立学生档案袋 体验成功的乐趣
为让每一位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历程,感受自己的不断成长与进步,培养自信心。我们采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袋”的方式。主要由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相关资料。如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学习某个知识点的体会,老师、家长、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记录,探究性活动、实践性活动记录,各章知识总结等。材料要真实并定期加以更新,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不断成长与进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实施因材施教提供重要依据。学习档案袋中的材料由学生自己选择,并与老师共同确定。事实上让学生参与学习档案袋建立的整个过程与其中所收录的内容一样重要,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进行监控的能力和负责的态度。例如在整理与复习、回顾与反思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学习档案袋收集有关资料,以反映自己的学习过程与取得的进步。这样的做法有助于把数学学习过程与评价过程自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不增加学生和教师的额外负担,又使学生参与评价,成为评价过程的一部分。
二、多元的互动评价
随着评价改革的发展,教师不再是评价的主体,对学生的评价应是综合性、多元的。因为影响学生成长的不单是教师,还有同学、家長等各方面因素。因此,应改变传统的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
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我们变传统的教师评价为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小组互评、集体评价等评价形式,注重学生个体的纵向发展,拓展课堂学习评价的时空,自评使学生有了更多的自我评价、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的机会;生生互评、小组互评重在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他人合作、沟通、交流和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集体评价重在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态度、情感的方面的具体表体。如对同学展示的作业中解题方法、解答过程的评价,都是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互相评价。“你认为他做得怎样?”“有哪些优缺点,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如果是你,应该怎样做?”。其实,这种评价活动本身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过程。又如:每一单元的总结由学生亲身参与、完成、进行自我评价后再交给家长评价,最后才交给老师评价。“评价重在参与”引入多元的评价不仅是体现全面育人的教育方针,更重要的是学生亲身参与评价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趣味,体现成长的气息。时间允许的话,对同一内容还尽可能地让多位同学评价,并允许一位同学作多次评价,直至他们满意为止。通过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评价中共同进步,促进个性的发展。
三、重视差异评价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本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能力必然存在差异。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知识和能力的积累逐步达到应达到的目标,对此我们选择迟作出判断的方法。如果学生自己对某次测验的答卷觉得不满意,教师可鼓励学生提出申请,并允许他们重新解答,学生通过努力,改正原答卷中的错误后,再就学生的第二答卷给予评价,给出鼓励性的语言。这种“推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这种“推迟判断”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学习动力。
总之,对学生的评价既要重视期末的终结性评价,更要重视学生平时的形成性评价。同时,评价主体应多样化。无论是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还是评价结果的分析,都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每一位学生在评价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全面发展。
一、要强化对动态过程的评价
重视过程评价是现代教育的一个特点,是新的评价模式之区别于传统评价模式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评价模式只有对目标的评价而没有对过程评价,只有选拔性功能而没有发展性功能,重在对教育活动与效果“一锤定音”式的评价。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实现从注重结果向关注过程的评价观转变,通过“过程”促进“结果”的提高。关注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独立人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使学生的成长过程也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1.通过课堂学习的即时评价 促成学生良好心态
课堂学习的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只有相互交流,彼此交通,才能达到最佳教学的效果。而课堂的提问、回答、评价,则是相互交流的最好时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运用鼓励性的语言,从优点上加以引导,肯定他们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还应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自我体验。充分展现自己的特长,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要指出其中的不足,以促进学生反思,完善探究结果,使学生探究活动更加深入。要及时洞察学生遇到的困难,耐心加以指导,积极鼓励,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锻炼学生的良好意志。
在评价时,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避免出现“不对”“你错了”的字眼。用“再想一想”“再试一试”“再与其他同学交流一下”等鼓励性语言代替。在学生自评中运用“你觉得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全面、深入吗?”“你觉得你能完成这项工作吗?”“你还需加以补充吗?”等鼓励性语言代替。这些鼓励性语言能传达教师对学生的爱,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在教师的赞赏性评价中获得自信,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存在,找回自尊与自信,获得动力与勇气,变得更主动、更积极,扬起前进的风帆。
2.建立学生档案袋 体验成功的乐趣
为让每一位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历程,感受自己的不断成长与进步,培养自信心。我们采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袋”的方式。主要由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相关资料。如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学习某个知识点的体会,老师、家长、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记录,探究性活动、实践性活动记录,各章知识总结等。材料要真实并定期加以更新,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不断成长与进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实施因材施教提供重要依据。学习档案袋中的材料由学生自己选择,并与老师共同确定。事实上让学生参与学习档案袋建立的整个过程与其中所收录的内容一样重要,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进行监控的能力和负责的态度。例如在整理与复习、回顾与反思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学习档案袋收集有关资料,以反映自己的学习过程与取得的进步。这样的做法有助于把数学学习过程与评价过程自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不增加学生和教师的额外负担,又使学生参与评价,成为评价过程的一部分。
二、多元的互动评价
随着评价改革的发展,教师不再是评价的主体,对学生的评价应是综合性、多元的。因为影响学生成长的不单是教师,还有同学、家長等各方面因素。因此,应改变传统的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
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我们变传统的教师评价为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小组互评、集体评价等评价形式,注重学生个体的纵向发展,拓展课堂学习评价的时空,自评使学生有了更多的自我评价、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的机会;生生互评、小组互评重在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他人合作、沟通、交流和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集体评价重在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态度、情感的方面的具体表体。如对同学展示的作业中解题方法、解答过程的评价,都是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互相评价。“你认为他做得怎样?”“有哪些优缺点,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如果是你,应该怎样做?”。其实,这种评价活动本身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过程。又如:每一单元的总结由学生亲身参与、完成、进行自我评价后再交给家长评价,最后才交给老师评价。“评价重在参与”引入多元的评价不仅是体现全面育人的教育方针,更重要的是学生亲身参与评价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趣味,体现成长的气息。时间允许的话,对同一内容还尽可能地让多位同学评价,并允许一位同学作多次评价,直至他们满意为止。通过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评价中共同进步,促进个性的发展。
三、重视差异评价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本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能力必然存在差异。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知识和能力的积累逐步达到应达到的目标,对此我们选择迟作出判断的方法。如果学生自己对某次测验的答卷觉得不满意,教师可鼓励学生提出申请,并允许他们重新解答,学生通过努力,改正原答卷中的错误后,再就学生的第二答卷给予评价,给出鼓励性的语言。这种“推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这种“推迟判断”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学习动力。
总之,对学生的评价既要重视期末的终结性评价,更要重视学生平时的形成性评价。同时,评价主体应多样化。无论是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还是评价结果的分析,都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每一位学生在评价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