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众瞩目的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鲜出炉”了,很多人都以为会有大的变化,但与去年的《考试大纲》认真比对,笔者发现《考试大纲》一字未变。当然,这并不代表2018年的高考题不会有变化,我们还是要仔细体会《考试大纲》的“不变之变”,科学备战2018年高考。
一、总体稳定
1.考试范围
从文字呈现来看,2018年《考试大纲》与2017年相比,考试范围与要求等方面没有变化,体现了高考的稳定性。
2.能力要求
2018年《考试大纲》在能力要求上仍突出学科特点,强调回归语文能力本位,强调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强调语文的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
二、不变之变
(一)现代文阅读
1.论述文阅读
论述文阅读在2017年的高考中变化明显,我们以全国卷Ⅰ为例,可以看出以下两点:①选文和选项的长度变短,2016年选文1087字、选项50字左右(最长的59字、最短的46字),2017年选文863字、选项长度是34字左右。②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有所变化,2017年新增了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这一考点。
2018年论述文阅读可能会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现实生活等多个领域中选取阅读材料,选文及选项的字数可能与2017年一样。除了2017年已考考点,大家还要关注论述文的结构以及论述文阅读中的逻辑推断能力两个考点。
2.文学类文本阅读
2017年全国三套卷既考查了小说,也考查了散文。形式上为一道“四选一”的客观题和两道主观题,赋分为“3+5+6”。
2018年,体裁和形式很可能会延续2017年考题形式,选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素材。
3.实用类文本阅读
2017年,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了非连续性文本,形式上为两道客观题(一道“四选一”、一道“五选二”)和一道主观题,赋分为“5+3+4”。
2018年可能会继续考查非连续性文本,但人物传记仍不可忽视,考查形式可能与2017年基本一致(可能取消五选二的选择题,变成好评改的四选一选择题)。内容方面,可能会考查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新闻、大家需要知道的新科学技术以及有关哲学、历史、文学、文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
1.文言文阅读
2018年文言文考查形式上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可能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尤其是如何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侧重挖掘古代作品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2.古代诗歌
古代诗歌的考查2017年变成了一道“五选二”的客观题和一道主观题,2018年可能还会延续这种形式(分值可能有微调,如由原来的11分变成10分),主观题会从更小的细节入手,考查考生对阅读材料的深刻理解。
3.名句名篇默写
2017年名句的考查變成了两道小题,其中一道有两个空格、一道有三个空格。2018年可能会继续考查情景式默写,但是考两篇还是三篇,则要看命题人的随机选择,且分值可能略有回升(由5分变成6分)。无论形式如何,大家在复习备考时都要加强对名篇名句的理解。
(三)语言文字运用
这个版块“不变”的是成语、病句、补写连贯的考查,有可能“变”的有两道题:
一是“得体”题,2017年考查的是敬谦辞和客套用语,2018年可能不会再考这类内容了。如果保留此类题目,可能会从词语适用对象、范围等角度设题;这道题极有可能会替换为其他类型的题目,比如很长时间没有考过的句子仿写、变换等。
二是“逻辑”题,2017年对逻辑考查的考点是“准确”,但考查的角度是“逻辑推断”内容,如果2018年继续考查的话,可能会选择其他出题角度,比如从推理方法(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归谬法)的角度、从给出条件写出结论的角度,等等。
当然,也有可能把这两道题中的一道去掉,换成“小作文”的形式。比如给出一段材料,要求考生写出对该材料的看法;或者给出一段话,要求考生理顺这段话的思维流程等。
总而言之,语言文字运用这个版块一直以来是高考试题的“试验田”,每年都会有新的题型出现。但无论如何,考查的还是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方面的能力,这就为我们复习备考提供了方向,即只要我们把自己运用语文文字的能力提高了,考什么题也就无所谓了。
(四)作文
2017年全国卷的“关键词”“名句”材料题目给了我们一个比较好的“暗示”,就是今后的作文考查不会再在审题立意上难为考生,但因为要避免全国一线老师的“猜题”,命题形式会更加灵活。当然,“不变”的是新材料作文的形式,对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对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文学等方面的深刻理解等。
总之,2018年高考可能会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传统文化和文化常识积累,大家还是要严格遵守《考试大纲》里的要求,全面复习,重点突破。
一、总体稳定
1.考试范围
从文字呈现来看,2018年《考试大纲》与2017年相比,考试范围与要求等方面没有变化,体现了高考的稳定性。
2.能力要求
2018年《考试大纲》在能力要求上仍突出学科特点,强调回归语文能力本位,强调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强调语文的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
二、不变之变
(一)现代文阅读
1.论述文阅读
论述文阅读在2017年的高考中变化明显,我们以全国卷Ⅰ为例,可以看出以下两点:①选文和选项的长度变短,2016年选文1087字、选项50字左右(最长的59字、最短的46字),2017年选文863字、选项长度是34字左右。②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有所变化,2017年新增了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这一考点。
2018年论述文阅读可能会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现实生活等多个领域中选取阅读材料,选文及选项的字数可能与2017年一样。除了2017年已考考点,大家还要关注论述文的结构以及论述文阅读中的逻辑推断能力两个考点。
2.文学类文本阅读
2017年全国三套卷既考查了小说,也考查了散文。形式上为一道“四选一”的客观题和两道主观题,赋分为“3+5+6”。
2018年,体裁和形式很可能会延续2017年考题形式,选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素材。
3.实用类文本阅读
2017年,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了非连续性文本,形式上为两道客观题(一道“四选一”、一道“五选二”)和一道主观题,赋分为“5+3+4”。
2018年可能会继续考查非连续性文本,但人物传记仍不可忽视,考查形式可能与2017年基本一致(可能取消五选二的选择题,变成好评改的四选一选择题)。内容方面,可能会考查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新闻、大家需要知道的新科学技术以及有关哲学、历史、文学、文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
1.文言文阅读
2018年文言文考查形式上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可能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尤其是如何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侧重挖掘古代作品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2.古代诗歌
古代诗歌的考查2017年变成了一道“五选二”的客观题和一道主观题,2018年可能还会延续这种形式(分值可能有微调,如由原来的11分变成10分),主观题会从更小的细节入手,考查考生对阅读材料的深刻理解。
3.名句名篇默写
2017年名句的考查變成了两道小题,其中一道有两个空格、一道有三个空格。2018年可能会继续考查情景式默写,但是考两篇还是三篇,则要看命题人的随机选择,且分值可能略有回升(由5分变成6分)。无论形式如何,大家在复习备考时都要加强对名篇名句的理解。
(三)语言文字运用
这个版块“不变”的是成语、病句、补写连贯的考查,有可能“变”的有两道题:
一是“得体”题,2017年考查的是敬谦辞和客套用语,2018年可能不会再考这类内容了。如果保留此类题目,可能会从词语适用对象、范围等角度设题;这道题极有可能会替换为其他类型的题目,比如很长时间没有考过的句子仿写、变换等。
二是“逻辑”题,2017年对逻辑考查的考点是“准确”,但考查的角度是“逻辑推断”内容,如果2018年继续考查的话,可能会选择其他出题角度,比如从推理方法(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归谬法)的角度、从给出条件写出结论的角度,等等。
当然,也有可能把这两道题中的一道去掉,换成“小作文”的形式。比如给出一段材料,要求考生写出对该材料的看法;或者给出一段话,要求考生理顺这段话的思维流程等。
总而言之,语言文字运用这个版块一直以来是高考试题的“试验田”,每年都会有新的题型出现。但无论如何,考查的还是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方面的能力,这就为我们复习备考提供了方向,即只要我们把自己运用语文文字的能力提高了,考什么题也就无所谓了。
(四)作文
2017年全国卷的“关键词”“名句”材料题目给了我们一个比较好的“暗示”,就是今后的作文考查不会再在审题立意上难为考生,但因为要避免全国一线老师的“猜题”,命题形式会更加灵活。当然,“不变”的是新材料作文的形式,对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对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文学等方面的深刻理解等。
总之,2018年高考可能会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传统文化和文化常识积累,大家还是要严格遵守《考试大纲》里的要求,全面复习,重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