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真谛”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er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山县岗南中学 河北 平山 050400)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类型,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实现快速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在阅读教学的不断实践和探索中,笔者认为,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关键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1. 以读为本才能有效的发挥课堂教学的整体功能 中学语文课本与读本中的文本大多是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彩,富有文化底蕴和时代气息的好文本。我们只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文本,在朗读中感受文本的美、内容、情感,才能提高学生语言理解和应用的能力,进而提高其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因此,阅读教学应立足于“以读为本”,把“读”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始末,让整个课堂充满着琅琅的读书声。
  学生经历着感知、理解、运用的过程,阅读的过程就是从语言文字的认识向文字的运用过度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一般要经历五个阶段:感知性阅读阶段,理解性阅读阶段,品评性阅读阶段,积累性阅读和运用性阅读阶段。只有循序渐进的读书,才能收到良好的语言训练效果。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紧紧围绕这几个阶段,采取形式多样的“读”的活动来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循序渐进的、有层次的进入各种阅读状态和理解状态,从而使学生达到在读书中质疑,在读书中解惑的效果。例如,教学《散步》一课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安排了三个层次的读的活动:首先是“初读课文”,要求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层次;“再细读课文”,要求学生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三是“精读课文”要求学生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抓好了这三个层次的读,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就有了基本的掌握。所谓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则能悟”,都强调了以读为主,以读促悟,让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用心去感知,投入到文字所描述的情景中,和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就能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思想内容。
  2. 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导”,注重了启发诱导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法设法的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达到用不着教。要想“达到用不着教”就要做到以下两点:
  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想达到“用不着教”就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不同类型的课文教给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思路,采取不同的启发手段。一堂课的整个过程,实质上就是“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学习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学生个体独立运用学习方法学习”的过程。如在《散步》教学中,课文是怎样通过写一件小事来突出尊老爱幼这一传统美德的,教师紧扣这个问题,反复引导学生自学质疑——讨论释疑——朗读领悟,使学生在情境教学中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步骤,由“学会”到“会学”。
  3. 实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实现“自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作为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自读、自问、自解、自悟、自行表达,逐步加深理解,悟出读法。
  3.1 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不同文化层次的人阅读同一篇材料其结果往往是多角度的,而且同一人阅读同一文本所获得的体验也会随着环境和心境的变迁而变化的。因此,引导学生多元地解读文本,展开与文本的对话、交流。
  但是,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往往会有错误的或是片面的体验,甚至有违背文本价值取向的理解。作为语文教师切不可注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而忽略了文本的价值取向,否则只会收到南辕北辙的效果。但也忌简单否定,以免损伤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我们可以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完善他们的认知面,使他们与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行融合。这样融合性的解读过程,学生获得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发现的喜悦,探究的兴趣,顿悟的惊喜,思考的快乐。
  3.2 激活学生对文本的独特回应。语文学习的特殊之处,主要不仅是“知”的积累,更重要的是“感”的积淀。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地阅读,引导学生进行移情体验,使学生设法趋于亲历语境,在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言语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建构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走向独特体验。比如教学朱自清的作品《荷塘月色》,先让学生对时代背景有充分的了解,从而激发起对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体会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身处彼时彼境的压抑、苦闷和迷茫的情绪,然后再让学生把这种情绪移入作品,于阅读过程中“带情历境”,这才能真正体会出该文“素淡朦胧的景与淡淡喜悦、淡淡哀愁之情相交融”的意境和艺术魅力,否则,光用讲解课文的语言和意境是如何之美,也只会在学生的记忆里增加若干语文知识和信息而已,不能让学生真正领悟到作者所描写的景物和意境的美感,以及该文的艺术魅力,更得不到艺术的陶冶和阅读欣赏的快感。
  “成功的对话是有活力的思想的碰撞,而有活力的思想来自于学生深深的感悟。”学生与文本倾心对话的过程是阅读教学对话成功的基础。作为语文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把握好读、导、悟三个基本点,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宁晋县李家营学区 河北 宁晋 055550)  【摘 要】语文教学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学生只有主动参与才能获得发展,而发展又应当首先体现在创新精神的树立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上。  【关键词】语文教学;主体参与;教学策略  1. 尊重主体,“放”中寓“新” “放”即开放。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是“牵牛工”的,教师严格地牵着行,学生小心地跟着走,大量的时间在分析讲解中虚度。这样的做法不仅不得于发展学生的思
期刊
(无极县无极镇中学 河北 无极 052460)  【摘 要】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焦点,德、智、体育都得了很好的重视。然而,美育却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其实,数学理论本身的奇特、微妙、简洁有力以及建立这些理论时,人的创造性思维这就是数学的美。  【关键词】数学美;素质教育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未能得到充
期刊
(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 江苏 苏州 215000)  【摘 要】学好一门外语必须要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充分注意到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理解和尊重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才能更好地到达国际间互相了解和信息交流的目的。所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对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意
期刊
(子洲县三川口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陕西 子洲 718400)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素质教育、有效课堂教学已成为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浪潮之势。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进行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活动。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发展。  1. 转变观念,勇于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措施
期刊
(石家庄市粮食技工学校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 要】新课程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为主线展开,体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为学生提供看得到、听得见、感受得到的课程内容,力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发展。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需要时态度体验,积极丰富的情感加速学生认知过程。本文试图从情感运用和数学教学的关系上进行分析。  【关键词】数学教育;情感运用  受传统教育影响,
期刊
(沙河市高村学区 河北 沙河 054100)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如果缺少了情感,课堂教学将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就会缺少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上也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使教学本身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我们应该明白:情感可以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
期刊
(正定县第一中学 河北 正定 050800)  【摘 要】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已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更能够体现新课程标准精神。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有助于突破难点,真正实现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关键词】教学;数学;网络;新课标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学习的需要,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把文本、图像、图形、视频、音频、动画整合在一起,并通过互联网进行
期刊
(石家庄市第四十五中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36)  【摘 要】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是任何学科都追求的目标,历史学科由于其枯燥、理论性强的特点,更要设法利用多种丰富多彩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科能力;培养  历史课本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更是回答历史问题的主要依据。历史课的能力是学生通过认真阅读历史课本知识并进行归纳思考来取得的。下面介绍几种通过历史学习提高能力的途径
期刊
(丰宁满族自治县苏家店中心校 河北 丰宁 068350)  【摘 要】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又可称为内驱力。因此,教师必须依据教学目标,充分认识学生心理因素的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
期刊
(藁城市第二中学 河北 藁城 052160)  如何讲述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关系,如何评价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是历史教学中比较复杂的问题。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这些问题非常重要。如果讲不好,学生不但不能正确理解,反而形成错误概念,甚至产生不满心理,更为严重的是影响民族感情。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讲述这些问题呢?下面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几点看法。  1. 以客观的态度讲述历史上的少数民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