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教育主要在于育人育德,美术教育也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学美术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和审美品位的现代公民。而在小学美术教育首当其冲的职责应当是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栋梁,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接班人,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从而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弘扬社会正能量,为社会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同时也能获得心灵满足、精神愉悦,对个人身心发展都非常有利。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审美能力
一、小学美术课程体系中重点渗透审美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感知力
基于美术本体而言,美术属于一种视觉意识,创作时能够带给人审美体验。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美术作品或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可以让他们强化对外界的直观感受能力,而通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锻炼小学生的感知力与善于发现的能力,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才会拥有更加敏锐的感官,找到不同事物间的共同点与差异,更好地适应变化多端的世界,同时也能够拓展思维,在遇到问题时思维更加敏捷,大脑更加灵活。
(二)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审美能力与创新有着直接关系,审美是创新的灵魂,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得益彰。现代社会发展,创新事物数不胜数,这与审美有着密切联系。比如,建筑房屋设计、创新作品、汽车造型等。所以,只有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体会到美才能更好地创造美,而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还应从小学阶段开始。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引导形成创新意识,为今后成长奠定基础。
(三)有助于小学生陶冶情操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情感,情感也是我们对周围事物与自身态度的一种稳定并长久的体验。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将其应用到美术教学中,颜色、形状等就是学生表达情感的方式,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直观形象和符号,易产生情感共鸣。情感性也是美术教学的主要性质,是调动学生美术热情的重要方法,同时也左右着学生情感、学习能力、态度等。
二、当下小学美术课程体系中审美能力培养状况分析
(一)教师对于审美能力培养的意识不足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亦是学生的引导者,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教师对审美能力的理解直接关乎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效果。这也是目前影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不足的主要因素。
(二)教育理念一直停留于空泛想象階段
教师教学理念有待创新、教学方法单调、枯燥,过于强调学生绘画技巧的掌握,缺少绘画时审美能力的融入。只有真正了解美术课程、教学目标,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懂得调动学生绘画热情进而促使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审美能力培养方法单一
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具有多样性、全而性、系统性特点。现阶段教学中,教师过于强调课堂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审美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缺少与学生的交流、互动,缺少引导学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教学认知,审美能力培养方法较为单一。
三、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方法分析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调动审美热情。
美术作为一种视觉方而的艺术形式,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要着重从美术视觉原理来进行讲授。如今,多媒体教学的普及,教师完全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或实物的教学用具、模型雕塑、前人作品等来启迪学生,提升小学生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艺术,发现生活的美,感受生活的美。
(二)延伸室外教学活动
审美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地熏陶和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和感知。美术教育有很强的动情性,学生很容易就能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美术作品中。
大自然对于人类来说是最美好的赠予,也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最好天然课堂,让学生置身其中,融入自然,无论是天然景色或者是社会实践,给学生所带来感官冲击的同时,心灵也会得到升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鉴赏名人作品
鉴赏是学生审美经验形成的首要途径,通过大量的美术鉴赏课,学生就会明白什么是美和丑,才会逐渐具有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从而提升审美境界,进而感受画家们内心深处的精神世界。教师在进行美术鉴赏教育时,教学方法及对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方法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大胆地去创新和尝试,绝不能把审美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是加强美术教育中的美术欣赏课,更不能把审美教育与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对立起来,而应在技能训练的同时,充分挖掘各个方面渗透的审美因素,对学生进行培养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术文化修养,要把学生从教材中引向大自然、走进生活实践,促使其知、情、意、行方面得到全面地发展。
结论
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情感为目的者也。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应立足于多方而、全过程,如创新教学方法、课外实践等。总而言之,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是最不容忽视的教学内容之一,美术教学能够让学生培养起发现美、研究美、表现美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价值与审美能力。美术素养方面的审美价值与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入审美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每一位美术教师去探索。
参考文献
[1] 张学芝.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7,(14).
[2] 林平.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08).
[3] 陈祯.探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巨(J).美术教育研究,2016,(18).
[4] 庄喜燕.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6,(10).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审美能力
一、小学美术课程体系中重点渗透审美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感知力
基于美术本体而言,美术属于一种视觉意识,创作时能够带给人审美体验。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美术作品或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可以让他们强化对外界的直观感受能力,而通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锻炼小学生的感知力与善于发现的能力,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才会拥有更加敏锐的感官,找到不同事物间的共同点与差异,更好地适应变化多端的世界,同时也能够拓展思维,在遇到问题时思维更加敏捷,大脑更加灵活。
(二)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审美能力与创新有着直接关系,审美是创新的灵魂,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得益彰。现代社会发展,创新事物数不胜数,这与审美有着密切联系。比如,建筑房屋设计、创新作品、汽车造型等。所以,只有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体会到美才能更好地创造美,而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还应从小学阶段开始。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引导形成创新意识,为今后成长奠定基础。
(三)有助于小学生陶冶情操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情感,情感也是我们对周围事物与自身态度的一种稳定并长久的体验。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将其应用到美术教学中,颜色、形状等就是学生表达情感的方式,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直观形象和符号,易产生情感共鸣。情感性也是美术教学的主要性质,是调动学生美术热情的重要方法,同时也左右着学生情感、学习能力、态度等。
二、当下小学美术课程体系中审美能力培养状况分析
(一)教师对于审美能力培养的意识不足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亦是学生的引导者,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教师对审美能力的理解直接关乎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效果。这也是目前影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不足的主要因素。
(二)教育理念一直停留于空泛想象階段
教师教学理念有待创新、教学方法单调、枯燥,过于强调学生绘画技巧的掌握,缺少绘画时审美能力的融入。只有真正了解美术课程、教学目标,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懂得调动学生绘画热情进而促使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审美能力培养方法单一
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具有多样性、全而性、系统性特点。现阶段教学中,教师过于强调课堂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审美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缺少与学生的交流、互动,缺少引导学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教学认知,审美能力培养方法较为单一。
三、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方法分析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调动审美热情。
美术作为一种视觉方而的艺术形式,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要着重从美术视觉原理来进行讲授。如今,多媒体教学的普及,教师完全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或实物的教学用具、模型雕塑、前人作品等来启迪学生,提升小学生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艺术,发现生活的美,感受生活的美。
(二)延伸室外教学活动
审美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地熏陶和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和感知。美术教育有很强的动情性,学生很容易就能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美术作品中。
大自然对于人类来说是最美好的赠予,也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最好天然课堂,让学生置身其中,融入自然,无论是天然景色或者是社会实践,给学生所带来感官冲击的同时,心灵也会得到升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鉴赏名人作品
鉴赏是学生审美经验形成的首要途径,通过大量的美术鉴赏课,学生就会明白什么是美和丑,才会逐渐具有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从而提升审美境界,进而感受画家们内心深处的精神世界。教师在进行美术鉴赏教育时,教学方法及对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方法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大胆地去创新和尝试,绝不能把审美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是加强美术教育中的美术欣赏课,更不能把审美教育与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对立起来,而应在技能训练的同时,充分挖掘各个方面渗透的审美因素,对学生进行培养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术文化修养,要把学生从教材中引向大自然、走进生活实践,促使其知、情、意、行方面得到全面地发展。
结论
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情感为目的者也。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应立足于多方而、全过程,如创新教学方法、课外实践等。总而言之,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是最不容忽视的教学内容之一,美术教学能够让学生培养起发现美、研究美、表现美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价值与审美能力。美术素养方面的审美价值与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入审美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每一位美术教师去探索。
参考文献
[1] 张学芝.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7,(14).
[2] 林平.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08).
[3] 陈祯.探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巨(J).美术教育研究,2016,(18).
[4] 庄喜燕.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