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到“山中世界”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黄金时代》中山上的生存体验一直在被重复诉说。在这个雾气弥漫又日光澄澈的空间里,王二不仅从农场的逻辑管控中成功逃脱,并且开启了和陈清扬的狂欢世界。在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中,是本能生命力的释放,是性爱的舒展健康。但狂欢世界的相对性发生在权力默许之中,个人生存神话里携带着的是浓烈的乌托邦色彩。
  关键词:山中世界 自然 狂欢 性爱
  空间是具有独特性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梦境空间、幻想空间也是以现实空间为原型),也是人类生存体验、历史流变的承载地。而具体到文学里,空间是小说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故事中,人物语言和行为的产生、情节的发展,都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作者不能脱离空间而把人物和故事悬浮起来,但具体到对空间的选取和运用就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和灵活性。聚焦在某一空间中的叙事(如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老舍《茶馆》、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和事件单一但在众多空间中展开(马伯庸《长安十二时辰》)所产生的审美体验完全不同。空间的各异呈现必然会受制于人物背景、情节设置、故事走向等创作因素,但文本中所有的要素都无法避免作者的衡量和筛选,以及核心理念和主题的指染,因此空间的呈现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也暗含着作者的态度和选择。
  《黄金时代》中呈现的是王二和陈清扬的动人爱情故事。相较于农场,“山上”的生存体验似乎渗透着二人更多的情感交流和灵魂碰撞。这段经历被作者用不同视点打碎成片段穿插到整个文本中重复出现。“在小说中采用重复叙事一般是为了取得某种特殊的效果。”a不断诉说,体现的是王二对“山上”的深刻记忆和怀念。
  为了避免歧义,有必要说明笔者在行文中所使用的“山上”的概念。笔者无意于研究详细的空间划分,而主要着眼于文本中的世界,在文学的意义上来圈定“山”的界限,细化来看主要指“后山”“章风山”和“清平山”,是与“农场”相对立的,泛指的是山中空间。从时间维度来看,选取王二从十四队逃跑之后到下山之前的这一时间段。(之前的进山经历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在这里,笔者并非要把“农场”和“山上”二元对立地割裂开来,在“服从——逃离”这一游戏中,如若没有了“服从”,“逃离”也就失去了意义。但在王二选择了后者的前提下,“逃离”这一行为本身以及“逃离”后的世界所具有的价值就值得深入研究。
  “上山”是王二选择逃离农场的方式,当进入山中的那一刻起,他就暂时脱离了农场的管制和秩序,进入了“第二种生活”,在农场中具有绝对权威的禁令、限制、规范都自动消失,地位和权力在这一“世界”处于失语状态,自由与自然的交融、生存中的真切感受成为关注焦点。“山中”的经历是“王陈”二人回忆中最自由的时光,陈清扬的情感确认也发生在白云匆匆的清平山上,而正是对王二情感的回避使得二人重返农场成为必然。从“逃离”到“重返”,故事的转折都在“山上”发生,若失去了山中的经历,王二的“逃离”便无从谈起,“黄金时代”也就拥有了些许缺憾。
  一、自然狂欢的山中世界
  “情节上一切可能出现的场所,只要能成为形形色色的人们相聚和交际的地方,诸如大街、小酒馆、澡堂、船上甲板、客厅……都会增添一种狂欢广场的意味。”b巴赫金所指认的“狂欢空间”是人得以聚集和交流的开放性空间,其重心在于流动性和敞开性,空间的大小和舒适程度并非是决定空间狂欢特征的价值标尺。自古以来,“山”总是与“大”“广阔”“巍峨”等词联系到一起作为开放性的自然空间而存在,《黄金时代》中的“清平山”“章风山”等地既空旷、宽广又天然舒适,这使得主人公能有足够的空间去体验和交流,从而获得丰盈的世界感受,“山中世界”本身就成为具有狂欢特质的特定“空间”。在文本中,不管是“后山”“章风山”还是“清平山”,与“山”相伴的是大量细致的自然描写。烈烈的热风、纵横的白云、半尺高的草、灰蒙蒙的水雾、蓝色的黏土……用笔的流畅自然使得作者笔下的山中世界有说不尽的空阔与寂静,自由与清新。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孤零零的土坯房”,王陈二人下山后被审讯、写交代材料都在这间密闭的房间中进行,被捆绑的身体、封闭狭小的空间使得窗外的景色都成为奢侈。作者所呈现的“农场世界”毫无逻辑可言,充斥着的是漫天的“逻辑”与“制度”,无休止的争辩与陈述成为生活的主旋律,自由处于缺失状态的人,在社会规则的牢笼里,奔涌的生命之流就被完全压制了。而农场中人的社会属性在“证明——证伪”中逐渐被固化,自然属性处于逐渐被遗忘的状态。而山中世界的自由和天然为主人公提供了释放生命力的无限可能,为自然人性的回归提供了舒展敞开的空间。
  当时热风正烈,陈清扬头枕双臂睡得很熟。……天又蓝又亮,以致阴影里都是蓝黝黝的光。……当时她刚好醒来,看见我那颗乱蓬蓬的头正在她肚子上,然后肚脐上轻柔的一触。c
  山中的纯粹与天然使得王陈二人能无拘无束地享受本能生命力释放后所带来的欢愉。文本中对自然的描绘几乎都与性爱联系在一起,或者说性爱的发生总是在自然之中。人类行为和自然的相伴出现打破了二者之间的界限,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对立在和谐统一中得到了化解,“水牛”也可以充当性爱过程中的旁观者。在“山中世界”,人所拥有的社会属性被完全剥离,社会道德规范失去约束力,本能的生命力完全释放,人成为完全的自然人。“这一全民性的、生成中的和永远得意洋洋的人体在宇宙中如在自己家中那么自在。……它不会对宇宙及其所有元素心存畏惧。”作为动物的人,本质上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人的身体既属于自我,也存在于宇宙。人在自然中获得了完全的自由,从而能超越自身易逝的个体性,与世界生命总体成为一体,得到永恒生命。在这种自然化的狂欢中蕴含着的是人自由无畏的精神。在物我合一的山中世界里,人得到的是自然的无限敞开与生命力馈赠。
  二、人性奔涌的山中世界
  雾气弥漫又日光澄澈的山中世界使得主人公能卸下社会规则所带来的束缚,在自然中尽情享受释放本能生命力后的欢愉。在这“第二种生活”中,日常生活轨道被摆脱,在等级世界中所禁止的东西又有新生的可能。相对于农场“证明——证伪”的逻辑体系来说,山中世界的最高准则就是追寻人性。性爱作为人的本能欲望之一,虽是特殊时代避之而无不及的話题,但王二给山中世界留下的却是无处不在的性爱痕迹。文本中涉及山中经历的描述,大多都与性爱体验有关。相较于“卧室”和“床”,自然成了性爱最好的发生地。作为动物的人类在生存过程中,生殖繁衍是最根本的途径,这与风雨雷电、日月云雾一样是无法改变的客观存在,那么性爱过程就应具备无规律性、无刻意性,像饥饿吃饭、口渴喝水一样自然而然的发生。文中舒展自然、干净优美的性描写折射的是对健康人性的追寻和坚守。也正是因为最原始的生命需求,王陈二人才展开轰轰烈烈的情爱之旅,相较于爱情产生情爱的罗曼蒂克,山中世界的二人是在随性张扬的生命需求中产生了情愫和依恋。   区别于的罗小四、人保组队长等人,王二似乎是农场中的“异类”。他总是毫不压制自己内心的想法和需求,能在陈清扬面前直接说出想要性交的想法,也能在受到军代表压制时义无反顾地逃离上山。但作者却通过王二的视线来叙述整个故事,也充分展现了王二的“黄金时代”。对他“想吃想爱”愿望的正视显示出作者对“个体”的尊重和关注,对个人权利和思想的拥护及支持。王二的故事不仅展现了本能生命需求的美好与可贵,也揭示了对个体生命权利及自由尊严的尊重和支持。
  但人性的极度张扬却出现在障碍重重的特殊年代,“众所周知,六七十年代,中国处于非性的年代。在非性的年代里,性才会成为生活主题……想爱和想吃都是人性的一部分;如果得不到,就会成为人性的障碍”d。性爱在特殊时代可以说是缺失的,但也正因为畸形和残缺,人类才能够有重新发现事物自身原本活力的机会。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话语网络,它们通过制度、规则、道德、法律等对其进行不断调整、强化、删除来维持想要的最佳状态,那些被忽略甚至删除的语词就在秘而不宣中成为禁忌。但禁止的程度越深所激发的好奇和探究也就越多。性的避而不谈并没有阻止人类性行为的产生,面对交代材料面红耳赤的脸、会场中男人凸起的裤裆、后窗频繁出现的脑袋,展示着人们对性的强烈兴趣和丰富想象。当禁忌还是隐秘存在于社会话语中,跟“性”有关的一切就被打上“坏”的烙印。“非性”时代的“性”与“情色”画上了等号,污浊、淫秽、下流、猥亵成为“性”的相关词。在长久以来性压抑的文化环境和道德传统中,“性”被赋予的低下道德或政治寓意被不断强化直至形成固有印象,而性行为从开始单纯作为人类繁衍途径的内涵就完全被忽略掉了。时代和政治附加在“性”上的想象压倒了奔涌不止的本能生命力,极度扭曲变形的性爱充斥着民众的认知,人的心灵和精神在自我监管的圆形监狱中被压抑、被规训、被改造,可做不可说成为特殊时代的吊诡局面。因此,主人公每一次的性爱体验也都与现实中的权力压制处于并行状态。“无性”时代的政治高压企图从思想上压制人的天然需求,但作者批判的是对自然生命力及人性的抑制和戕害、对思想及灵魂的控制和主宰。
  在山中世界的王二自始至终都奔涌着生命需求之流,也正是从本能欲望出发才有了“山中”的情爱之旅。对原始生命力的极大热情和追寻是王二不变的信念,也是山中世界的逻辑体系与规则,“这种狂欢精神使一切被等级世界观所禁锢的东西,重又活跃起来。”e区别于农场,山中世界有性爱的自然生动和纯粹单纯,被禁锢扭曲的本能生命力又重新饱满生动起来,而这给主人公带来的是巨大的欢乐与释放。“性是充满感染力的,这是现代文明赋予我们的生机勃勃,如果可以让性爱之火保持活力,让它发光、燃烧,那么,我们就都能永远生活在爱中。我们就可以对所有的事情都充满了热情。”f健康性爱所带来的活力与欢欣使得人能永远积极向上,以乐观敞开的姿态去拥抱世界,作者的写作正印证了这一目的的,这也使得《黄金时代》成为一曲自然与性爱的赞歌。
  三、乌托邦化的山中世界
  天然纯粹、活力欢欣的山中世界既是物我合一的敞开空间,又是以“人性”为准则的完美空间,但更多的是处于作者的话语意愿空间之中。对于六七十年代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们绝大多数所身处的还是现实生活中的权力世界。王陈二人自由无阻、肆无忌惮的逃离经历以及性爱体验都像是梦幻般的存在,像空中的海市蜃楼般完美而朦胧。王小波所创造的理想话语世界虽根植于现实权力世界,但它们相隔了二三十年代之久,作者的创作是试图用认知意愿的美好幻景去填平历史现实的巨大缺口。
  自然舒展、生命流淌的山中时光应完美地永恒持续下去,但陈清扬的下山欲望终究还是结束了这个“有趣”的世界。或许以陈清扬的自我意愿作为山中世界结束的原因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重要的是狂欢时光无法避免的消散结局。“在革命时期所有人都在‘渗着’,就像一滴水落到土上,马上就失去了形状,变成了千千万万的土粒和颗粒的间隙;或者早晚附着在煤烟上的雾。”陈清扬就像小转铃、线条、性颜色的女大学生,是绚烂又热烈的烟花,光热四射地绽放然后水波似的消散。王二人生中的自由与欢愉也总是跟随她们一起悄无声息地到来又不着痕迹地飘散去,自由精魂也只是历史浓雾中的一丝尘埃,即使美好和欢欣点缀过他们的生命。
  王二生命充盈的欢愉时光总是逃不过无疾而终的结局,回到农场的王陈二人继续忍受人世摧残,直到“农场”和“山上”都成为回忆的谈资。山中世界存在的短暂性从开始就注定了结局。逃离农场的成功一半归结于主人公自身的行动,另一半归结于农场权力的放任,山中的纯粹与欢欣并没有对农场的逻辑和秩序产生丝毫影响。“这件事传出去对谁都没好处,所以就没向上报告,只是在农场内部通缉王二和陈清扬。”当秩序规则被更高的政治权力所管控时,农场就成了王陈二人逃跑的帮凶。山中经历既是与制度规范相对立的,也是政治权力无形中默许的,或者说,政治权力可以吸收被默许的引起的那种政治和意识形态牵制。狂欢世界从开始就处于秩序和权力的默许之中,最终又消散在规则和政治的浓雾里。个人生存如火柴燃烧般短暂,最终都逃不过无疾而终的结局。
  狂欢世界的短暂性显示了它自身浓烈的乌托邦色彩,但其所展示的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不应被低估。“狂欢世界是暂时的、相对的、象征的,但乌托邦的意义并不因此而丧失,它的意义正在于它与现实的距离,它对现实的超越和批判。它体现了人类追求至善至美的精神力量。”狂欢世界中的美好、健康、纯粹以及欢欣都是那个时代所缺少的部分,对它們的追寻和体验展现的是时代社会的扭曲、变形和缺陷以及人对本能生命力的向往,对美好事物的不断追求。这种永远向上,永远乐观的态度是人类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
  而这些精神力量又暗含着对权力社会激进的批判和颠覆的潜力。“我们不能把狂欢理解为对政治压迫和政治统治的一种普遍的政治反应,而是对社会准则、意识形态控制以及身体秩序和规矩的一种不断的策略干预。狂欢本身不是有效的革命,但却在仪式上上演了可能实现的有限叛逆。”
  结语
  王小波笔下的“山中世界”是舒展纯粹的自然敞开空间,蓬勃向上的本能生命力之流在这里获得新生。它既与农场相对立又在农场默许的前提下存在着,虽不免无疾而终的结局,但其中蕴含着可能颠覆社会的无限潜力。对话语意愿世界的构建显示着作者对特定时代的思考和反思,彰显着作者对美好健康人性和自由精魂的追逐与坚守。《黄金时代》作为一个无限敞开的文本,对它叙事艺术和文本内涵的创新解读有待进一步研究。
  a 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版,第155页。
  b 〔苏〕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版,第183、404页。
  c 王小波:《王小波全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版,第29、30、275、23页。
  d 韩袁红:《王小波研究资料(上)》,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版,第34页。
  e 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
  f 〔英〕D.H.劳伦斯:《性与美》,黑马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版,第79页。
  基金项目: 2020年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论王小波小说创作中的狂欢时空》(项目编号:CXZZSS2020028)的预期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璀璨的瑰宝,高度凝练的语言、抑扬顿挫的声韵、沉淀悠远的情感,使诗歌不仅限于语言意义,而更具美学特征。让世界文明接触到这一瑰宝,将诗歌的意与美恰当传达就成就了翻译的功能。而派生于心理学的格式塔理论与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十分契合,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鉴于格式塔理论下边塞诗歌研究甚少,以其图形与背景原则、“异质同构”原则及闭合原则出发,探究《出塞二首·其一》一诗中翻译意象的
期刊
摘 要:革命话语和现代性话语是文学史叙述话语模式中十分重要的两类,前者继承左翼文学史观的精神,注重作家作品中的革命性因子;后者则着眼于作品中的现代性、日常性成分。李劼人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特色鲜明又不可或缺的作家,对其文学史叙述是具有探究意义的。此文将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为例,探究李劼人及其“大河小说”的叙述话语模式。  关键词:革命话语 现代性话语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李劼人 “大河小说
期刊
摘 要:文章以《红楼梦》和《百年孤独》为案例,从人类文化学、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的角度,把作品中的家族看成是隐喻人类发展的家族,指出了悲剧症结——文化信仰危机。通过男性和女性形象的分析对寓言进行人类文化反思,男性象征着人类精神的困境,女性象征着对人类精神困境的启蒙和救赎力量。但女性的启蒙与救赎力量微弱,敌不过人类恶性膨胀的欲望,无法承担拯救的重任。两部作品的作者均无法确切地阐释人类的命运,却提供了一
期刊
摘 要:在古今中外的众多文学作品中,妓女一直是作家们热衷于描绘的对象。19世纪之后,随着人道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女性的权利和地位受到更广泛的关注,作家们用饱含同情的笔调描写这些弱势群体的苦难生活,创作出不少杰作,《羊脂球》和《悲惨世界》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两本小说的背景都设定在19世纪的法国,羊脂球和芳汀更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妓女形象。本文主要通过对比羊脂球和芳汀的性格特征、女性思想和所处的社会环境等
期刊
摘 要:艾略特试图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对人类的精神状态、心灵世界进行审视和关怀,极力将荒原描绘成一幅具有普遍性、永恒性、本源性的景象,一种具有普泛性、永恒性的人类的精神状态,是“非个人化”的存在。然而,诗人毕竟身处于“荒原”之中,他虽极力试图拯救荒原,却无法完全摆脱这种“荒原”般的精神环境对他的影响。诗中的一些观念、认识、情感都或多或少不可避免地表露了艾略特的个人行为。通过分析《荒原》的叙事性可以看出
期刊
摘 要:沈从文笔下以湘西为题材的散文、小说,寓审美化、艺术化于民俗,以独特的文艺民俗视角,将湘西人文风俗图景的现实形象、历史记忆和艺术表达有机融合,创造出一个活泼畅快、诗意淳朴的“湘西世界”,成就了一次又一次极具特色的地域民俗书写。船、歌媒和跳香是三类极具代表性的民俗事象,本论题将以此出发,鉴赏作者的审美意识表达,剖析民俗事象背后作者对湘西社会现状的隐痛和思考。  关键词:湘西世界 民俗事象 审美
期刊
摘 要:“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述的一种人物形象的典型。这一概念最早由赫尔岑提出,主要以俄国文学中奥涅金、毕巧林、罗婷、奥勃洛摩夫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涓生、觉新、倪焕之、周萍等几人为代表。实际上从人物所处环境、人物性格特征、人物成长经历及其结局等方面来看,莫言小说《丰乳肥臀》中的男主人公上官金童从某些方面来说也有着鲜明的“多余人”的形象特征,当然他与中外文学史上的“多余人”形象对比,又
期刊
摘 要:《诗经·王风·葛藟》诗旨众说纷纭,学者多认为是一首讽刺诗、流亡歌或哭嫁歌。通过联系周代社会生活风俗,逐一剖析诗中“葛藟”“水”意象所指涉,可见,“葛藟”寓意子孙绵延与依附他人,“水”意象则与女子婚嫁涉水传统相关,并且女子因出嫁而“终远兄弟”。因此,本文认为此诗是描写女主人公婚嫁途中所见所想的婚姻诗。  关键词:《诗经·王风·葛藟》 葛藟 婚嫁  关于《葛藟》的诗旨,《诗序》言:“王族刺平王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晚明社会时代背景,观照晚明反理学思潮,具体地对晚明戏曲不同时代代表作《牡丹亭》《娇红记》进行文本解读,初步诠释了晚明戏曲反理学的弱化现象,认为晚明戏曲的创作受晚明反理学思潮指导,反理学思潮自身进步性、弱点以及其反理学倾向的弱化都具体投影在晚明戏曲创作中。  关键词:晚明戏曲 反理学思潮 投影 弱化  晚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封建城市商业经济繁荣,思想界出现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理学运
期刊
摘 要:台湾诗人洛夫被誉为“诗魔”,他的诗歌想象恣意、富于变化,这与其中“意象并置”的运用密不可分。洛夫的“意象并置”根植于中国古典作家与作品,汲取西方超现实主义意识,以“意象群”或“情感”为中心进行并置组合。在他的衔接缝合之下,诗歌呈现出或荒诞诡谲,或圆融空寂的审美效果,并被赋予深厚的隐喻意味。洛夫将古典意蕴与超现实融合的独创理念,使读者从炽热而饱满的意象中感受到其诗歌意境的巨大张力。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