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丹二世”会将“基地”带向何方?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ji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28日“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发表声明,宣称该组织已占领也门南部阿比扬省省会津吉巴尔市,并宣布该市为“基地”组织在也门南部建立的“伊斯兰酋长国”的首都。这被认为是对阿德尔的响应——2005年,阿德尔曾在一份计划纲要里呼吁“基地”集中精力建立一个国家。
  
  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拉丹的接班人近日出炉,不是扎瓦赫里,也不是奥拉基,而是“基地”组织的“总教头”和“战略指导思想”的缔造者赛义夫·阿尔·阿德尔。
  自从美国特种部队5月初在巴基斯坦击毙本·拉丹后,“基地”出现权力真空。为避免内部动荡,“基地”多名头目推举阿德尔为临时头号人物。分析人士认为,“基地”组织二号人物、同样是埃及人的扎瓦赫里之所以没有直接坐上拉丹接班人的座次,主要是“他适合当师爷,适合在幕后搞策划”,所以他此次仍然“甘居人后”。
  消息是拉丹生前好友诺曼透露的,他认为“阿德尔是‘基地’组织军事和日常运营的最高领导,但还不能称得上是全面的领袖。不过,在扎瓦赫里拒绝接拉丹的班之后,阿德尔是拉丹的惟一接班人。”巴基斯坦的消息渠道随后也证实,“基地”组织的高层举行大规模会议,决定选阿德尔为拉丹接班人,同时,拉丹的儿子没有一个愿意继续在“基地”组织内任职。
  
  长期担任“总教头”
  阿德尔(“正义之剑”的意思)1960年或者1963年4月11日出生于埃及,其化名还有穆罕默德·易卜拉欣·马卡维。早年,阿德尔曾在埃及特种部队任陆军上校。早在与拉丹相识之前,阿德尔就在埃及从事恐怖活动,包括试图暗杀埃及前总统萨德特。1987年,阿德尔与几名极端主义者一起被捕。他被控策划劫持飞机撞击埃及议会以及驾驶装满炸弹的卡车撞击政府建筑,随后被关入监狱。获释后,阿德尔于1988年被迫逃离埃及,前往阿富汗参加圣战游击队,与苏军对阵。当时,阿富汗圣战联盟挑选一批“有培养前途”的圣战者前往南黎巴嫩受训,阿德尔因此有机会与日后“基地”组织的骨干马苏里、阿布·杰哈尔等人在一起,因此结识了拉丹并谈得十分投机。
  寡言、勤奋、聪明,阿德尔天生就是搞恐怖活动的料,1993年,在恐怖圈子里混得顺风顺水的他来到苏丹首都,在拉丹的达马辛农场里教恐怖学员学习制造炸弹。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阿德尔俨然成为拉丹恐怖帝国的“总教头”,因为在阿富汗、巴基斯坦、苏丹和反联合国的索马里部族武装成员,均接受他的训练。因为受训的成员实在太多,所以他还亲自到索马里和肯尼亚边境的一处偏僻场所开设了拉斯-坎布尼“基地”训练营。此后的许多年里,他还负责阿富汗众多“基地”组织和塔利班训练营的开办与训练。经他亲手调教的恐怖成员多达3200多人,而且许多人迄今仍活跃于国际恐怖界。
  阿德尔的恐怖功夫可不是盖的。除了教学,他几乎参加了“基地”组织所有重大恐怖袭击行动,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出的“全球10大通缉犯榜单”上,阿德尔的大名赫然在焉。来自美国的检察官说,1998年“基地”组织制造的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使馆爆炸事件就是阿德尔的“杰作”。那次爆炸案袭击者之一穆罕默德·奥达告诉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阿德尔1993年命令他前往索马里,与当地部族人员联系并训练他们袭击在索马里执行人道主义援助任务的美国部队。
  阿德尔的巅峰时刻在2001年来临,当“基地”组织的行动头目阿提夫遭美军猎杀之后,他立即晋升为“基地”组织军事委员会的负责人,正式进入拉丹团队的核心。FBI此时发出通缉令要拿下他的项上人头,价码是500万美元。
  不过,阿德尔本人曾反对实施“9·11”恐怖袭击,他担心会遭到美国的报复性打击,使得“基地”组织的根基被摧毁。与此同时,他也培训了部分参与“9·11”的“基地”成员。根据“9·11”袭击前在阿富汗“基地”训练营接受训练的费罗兹·阿里·阿巴西回忆,美国2001年出兵阿富汗后,阿德尔命令他和其他“基地”成员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或南部城市坎大哈与美军作战。
  沙特阿拉伯一些高层反恐官员说,阿德尔“遥控”指挥“基地”沙特分支发动多次袭击,包括沙特首都利雅得2003年5月所遭连环爆炸。阿德尔后来被伊朗抓获,但2009年3月被秘密释放,因为“基地”组织在巴基斯坦部族区绑架了一名伊朗外交官。双方最终达成交换协议,从而被迫释放阿德尔。正因为如此,美国情报机构和军队一直试图猎杀阿德尔。
  呼吁“基地”建国
  随着反恐战争的持续进行,阿德尔开始做一项连拉丹都没有来得及做的事,那就是系统梳理“基地”组织的战略思想。2004年,阿德尔出版了名为《警惕之源》的恐怖分子手册。次年,他又推出“基地”组织的全球大战略。这两次具有战略思想的梳理引起了美国强烈关注,美国国务院将他的赏金从500万美元提升到2500万美元。此后,“基地”组织几乎每个新战略的推出都与阿德尔有关,比如说“基地”组织一度提出,既然防守严密的目标不容易袭击,那么就挑“软目标”下手。2005年,“基地”组织又抛出了“2020年的‘基地’组织战略报告”,这份报告的核心起草人仍是阿德尔。
  “阿德尔的策略是,尽量多利用下属组织和同盟,发动多起小型恐怖行动。”巴基斯坦“基地”专家赛义德·萨利姆·沙赫扎德说。在美国的反恐官员们看来,这种“小而频繁袭击策略”比一次性大规模恐怖袭击的危害更大。
  2011年5月28日,“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发表声明,宣称该组织已占领也门南部阿比扬省省会津吉巴尔市,并宣布该市为“基地”组织在也门南部建立的“伊斯兰酋长国”的首都。这被认为是对阿德尔的响应——2005年,阿德尔曾写过一份“基地”计划纲要。他在里面写道,伊斯兰主义运动失败了,因为他们的行动随机性太强。他呼吁“基地”将精力集中于“更大的目标,即建立一个国家”。
  此外,“基地”组织发言人伊赫桑乌拉·伊赫桑透露,阿德尔目前正在策划针对英国的大规模恐怖袭击。“我们的新领导人要求制定一份袭击伦敦的大计划。他认为英国是整个欧洲的脊梁骨,因此必须将其彻底粉碎。”
  “基地”或面临分裂
  阿德尔接班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美方从本·拉丹藏身处获取大量涉及“基地”的情报,可能进一步打击“基地”。阿德尔将着手拉拢人心,力争获得“基地”阿拉伯半岛分支和北非“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的支持,以至效忠,避免“基地”成为一盘散沙或失去塔利班等盟友。
  一名埃及人接替本·拉丹可能不利于“基地”领导层同沙特、也门分支的关系,那些分支认为“基地”新任头号人物应出自阿拉伯半岛。由于扎瓦赫里也是埃及人,所以有人猜测,“基地”领导层选择阿德尔临时“挑大梁”意在估量沙特、也门等分支的反应,相当于为扎瓦赫里“探路”。
  有观察家认为,如果阿德尔真的被选为拉丹接班人,那么对于扎瓦赫里来说是一个重大打击,因为扎瓦赫里此前一直任“基地”组织拉丹的代言人,不时主持全面工作。拉丹死后,伊拉克和也门“基地”组织分支先后公开表示,他们支持扎瓦赫里接班。事实上,近年来,“基地”组织利比亚、埃及和其他国家的成员都有分歧,而且还出现了“代沟”。拉丹死后,许多“基地”分支开始表示,他们不一定要服从“中央管理机构”,各人其实可以“自行其是”,同样也能做得出色。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反恐问题专家格杰斯也认为,如果扎瓦赫里被忽略而选了其他人,这说明“基地”组织已陷入四分五裂。
其他文献
印度高声叫好的布拉莫斯导弹,其核心技术来自俄罗斯。俄罗斯自己都没有装备,印度想出口谈何容易。    近来印度军方频繁升级武器库,发射导弹就像吃快餐一样,香辣并陈:3月28日试射一枚“烈火”-1短程弹道导弹,以此加紧调试印度导弹控制及制导系统。3月27日,印度军方成功试射两枚“大地”系列国产短程导弹;3月21日,印度首次成功进行新型巡航导弹布拉莫斯的垂直试射更引人关注。据悉,印度陆海空三军将列装超过
记得刚到新加坡时,看到街上往来行人衣着简单朴素,很少看到女生穿色彩鲜艳、造型别致的裙装,大多是单色调T恤、短裤,素面朝天,男生也是如此。上了年纪的新加坡人更不必说,穿着松松垮垮,若有花型样式也是中国上个世纪90年代的款式。而低头一看,脚上几乎清一色的夹指凉拖,不论年龄、性别和身高。即便是在商场大牌云集的乌节路,看到的也多是这样的装扮。  这样随意简单的穿衣风格,和中国内地深受韩日影响的年轻人的衣着
2010年底,美英媒体爆出猛料,由于“维基解密”网站爆出美国官员私底下大肆批评他们驻守的海外国家政府贪污和无能,为避免那些官员工作时遇到危险和困难,美国政府计划对全球的使馆以及军方和情报官员进行“大洗牌”。网站称计划仍在初步阶段,但国务院、五角大楼和中央情报局(CIA)已紧密合作,在未来数月更换数间美国大使馆和领事馆的职员。  未必是受维基解密的影响,但美国更换驻外大使的力度确实加强了。尤其在安排
冰岛前总理因金融危机受审  冰岛前总理哈尔德2009年因应对金融危机不利辞职,如今他被指控在金融危机期间“玩忽职守”。哈尔德于当地时间6月9日在特别法庭接受审判,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因金融危机而被审判的国家领导人。如果罪名成立,哈尔德有可能被判处两年监禁。    叙利亚总统不接潘基文电话  联合国发言人马丁·尼瑟斯基6月10日晚间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多次致电叙利亚方面
俄罗斯正力图强化其世界军事大国的地位。    2010年最后几个月,对俄罗斯来说可谓好事连连。在欧盟·俄罗斯峰会召开之际,欧盟12月7日与俄罗斯正式签署协议,支持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此前的10月份,美国刚刚对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表示支持。作为俄罗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欧盟的支持为俄罗斯最终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扫除了一个重要障碍。  另外,在2010年11月的俄罗斯-北约理事会上,双方一反常态,决
手表出卖了他  2008年2月14日,西方情人节。普京作为上任的总统召开了其任内最后一次记者会。近5个小时下来,记者招待会开得既像总结会、告别会,又像一场与某些西方记者的辩论会……一位西方记者问普京:“一些欧洲媒体报道称您是欧洲最富有的人……”这位记者的问题还没有问完,普京就“坏笑”起来。这位记者接着满脸认真地追问:“这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您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呢?”普京继续笑着说:“是的,这是真的
人们印象中的美军士兵大都是戴墨镜,装备精良,一副神气十足的样子,但是走下战场舞台的这些大兵可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风采依旧。    1/4的流浪汉是退伍军人    据美联社2007年11月8日报道,当前退伍士兵大约占到美国成年人口的11%左右,而在无家可归者中,他们的比例竟然高达25%左右。即使是那些刚刚走下战场的年轻退伍士兵中也有很多人无处安家落户。这些无家可归的美国老兵曾参加过从20世纪40年代
什么是私奔?    私奔,是个充满了暧昧色彩的词语。  “各位亲友,各位同事,我放弃一切,和王琴私奔了。感谢大家多年的关怀和帮助,祝大家幸福!没法面对大家的期盼和信任,也没法和大家解释,也不好意思,故不告而别。叩请宽恕!功权鞠躬。”2010年5月16日,鼎晖创业投资人以及创始人之一王功权在微博上写下此段。  在传统的说法里,私奔被人固执地认为认为是“女的不顾阻拦投奔所爱的人或一块逃跑”。在古代文人
“米兰达忠告”即将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对于“米兰达忠告”,中国人并不陌生。我们只要回忆一下许多国外警匪片中,我们都对这样的警察告诫耳熟能详:“你有权保持沉默,否则你所说的一切将可能作为呈堂证供,成为对你不利的证据。你有权给你的律师打电话,会见你的律师,在你的律师到来之前,你有权保持沉默。如果你请不起律师,我们可以为你免费指定律师。”  这是一个毫不妥协的强制性程序,如果警察没有向
上海袭警案发生好些天了,网间各种议论铺天盖地,同时各地袭警案也纷纷上网曝光,给人留下印象比较深的是一起十多名歹徒驾车跨县冲击派出所抢走报案人;还有就是两民警(夫妇)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遭遇3位不满18岁的少年歹徒抢劫受伤等等。  其实这些案件中大多数不是针对特定的警察对象的,所以情况其实和上海袭警案有所不同。因此,看了这些报道后,也并没有觉得惊诧。稍微有点感想就是,警察和咱普通老百姓一样不懂得自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