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生命周期的集群知识管理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nyu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知识在集群中所处的状态及作用将知识生命周期划分为产生、培育、扩散、重构四个阶段。文章分析了各阶段知识活动及其演化特征。对影响集群知识管理的四个要素:知识辨识,知识流通的非正式系统、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分析,指出应结合不同阶段的特点,对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
  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生命周期;集群知识
  
  一、企业集群知识生命周期的内涵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企业集群的发展问题得到了各国经济学家及管理学家的重视。对集群的相关理论的研究在国内外得到了深入而广泛的展开。集群的知识管理对于集群及集群内部的成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日益成为学术界重视的问题之一。
  1、企业集群知识的分类。集群知识是一个流动、动态的混合体,是由其所有成员企业或机构的知识存量共同构成。企业集群包含各式各样的知识。知识最基本的分类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那些能够以正式的语言,通过书面记录、数字描述、技术文件、手册和报告等明确表达和交流的知识,是对隐性知识一定程度的抽象和概括,上升为公式、规律、理论,并以文字形式记载下来,从而使其容易表述和交流。隐性知识是高度个性化的、难以格式化的非编码型知识。在现实中,隐性知识通常表现为经验、技能、专长、印象、灵感、洞察力、直觉、心智模式、预见性、信仰、价值观、团队默契、组织文化和风俗等。按照所处的组织层次,可以将知识分为个体知识、企业知识和集群知识。个体知识和企业知识是集群知识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但是集群知识并不是个体知识和企业知识的简单相加,是他们在集群中传播、共享、创新的结果。按照知识的可转移性,可以将其分为元素(元件)知识和构架知识两类。所谓元素知识是关于认识对象整体或者其构成要素的知识,它是一种外生的、显性的、可识别、可转移的知识,因而易于被其他组织或集群所获取和应用。所谓构架知识是关于系统与相连系统之间的关系或者其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的知识。它是内生的、隐性的、难以转移和吸收的知识,主要由知识存量构成。
  2、企业集群知识生命周期的划分。根据知识在企业集群中所处的状态及其发挥的作用的不同,可以将企业集群知识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集群知识的产生阶段。这个阶段知识最初表现为人的一种想法,这个想法非常抽象,还没有被完全理解。这个阶段有些想法不能实现,有些想法能够被利用、加工,进入到下一个阶段。第二阶段是集群知识的培育阶段。指的是第一阶段的知识经过试验、书面表达等过程,更加具体化,能够被知识的使用者所采用,开始创造价值阶段。第三阶段是集群知识的扩散阶段。指的是知识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够被更多的人所理解,这种知识开始被更多的人所使用。集群内的人文环境为知识的扩散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第四阶段是集群知识的重构阶段。是指由于知识的长时间使用,或者由于新知识出现等原因,知识创造价值的能力逐渐减弱,一些知识需要被淘汰,一些知识需要结合新的知识源进行整合,重新创造价值。
  
  二、生命周期各阶段知识活动及特性
  
  1、知识活动的划分。知识管理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活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Nonaka在Karl研究的基础上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并从组织学习过程的角度将知识在组织内的活动分为合并(Combination)、内在化(Internalization)、外在化(Externalization)及社会化(Socialization)等四个活动。C.W.Holsapple和M.Singh等人突破了原有的从某一个组织内出发来研究知识活动的问题,利用迈克尔,波特价值链的思想分析了知识链中的知识活动,将知识活动分为主要及次要的两个层面的知识活动,认为知识链中主要的知识活动包括如下五个方面: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生产、知识内在化与知识外在化,而知识链中的次要的知识活动主要包括知识领导、知识协调、知识控制、知识度量等四个方面。邢小强(2004)基于企业内部知识网络将知识活动分为知识学习、知识创造、知识整合。孙科(2005)将集群知识活动划分为知识获取、知识扩散、知识选择、知识生产、知识内化与知识外化等六个主要活动。
  按照集群知识生命周期我们可以将其知识活动划分为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生产、知识溢出、知识利用、知识重构等六个主要活动。
  知识获取指对现有的一些显性知识的采集和对隐性知识的挖掘与捕获。集群中企业知识的来源主要有:企业内的员工和组织体系;集群中的企业员工、企业组织和集群组织体系:集群外的环境。
  知识选择是指依据实际需求量及应用条件限制,选择对使用者而言价值最大的知识,避免出现“知识浪费”。
  知识生产指的是利用设施、技术、工具、人力(脑力),将原始的知识、数据等转化为能够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知识产品。
  知识溢出包括内部知识溢出和外部知识溢出。内部知识溢出是指集群内部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外部知识溢出是指将集群外的知识内化为集群内的知识。
  知识利用是指集群内企业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搜索所需的知识加以利用,并根据生产需要和市场需要,充分利用相关企业的知识进行合作。集群内企业在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知识的基础上,针对自身企业的特点,形成对自身企业有价值的知识。
  知识重构有两层含义:一是将原有的旧知识与从网络中获得的新知识加以结合和重新构建,并摒弃其中的非有效成分,实现知识的二次创新:二是在全面掌握显性知识的基础上去充分认识和识别集群中的隐性知识,力促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2、知识生命周期演化的特征。尽管所有的知识要经历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但是不同的情况下,知识随生命周期演变的速度是有很大差异的。
  加速知识在生命周期中的演变速度的因素有三个:(1)竞争对手获取知识的能力。竞争对手可以通过逆向工程雇用所需知识所在单位的员工以及其它备受争议的手段获得他们想要的知识。(2)知识的自然泄漏。这表现在客户、供应商及其他人员在与组织的正当交往中可能掌握了这些新知识以后而进行共享。(3)知识的有意编码化与扩散。在新一轮技术开发完成后,一些公司可能把原来的技术知识公开,从而引导该项技术的发展。加速知识的扩散进程。
  有两方面的因素使知识生命周期的演变历程变慢:(1)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与知识产权受保护的程度。在某些行业,专利对知识的保护极为重要,受专利保护的知识其培育阶段可以延缓10年~20年左右的时间。(2)一些知识特有的缄默性。例如酿酒知识,由于酿酒受温度、湿度、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它们相互作用的方式不能完全预计。相关知识难以编码化。
  
  三、生命周期各阶段集群的知识管理
  
  虽然不同的知识在其生命周期中演进的速度是不同的,但在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可以通过不同的管理手段 而获益。
  影响集群知识生命周期各阶段知识管理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辨识。即认清知识的不同类型,知识处在何种状态,处在该状态下的知识具有何种价值。知识辨识是知识应用的前提。(2)知识流通的非正式系统。在企业集群中,大量企业在空间上聚集,有利于集群内各企业员工的交流,这种非正式的知识流动方式有利于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传播。(3)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基础是采用先进科技为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提供各种可能,比如复杂的知识描述和分类即知识本体、知识库、操作规程、实时的信息交流技术以及其他信息技术基础。(4)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对知识管理主体、知识学习主体、知识使用主体及各主体相互构成的组织环境的开发。知识的整个生命历程,都是与人互动的过程。人能够有意识地调控事物的发展趋势,使其向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
  1、知识产生阶段。在集群知识的产生阶段,一些观点和想法没有被人完全理解,这个时候知识储存在个人的心智模式内,是隐性的,难以定义。当人们通过非正式渠道接触时,其创造力就能够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因此企业要充分挖掘员工的创造潜能,就必须为员工提供各种非正式场合下进行接触的机会与条件,并提供进行训练和讨论所需要的资源。该阶段由于新知识尚处于非明晰的状态,知识编码与知识存储系统没有太大的价值,对那些对这一新想法感兴趣的人来说,加强联络并分享这一新的观点与想法,信息技术则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专题讨论、电视会议以及头脑风暴法等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相互接触的方法及工具。那些行为看起来怪异的人或总是想标新立异的人往往会提出新的观点与想法。但这些人的观点与想法会给组织现有秩序带来冲击,因而他们通常都是受打击与排挤的对象。普林斯顿大学非常珍视爱因斯坦那样的特立独行的科学家一样。创造新知识的公司会器重这些人并特别制定如何与这些人融洽相处的规则。
  2、知识培育阶段。在集群知识的培育阶段,知识更加具体化,而组织也试图从这些开发的知识中获取利益。此时,知识要对外保密,因此要保持知识的相对非编码化。组织内部相关人员之间建立非正式的网络,使知识能够依据经验得以传承。实践小组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完成知识内部推广与培育的手段。信息技术系统同样着重于知识信息的内部传播。为实现这一目的。一个良好的黄页数据库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组织需要建立一个或在现有内部网上开辟一个有关当前这一新观点与想法的交流专区。新观点转化为产品或服务时,既需要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也需要标新立异者和实用主义者。为此一个组织需要对人员的职业生涯进行设计,将科研人员的工作时间在知识创造与实际工作间进行合理分配。那些在这两个领域中都获得了经验的人员通常能够顺利实现知识在生命周期前两个阶段间的过渡。
  3、知识扩散阶段。知识扩散阶段,知识已经成熟,开始在集群内进行合理有限传播。此时应强调采用常用的方法培训员工并鼓励他们采用新的知识,基于个人网络的非正式系统在学习、吸收隐性知识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数据库在知识的扩散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知识的编码与标准化使其得以向组织内众多员工公开,同时易被集群内其他企业所模仿。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企业应有步骤地建立起知识拥有者之间的相互信任。信任的氛围对知识的高效共享很重要。企业可以提供正面的和反面的奖励。使员工清楚知识共享的重要性,并把它转换成一种责任。
  4、知识重构阶段。在知识扩散基础上形成的组织间的知识互动过程又导致了知识的重构。在集群中相对成熟的知识在网络中流动和扩散,并在有效的协同环境下,被不同的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加以吸收和改进。此时知识流通的非正式系统,有利于集群企业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有效利用。要保持知识的更新,组织必须保持对原有文件内容的动态管理,根据适用的原则增加新的信息。并对那些不再更改的文件建立档案。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关这些知识会有大量的文件发布出来,因而建立有效的调查与搜寻系统非常重要。从集群外部雇用一些专家和集群内企业的人员共同解决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可以作为这一阶段知识更新的人员采用方式。通过知识重构的过程,可以不断充实和完善原有的知识体系,保持企业集群所拥有的知识的时效性和一定程度的超前性,从而推动企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
  
  基于知识生命周期的集群知识管理能够帮助集群企业认清知识生命周期的每一阶段知识活动的特点,从而采取相应的知识管理方法。针对影响集群知识生命周期各阶段知识管理的四个因素的管理,可以实现集群内知识的创造、共享以及知识体系的及时更新,有利于集群的竞争优势的加强及其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编辑与作者的沟通事关刊物的质量。学术期刊的编辑应提高业务水平和个人素养;在与作者沟通中合理利用多种沟通方式;使用恰当的方式转达外审专家意见;全面整理归纳稿件共性问
伴随着21世纪一天天临近的脚步声,世界经济正在从200多年来一直占据统治地位的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去年“两会”以来。知识经济逐渐成为我国理论界的热门话题,截至目前
分析了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的弊端,针对该课程覆盖内容广、涉及相关专业多、技术性强的特点,提出动态深化式教学模式,对于该模式的内涵、特征及具体的
为研究毕节红黏土的力学特性及结构性,进行了基本物理指标的测试,通过制备原状样、重塑样,测定了不同含水量红黏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分析了差异及原因;根据试验数据定义了等
20世纪50年代新诗在“继承”后期延安诗歌创作资源过程中,呈现的内容是多样化的。除体制、队伍、生产与接受之外,风格与形式的相应延续,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50年代新诗的面貌
以天津南港工业区北防波堤一标段工程为例,对塑料排水板在该工程应用中的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论述,同时针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治措施,并指出该技术施工效率高、成本低
教师要追本溯源,引导学生深度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方程是为了寻求未知数,在未知数和已知数方程之间建立起来的等式关系。这种等式关系把未知数和已知数联系起来。借助这种关
介绍了钢筋混凝土体外预应力梁几何非线性影响因素,分析了设置双转向架的钢筋混凝土体外预应力梁的几何非线性分析,并与试验结果及ANSYS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钢筋
经国家教育部思政司组织专家评审,辽宁大学获得两项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高校思政、党建、稳定、网络)委托研究项目立项。国家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养和研究基地(辽
介绍了矿山厂房中带夹层的门式刚架常见的三种设置方式,总结了各夹层设置方式的优缺点,并对矿山厂房中夹层设置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应结合工艺条件及现场情况合理选择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