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为保证西藏地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党在西藏地区进行了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西藏地区60多年发展的辉煌成就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当前,西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对于增强西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思想道德的多层次性
西藏地区是由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社会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历史改革的跨度近程过大,因而"时差"效应极为明显,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的极为突出。这就导致了西藏地区的思想道德建设呈现出多方位和多层次的特点。西藏地区人民群众以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分布,这种特点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群众之间"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联系,有利于人民群众相互交往和共同进步。但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人民群众的贫富差距、心理状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群众不但在政治进步、思想觉悟、组织程度等方面呈现出多层次性的特点,而且在生活方式、道德行为等方面还呈现出多维性的特点。这种思想道德的多层次性和多维性决定了西藏地区的思想道德建设不能搞"一刀切"式的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采取多层次、多角度、多样式的教育,才能取得成效。
其次,西藏地区历史变革的跨越性导致了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在西藏地区虽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已占据主导地位,但受历史遗留因素的影响,人民群众的头脑中还残留着一些农奴制意识形态和封建主义意识形态,例如有些神权观念、宗教观念、等级观念还在一些地区广泛存在,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束缚着人民群众的思想,造成了人民群众的思想基础不同、觉悟高低不等的现实状况。因此,西藏地区的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在承认历史跨度差别的基础上,有先后的开展。由于一些落后意识不能从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中迅速消除,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和碰撞,西藏地区人民群众固有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发生了明显的分化和消解。
二、宗教信仰的复杂性
宗教在西藏地区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影响,人民群众绝大部分都信仰藏传佛教。在西藏地区宗教具有明显的群众参与性特点,这就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宗教问题往往与民族问题想交织,民族问题中夹杂着宗教问题,宗教问题又以民族问题的形式所表现。宗教问题不仅关系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各民族间的团结。在西藏地区,宗教意识和某些宗教礼仪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某些宗教的内容和形式,逐渐演变为民族风俗习惯的一部分,社会生活中也很难区分宗教活动和民族风俗习惯。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如火如荼妥善处理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变得复杂和不易。
宗教以民族文化和民族亚文化的形式广泛存在于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宗教往往是区分民族文化的最显著特征,它与民族心理素质、民族风俗紧密相连,成为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紧密性,使得宗教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宗教作为意识形态具有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和国际性。宗教对于一个民族能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凝聚力,可以激发人们的政治热情和斗争勇气,成为一种特殊的精神动力。当宗教思想与民族思想相一致时,宗教能促进民族团结;当两者出现矛盾时,宗教又及其容易引发民族纠纷,进而影响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因此,在处理宗教问题时,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现阶段的宗教规律,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三、专业理论体系的不完善性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人们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科学。[1]p14中国共产党经过多年以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学不断发展和完善。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少数民族群众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和对少数民族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5]9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目前西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尚不完善,不能有效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西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起步较晚、针对性不强、专业理论知识研究不够深入等一系列问题还长期存在。目前西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著也较少,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集中在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和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西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开展。
四、教育、文化的落后性
西藏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全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当前,西藏地区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是文盲或半文盲,甚至相当一部分的群众从未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虽然近些年国家加大了对西藏地区教育的投入力度,但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或教育思想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很多青年人的文化程度只在初中以下。受教育程度的偏低,使西藏地区的群众不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宗教也是影响西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又一因素,西藏地区群众普遍信奉佛教,在一些群众中,宗教思想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虽然宗教在弘扬民族文化、维持社会秩序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宗教思想中包含着许多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相违背的内容。西藏地区落后的思想文化和长期信仰宗教的风俗习惯必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相冲突,导致西藏地区群众不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五、队伍建设的滞后性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一支高素质的工作队伍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可起到重要作用。当前西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在数量和素质上都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西藏地区地域辽阔,但人口相对较少。群众多以村寨为单位居住,村寨分布较为分散。农牧区群众以散养牲畜为主,他们居住地更是不固定。这些因素都决定了西藏地区需要更多、更有素质并且熟悉藏族语言、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到西藏地区开展工作。当前西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是由西藏各地区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完成,各地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配备严重不足,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在学校对学生开展外,对校外普通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未有效开展。另外,西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文化素质不高,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者不能更深入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能运用更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活动,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 [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
[4]吴松.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一、思想道德的多层次性
西藏地区是由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社会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历史改革的跨度近程过大,因而"时差"效应极为明显,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的极为突出。这就导致了西藏地区的思想道德建设呈现出多方位和多层次的特点。西藏地区人民群众以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分布,这种特点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群众之间"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联系,有利于人民群众相互交往和共同进步。但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人民群众的贫富差距、心理状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群众不但在政治进步、思想觉悟、组织程度等方面呈现出多层次性的特点,而且在生活方式、道德行为等方面还呈现出多维性的特点。这种思想道德的多层次性和多维性决定了西藏地区的思想道德建设不能搞"一刀切"式的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采取多层次、多角度、多样式的教育,才能取得成效。
其次,西藏地区历史变革的跨越性导致了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在西藏地区虽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已占据主导地位,但受历史遗留因素的影响,人民群众的头脑中还残留着一些农奴制意识形态和封建主义意识形态,例如有些神权观念、宗教观念、等级观念还在一些地区广泛存在,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束缚着人民群众的思想,造成了人民群众的思想基础不同、觉悟高低不等的现实状况。因此,西藏地区的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在承认历史跨度差别的基础上,有先后的开展。由于一些落后意识不能从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中迅速消除,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和碰撞,西藏地区人民群众固有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发生了明显的分化和消解。
二、宗教信仰的复杂性
宗教在西藏地区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影响,人民群众绝大部分都信仰藏传佛教。在西藏地区宗教具有明显的群众参与性特点,这就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宗教问题往往与民族问题想交织,民族问题中夹杂着宗教问题,宗教问题又以民族问题的形式所表现。宗教问题不仅关系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各民族间的团结。在西藏地区,宗教意识和某些宗教礼仪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某些宗教的内容和形式,逐渐演变为民族风俗习惯的一部分,社会生活中也很难区分宗教活动和民族风俗习惯。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如火如荼妥善处理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变得复杂和不易。
宗教以民族文化和民族亚文化的形式广泛存在于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宗教往往是区分民族文化的最显著特征,它与民族心理素质、民族风俗紧密相连,成为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紧密性,使得宗教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宗教作为意识形态具有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和国际性。宗教对于一个民族能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凝聚力,可以激发人们的政治热情和斗争勇气,成为一种特殊的精神动力。当宗教思想与民族思想相一致时,宗教能促进民族团结;当两者出现矛盾时,宗教又及其容易引发民族纠纷,进而影响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因此,在处理宗教问题时,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现阶段的宗教规律,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三、专业理论体系的不完善性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人们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科学。[1]p14中国共产党经过多年以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学不断发展和完善。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少数民族群众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和对少数民族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5]9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目前西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尚不完善,不能有效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西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起步较晚、针对性不强、专业理论知识研究不够深入等一系列问题还长期存在。目前西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著也较少,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集中在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和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西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开展。
四、教育、文化的落后性
西藏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全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当前,西藏地区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是文盲或半文盲,甚至相当一部分的群众从未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虽然近些年国家加大了对西藏地区教育的投入力度,但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或教育思想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很多青年人的文化程度只在初中以下。受教育程度的偏低,使西藏地区的群众不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宗教也是影响西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又一因素,西藏地区群众普遍信奉佛教,在一些群众中,宗教思想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虽然宗教在弘扬民族文化、维持社会秩序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宗教思想中包含着许多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相违背的内容。西藏地区落后的思想文化和长期信仰宗教的风俗习惯必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相冲突,导致西藏地区群众不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五、队伍建设的滞后性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一支高素质的工作队伍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可起到重要作用。当前西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在数量和素质上都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西藏地区地域辽阔,但人口相对较少。群众多以村寨为单位居住,村寨分布较为分散。农牧区群众以散养牲畜为主,他们居住地更是不固定。这些因素都决定了西藏地区需要更多、更有素质并且熟悉藏族语言、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到西藏地区开展工作。当前西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是由西藏各地区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完成,各地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配备严重不足,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在学校对学生开展外,对校外普通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未有效开展。另外,西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文化素质不高,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者不能更深入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能运用更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活动,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 [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
[4]吴松.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