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考试失分率最高的是文言文阅读和古诗文默写题型,很多学生一遇到文言文翻译就索性放弃,一遇到古诗文情景类填空就胡乱填写,尽管背了不少篇目,但是正确率偏低,原因是对于古诗文缺乏全面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只是记住了文言句子。对于这些问题,我苦苦思索,试图寻找问题的突破口,但一直没有结果,直到读到著名教育专家黄厚江老师的《阿房宫赋》教学实录一文,才算是彻底弄明白了文言文阅读题型失分多的原因出在教师陈旧的教学方法上。对于如何改变文言文教学现状,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见解。
文言文教学“改陈”,要恰当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
以往的教学,我用得最多的方法就是基于学生较充分的预习基础上的“串讲”,让学生充分阅读原文,教师督促检测,点拨指导,做到字字落实、句句落实、段段落实。这样教的好处是学生能在教师强有力的组织下将“言”的知识落到实处,而且教学进度也快;其最大的不足是对于文本中“文”这一方面的发掘不够到位,对文句意思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把大量时间花费在文言字词的落实上,似乎有把语文课上成古汉语课的嫌疑。
古板、僵化是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在今后的教学当中要努力做到“文” “言”并重。因而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扎实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和相关知识,再对文本的思想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和探究,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增强语感,领会文本的意蕴,陶冶性情,夯实文化底蕴,以此提升语文素养。
文言文教学“改陈”,要恰当处理好“深耕原文”与“加工提纯”的关系
以往的教学对于文本的“深耕”工作做得尚可,但对文本的“加工提纯”很是欠缺。因此,当学习完一篇课文之后,学生的脑海中并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究其原因是我们更多依赖于文言的注释和教参的提示,缺乏自身对于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如何做才算是对文本的“深耕”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对文本的“深”阅读,对词句的精细化“剖析”。黄厚江老师在教授《阿房宫赋》时,先让学生利用早自习时间对文本进行反复阅读,同时辅以工具书,教师再加以适时干预。课堂上,教师不再进行逐词逐句的提问检测,而是整理出文本中普遍性的难点问题以供大家探究解决。譬如课文第一节中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该如何理解?怎样理解“气候”一词?是指天气、宫室温度还是君王的恩宠?第二节中的“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其中“收藏” “经营” “精英”何意?第四节中的“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作者连写了四个“后人”,请问其所指是否都一样?
如此,当我们抓住核心句子进行一番“深耕细作”之后,学生对于文意的通透理解已不成问题,接下来对于文本的“加工提纯”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里所说的“提纯”不是对文句的简单概括和小结,而是立足于文本通篇,提炼出能够统摄全文内容和主题思想的一两个关键字词,它在全文中能起到以点连线、依点织面的作用。如《阿房宫赋》中,其核心词可以概括为三个,即“奢” “亡” “鉴”。对文本内容的“深耕”与“提纯”不是借助于任何教辅资料的解说,更不是羁绊于名师案例的束缚,而是教者的潜心研究、用心总结。
文言文教学“改陈”,要恰当处理好“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我常常困惑于学生的卷面表现,明明好多知识在课堂上都反复强调了,在黑板上也重点检测了,可为什么还是答不出来?
究其原因,是我们始终将平时的教学活动以一种单一的阅读方式在推进,殊不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潜藏着极大的写作资源,不但没有充分地利用起来,反而将其死板地割裂开来,而当需要进行作文训练时,又在别处乱找材料。
解析文本是最便捷、最有效的写作体验,而教师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缺乏这种训练意识,因此学生也就认为语文课就是听、记、背,对于文本的理解也就仅仅停留在教师的讲解和文言字词的注释之上,没有用心思考的意识,更没有动笔表达的习惯。
如何才能将“阅读”与“写作”在文言文教学中有机结合起来呢?思考之余,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做:
其一,教师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要有动笔概括文本的意识,不借助任何教辅资料,与文本进行一次对话,让课堂呈现出自己的风采与个性。对于《阿房宫赋》,教师可以大胆地概括为:“阿房之宫,其形可谓雄矣,其制可谓大矣,宫中之女可谓众矣。宫中之宝可谓多矣,其费可谓靡矣,其奢可谓极矣。其亡可谓速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悲矣。”
其二,在教学过程中智慧性地预设一个动筆训练环节,并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使其在语文的情思中展示自己的才情、体验探究的快乐、感受写作的快乐。如此,学生不再死板地理解古诗文的字词句,而是对文本有了属于自己的真切、深刻的阅读体验。只要这样坚持做下去,何愁学生不会文言句子翻译题,古诗文情景填空题空白,作文思维僵直,语寡词穷?
结语
总而言之,文言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大痛点,唯有力改陈弊,方能轻装前行。
文言文教学“改陈”,要恰当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
以往的教学,我用得最多的方法就是基于学生较充分的预习基础上的“串讲”,让学生充分阅读原文,教师督促检测,点拨指导,做到字字落实、句句落实、段段落实。这样教的好处是学生能在教师强有力的组织下将“言”的知识落到实处,而且教学进度也快;其最大的不足是对于文本中“文”这一方面的发掘不够到位,对文句意思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把大量时间花费在文言字词的落实上,似乎有把语文课上成古汉语课的嫌疑。
古板、僵化是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在今后的教学当中要努力做到“文” “言”并重。因而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扎实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和相关知识,再对文本的思想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和探究,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增强语感,领会文本的意蕴,陶冶性情,夯实文化底蕴,以此提升语文素养。
文言文教学“改陈”,要恰当处理好“深耕原文”与“加工提纯”的关系
以往的教学对于文本的“深耕”工作做得尚可,但对文本的“加工提纯”很是欠缺。因此,当学习完一篇课文之后,学生的脑海中并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究其原因是我们更多依赖于文言的注释和教参的提示,缺乏自身对于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如何做才算是对文本的“深耕”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对文本的“深”阅读,对词句的精细化“剖析”。黄厚江老师在教授《阿房宫赋》时,先让学生利用早自习时间对文本进行反复阅读,同时辅以工具书,教师再加以适时干预。课堂上,教师不再进行逐词逐句的提问检测,而是整理出文本中普遍性的难点问题以供大家探究解决。譬如课文第一节中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该如何理解?怎样理解“气候”一词?是指天气、宫室温度还是君王的恩宠?第二节中的“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其中“收藏” “经营” “精英”何意?第四节中的“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作者连写了四个“后人”,请问其所指是否都一样?
如此,当我们抓住核心句子进行一番“深耕细作”之后,学生对于文意的通透理解已不成问题,接下来对于文本的“加工提纯”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里所说的“提纯”不是对文句的简单概括和小结,而是立足于文本通篇,提炼出能够统摄全文内容和主题思想的一两个关键字词,它在全文中能起到以点连线、依点织面的作用。如《阿房宫赋》中,其核心词可以概括为三个,即“奢” “亡” “鉴”。对文本内容的“深耕”与“提纯”不是借助于任何教辅资料的解说,更不是羁绊于名师案例的束缚,而是教者的潜心研究、用心总结。
文言文教学“改陈”,要恰当处理好“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我常常困惑于学生的卷面表现,明明好多知识在课堂上都反复强调了,在黑板上也重点检测了,可为什么还是答不出来?
究其原因,是我们始终将平时的教学活动以一种单一的阅读方式在推进,殊不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潜藏着极大的写作资源,不但没有充分地利用起来,反而将其死板地割裂开来,而当需要进行作文训练时,又在别处乱找材料。
解析文本是最便捷、最有效的写作体验,而教师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缺乏这种训练意识,因此学生也就认为语文课就是听、记、背,对于文本的理解也就仅仅停留在教师的讲解和文言字词的注释之上,没有用心思考的意识,更没有动笔表达的习惯。
如何才能将“阅读”与“写作”在文言文教学中有机结合起来呢?思考之余,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做:
其一,教师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要有动笔概括文本的意识,不借助任何教辅资料,与文本进行一次对话,让课堂呈现出自己的风采与个性。对于《阿房宫赋》,教师可以大胆地概括为:“阿房之宫,其形可谓雄矣,其制可谓大矣,宫中之女可谓众矣。宫中之宝可谓多矣,其费可谓靡矣,其奢可谓极矣。其亡可谓速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悲矣。”
其二,在教学过程中智慧性地预设一个动筆训练环节,并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使其在语文的情思中展示自己的才情、体验探究的快乐、感受写作的快乐。如此,学生不再死板地理解古诗文的字词句,而是对文本有了属于自己的真切、深刻的阅读体验。只要这样坚持做下去,何愁学生不会文言句子翻译题,古诗文情景填空题空白,作文思维僵直,语寡词穷?
结语
总而言之,文言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大痛点,唯有力改陈弊,方能轻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