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的电视剧制作方式探析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wall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当代电视剧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润物无声的电视剧的特点,并对其制作方式进行初步的探究,提出了走进故事背景、加强关系刻画、场景精益求精等观点,以促进我国电视剧制作质量的提升以及发挥电视剧引导大众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作用。
  关键词:润物无声;电视剧;电视剧制作;正能量
  一、我国电视剧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环境的逐步改变,以及电影和网剧的冲击,我国电视剧产业逐渐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经统计,近年来,我国电视剧现代题材的作品逐渐丰富,成为了电视剧市场的主力,其中以当代都市题材为主,梳理历史与时代脉络的现代题材剧以及农村、涉案题材剧数量有明显上升。相比较近代、古代和重大历史事件题材剧,当代与现代题材剧更加接近人们的实际生活,更加容易与观众产生情感与生活经历方面的共鸣。
  然而,长久以来部分编剧早已习惯闭门造车,创造脱离实际,一味迎合市场口味,不深入生活、不扎根基层,无法打动人心,最终导致电视剧作品高度失真、脱离实际,甚至出现剧情浮夸搞怪的现象。一些电视剧还成为了广大观众的吐槽对象,不仅没有给观众带来良好的观剧体验,更没有达到精神传播、思想教育的目的,反而让一些值得尊重的故事背景和当代题材沦为了“笑柄”。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编剧在制作电视剧之前,没有深入地对国家的政策进行解读。二是没有充分体验生活,缺乏对当代观众生活现状的反思,所创作的电视剧作品未能扎根最真实、最朴素的生活情感,致使电视剧作品没能将政策转化为感人故事。
  二、润物无声的电视剧特点
  润物无声是评价电视剧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电视剧实现良好社会效应和良好收视率的基础。所谓润物无声是指电视剧的内容所蕴含的具有正面教育意义的中心思想,能够以适合大众审美的、满足大众精神需求的、以符合现代社会主流思想的方式进行自然而然的传播,进而从潜在意识上对大众进行引导,而并非刻意生硬地强调某种观点、思想。
  (一)内容符合逻辑
  润物无声的电视剧,在内容设计上当具有较高的逻辑缜密性,故事的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因果关系。特别是主角的故事主线,需要充分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其他人物之间形成紧密的关联,避免内容出现明显的断档,特别是在故事的前情交代方面,更应避免草草了事。但是内容符合逻辑,并不意味着内容过度冗长,对于情节关联性不强的内容,应当进行删减,避免喧宾夺主的问题,精炼的达意手法尤为重要。
  (二)情节贴近现实
  情节的现实性,是润物无声电视剧的基础,也是润物无声电视剧的主要特点。要实现润物无声,需要通过情节的设计,与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通常而言,共鸣的产生源自于相同经历或相同情感的契合,要实现情感和经历的契合,就需要电视剧的情节无限贴近现实。贴近现实并不意味着一切与真实生活无异,而是指情节的起承转合与观众所积累的生活经验相吻合,且与剧中人物所处的情景和人物立场相吻合。在此基础上,电视剧情节的设计也应当具有艺术性,较平淡生活具有更跌宕起伏的故事性。
  (三)人物代入感强
  强烈的人物代入感能够使电视剧更加吸引观众,是实现润物无声的重要途径,也是一部成功电视剧的重要标志。因此,电视剧要想实现润物无声,就需要让具有高素质的演员扮演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从演技方面对人物的情感、心理予以高度的掌握与展现,另一方面也需要演员根据故事背景以及人物设定,积极地去体验生活,真实地反映出人物的属性特点。强烈的代入感源自于演员的自我素质与故事人物之间的呼应。演员只有将电视剧中的“思想”转化为贴近生活环境、符合人物特色、情感丰富、不做作的语言和动作时,才能够真正实现电视剧的润物无声。
  (四)政治思想与大众情感高度统一
  电视剧不是政治教育片,观赏性自始至终都是电视剧的第一属性。近年来,我国一些编剧和地方电视台,为了迎合政治需要,将大量的政治思想生硬地塞入到电视剧剧情当中。突兀的政治语言,使得整部电视剧充满了教化色彩,却丧失了最基本的观赏性,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不仅无从谈及润物无声,甚至连基本的收视率都难以得到保障。对此,润物无声的电视剧应当确保政治思想与大众情感的高度统一,将政治思想融入人物情怀当中,利用小情怀反映大哲思,利用小人物体现大格局,进而吸引观众深入感悟剧情,以情近思,进而“以小见大”地实现润物无声。
  三、润物无声的电视剧制作方式
  (一)走进故事背景,体验生活
  真实是润物无声的核心。生產润物无声的电视剧,需要创作者能够拉长制作周期,潜心地沉浸于书写的人物的生活和一切,使剧情充分地贴近故事背景,展示故事背后的真实情感。走进一个好故事就是按照故事设定人物,体验人物的真实生活,对相关的人物进行细致的访谈,了解不同时代、社会背景下,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故事,从真实的人物、故事中提炼剧情,以此指导电视剧人物塑造和剧情设计。对于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者则需要大量查阅典籍,了解一切相关的大背景,进而对其内容进行艺术再创作化。例如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剧中人物李达康的原型为耿彦波,全剧大量的情节都深入挖掘了耿彦波的真实事迹,特别是在刻画“达康书记”的霸道性格时,更是大量借鉴了原型人物的习惯用语和行为动作,令观众热爱剧中人物后,再开始反思“李达康”这一人物的政治觉悟与思想境界。
  (二)加强关系,刻画鲜活人物
  人物关系是反映人物特征的渠道,创作润物无声的电视剧,需深度挖掘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在真实基础之上,以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亲情、友情、爱情)将观众拉入到不断变化甚至是出其不意的人物关系当中。对此,当代电视剧应当通过丰富的人物关系,展现人物特质的各个方面,塑造饱满的人物形象,并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形式,便于观众吃透人物心理,将鲜活的人物呈献给大众。观众对人物的喜爱,引导其深入思考剧中人物行为的心理依托和人物的思想境界。为了润物无声,每一个主线人物关系都可以作为一种“思想”的载体,让观众从人物关系中感受某一品格或精神样式。如在电视剧《带着爸爸去留学》中,黄成栋、黄小栋、楚文博的亲情关系,黄成栋、林飒、董美玲、武翰翔之间的爱情关系等都在不断地转变、转化,这不仅塑造了主角的人物形象,并引发了观众对教育、留学等热点的思考,虽没有对政策的任何宣讲,却有着对这一大类现象的正确解读,引人深思,润物无声。
  (三)场景再造精益求精,贴近真实
  当代和现代主题的电视剧和电影等影视作品,更加侧重于对真实故事的还原。从以往成功的电视剧案例中不难发现,任何成功的电视剧作品,都离不开细致的场景刻画,小到一件道具,大到一个场景,越是接近于真实,越是能够吸引观众沉入故事情节之中。因此要实现润物无声的电视剧,就需要加强对剧中场景的细化,要追求精益求精的电视剧制作精神,做好每一个环节,拍好每一个画面,避免粗制滥造。例如,在电视剧《新世界》中,剧组高度还原了北平的真实场景,院子中的大水缸、临街的豆汁摊位、刷牙的牙粉以及老式的脸盆架,充分体现了老式北京的时代氛围,也正是这些求精的场景和道具,将观众带入到了那个动荡的年代,更好地引发观众对时代和人物的思考,无需直言任何“情怀、哲理、觉悟”就能够达到感化,实现润物无声。
  四、结语
  润物无声是电视剧制作的高质量标准,是将电视剧的观赏属性与教育属性高度结合的最理想方式。实现电视剧的润物无声不仅需要演员的精湛演技,更加需要每一位创作者、制作者在创作、制作过程中对细节的精细刻画和对时代背景的完整重现。同时,充分结合当代社会文化与政治环境,以小见大,通过情感和共鸣,使被动的文化传播意义转化为观众的主动思考,必须以受众心理为基础,贴近受众内心,讲述真实可信的好故事,警醒观众,进而达到引导大众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梁振华.承续历史·映照现实·根植传统:试论中国电视剧创作的三重文化维度[J].电视研究,2018(1):34-36.
  [2]兰之馨.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高级作品一定是手工艺作品[J].中国广播影视,2019(1):45-48.
  [3]刘小红.电视剧中领袖人物的形象塑造研究[D].广西大学,2018.
  [4]彭文祥,黄松毅.现代性体验: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的“串珠红线”[J].当代电视,2018(7):36-38.
  作者单位: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其他文献