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英语演讲课程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c96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全球化影响力的日益扩大,中国社会对于具有较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英语高级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本文将从开设英语演讲课程的必要性以及课程的授课方法进行阐释,通过课后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此课程对于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学生的自信心都有明显的正面效果,因此可以考虑将此课程发展为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基础型课程。
  关键词: 英语演讲;语言能力;综合素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逐步深化,世界各国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中国社会对于具有较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高级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因此在近年来的英语教学当中,将语言的运用能力提到了越来越高的位置。毫无疑问,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英语专业四级和八极考试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有了一定的考察,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在教学当中,我们是否能以考试的结果作为考核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标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教学当中,我们不难发现考试能力和学生开口说英语,自由畅快的表达自我的能力是不对等的,因此旨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创造良好语言环境的英语演讲课程在教学中显得不可或缺。
  一、课程的必要性
  为了清楚的认识当代大学生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笔者在授课前对110名上课学生和10名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7%的学生对于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是不满意的;6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口语水平在近三年没有突破,停滞不前。多数教师认为学生在英语表达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内容空洞,无话可说,逻辑混乱,词不达意,或者有话说却不知从何说起。基于这些问题,不难看出英语演讲课程的开设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英语专业本科的教育总目标是培养全面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较高的英语言语能力并赋予一定的语言和文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后者是围绕前者展开的,因此与后者相比较,前者是基础,也是根本。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实践性课程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因此在英语专业四年的学习当中,实践性课程始终是主要课程。而英语演讲课程正是一门以学生实践为主,老师理论讲解为辅的实践性课程。
  其次,英语演讲课程在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方面可以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英语语言能力简单的说,即为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能力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在英语的四项基本能力听说读写中,各个部分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英语演讲课程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对于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在准备演讲稿的过程当中,学生必须考虑如何使用自己学过的语言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例如为了在大庭广众之下,妙语连珠,震撼观众,学生必须反复考量自己的遣词造句,思考如何使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来强化自己的语言力量。在演讲的过程当中,英语已经成为一个工具,为不同的演讲目的而服务。在这类课程中,学生不再是为了学语言而学语言,更多的是用语言来实现交流的目的。因此写作演讲稿的过程无疑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学生应用自己阅读材料支撑个人写作的实践;在演讲的过程中,为了信息点的顺利传送,对于语音语调的训练,甚至对于肢体语言的培训,无疑可以提升学生的口语和听力能力。因此演讲课程对于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此外,时代的发展需要现代人才具备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oral communicative ability),这一能力已经成为很多企业招聘人才的一项考核标准。因此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就业以及工作都能带来益处。
  二、演讲课的教学实践
  虽然演讲课程是以学生的实践为主体的课程,但是不能否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在课程之初,笔者通过介绍著名的演说学理论家,出色的演讲家,以及国内外著名的演讲比赛,如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还包括如何准备演讲稿方面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了解优秀演讲的标准是什么,对于演讲稿的准备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从而在课程的练习当中获得相应的理论指导。
  在课程之初,笔者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样本,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模仿和学习。所谓的样本是指英美名人的演讲稿和英语国家以外的世界各国演讲名篇。在每篇范文的讲解上,笔者先让学生从情感上得到共鸣,然后从语言手段的运用,语体特点,谋篇技术上进行简练的讲解和分析,然后自己进行示范。演讲对于语音语调是有较高要求的,因此示范的过程事实上是帮助学生纠正一些发音错误的过程。
  每次课后,笔者都给学生留有相应的演讲作业,待下次上课进行检查,并且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充分的准备,将课堂中学习到的修辞手法,优秀句型和精彩词汇运用到自己的演讲稿当中去。由于学生的准备时间比较充裕,因此演讲的题目会增加相应的难度,以便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信息性演讲(informative speech)之后,课程作业为 The environment problems in China; 在说服性演讲(persuasive speech)之后,课程作业为 The cloning of human beings should be banned by law. 学生在一周的准备时间里,可以根据不同的演讲目的详细列出演讲的纲要,仔细思想文中的遣词造句,不断对内容和语言进行修改和补充。通过老师从思想内容,语篇结构以及语言文字的修改之后,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其触发功能,直到他的语言运用以及思维习惯越来越接近于英美人的表达方法。
  在课堂的演练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不要机械的背诵文章,而是借助自己的演讲稿,通过关键词句的运用,使得自己的口头表达更加的流畅和自然。这样在学生的演讲中,关键的信息点往往能够简明,准确,恰当,地道的输出。通过长期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在演讲过程中,老师和同学的反馈同样很重要。在笔者的课堂中,借鉴了国外专门练习公众演讲组织Toastmasters的做法,在每位同学进行演讲时,都会选5位同学作为评委,从演讲的语篇结构,说服力,语言表达能力,肢体语言,总体效果等方面评判演讲者的表现。这样不仅有助使演讲的学生清楚自己的优劣势,更可以使其他同学明确演讲应该符合的标准和原则,从而提高他们对于演讲的鉴赏水平和他们对待具有争议性问题的洞察力,进而提高他们的演讲水平。在演练中,老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克服他们的紧张心理,注意声音及语速的掌控,表情和姿态自然大方。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反馈,使每位同学在演讲后能的得到大大的提高。   此外,笔者在课堂上还充分利用了录音和摄像技术,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通过录音和摄像将学生的演讲表现记录下来,与名人演讲进行对比,让学生很直观的分析自己的不足,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其他同学也可以从中得到借鉴,从而指导自己的演讲。
  三、教学效果
  在一学期的课程结束后,笔者进行了教学反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同学们很喜欢这门课程,并表示自己的口语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对于“你认为有没必要开设此课程?”这一问题,100%的同学给与了肯定回答,88%的同学认为此课程可以作为英语专业的基础型课程进行讲授。
  从学习收获上,学生有以下收获:
  从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上,90%的同学认为通过这门课程英语综合能力得到提高。93%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口语水平以及交际水平的得到提高,并且还提升了他们在日常交际当中的自信心。有同学表示在以前的英语学习中,过多的注重语法和词汇的学习,而没有注重如何英语表达自己,导致在与外教的交流中单词发音不准,语言组织混乱等一系列问题。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促使自己不断纠正发音当中的错误,不断思考如何具有逻辑性的表达个人观点。”还有同学表示:“在以前的英语表达中,很少考虑信息表达的质量,不仅信息输出少,而且啰啰嗦嗦,有时还出现用词不准确而导致的误会。但是在演讲课后,为了能在演讲时有好的表现,我都会下力求每个句子的准确,开始做到言之有物了。为了写出好的演讲稿,阅读面也扩大了。”
  从逻辑思维上讲,99%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创造性思维方面也有了发展。基于英语和汉语的语言差异,英语表达中更注重思维的逻辑性。很多同学觉得上完本课程之后,在阅读英语文章,用英语自我表达时,“逻辑感越来越强了。”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英语演讲课程的展开,对于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提供了新的动力。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训练英语表达的语言环境,在训练过程中,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想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演讲课将学生从单纯的语言学习中解放出来,运用课堂的语言环境学会如何运用英语,提高自己的综合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因此,笔者建议随着此课程的成熟和完善,可以将此课程发展为英语专业学生的基础型课程。
  参考文献:
  [1] Lucas, S.E.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 New York: McGraw Hill, Inc. 1995
  [2] 岑建君. 我国高校外语教育现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3] 曹建新. 英语“口语热”实话实说[J]. 外语界,2002,(3)
  [4] 苏训武. 开设英语演讲课纵横谈[J]. 外语学刊,1997,(1)
  [5] 史兰英. 美国中学英语公众演讲课观后感[J]. 教育研究,2004,(2)
  [6] 王彤. 关于公众演讲课的探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5)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更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语文作为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等方面拥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文学传统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文人墨客不计其数,传世之作浩如烟海。在这座规模宏大、卷
期刊
端午后即夏至,依中医理论,夏乃养心之季。本期《T3秀》也希望能在炎炎夏日里与读者分享一份静谧与清凉,在剥离繁杂后暮然发现原来自己在这里。也许是因为度假的季节来临了,本期最打动我的竞是《世界最美书店》,真希望到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市老城区里的Selexyz Dorninicanen中漫步,在这个由教堂改造的书店里,登上高高的书架顶层,不经意抬首时便可欣赏教堂穹顶上14世纪庄严的壁画。也可以在曾是唱诗班的
期刊
如果说教堂与书店有什么共同点的话,那一定在于它们对精神的感召力。正像大卫·李斯曼所说,书为我们塑造了一座金碧辉煌的思想圣殿。而教堂则像一个巨大的容器,让灵魂沐浴其中。当这两者结为一体,诞生的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天堂书店”,在这里,你可以登上高高的书架顶层,近距离欣赏教堂穹顶上14世纪的壁画,在曾经唱诗班的地方边饮咖啡边看书,凝听几世纪前在此萦绕的赞美诗,这就是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市老城区里,一座经由八
期刊
刑罚以剥夺人的权益和施加道德谴责为内容,刑罚是否正当,既关系到国家的权力是否正当,又事关对个人权益与自由的剥夺与限制是否正当。因此,证明刑罚正当性的理由即刑法的根据成了刑法理论中的一个基本和核心的问题,对它的解答,可以说决定了整个刑事实践的运行。西方学者对此一问题的研究可以说是解答形形色色,学说纷纭迭出,见仁见智,蔚为大观;但在国内,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既不系统也不深入,刑罚根据理论研究的缺乏,使得刑
期刊
摘 要: 在翻译研究日益多元的今天,翻译教材建设问题也逐渐引起了翻译界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翻译教学中由教材给教师和学生所带来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传统翻译教材的不足之处,认为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开发立体的教材包将给翻译教材编写带来许多新的启示。  关键词: 翻译研究;网络资源;辅助作用  随着近几年翻译学科的兴起,翻译研究已经走出了传统藩篱,正以一种与相关学科接壤的态势发展,并逐渐成
期刊
摘 要: 为了理清应用型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如何拓宽办学思路,拓展办学模式,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石家庄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特色发展策略进行了个案研究。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特色发展  一、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截止2010年,全国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专科)的高等院校已达240余所,办
期刊
摘 要: 现如今许多高校的技能课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上,虽然随着高校扩招或生源等问题的形式影响,授课形式也随之发生了许多变化,一对一或者一对N的授课形式,但是以教师主导的讲授形式仍占有较重的位置。本文立足技能课的教学特点,剖析现今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的教学形式、逻辑内容等问题,以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在授课环节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空气式;机制;舞台实践;专业拓展  传统音乐专业课
期刊
摘 要: 足球不应该只是流汗、奔跑、进球与赢得比赛的简单体育运动,还有无处不在的文化魅力,如让人迷狂的精神感召力,与各自的民族血肉相连的精神纽带,等等。体育院校有义务和责任大力宣传足球文化,纠正足球运动在人们心目中的扭曲形象,为振兴中国足球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关键词: 体育高校;文化宣扬;足球文化  1 引言  足球是当今世界第一体育运动项目,是最具有竞争意识、对抗性和技巧性强的运动项目,人们
期刊
摘 要: 语文教学中进行创造教育能协调好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同步提高。在语文教学中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创造教育:一、识字教学中的创造教育;二、阅读教学中的创造教育;三、引导质疑中的创造教育;四、语文活动中的创造教育;五、作文教学中的创造教育。  关键词: 创造教育;想象力;思维训练;质疑;捕捉时机  创造活动是人类运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生产出人们所需要的
期刊
初中体育是九年义务体育中的必修课,它的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强健身体、锻炼自身的各项机能,更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初中体育是至关重要的。针对现在体育课程内容单一,缺乏创新这一情况,我们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这样不仅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更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适当的锻炼,让学生从高度紧张的学习中得到放松,从而达到提高身体各项技能的目的。  体育教学技能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