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在祖国大花园里茁壮成长,绽放着灿烂的笑脸。可在阳光极少晒到的角落里,还有些羞答答的花骨朵儿含苞待放,欲绽还羞。这些不起眼的小花儿,就是所谓的“弱势群体”——后进生。
关注后进生的心理状况,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恪尽职守,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小学生成长的规律和特点,采取灵活而确实有效的措施,耐心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肩负教育重任的我们须更加关注后进生,播洒一片爱心,以爱的春雨去滋润他们的心田,让他们在爱中自尊,在爱中自信,在爱中自强,绽开快乐的笑容。
一、以爱解读心理,耐心疏导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一样重要。”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先导。重视心理健康、关注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共识。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小学生容易因心理的不健康而产生“厌学、恐学、违反纪律、轻度破坏”等问题行为,严重阻碍了自身的发展,也给学校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在一次接任新班级后,我发现一位叫李青平的学生,刚开学就经常旷课,来到学校并不专心学习,课堂中时而发呆,时而打瞌睡。而课间的他,或独自趴在桌上睡着了,或与同学发生冲突,吵架甚至动手——这完全不符合他这个年纪应当有的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形象呢?我觉得情况比较严重,于是对他的家庭情况进行了解。原来,他父亲与母亲因感情不合而分居,父亲狠心抛下他远走他乡,而母亲为了生计长期外出打工。他成了“留守儿童”,过着在亲戚中东一家、西一家的寄居生活,经常遭受白眼,没有小伙伴与他来往,更谈不上享有家庭的温暖,长此以往,就变成了“问题儿童”。我找他聊天,谈到家庭,他那“哀莫大于心死”的表情令我既心寒又心疼。我没有急于向他灌输什么大道理,而是在平时多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送一些学习用品给他,辅导他的功课;下雨天借给他雨具;他生病了,买一些便药让他在办公室喝下……在课余讲述一些小孩子如何自强自立的事例给他听,开导他如何做人,并动员其他同学关心、帮助他。随着这种潜移默化式的用心安排和耐心辅导,他在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家庭般的温暖中逐步解除自闭、自卑的消极心理,能认识到“错不在于自己”,能尽量淡忘过去,正视未来。经过一学期的耐心帮助,他逐渐地开朗起来,还树立起“努力学好本领,一切靠自己的双手去奋斗”的信心和决心。第二学期,在师生们的帮助下,他的思想出现了大跨越,学习成绩由原来的不及格提高到良好的层次。
在小学生中,真正有效的德育应该融贯到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而且这种道德行为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为使学生具有一个良好的品质,老师必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耐心细致,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出现在“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群体中的后进生已经越来越有普遍性,但只要老师耐心疏导,真心关爱后进生,把爱心化作柔情的春雨滋润学生心田,学生一定会受感化。
二、用爱捕捉亮点,发挥特长
人的手指尚有长短,何况是一个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大集体,更是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就连令老师最棘手的后进生也不例外。
班里有一个叫曾松的同学,他的父母对他教不得法,粗暴无知,使他从小放荡任性、整天沉迷于电子游戏厅的低级趣味而厌学、胡作非为。为了使他端正学习态度、积极进取,我主动联系家长,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做到从多方面去关注他,给他阐明学习的重要性。但他似乎坚持着“知错不改、破罐子破摔”的心态。有一天,我在班中宣布学校要举办“七彩童年”画展时,意外发现他眼睛里闪着一丝亮光,可一下子又消失了。多么短暂而又可贵的亮点啊!原来,他对画画兴趣浓、本领高。我便抓住时机,鼓励他做好参赛准备。他那疑惑的目光似乎在问我:我有资格参加吗?我拍拍他的肩膀,以赞许的目光传递着我的信任与支持。结果,他在“画展”中一展身手,获得年级一等奖,为班级争得荣誉。同学们的掌声使他感到陌生而兴奋,脸上露出了略带羞涩的笑容。我趁热打铁,推荐他当版报插图负责人,想方设法激发他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再时常加以学业辅导。最后,他放下了“差生”的包袱,学习不断进步,自信的笑容时常出现在他的脸上。连他以前的“同类”也从中深受教育,自覺地改头换面、迎头赶上。
是啊!只要我们以敏锐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细心地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发挥他们的特长,及时表扬,以此作为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契机,昔日的“丑小鸭”也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
三、公正平等对待,诚心感化
再顽固不化的后进生也有自尊心,也有可塑的一面,有成才的可能。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研究发现:如果老师以真诚的态度面对学生,学生会逐渐向老师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接受老师的教育。
在工作实践中,我发现后进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而一般来说,后进生的自尊心更脆弱,经受不住刺激,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不揭短,有着怕遭冷遇的共同心理。我们要放下架子,平等对待学生。弱苗更要精心培养,特别是对后进生,要坚持“以诚感人”的宗旨,尊重、理解、关怀每一位后进生,做后进生的良师益友,让后进生体会信任、体会期待、体会关爱,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在集体的乐园中健康成长。
“懂得欣赏,石头也会发光。”只要我们细心关注后进生心理,精心营造成长的乐园,让爱的阳光温暖他们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他们成长,我相信,在辛勤园丁的呵护下,每一朵花儿都能快乐地绽放!播洒一片爱心,让我们静听花开的动人声音!
关注后进生的心理状况,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恪尽职守,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小学生成长的规律和特点,采取灵活而确实有效的措施,耐心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肩负教育重任的我们须更加关注后进生,播洒一片爱心,以爱的春雨去滋润他们的心田,让他们在爱中自尊,在爱中自信,在爱中自强,绽开快乐的笑容。
一、以爱解读心理,耐心疏导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一样重要。”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先导。重视心理健康、关注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共识。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小学生容易因心理的不健康而产生“厌学、恐学、违反纪律、轻度破坏”等问题行为,严重阻碍了自身的发展,也给学校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在一次接任新班级后,我发现一位叫李青平的学生,刚开学就经常旷课,来到学校并不专心学习,课堂中时而发呆,时而打瞌睡。而课间的他,或独自趴在桌上睡着了,或与同学发生冲突,吵架甚至动手——这完全不符合他这个年纪应当有的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形象呢?我觉得情况比较严重,于是对他的家庭情况进行了解。原来,他父亲与母亲因感情不合而分居,父亲狠心抛下他远走他乡,而母亲为了生计长期外出打工。他成了“留守儿童”,过着在亲戚中东一家、西一家的寄居生活,经常遭受白眼,没有小伙伴与他来往,更谈不上享有家庭的温暖,长此以往,就变成了“问题儿童”。我找他聊天,谈到家庭,他那“哀莫大于心死”的表情令我既心寒又心疼。我没有急于向他灌输什么大道理,而是在平时多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送一些学习用品给他,辅导他的功课;下雨天借给他雨具;他生病了,买一些便药让他在办公室喝下……在课余讲述一些小孩子如何自强自立的事例给他听,开导他如何做人,并动员其他同学关心、帮助他。随着这种潜移默化式的用心安排和耐心辅导,他在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家庭般的温暖中逐步解除自闭、自卑的消极心理,能认识到“错不在于自己”,能尽量淡忘过去,正视未来。经过一学期的耐心帮助,他逐渐地开朗起来,还树立起“努力学好本领,一切靠自己的双手去奋斗”的信心和决心。第二学期,在师生们的帮助下,他的思想出现了大跨越,学习成绩由原来的不及格提高到良好的层次。
在小学生中,真正有效的德育应该融贯到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而且这种道德行为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为使学生具有一个良好的品质,老师必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耐心细致,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出现在“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群体中的后进生已经越来越有普遍性,但只要老师耐心疏导,真心关爱后进生,把爱心化作柔情的春雨滋润学生心田,学生一定会受感化。
二、用爱捕捉亮点,发挥特长
人的手指尚有长短,何况是一个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大集体,更是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就连令老师最棘手的后进生也不例外。
班里有一个叫曾松的同学,他的父母对他教不得法,粗暴无知,使他从小放荡任性、整天沉迷于电子游戏厅的低级趣味而厌学、胡作非为。为了使他端正学习态度、积极进取,我主动联系家长,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做到从多方面去关注他,给他阐明学习的重要性。但他似乎坚持着“知错不改、破罐子破摔”的心态。有一天,我在班中宣布学校要举办“七彩童年”画展时,意外发现他眼睛里闪着一丝亮光,可一下子又消失了。多么短暂而又可贵的亮点啊!原来,他对画画兴趣浓、本领高。我便抓住时机,鼓励他做好参赛准备。他那疑惑的目光似乎在问我:我有资格参加吗?我拍拍他的肩膀,以赞许的目光传递着我的信任与支持。结果,他在“画展”中一展身手,获得年级一等奖,为班级争得荣誉。同学们的掌声使他感到陌生而兴奋,脸上露出了略带羞涩的笑容。我趁热打铁,推荐他当版报插图负责人,想方设法激发他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再时常加以学业辅导。最后,他放下了“差生”的包袱,学习不断进步,自信的笑容时常出现在他的脸上。连他以前的“同类”也从中深受教育,自覺地改头换面、迎头赶上。
是啊!只要我们以敏锐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细心地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发挥他们的特长,及时表扬,以此作为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契机,昔日的“丑小鸭”也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
三、公正平等对待,诚心感化
再顽固不化的后进生也有自尊心,也有可塑的一面,有成才的可能。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研究发现:如果老师以真诚的态度面对学生,学生会逐渐向老师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接受老师的教育。
在工作实践中,我发现后进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而一般来说,后进生的自尊心更脆弱,经受不住刺激,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不揭短,有着怕遭冷遇的共同心理。我们要放下架子,平等对待学生。弱苗更要精心培养,特别是对后进生,要坚持“以诚感人”的宗旨,尊重、理解、关怀每一位后进生,做后进生的良师益友,让后进生体会信任、体会期待、体会关爱,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在集体的乐园中健康成长。
“懂得欣赏,石头也会发光。”只要我们细心关注后进生心理,精心营造成长的乐园,让爱的阳光温暖他们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他们成长,我相信,在辛勤园丁的呵护下,每一朵花儿都能快乐地绽放!播洒一片爱心,让我们静听花开的动人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