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为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除了要教给学生审题、立意、语言等几个方面的知识技巧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要引导他们通过创新,把平凡的材料,写出新意来,做到以新感人,以新动人,以新引人,体现文章的个性化。
关键词:兴趣 创新 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0-157-01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小学生的写作也是如此,要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具有个性的东西,我们就要正确的认识作文。
以往作文教学是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的思维受到严重的束缚,作文的教学往往局限在一些固定的题目和模式上,更谈不上写出具有个性的文章来。采取何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个性化呢?
一、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写作兴趣
传统的作文训练不注重情境的创设,因而写作训练过于呆板、无趣味性,不能吸引学生,学生也就不会乐意去写.。这是因为小学生受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的制约,他们的写作往往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需要老师的指导帮助等外部条件促使他们写出更好的作文,以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音像创设情境;可以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可以利用语言创设情境;可以利用作品欣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游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生动的表演创设情境;还可以利用大自然的景物创设情境等等,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教师都应以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最终目的。
例如利用游戏创设情境。教学“记叙一次活动”时,我组织大家玩“画鼻子游戏”。首先,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缺鼻子的头像,然后让学生蒙上眼睛画鼻子。学生画鼻子时,有的没有经过仔细观察,顺手一画,就把鼻子画到眼睛上,耳朵边,嘴巴下……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有的较细心,通过动脑思考,准确地画出了鼻子的位置,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学生兴致勃勃地做完游戏后,我乘机引导学生:“刚才的游戏非常有趣,请大家把你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更多的人分享我们的快乐,好吗?”学生一边沉浸在刚才轻松快乐的游戏中,一边回忆亲身经历的最精彩,最激烈的场面。自己是如何做的,以及旁边的同学的语言、动作、神态、情绪等又是如何的,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完成作文,而且内容具体,语言也比较生动。
游戏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写作素材,又营造了宽松的氛围,增加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减少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让学生乐于写作。只有学生经历了活动的全过程,真实体验了其间的乐趣,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才能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种痛苦的事。即增加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又减少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让学生乐于写作。
“文似看山喜不平”,作文最忌平淡无奇,因此,除了要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外,还要对文章布局有创新意识。要不拘一格,打破常规,做到在情理之中的合理创新,让学生体验到作文也是可以千变万化的。
二、写作题材的创新,写出自己的文章
现在的作文教学不能只走过去的老路,而是要以内容题材为中心,以精神和思维训练为中心,才能创造出写作的新天地。
首先,题材的创新要求我们要具备一双敏锐的眼睛。从生活中,从社会中发掘新题材。“问渠哪得清如水,唯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写什么的源泉,要求学生向生活学习,投身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把在日常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用文字记录下来。写些随笔、日记、感悟等文章。这些都是自由状态下的写作,不受拘束,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如学习《献你一束花》的课文后,我让学生认真感悟失败者更需要鼓励的道理;学习《修鞋姑娘》,从修鞋姑娘不计报酬多少热情为“我”服务,感受修鞋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让学生明白大作家也是从生活小事去感受,去体会的。
其次,题材的创新还可以对原有题材进行翻新。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对课文进行改写、续写。训练学生的改写、续写能力,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力,也是一种创新。改写时需要增加必要的细节描写,对人物、环境的刻画,对故事情节的补充,使文章的内容丰富起来,这就要求学生发挥他们的理解力、想象力,在头脑中创造出相应的新形象。如《知了学飞》的改写我们会提出相反的问题,知了不努力学飞结果会怎样呢?动物们会怎样呢?续写时则更需要学生放开手脚、大胆合理的进行想象,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形象。但在文章的立意上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怎样做才会体现出学生的个体特性呢?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确立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使他们写出的文章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如续写《小摄影师》时,可以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构思出小摄影师拍色时的动作、神态及拍出的照片是否成功等等情节。
第三,题材的创新还可以引导学生敢于反向立意,赋予原有观点以新的内涵,新时代的意义。如《愚公移山》一文,人们一贯认为该文赞扬了愚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敢于同大自然作斗争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但我们还可以提出一些相反观点如:1、愚公实在太愚,移山不如挖条隧道或把家搬走;2、他没有环保意识,他行为的最终结果是要挖掉给豫南、汉阴地区遮挡风沙的太行、王屋二山,这样将使该地区尘土飞扬,蒙受沙尘暴的侵袭。对于这样的立意,只要言之有据就要予以表扬和鼓励,以提高他们创新的积极性,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近年来类似的反向立意的命题屡见不鲜,如“知足不乐”、“开卷未必全有益”等等。
学生有了材料,写作时就会情到文至 ,思到章出。彻底改变过去作文那种“无米下锅”的窘迫情况。
三、以读促写、语言创新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教学是这样阐述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语言的创新,就是要求学生的语言要有个性化的风格。做到“发人之未发,言人之未言”,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要有独创性,写出自己的“这一个”。同时,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长,形成各自的独有风格。只有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千人一面,众口一腔”的局面。而且能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地发挥,写出各具特色的文章来。
张志公先生说得好:“说到最根本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得从阅读教学入手,从基本训练入手。阅读教学搞得好,基本训练搞得好,学生一定会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作文教学的根本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就作文而言,读书可以扩大学生的生活素材、语言素材的积累,在积累素材的同时,可以让学生明事理、长见识,提高审美情趣,陶冶高尚情操。书读得多,又质疑消化,在长期读书积累中,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作文教学需要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鼓励学生放胆表达,让学生思想自由驰骋,自由倾诉,以调动他们的内在潜质,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让每个学生都插上想象翅膀,少一点条条框框,多一点稚气。优秀的作品也会层出不穷的。
文贵创新,创新是现代教育的战略目标,也是小学生应该培养和具备的优良心理素质之一。只有多角度、多种形式的引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作文素质,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
关键词:兴趣 创新 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0-157-01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小学生的写作也是如此,要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具有个性的东西,我们就要正确的认识作文。
以往作文教学是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的思维受到严重的束缚,作文的教学往往局限在一些固定的题目和模式上,更谈不上写出具有个性的文章来。采取何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个性化呢?
一、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写作兴趣
传统的作文训练不注重情境的创设,因而写作训练过于呆板、无趣味性,不能吸引学生,学生也就不会乐意去写.。这是因为小学生受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的制约,他们的写作往往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需要老师的指导帮助等外部条件促使他们写出更好的作文,以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音像创设情境;可以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可以利用语言创设情境;可以利用作品欣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游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生动的表演创设情境;还可以利用大自然的景物创设情境等等,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教师都应以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最终目的。
例如利用游戏创设情境。教学“记叙一次活动”时,我组织大家玩“画鼻子游戏”。首先,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缺鼻子的头像,然后让学生蒙上眼睛画鼻子。学生画鼻子时,有的没有经过仔细观察,顺手一画,就把鼻子画到眼睛上,耳朵边,嘴巴下……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有的较细心,通过动脑思考,准确地画出了鼻子的位置,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学生兴致勃勃地做完游戏后,我乘机引导学生:“刚才的游戏非常有趣,请大家把你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更多的人分享我们的快乐,好吗?”学生一边沉浸在刚才轻松快乐的游戏中,一边回忆亲身经历的最精彩,最激烈的场面。自己是如何做的,以及旁边的同学的语言、动作、神态、情绪等又是如何的,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完成作文,而且内容具体,语言也比较生动。
游戏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写作素材,又营造了宽松的氛围,增加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减少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让学生乐于写作。只有学生经历了活动的全过程,真实体验了其间的乐趣,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才能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种痛苦的事。即增加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又减少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让学生乐于写作。
“文似看山喜不平”,作文最忌平淡无奇,因此,除了要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外,还要对文章布局有创新意识。要不拘一格,打破常规,做到在情理之中的合理创新,让学生体验到作文也是可以千变万化的。
二、写作题材的创新,写出自己的文章
现在的作文教学不能只走过去的老路,而是要以内容题材为中心,以精神和思维训练为中心,才能创造出写作的新天地。
首先,题材的创新要求我们要具备一双敏锐的眼睛。从生活中,从社会中发掘新题材。“问渠哪得清如水,唯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写什么的源泉,要求学生向生活学习,投身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把在日常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用文字记录下来。写些随笔、日记、感悟等文章。这些都是自由状态下的写作,不受拘束,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如学习《献你一束花》的课文后,我让学生认真感悟失败者更需要鼓励的道理;学习《修鞋姑娘》,从修鞋姑娘不计报酬多少热情为“我”服务,感受修鞋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让学生明白大作家也是从生活小事去感受,去体会的。
其次,题材的创新还可以对原有题材进行翻新。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对课文进行改写、续写。训练学生的改写、续写能力,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力,也是一种创新。改写时需要增加必要的细节描写,对人物、环境的刻画,对故事情节的补充,使文章的内容丰富起来,这就要求学生发挥他们的理解力、想象力,在头脑中创造出相应的新形象。如《知了学飞》的改写我们会提出相反的问题,知了不努力学飞结果会怎样呢?动物们会怎样呢?续写时则更需要学生放开手脚、大胆合理的进行想象,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形象。但在文章的立意上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怎样做才会体现出学生的个体特性呢?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确立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使他们写出的文章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如续写《小摄影师》时,可以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构思出小摄影师拍色时的动作、神态及拍出的照片是否成功等等情节。
第三,题材的创新还可以引导学生敢于反向立意,赋予原有观点以新的内涵,新时代的意义。如《愚公移山》一文,人们一贯认为该文赞扬了愚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敢于同大自然作斗争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但我们还可以提出一些相反观点如:1、愚公实在太愚,移山不如挖条隧道或把家搬走;2、他没有环保意识,他行为的最终结果是要挖掉给豫南、汉阴地区遮挡风沙的太行、王屋二山,这样将使该地区尘土飞扬,蒙受沙尘暴的侵袭。对于这样的立意,只要言之有据就要予以表扬和鼓励,以提高他们创新的积极性,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近年来类似的反向立意的命题屡见不鲜,如“知足不乐”、“开卷未必全有益”等等。
学生有了材料,写作时就会情到文至 ,思到章出。彻底改变过去作文那种“无米下锅”的窘迫情况。
三、以读促写、语言创新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教学是这样阐述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语言的创新,就是要求学生的语言要有个性化的风格。做到“发人之未发,言人之未言”,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要有独创性,写出自己的“这一个”。同时,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长,形成各自的独有风格。只有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千人一面,众口一腔”的局面。而且能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地发挥,写出各具特色的文章来。
张志公先生说得好:“说到最根本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得从阅读教学入手,从基本训练入手。阅读教学搞得好,基本训练搞得好,学生一定会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作文教学的根本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就作文而言,读书可以扩大学生的生活素材、语言素材的积累,在积累素材的同时,可以让学生明事理、长见识,提高审美情趣,陶冶高尚情操。书读得多,又质疑消化,在长期读书积累中,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作文教学需要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鼓励学生放胆表达,让学生思想自由驰骋,自由倾诉,以调动他们的内在潜质,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让每个学生都插上想象翅膀,少一点条条框框,多一点稚气。优秀的作品也会层出不穷的。
文贵创新,创新是现代教育的战略目标,也是小学生应该培养和具备的优良心理素质之一。只有多角度、多种形式的引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作文素质,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