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分析慢性胃炎患者接受情志护理与饮食调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武城縣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7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情志护理与饮食调护。比较两组疗效、负面情绪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胃炎患者接受情志护理与饮食调护效果显著,可减轻负面情绪,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饮食调护;情志护理;慢性胃炎;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1-0113-02
慢性胃炎是消化科常见病症,发病率较高,患者多因药物损伤或饮食不规律而引发脾胃损伤,导致其消化功能失调,影响健康。目前治疗慢性胃炎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但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常规护理尽管可以促进恢复,但效果有限。有研究表明[1],情志护理与饮食调护联合护理模式可改善护理效果,缩短痊愈时间。近年来情志护理在改善负面情绪方面效果显著,受到患者欢迎,同时联合饮食调护,即通过控制饮食调节胃肠功能可起到较好效果,利于患者康复。本研究分析了慢性胃炎患者接受情志护理与饮食调护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武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共7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34~60岁,平均(48.36±6.52)岁;病程3~7年,平均(4.36±1.33)年。观察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35~61岁,平均(48.52±6.71)岁;病程4~8年,平均(5.17±1.46)年。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认知正常,无精神疾病;②患者均知情研究。
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全; ②配合度极差; ③胃出血患者。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阿莫西林胶囊(生产企业: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3020651)口服治疗,1 g/次,2次/d,治疗1个月。治疗期间做好健康宣教与药物指导等常规护理工作。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饮食调护与情志护理,内容如下。①饮食调护:对营养不足患者加强饮食控制,当热量不足时,应指导其摄入高蛋白食物,科学补充营养,维持酸碱平衡。若胃酸分泌过多,可给予面包;若胃酸分泌过少,可给予鸡汤、水果等刺激分泌;若有其他胃肠道反应,应食山楂、陈皮等食物调节;患者感觉发热时,可给予其莲藕、菊花等食物;患者出现疲倦乏力、头晕心悸等情况时,应给予鸡蛋、大枣等;若存在微循环障碍,可给予番茄、桃仁等。慢性肺炎多因刺激性食物或烟酒过度所致,脾胃受损情况严重,因此应指导患者细嚼慢咽,选择易消化食物,注意食物温度适宜,忌生冷食物。应注意避免打扰患者进餐,并定量进食。②情志护理:定期开展讲座,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强化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和相关的医疗知识,由护理人员解释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预后等,说明发病机制,加强患者认知,掌握预防知识,让患者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减少刺激因素。对负面情绪严重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避免因危险因素产生不利影响。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和支持,在交流过程中从患者角度出发,尊重患者人格,避免其他不良因素给患者带来心理不适感。在患者倾诉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调整好动作、语言等来表现出对患者的支持和理解,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针对心理状态差的患者要及时疏导,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后续治疗,防止负面情绪影响治疗效果。同时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结合患者自身情况来指导其理性思考;提升环境舒适度,保证日常病房打扫和通风,保持地面干燥清洁,房间无异味,床单柔软整洁以及温湿度适宜。对喜好安静环境的患者,应在病房走廊外放置“请勿喧哗”警示牌,保证患者妥善休息。
1.4 评价标准
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评价项目各15个,由轻到重各记1~5分,分数越高表示负面情绪越严重;②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量表评估,满分100分,分为满意(80分以上)、较满意(60~80分)与不满意(60分以下)。满意度(%)=(满意+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胃炎病机为机体胃黏膜萎缩、溃疡进而引发慢性病变,抑制了消化功能,患者会出现胃痛、胃胀等症状,食欲下降。在机体营养失衡情况下,患者抵抗力大幅降低,影响健康[2]。因此除对症治疗外还应以科学的护理手段加强疗效。
目前患者对服务质量要求较高,随着护理模式完善,护理理念也从疾病护理为主转向以患者情感、生理感受为主,护理完整性极大提升[3]。情志护理是指护理人员从语言、行为等方面出发疏导患者情绪,纠正不良行为;饮食调护要求严格控制患者饮食,治疗时忌辛辣、生冷食物,把控好饮食量,减轻肠胃负担的同时维持营养均衡[4]。此外,饮食调护过程中以鱼类、豆类、谷类为主要食物,充分满足营养需求。中医认为慢性胃炎病机为外邪侵入胃部,脾胃功能受情志不畅影响而受损[5]。慢性胃炎病程长且反复发作,给予患者相关治疗后,还应将中医理论与具体情况结合,纠正饮食及情志,以促进康复。该种护理针对性更强,更利于康复[6]。本次研究中,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情志护理可改善负面情绪,消除阻碍康复的因素;在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中,观察组更高(P<0.05),可见情志护理联合饮食调护更易受到患者认可。因此将两者结合可纠正慢性胃炎患者错误饮食习惯,改善症状,促进恢复。
综上所述,慢性胃炎患者接受情志护理与饮食调护效果显著,可减轻负面情绪,提高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建华.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中医情志护理和饮食调护的应用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17,4(23):319.
[2]任红芳,周晓燕.慢性胃炎采用中医情志护理和饮食调护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7):164-166.
[3]费秋燕.中医情志护理联合饮食调护在慢性胃炎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2):116.
[4]田树华,王蕊.中医情志护理联合饮食调护在慢性胃炎住院患者中的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8):169-169.
[5]杨敏.情志护理和饮食调护应用于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9,26(6):70-71.
[6]蔡佼佼.中医情志护理和饮食调护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8(6):190.
关键词:饮食调护;情志护理;慢性胃炎;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1-0113-02
慢性胃炎是消化科常见病症,发病率较高,患者多因药物损伤或饮食不规律而引发脾胃损伤,导致其消化功能失调,影响健康。目前治疗慢性胃炎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但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常规护理尽管可以促进恢复,但效果有限。有研究表明[1],情志护理与饮食调护联合护理模式可改善护理效果,缩短痊愈时间。近年来情志护理在改善负面情绪方面效果显著,受到患者欢迎,同时联合饮食调护,即通过控制饮食调节胃肠功能可起到较好效果,利于患者康复。本研究分析了慢性胃炎患者接受情志护理与饮食调护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武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共7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34~60岁,平均(48.36±6.52)岁;病程3~7年,平均(4.36±1.33)年。观察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35~61岁,平均(48.52±6.71)岁;病程4~8年,平均(5.17±1.46)年。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认知正常,无精神疾病;②患者均知情研究。
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全; ②配合度极差; ③胃出血患者。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阿莫西林胶囊(生产企业: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3020651)口服治疗,1 g/次,2次/d,治疗1个月。治疗期间做好健康宣教与药物指导等常规护理工作。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饮食调护与情志护理,内容如下。①饮食调护:对营养不足患者加强饮食控制,当热量不足时,应指导其摄入高蛋白食物,科学补充营养,维持酸碱平衡。若胃酸分泌过多,可给予面包;若胃酸分泌过少,可给予鸡汤、水果等刺激分泌;若有其他胃肠道反应,应食山楂、陈皮等食物调节;患者感觉发热时,可给予其莲藕、菊花等食物;患者出现疲倦乏力、头晕心悸等情况时,应给予鸡蛋、大枣等;若存在微循环障碍,可给予番茄、桃仁等。慢性肺炎多因刺激性食物或烟酒过度所致,脾胃受损情况严重,因此应指导患者细嚼慢咽,选择易消化食物,注意食物温度适宜,忌生冷食物。应注意避免打扰患者进餐,并定量进食。②情志护理:定期开展讲座,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强化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和相关的医疗知识,由护理人员解释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预后等,说明发病机制,加强患者认知,掌握预防知识,让患者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减少刺激因素。对负面情绪严重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避免因危险因素产生不利影响。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和支持,在交流过程中从患者角度出发,尊重患者人格,避免其他不良因素给患者带来心理不适感。在患者倾诉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调整好动作、语言等来表现出对患者的支持和理解,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针对心理状态差的患者要及时疏导,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后续治疗,防止负面情绪影响治疗效果。同时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结合患者自身情况来指导其理性思考;提升环境舒适度,保证日常病房打扫和通风,保持地面干燥清洁,房间无异味,床单柔软整洁以及温湿度适宜。对喜好安静环境的患者,应在病房走廊外放置“请勿喧哗”警示牌,保证患者妥善休息。
1.4 评价标准
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评价项目各15个,由轻到重各记1~5分,分数越高表示负面情绪越严重;②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量表评估,满分100分,分为满意(80分以上)、较满意(60~80分)与不满意(60分以下)。满意度(%)=(满意+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胃炎病机为机体胃黏膜萎缩、溃疡进而引发慢性病变,抑制了消化功能,患者会出现胃痛、胃胀等症状,食欲下降。在机体营养失衡情况下,患者抵抗力大幅降低,影响健康[2]。因此除对症治疗外还应以科学的护理手段加强疗效。
目前患者对服务质量要求较高,随着护理模式完善,护理理念也从疾病护理为主转向以患者情感、生理感受为主,护理完整性极大提升[3]。情志护理是指护理人员从语言、行为等方面出发疏导患者情绪,纠正不良行为;饮食调护要求严格控制患者饮食,治疗时忌辛辣、生冷食物,把控好饮食量,减轻肠胃负担的同时维持营养均衡[4]。此外,饮食调护过程中以鱼类、豆类、谷类为主要食物,充分满足营养需求。中医认为慢性胃炎病机为外邪侵入胃部,脾胃功能受情志不畅影响而受损[5]。慢性胃炎病程长且反复发作,给予患者相关治疗后,还应将中医理论与具体情况结合,纠正饮食及情志,以促进康复。该种护理针对性更强,更利于康复[6]。本次研究中,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情志护理可改善负面情绪,消除阻碍康复的因素;在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中,观察组更高(P<0.05),可见情志护理联合饮食调护更易受到患者认可。因此将两者结合可纠正慢性胃炎患者错误饮食习惯,改善症状,促进恢复。
综上所述,慢性胃炎患者接受情志护理与饮食调护效果显著,可减轻负面情绪,提高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建华.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中医情志护理和饮食调护的应用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17,4(23):319.
[2]任红芳,周晓燕.慢性胃炎采用中医情志护理和饮食调护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7):164-166.
[3]费秋燕.中医情志护理联合饮食调护在慢性胃炎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2):116.
[4]田树华,王蕊.中医情志护理联合饮食调护在慢性胃炎住院患者中的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8):169-169.
[5]杨敏.情志护理和饮食调护应用于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9,26(6):70-71.
[6]蔡佼佼.中医情志护理和饮食调护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8(6):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