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对自身发展是很重要的,在未来的工作中直接影响对病人身心健康的关爱程度。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因此应高度重视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了解学生的人格特征,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增强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提高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通过医学生动物实验困境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医学生;动物实验;心理分析
引言:
医学生教育是一种相对特殊的教育活动。作为医学生,在医学实验过程中要经历一个相对复杂的心理和伦理转变历程,这一问题的研究对医学教育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140名医学生的动物实验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医学生普遍能够接纳动物实验的占92%。而学生对动物实验产生困境主要表现为:担心被动物伤害的占34%;担心动物受到伤害而不忍参与的占42%;心理反应表现为恐惧的占26%,好奇的占32%,厌恶的占15%;研究结果表明,现在医学教育急需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和伦理教育,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
一、分析实验结果?
1.医学生对动物实验的基本态度?
在动物实验的必要性上,92%的学生接纳动物实验,认为其很重要;75%的学生能够完成动物实验课的全部内容;能够亲自处理动物的学生占65%,其中,男生42人,女生49人;认为动物实验课过多(或可以用其他实验形式替代)的学生占42%,需要增加动物实验课的占21%;经常逃避此类实验课的学生占16%。
2.医学生在动物实验中的困境?
担心被动物伤害的学生占34%;担心动物受到伤害而不忍参与的占42%(女生24人、男生34人);无法面对动物尸体的学生占24%;担心患传染性疾病的占36%;从未真正做过动物实验(仅为旁观者)占4%。
3.医学生在动物实验中的心理状态
在初次接触动物实验中感到恐惧的占26%,好奇的占32%,厌恶的占15%;对处死动物感到恐惧的学生占42%;截至调查前为止,对动物实验感到紧张恐惧并逐渐加强的占26%,逐渐降低的占46%;动物实验对其日常生活产生明显影响的占14%;为死亡动物产生怜悯并同情的占22%;为自己今后的医学学习产生担心的占42%。
二、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帮助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一门科学。它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培养生理、心理、社会方面都和谐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要求。我国的传统医学教育过分注重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比例不合理,突出医学专业知识学习,轻视心理素质的培养,许多医学院校开设的人文社会学科的选修课比较少,课程比较单调,造成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甚少。医学生成天埋头于医学知识的学习,不注意伦理道德修养,缺乏对社会历史、现实人生和人际关系方面的了解和认识,导致部分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差,遇事容易走极端,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3.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应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对自身健康成长、成才、成功的极为重要。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指沒有躯体疾病或残缺,而是要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处于完好状态”。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过渡时期,促进身体、心理健康和谐发展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及发展途径
1.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和心理咨询活动。各医学高等院校应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有相应的课时和师资,暂时还没有能力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高校,可以分时段、分群体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医学生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医学院校各学科教师应普及最基本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将其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去。心理咨询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学校心理咨询的重点应是发展性咨询,同时辅之以障碍性咨询。发展性咨询可分为需要咨询、成长咨询、成功咨询、创新咨询,引导学生成为高素质有创造性的人才。
2.为新入校的大学生建立电子心理档案。医学生心理档案主要是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特征(重点是人格特征)。通过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让辅导员和其他热爱学生工作的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使德育工作能够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更注重人格特征。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后,可以针对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生心理问题,安排专题报告,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给予集体的心理咨询。
3.结合专业特点,增强心理干预方法训练。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结合医学专业的特点。医学生所学的许多课程都与心理健康有关,如《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等,在其他临床课程的内容中也大量涉及某种疾病的病因、治疗中的心理因素,这是医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条件。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加强心理干预方法的训练,使心理健康教育既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又培养了学生心理干预的能力。
结语:
通过以上实验,医学院校应充分重视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立足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把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教育和培养统一起来,科学地加强心理教育。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思考,通过多渠道、全方位、深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培养医学生健全的心理、完善的人格,使之成为具有竞争意识,又有协作精神;既有专业技能,又有健康心灵的医学人才,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章成斌.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J].西北医学教育,2014,12(5):374-375.
[2]林涛,李旭良,魏光辉.试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2,3(4):52-54.
[3]李站辉,李浩平,郭志强等.临床查房问诊教学与人文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5):90-91.
[4]林崇德.积极而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31-37.
[5]曹颖,戴舒霞.护理本科生的压力及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0,15(3):166-168.
关键词:医学生;动物实验;心理分析
引言:
医学生教育是一种相对特殊的教育活动。作为医学生,在医学实验过程中要经历一个相对复杂的心理和伦理转变历程,这一问题的研究对医学教育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140名医学生的动物实验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医学生普遍能够接纳动物实验的占92%。而学生对动物实验产生困境主要表现为:担心被动物伤害的占34%;担心动物受到伤害而不忍参与的占42%;心理反应表现为恐惧的占26%,好奇的占32%,厌恶的占15%;研究结果表明,现在医学教育急需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和伦理教育,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
一、分析实验结果?
1.医学生对动物实验的基本态度?
在动物实验的必要性上,92%的学生接纳动物实验,认为其很重要;75%的学生能够完成动物实验课的全部内容;能够亲自处理动物的学生占65%,其中,男生42人,女生49人;认为动物实验课过多(或可以用其他实验形式替代)的学生占42%,需要增加动物实验课的占21%;经常逃避此类实验课的学生占16%。
2.医学生在动物实验中的困境?
担心被动物伤害的学生占34%;担心动物受到伤害而不忍参与的占42%(女生24人、男生34人);无法面对动物尸体的学生占24%;担心患传染性疾病的占36%;从未真正做过动物实验(仅为旁观者)占4%。
3.医学生在动物实验中的心理状态
在初次接触动物实验中感到恐惧的占26%,好奇的占32%,厌恶的占15%;对处死动物感到恐惧的学生占42%;截至调查前为止,对动物实验感到紧张恐惧并逐渐加强的占26%,逐渐降低的占46%;动物实验对其日常生活产生明显影响的占14%;为死亡动物产生怜悯并同情的占22%;为自己今后的医学学习产生担心的占42%。
二、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帮助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一门科学。它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培养生理、心理、社会方面都和谐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要求。我国的传统医学教育过分注重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比例不合理,突出医学专业知识学习,轻视心理素质的培养,许多医学院校开设的人文社会学科的选修课比较少,课程比较单调,造成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甚少。医学生成天埋头于医学知识的学习,不注意伦理道德修养,缺乏对社会历史、现实人生和人际关系方面的了解和认识,导致部分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差,遇事容易走极端,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3.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应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对自身健康成长、成才、成功的极为重要。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指沒有躯体疾病或残缺,而是要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处于完好状态”。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过渡时期,促进身体、心理健康和谐发展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及发展途径
1.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和心理咨询活动。各医学高等院校应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有相应的课时和师资,暂时还没有能力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高校,可以分时段、分群体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医学生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医学院校各学科教师应普及最基本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将其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去。心理咨询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学校心理咨询的重点应是发展性咨询,同时辅之以障碍性咨询。发展性咨询可分为需要咨询、成长咨询、成功咨询、创新咨询,引导学生成为高素质有创造性的人才。
2.为新入校的大学生建立电子心理档案。医学生心理档案主要是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特征(重点是人格特征)。通过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让辅导员和其他热爱学生工作的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使德育工作能够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更注重人格特征。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后,可以针对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生心理问题,安排专题报告,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给予集体的心理咨询。
3.结合专业特点,增强心理干预方法训练。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结合医学专业的特点。医学生所学的许多课程都与心理健康有关,如《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等,在其他临床课程的内容中也大量涉及某种疾病的病因、治疗中的心理因素,这是医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条件。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加强心理干预方法的训练,使心理健康教育既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又培养了学生心理干预的能力。
结语:
通过以上实验,医学院校应充分重视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立足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把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教育和培养统一起来,科学地加强心理教育。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思考,通过多渠道、全方位、深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培养医学生健全的心理、完善的人格,使之成为具有竞争意识,又有协作精神;既有专业技能,又有健康心灵的医学人才,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章成斌.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J].西北医学教育,2014,12(5):374-375.
[2]林涛,李旭良,魏光辉.试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2,3(4):52-54.
[3]李站辉,李浩平,郭志强等.临床查房问诊教学与人文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5):90-91.
[4]林崇德.积极而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31-37.
[5]曹颖,戴舒霞.护理本科生的压力及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0,15(3):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